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料峭的初冬,崇宁路实验小学四(5)班教室里春意融融,孩子们身心入境,在郭磊老师的引领下倾听鸟语,感受声声鸟鸣的独特内涵,体悟语言文字的别样魅力。这是一堂洋溢着浓浓语文味儿的语文课,循着特级教师魏星老师的设计意图,郭老师将两篇课文——《鸟语》和《天鹅的故事》创造性地整合、重组,使得课堂更加饱满、深厚。孩子们从布谷声声中,得到了催人奋进的力量;从喜鹊喳喳中,感到了平凡生活的喜悦;从天鹅啼叫中,学到了勇敢团结的可贵;从大自然的性灵之音中,听到了流自心底的生命之歌。
不同的鸟鸣将课文联系起来,达成了与平常阅读课不一样的表现效果,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去年在杭州天长小学上的“群文阅读”课——小古文《性缓》。两种课型有其独特之处,也不乏相似之点,引起了我对这样的新型语文课堂或者说是创意语文课堂的一点思考。
现行的语文课堂依托于教材,每一课以2~3课时的速度,对主题思想、表达方式、写作特点等进行琢磨、体悟,而“倾听鸟语”和《性缓》却是以某一个相同点为选择点将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章进行整合,在一堂课内呈现。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容量变大,更带来了质的飞跃。课堂上的阅读、思考、表达是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自己理解文本内容,自觉检验读书方法;是让学生在涵泳精思后作最有价值的判断,最有意义的筛选,最有个性的赏评。正如清朝理学家陆世仪所说:“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思处皆缘于学,不学则无可思。”
一、好奇的眼睛——兴趣的激发
语文课堂之上,兴趣的激发与情绪的状态密切相关。许多教育家非常重视情绪体验在学习中的作用,主张教学要依靠和利用教学材料,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充沛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
在“倾听鸟语”的主题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放大和提升。布谷的“布谷,布谷”和喜鹊的“喳喳,喳喳喳喳”在作者耳中不是单调的鸟鸣, 而是丰富的语言。课堂上,孩子们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好奇。他们兴致盎然,在老师的引导下,和布谷问答:“你做什么?”“唱歌跳舞。”“你喜欢什么?”“人人幸福。”……在喜鹊声声中听到了:“喜事到家,喜事到家,新年就要到啦!”……此时,老师引出天鹅的“克噜——克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加浓烈了,自身形成了内在的学习动机,阅读解惑的强烈愿望使得他们尽情投入到了新版块的学习中。这样的学生、这样的课堂,不是每一个语文老师所热切期待的吗?
二、激烈的思辨——思维的锻炼
主题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文本的组合是有着一定联系的,在此基础上的思考显然比单篇课文要来得深刻。学生们以童真的眼光、细腻的情感、敏感的心灵,赏读着“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思考着“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体会着“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课堂之上,孩子们各抒己见,不同的理解在相互碰撞,将文字读得更加丰满、深入。
比如当“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这段文字出现在屏幕上时,孩子们小手如林,急于表达自己的阅读成果。有孩子说:“这里的‘克噜——克哩——克哩’,我读到的是天鹅的喜悦,它们终于把厚厚的冰破开了。”有孩子说:“我从天鹅的叫声中读到的是它们的骄傲,因为这是它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了大自然。”有孩子说:“天鹅的叫声好像在说‘我们是团结的,我们是勇敢的’,正因为在老天鹅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不怕痛,不怕冷,才破冰成功的!”……每一个孩子的回答都值得我们为他们鼓掌、喝彩而这精彩的表述正是在对布谷、喜鹊的语言理解上进一步锻炼的结果。
在主题阅读教学的课堂中,学生的想象力语言的感受力和概括力,口头表达的能力,在阅读中捕捉、分析、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都得到更强更有效的训练。当问题解决了,他们会有眼前豁然开朗之感,获得成功的喜悦,学习也会更有劲头。
三、生动的语言——心灵的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句话简明地道出了阅读和写作的相互依存关系。崔峦先生则进一步阐释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 课堂练笔要练在内容深化处,练在情感升华处,练在知识迁移处,练在知能转换处,练在符合年龄段的表达精要处。主题阅读教学课堂上的练笔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受到多点的激发,语言表达更为精彩
“倾听鸟语”,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孩子们侧耳倾听啄木鸟、麻雀、黄莺等鸟儿的鸣唱结合自己对鸟儿的理解,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展开丰富的想象,提笔写下了自己所听到的鸟语对两篇文章的阅读感知,使孩子们能够以一颗善感的心灵来倾听,以多彩的文字来描述。这样的练笔,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的写作能力、发散思维、知识积累均得到了有效提升。
主题阅读教学犹如一股清风,拂在每一个语文老师、学生的心头。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得到系统的语言积累、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自主内化的目的,提升了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崇宁路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不同的鸟鸣将课文联系起来,达成了与平常阅读课不一样的表现效果,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去年在杭州天长小学上的“群文阅读”课——小古文《性缓》。两种课型有其独特之处,也不乏相似之点,引起了我对这样的新型语文课堂或者说是创意语文课堂的一点思考。
现行的语文课堂依托于教材,每一课以2~3课时的速度,对主题思想、表达方式、写作特点等进行琢磨、体悟,而“倾听鸟语”和《性缓》却是以某一个相同点为选择点将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章进行整合,在一堂课内呈现。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容量变大,更带来了质的飞跃。课堂上的阅读、思考、表达是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自己理解文本内容,自觉检验读书方法;是让学生在涵泳精思后作最有价值的判断,最有意义的筛选,最有个性的赏评。正如清朝理学家陆世仪所说:“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思处皆缘于学,不学则无可思。”
一、好奇的眼睛——兴趣的激发
语文课堂之上,兴趣的激发与情绪的状态密切相关。许多教育家非常重视情绪体验在学习中的作用,主张教学要依靠和利用教学材料,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充沛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
在“倾听鸟语”的主题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放大和提升。布谷的“布谷,布谷”和喜鹊的“喳喳,喳喳喳喳”在作者耳中不是单调的鸟鸣, 而是丰富的语言。课堂上,孩子们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好奇。他们兴致盎然,在老师的引导下,和布谷问答:“你做什么?”“唱歌跳舞。”“你喜欢什么?”“人人幸福。”……在喜鹊声声中听到了:“喜事到家,喜事到家,新年就要到啦!”……此时,老师引出天鹅的“克噜——克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加浓烈了,自身形成了内在的学习动机,阅读解惑的强烈愿望使得他们尽情投入到了新版块的学习中。这样的学生、这样的课堂,不是每一个语文老师所热切期待的吗?
二、激烈的思辨——思维的锻炼
主题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文本的组合是有着一定联系的,在此基础上的思考显然比单篇课文要来得深刻。学生们以童真的眼光、细腻的情感、敏感的心灵,赏读着“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思考着“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体会着“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课堂之上,孩子们各抒己见,不同的理解在相互碰撞,将文字读得更加丰满、深入。
比如当“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这段文字出现在屏幕上时,孩子们小手如林,急于表达自己的阅读成果。有孩子说:“这里的‘克噜——克哩——克哩’,我读到的是天鹅的喜悦,它们终于把厚厚的冰破开了。”有孩子说:“我从天鹅的叫声中读到的是它们的骄傲,因为这是它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了大自然。”有孩子说:“天鹅的叫声好像在说‘我们是团结的,我们是勇敢的’,正因为在老天鹅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不怕痛,不怕冷,才破冰成功的!”……每一个孩子的回答都值得我们为他们鼓掌、喝彩而这精彩的表述正是在对布谷、喜鹊的语言理解上进一步锻炼的结果。
在主题阅读教学的课堂中,学生的想象力语言的感受力和概括力,口头表达的能力,在阅读中捕捉、分析、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都得到更强更有效的训练。当问题解决了,他们会有眼前豁然开朗之感,获得成功的喜悦,学习也会更有劲头。
三、生动的语言——心灵的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句话简明地道出了阅读和写作的相互依存关系。崔峦先生则进一步阐释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 课堂练笔要练在内容深化处,练在情感升华处,练在知识迁移处,练在知能转换处,练在符合年龄段的表达精要处。主题阅读教学课堂上的练笔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受到多点的激发,语言表达更为精彩
“倾听鸟语”,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孩子们侧耳倾听啄木鸟、麻雀、黄莺等鸟儿的鸣唱结合自己对鸟儿的理解,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展开丰富的想象,提笔写下了自己所听到的鸟语对两篇文章的阅读感知,使孩子们能够以一颗善感的心灵来倾听,以多彩的文字来描述。这样的练笔,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的写作能力、发散思维、知识积累均得到了有效提升。
主题阅读教学犹如一股清风,拂在每一个语文老师、学生的心头。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得到系统的语言积累、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自主内化的目的,提升了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崇宁路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