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xia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充满趣味的学科,有着令人着迷的魔力,用那神奇的认知去解释这个世界中的种种问题,其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不可撼动,能起到基础能力构建与提升等多重功效。然而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高年级数学的内容相对抽象,对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弱的学生而言是一道坎,听不懂、不想听的学生人数骤然增加,所以积极运用分层教学法,以在满足学生群体共性需求的同时,照顾到其个体特性需要,让学生们燃起求知欲,融入到课堂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分层教学法运用深入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
  一、小學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法运用的必要性
  (一)更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义务教育阶段,虽然所有的学生都要按照统一的教材去学习知识,但他们在数学综合素养、思维发展水平、理解力、适应力等方面却“个性十足”,这种固定教学内容与学生特性间不可调节的矛盾是传统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将班级平均水平当做设置课程深度的标尺,这就容易出现学困生“吃不好”、学优生“吃不饱”的窘境,且留给中等生上升空间不足,长此以往势必会出现授课效率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不起、成绩上不来等诸多严重问题。
  从数学学科本身所具备的特性来说,它是一门需要能动探究且充满趣味的学科,数学规律的发现是产生大量的发现与思考之上的,而在教学中教师为赶进度、提分数直接将硬性的公式、所谓正确的答案直接告知,忽视了学生思想探究与思维变化的过程性,以强硬姿态要求其记忆并让其投入到习题训练之中,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用,而做不好又会受到教师批评,所以陷入到不懂、不会、伤自尊、不想听的恶性循环中,导致慢慢丧失了学习兴趣,数学逐步成为其脑海中躲不过的梦魇。如将分层教学法运用其中,教师能够结合学生能力水平高低及实际需求有选择性的教授知识,让每个人能懂、会用,在保留个性的同时树立学习自信,在数学课堂活动与学习过程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快乐体验。进而实现兴趣激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目的。
  (二)教师教学工作开展的必然需求
  新课改背景下,教材知识传授固然重要,而作为数学这门趣味学科的引路人,教师则需要将工作重心从内容搬运转移到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上,这就需要教师走出传统观念限制,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多种新式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整体质量。我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较晚,教职工数量严重不足,往往会出现一个老师教几十名孩子的情况,没有多余的精力与时间去有针对性照顾到每个人,而在运用分层教学时,我们可以将知识水平、学科成绩、学习状态相近或呈现出明显关联性的学生集中到一起,这样教师仅需要解决好各大层级间的矛盾即可,在提高教学针对性与效率的同时,照顾到学生发展的具体需要,进而实现教学效率有效提升目的。
  二、分层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运用策略
  (一)设置分层目标
  为确保分层教学的有效开展,合理设置分层目标就显得至关重要。分层是否精准决定着教学效果的高低。通常情况下数学教师可以按照课程内容将学生分为三大层级,同时设置三大目标。对于第一层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理解力强、基础素质高,所以教师应该将侧重点放在其知识迁移与综合运用能力提升上;对于第二层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学科上的外在表现虽然不如第一层级学生,但却足以应对课本中的例题并扎实掌握基础知识与解题方法;对于第三层的学生而言,他们理解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低,所以教师需要以教授基础知识为前提,并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逐步向第二层标准靠拢。
  (二)问题分层
  问题的提出、探究到解决的过程中正是知识产生、延伸发展的具象表达,提问是一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式,也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最快的方法。传统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方式固定、问答的学生固定,一般为课程进度与内心舒适会选择第一层级学生做答,但这种看似全体学生都已学会的“虚假繁荣”是建立在二、三层学生痛苦上的,有很多处于第三层的学生听不懂或根本没有听,得不到教师关心、照顾的他们成为数学课堂中的边缘人物。为此,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层级学生的特点,合理设置问题,给每个学生以发挥空间,在保障教学公平性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五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中,教师可以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选出三个幸运儿,上台从三个奖励物品中进行选择,先以游戏的方式活跃氛围,后提出:“某同学是否选择什么奖品?”、“某同学是否能拿到某奖品(不在三个奖品之中)?”等类似问题,这种简单的问题第三层学生也能轻而易举的答出,这样不仅通过游戏的方式活跃氛围、点燃激情,又以事实为依托给学困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还可通过此案例去引入更多数学知识与难题,以满足一、二层级学生的需要,可谓一举多得。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价值,相关工作者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合理分层,寻找适合的引导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到课堂之中,全面培育数学核心素养,为其长远发展提供助力。从根本上讲,本文就是积极倡导广大教师践行新课程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步入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实现高效精准教学。
  参考文献:
  [1]邵颖.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中), 2016(10).
  [2]彭福英,王华斌,吴应林.农村小学数学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结题报告.收藏界:名师探索,2018(4).
  [3]凌洋.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求学,2021(15):31-32.
  [4]张虹.数学文化视域下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浅谈[J].读写算,2021(11):67-68.
  (作者单位: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广东   珠海   519000)
其他文献
摘 要:自2017年始,教育部组织修订并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從2019年的秋季教学起,各省市将开始使用新版教材。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将原有的知识教学,提升至素质教学,加强高中政治知识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就成为当前教学的核心内容。本文结合新课改教学指导内容,对如何加强高中政治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荣辱观的重要体现。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效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教育爱国情怀培养的现状,然后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爱国主义情感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现状  小学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绥宁县国培项目县计划为例,讨论了国培计划对于县域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认同感,提升教师素质以及优化地区的教育资源,最后从培训内容、实效性以及培训后的服务机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培计划;教师;培训意义  教师培训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绥宁县开启了湖南省“国培计划”项目活动,自2019年起,已经有1130名教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向和内容都有了质的变化,尤其是素质教育盛行后,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的内在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重视,新课改对高中物理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进行了方向上的指导,新课改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善,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学科人文化和科学化进行有效整合、完善教学评价制度,贴近素质教育核心理念,在这三个方面中,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的关键部分,也是最显著特征,高中物理学科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标要求下教师越来越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进一步推动教学发展,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能有更大的收获。从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课程改革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课堂效率相对较低。笔者在分析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日常教学案例,探讨打造高效课堂的对策。  关键词:教学现状;高效课堂;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线教师主观上意识
期刊
摘 要: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更加侧重于引导学生掌握单词的拼写和含义、主要句型以及文章大意等方面,对于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人类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通常是先会说,再会写和读,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这种逆向教学的方法,将逆向思维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英语知识,切实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将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是基于教学实际需求和健康发展的方向下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育现状有所改善,教学模式呈现多元化,尤其是一些综合学科对学生的内在核心素养要求较高,在教育的各个阶段中,小学阶段是培育学生思维意识的最佳时期,通过创设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小学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的主要学科,对学生的理解和观察能力有较高要求,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
期刊
摘 要:教师可利用微课制作与语法相关的视频,创设相应的语法情境,让学生更为真实轻松地展开语法学习,在理解语法知识、提高语法运用效果的同时创新思维等相关能力也得到发展提升。本文就高中语法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和微课设计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情境;微课;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语法整体学习难度较大,以往教学中多数要求学生硬性记忆,这种情况下既不利于学生真正对语法进行掌握运用,还容易对语
期刊
摘 要:在开展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会发现这一课程的知识理论性以及抽象性都较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课堂教学氛围也缺乏活跃度,十分压抑。而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在处于叛逆期,因此,对于一些枯燥的课堂内容十分容易产生抵触心理。由于高中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容易被一些不良的信息引导,在开展生物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充分运用多媒
期刊
摘 要:高中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呈两极化,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究其原因,大多学困生的问题是受到环境影响和个性造成。因此,班主任应树立科学育才观,加强对学困生的心理辅导,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促使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学困生;心理特征;班主任帮扶策略  教育转化学困生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大难题。这几年,我所担任的班级都是普通班,学困生特别多,以下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总结出的高中学困生的心理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