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的中国,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已由起基础作用转变为起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正在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本文试从马克思商品货币理论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用性做出评析,以此阐明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商品货币;市场经济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条件的学说,它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主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不断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蓬勃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经济理论更是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领着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正像任何事物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部分人往往以现实社会主义中存在商品生产为依据,认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已经否定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生产的预见。诚然,马克思的著作中没有明确使用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他反对社会主义社会保留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主张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
二、商品货币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用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是以商品作为出发点的,单个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形式。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形式,也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细胞形式。马克思商品货币理论指出:商品生产从而商品流通也能够在不同的共同体之间产生,或者在同一共同体机构之间产生。这表明马克思认为商品和商品生产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而可能是在多种共同体,即多种经济形态下共存。
马克思曾论证商品生产导致资本主义,但是他所批判的是通过商品生产实现劳动者彻底解放的社会主义理论,不是完全否认在争取劳动者彻底解放的过渡时期存在商品生产。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说商品生产会导致资本主义,指的是完全由价值规律调节的商品生产。马克思所指出的是抽象理论,是一般道理,并非指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任何商品生产,都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理论上是利用非公有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现阶段落后国家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框架内对马克思“两个决不会”原理的承认和具体运用,不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否定和超越。
另外,我们应该对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社会主义社会”做一个明确的界定。马克思、恩格斯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全社会统一的“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之下,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社会占有成为必然。在马克思所讲的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对全部生产的占有,生产者之间是一种直接联系的关系,社会计划解决一切,不需要通过商品来实现,商品生产必然消亡。所以,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对在社会主义社会保留商品生产的社会主义理论持批判态度。而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还未达到马克思恩格斯理想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它距消灭了阶级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有一定距离。因此,现实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的比较初级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生产实际上是马克思承认的过渡时期的商品生产,马克思是承认过渡时期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
三、马克思经济理论基于中国的适应性
不容置否的是,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些许共同的东西。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对中国有用的东西,是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综合产物。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过精辟的论断:“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
结语
鉴于以上几个方面的理解,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符合马克思经济理论框架体系的,是有其逻辑依据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遇到些许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指导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才能在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借鉴,不断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2]《〈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柏林敦克尔出版社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商品货币;市场经济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条件的学说,它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主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不断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蓬勃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经济理论更是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领着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正像任何事物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部分人往往以现实社会主义中存在商品生产为依据,认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已经否定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生产的预见。诚然,马克思的著作中没有明确使用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他反对社会主义社会保留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主张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
二、商品货币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用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是以商品作为出发点的,单个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形式。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形式,也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细胞形式。马克思商品货币理论指出:商品生产从而商品流通也能够在不同的共同体之间产生,或者在同一共同体机构之间产生。这表明马克思认为商品和商品生产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而可能是在多种共同体,即多种经济形态下共存。
马克思曾论证商品生产导致资本主义,但是他所批判的是通过商品生产实现劳动者彻底解放的社会主义理论,不是完全否认在争取劳动者彻底解放的过渡时期存在商品生产。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说商品生产会导致资本主义,指的是完全由价值规律调节的商品生产。马克思所指出的是抽象理论,是一般道理,并非指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任何商品生产,都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理论上是利用非公有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现阶段落后国家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框架内对马克思“两个决不会”原理的承认和具体运用,不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否定和超越。
另外,我们应该对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社会主义社会”做一个明确的界定。马克思、恩格斯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全社会统一的“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之下,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社会占有成为必然。在马克思所讲的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对全部生产的占有,生产者之间是一种直接联系的关系,社会计划解决一切,不需要通过商品来实现,商品生产必然消亡。所以,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对在社会主义社会保留商品生产的社会主义理论持批判态度。而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还未达到马克思恩格斯理想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它距消灭了阶级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有一定距离。因此,现实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的比较初级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生产实际上是马克思承认的过渡时期的商品生产,马克思是承认过渡时期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
三、马克思经济理论基于中国的适应性
不容置否的是,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些许共同的东西。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对中国有用的东西,是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综合产物。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过精辟的论断:“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
结语
鉴于以上几个方面的理解,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符合马克思经济理论框架体系的,是有其逻辑依据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遇到些许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指导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才能在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借鉴,不断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2]《〈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柏林敦克尔出版社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