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1924年,鲁迅为什么要写这篇杂文?他的出发点是什么?
答:鲁迅年轻的时候曾经在杭州工作过一段时间,对西湖景观很熟悉。然而,对于雷峰塔的倒掉,他表现出异常的兴奋,连续写了两篇文章议论此事。他似乎很乐意看见这一景观的缺失。但这显然不只是一个景观问题。因为雷峰塔传说与一个爱情故事有关,是一个古老的关于爱情的自由与禁忌的故事。鲁迅在这里将雷峰塔看作传统文化压抑自由人性的象征,它的倒掉,成为鲁迅及其新文化运动的同仁们文化反叛意识的心理投射。
问:当时的中国处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之中呢?
答:当时的中国全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处于一个思想开放、观念革新的状态,各种不同的文化观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表达,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就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而言,则处于一个收获期,新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得到初步的确立。但传统文化仍有较强的影响力,也有人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尤其是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方面,维持中国传统。当时,特别是在爱情观念、性伦理、婚姻及家庭关系、妇女与儿童的地位等问题上,新文化与旧文化相当对立。《新青年》同仁,无论是胡适、陈独秀,还是吴虞、钱玄同,都持反传统,尤其是反传统伦理的立场,而周氏兄弟(鲁迅、周作人)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此前后,鲁迅曾经写过《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寡妇主义》等等,猛烈抨击旧伦理。周作人写得更多。这是一个现代伦理观的形成期。
问:文章发表后有一些什么样的反响?
答:文章本身似乎沒有什么特别的反响,倒是“雷峰塔倒掉”这一事件在当时知识界有一些小小的触动。有媒体发布了一些诗文,大多是感伤的谓叹,或感慨世事无常,或哀怜美景不再。面对废墟而兴起的怀古之忧思,是中国文人的一种传统。而鲁迅的表达,则显示出一个反传统的现代知识分子的不同凡响的批判眼光。也正因为如此,鲁迅才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问:鲁迅当年的愤闷放在当下是否仍有意义?
答:在今天是否有意义的问题,说起来很复杂,甚至涉及整体鲁迅在今天的意义问题。我觉得,关键不在于鲁迅的某些说法、某些观点是否正确或是否有意义,鲁迅在今天给我们的启示,更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其独立的、批判性的姿态、立场,及其独特的、真实的自由表达。
问:在写完《论雷峰塔的倒掉》之后几个月内,鲁迅先生又写了一篇《再论雷峰塔的倒掉》,用现在的说法,似乎是为雷峰塔的倒掉“补刀”,那么在当时看来,鲁迅先生为何要这么做呢?
答:前一篇是伦理学批判,后一篇是美学和政治学批判。雷峰塔倒掉,首先触动鲁迅的是跟白娘子的自由爱情与礼教压抑相关的部分,这是他的文化批判的重要内容,当然,也是他本人深有感触的部分。另一方面,作为景观的雷峰塔乃至整个西湖风景区,也是传统的景观美学的集大成者。它们的残缺,符合鲁迅整体性反传统的立场。再者,西湖景观美学上的完满性,在鲁迅看来,乃是一个幻觉,实际上它们早已被蛀蚀一空,其背后是“奴才式”的政治文化。雷峰塔倒掉只不过是这一政治文化的恶果,暴露出了那些华丽丽美景的真相。“睁了眼看”,直面真相,这就是鲁迅精神之一。
问:文中最精彩的段落和字句在您看来是哪些?为什么?
答:“活该。”这是文章最后一句。如此千回百转、层峦叠嶂的文章,忽然以这么一个简单的词来结尾,仿佛浓厚的云层闪闪烁烁了半晌的电光,直到最后,突如其来爆响了一个惊天的炸雷,干脆而又爽快!这是革命家的语言。或者说,他是语言的革命家。
答:鲁迅年轻的时候曾经在杭州工作过一段时间,对西湖景观很熟悉。然而,对于雷峰塔的倒掉,他表现出异常的兴奋,连续写了两篇文章议论此事。他似乎很乐意看见这一景观的缺失。但这显然不只是一个景观问题。因为雷峰塔传说与一个爱情故事有关,是一个古老的关于爱情的自由与禁忌的故事。鲁迅在这里将雷峰塔看作传统文化压抑自由人性的象征,它的倒掉,成为鲁迅及其新文化运动的同仁们文化反叛意识的心理投射。
问:当时的中国处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之中呢?
答:当时的中国全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处于一个思想开放、观念革新的状态,各种不同的文化观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表达,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就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而言,则处于一个收获期,新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得到初步的确立。但传统文化仍有较强的影响力,也有人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尤其是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方面,维持中国传统。当时,特别是在爱情观念、性伦理、婚姻及家庭关系、妇女与儿童的地位等问题上,新文化与旧文化相当对立。《新青年》同仁,无论是胡适、陈独秀,还是吴虞、钱玄同,都持反传统,尤其是反传统伦理的立场,而周氏兄弟(鲁迅、周作人)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此前后,鲁迅曾经写过《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寡妇主义》等等,猛烈抨击旧伦理。周作人写得更多。这是一个现代伦理观的形成期。
问:文章发表后有一些什么样的反响?
答:文章本身似乎沒有什么特别的反响,倒是“雷峰塔倒掉”这一事件在当时知识界有一些小小的触动。有媒体发布了一些诗文,大多是感伤的谓叹,或感慨世事无常,或哀怜美景不再。面对废墟而兴起的怀古之忧思,是中国文人的一种传统。而鲁迅的表达,则显示出一个反传统的现代知识分子的不同凡响的批判眼光。也正因为如此,鲁迅才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问:鲁迅当年的愤闷放在当下是否仍有意义?
答:在今天是否有意义的问题,说起来很复杂,甚至涉及整体鲁迅在今天的意义问题。我觉得,关键不在于鲁迅的某些说法、某些观点是否正确或是否有意义,鲁迅在今天给我们的启示,更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其独立的、批判性的姿态、立场,及其独特的、真实的自由表达。
问:在写完《论雷峰塔的倒掉》之后几个月内,鲁迅先生又写了一篇《再论雷峰塔的倒掉》,用现在的说法,似乎是为雷峰塔的倒掉“补刀”,那么在当时看来,鲁迅先生为何要这么做呢?
答:前一篇是伦理学批判,后一篇是美学和政治学批判。雷峰塔倒掉,首先触动鲁迅的是跟白娘子的自由爱情与礼教压抑相关的部分,这是他的文化批判的重要内容,当然,也是他本人深有感触的部分。另一方面,作为景观的雷峰塔乃至整个西湖风景区,也是传统的景观美学的集大成者。它们的残缺,符合鲁迅整体性反传统的立场。再者,西湖景观美学上的完满性,在鲁迅看来,乃是一个幻觉,实际上它们早已被蛀蚀一空,其背后是“奴才式”的政治文化。雷峰塔倒掉只不过是这一政治文化的恶果,暴露出了那些华丽丽美景的真相。“睁了眼看”,直面真相,这就是鲁迅精神之一。
问:文中最精彩的段落和字句在您看来是哪些?为什么?
答:“活该。”这是文章最后一句。如此千回百转、层峦叠嶂的文章,忽然以这么一个简单的词来结尾,仿佛浓厚的云层闪闪烁烁了半晌的电光,直到最后,突如其来爆响了一个惊天的炸雷,干脆而又爽快!这是革命家的语言。或者说,他是语言的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