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能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掌握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它能加强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理念,认真学习新课标,吃透文本,讲究方法,培养技能,从而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一、地理技能的具体表现
(一)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技能。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了解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地理分布,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原因,而这一切,都需要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
(二)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技能。学习区域特征常常需要通过运用比较方法;掌握地理成因则又常常需要进行分析和综合。
(三)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评价的技能。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自然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地理学科经常涉及的教学内容。
二、地理技能的培养
(一)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技能。
1.培养读图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正确的示范性讲解,同时注意站立位置要适当;指图要规范化、准确无误、快慢适中、讲指一致;合理使用指图杆等。学生则根据教师的示范,在地图上找出相应的符号和注记名称、图表上相应的数据等。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读图要有明确的基本要求;第二,读图要有计划性,注意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的结合;第三,不能急于求成,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读图要注意部分和整体结合、多图结合对照。例如,在世界地理教学中,各国家的地图与其所在的大洲图结合;在中国地理教学中,各省区的地图与全国地图相对照,如此有利于加深对整体和局部的位置关系的理解。
2.培养用图技能
用图技能与读图技能是有所区别的,它是建立在读图的基础上的。读图停留在对地理事物的识记上,用图则要运用地图和图表分析现象,综合概括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归纳出地理事物的成因及地理区域特征及地理的规律性。
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用图技能,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结合不同情况采用读图、指图、描图、绘图等方法。学生在课堂中经常绘图,有助于诱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将文字转绘成图,使内容条理化。培养学生经常看图、用图的能力,在日常训练中鼓励学生不使用课本文字内容,而只使用地图和图表来解决问题。
地理图像系统是地理课本的两大内容之一,它和教材文字系统之间紧密联系,贯穿教材的始终。可以说地图是许多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图像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由此可见,地图和地理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它们之间是骨和肉的关系,没有地图就不可能开展好地理教学。
地图对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十分关键,运用地图教学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空间概念。地图还可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形态,并使学生对地理事物形成比较形象、直观的印象,不仅有利于学生记忆,而且符合地理教学的特色。
(二)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技能。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能发现,有些区域特征有相似之处或相反之处,有些地理成因有相似之处或相反之处,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比较、分析和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综合能力时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将不同区域特征从每一个方面和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出各区域之间的相同特征或相反特征,总结出它们的共性和特性。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要点。
在每一堂地理课堂教学中,都要注意通过联系把知识加以综合,使学生习惯于对知识进行综合的思路。在对各层次知识进行综合时,教师要以一定的方式将知识的综合性表达出来,如图解、表格等,给学生做出示范。这一过程中,一定会有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强,对知识的综合较为全面,表达的形式较为合理。
(三)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评价的技能。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地理课堂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多用数据、景观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了解,包括目前地球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现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的程度。让学生进行讨论:这种情况将对人类生存、地球存亡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进而使学生树立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并思考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具体措施,从而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评价的技能。
三、地理技能的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一)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例如,为使学生掌握在南极洲地图上判别任意两地间方位的技能,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经线上两地的方位,再使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纬线上两地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学会判别任意两地之间的方位。
(二)善于发现难点,突破难点。
一些比较复杂的地理技能,一般涉及若干步骤,其中某一步骤可能是整个技能学习的难点。例如,关于地球上任意两个时区的区时换算,学生一般都知道“相隔几个时区,时间相差几小时”,但搞不清楚从一个时区的区时换算为另一个时区的区时时,到底是加上时区差还是减去时区差。可见,这一步骤是整个区时换算中的难点。有教师给学生总结出一个计算口诀,即在时区分布图上,不过日界线,“自西向东算,加上时区差;自东向西算,减去时区差”,即:“东加西减”。学生熟记此口诀并据此进行计算,结果基本上都掌握了区时换算的技能。
(三)提倡学生相对独立地“发现”学习的规律,鼓励学生相对独立地学习地理技能。
对于学生“发现”的一些可靠、有效的方法,教师要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推广,在学生中营造一种创造性学习的良好气氛。对于其中一些不尽合理的方法,教师可帮助学生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对于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方法,教师应予以指出,并帮助学生纠正。
一、地理技能的具体表现
(一)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技能。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了解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地理分布,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原因,而这一切,都需要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
(二)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技能。学习区域特征常常需要通过运用比较方法;掌握地理成因则又常常需要进行分析和综合。
(三)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评价的技能。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自然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地理学科经常涉及的教学内容。
二、地理技能的培养
(一)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技能。
1.培养读图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正确的示范性讲解,同时注意站立位置要适当;指图要规范化、准确无误、快慢适中、讲指一致;合理使用指图杆等。学生则根据教师的示范,在地图上找出相应的符号和注记名称、图表上相应的数据等。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读图要有明确的基本要求;第二,读图要有计划性,注意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的结合;第三,不能急于求成,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读图要注意部分和整体结合、多图结合对照。例如,在世界地理教学中,各国家的地图与其所在的大洲图结合;在中国地理教学中,各省区的地图与全国地图相对照,如此有利于加深对整体和局部的位置关系的理解。
2.培养用图技能
用图技能与读图技能是有所区别的,它是建立在读图的基础上的。读图停留在对地理事物的识记上,用图则要运用地图和图表分析现象,综合概括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归纳出地理事物的成因及地理区域特征及地理的规律性。
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用图技能,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结合不同情况采用读图、指图、描图、绘图等方法。学生在课堂中经常绘图,有助于诱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将文字转绘成图,使内容条理化。培养学生经常看图、用图的能力,在日常训练中鼓励学生不使用课本文字内容,而只使用地图和图表来解决问题。
地理图像系统是地理课本的两大内容之一,它和教材文字系统之间紧密联系,贯穿教材的始终。可以说地图是许多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图像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由此可见,地图和地理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它们之间是骨和肉的关系,没有地图就不可能开展好地理教学。
地图对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十分关键,运用地图教学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空间概念。地图还可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形态,并使学生对地理事物形成比较形象、直观的印象,不仅有利于学生记忆,而且符合地理教学的特色。
(二)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技能。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能发现,有些区域特征有相似之处或相反之处,有些地理成因有相似之处或相反之处,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比较、分析和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综合能力时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将不同区域特征从每一个方面和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出各区域之间的相同特征或相反特征,总结出它们的共性和特性。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要点。
在每一堂地理课堂教学中,都要注意通过联系把知识加以综合,使学生习惯于对知识进行综合的思路。在对各层次知识进行综合时,教师要以一定的方式将知识的综合性表达出来,如图解、表格等,给学生做出示范。这一过程中,一定会有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强,对知识的综合较为全面,表达的形式较为合理。
(三)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评价的技能。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地理课堂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多用数据、景观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了解,包括目前地球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现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的程度。让学生进行讨论:这种情况将对人类生存、地球存亡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进而使学生树立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并思考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具体措施,从而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评价的技能。
三、地理技能的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一)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例如,为使学生掌握在南极洲地图上判别任意两地间方位的技能,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经线上两地的方位,再使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纬线上两地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学会判别任意两地之间的方位。
(二)善于发现难点,突破难点。
一些比较复杂的地理技能,一般涉及若干步骤,其中某一步骤可能是整个技能学习的难点。例如,关于地球上任意两个时区的区时换算,学生一般都知道“相隔几个时区,时间相差几小时”,但搞不清楚从一个时区的区时换算为另一个时区的区时时,到底是加上时区差还是减去时区差。可见,这一步骤是整个区时换算中的难点。有教师给学生总结出一个计算口诀,即在时区分布图上,不过日界线,“自西向东算,加上时区差;自东向西算,减去时区差”,即:“东加西减”。学生熟记此口诀并据此进行计算,结果基本上都掌握了区时换算的技能。
(三)提倡学生相对独立地“发现”学习的规律,鼓励学生相对独立地学习地理技能。
对于学生“发现”的一些可靠、有效的方法,教师要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推广,在学生中营造一种创造性学习的良好气氛。对于其中一些不尽合理的方法,教师可帮助学生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对于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方法,教师应予以指出,并帮助学生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