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老师大学毕业后怀着满腔热情投身教育事业。想着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又年轻有战斗力,一定出不了几年就能升职加薪,评上高级职称,桃李满天下,并获得同行和学生的喜爱,因此,王老师平时积极努力,几年下来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早些年也评上了中级职称。中级职称评上后,王老师更加努力,积极准备参评高级职称。然而,去年信心满满参评高级职称的结果却让他“很受伤”——自己没评上,同教研组的李老师却评上了。王老师觉得李老师只不过是因为教龄比自己长一点,平时比较会“走关系”,领导对她好一点,群众基础比自己好一点罢了,其他方面并不比自己强。“结果不该是这样的啊!”王老师心里愤愤不平但又无力改变现实,于是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和心理不平衡感。
一、什么是心理平衡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图式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的。就一般情况而言,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过程,也就是认识上的适应,也就是人类智慧的实质所在。平衡状态不是绝对静止的,一种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就会过渡到一种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平衡的这种连续不断的发展,就是整个认知发展的过程。
当人的主观和客观现实相统一、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种友好合作的关系时,人的心理就能得到满足感到愉快,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和行为也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具体地说,心理各元素之间保持平衡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的心理各元素之间保持平衡。这主要指的是人们的知情意和个性心理特征各元素之间处于协调和和谐的状态。从上文的例子来说,假如王老师在高级职称评定中的心理活动是“我想评上高级教师”,同时也在想“如果这次没评上,下次我一定再努力争取”,那么这两个认知元素处于协调状态,也就是处于心理平衡状态。如果是“想评上高级教师”和“评不上就怨天尤人,仇视学校领导和同事”,那么这就是一种心理失衡的状态。二是人的心理和环境各元素之间保持平衡。比如在职称评定中,一个教师的愿望和客观可能性保持同一方向,则心理呈现平衡状态;如果出现反方向,比如参评人数多,但是名额又有限,或者自己想评上职称的愿望非常强烈,但是评委组却认为自己不够出挑,这样就会出现心理不平衡的状态。
总之,人们的一切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平衡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改造。心理平衡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下人能够恰当地评价现实,坦然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心理平衡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人内心世界的和谐、宁静、相对稳定的状态,表现为心境平和,情绪稳定,适应力强,自控力强,态度乐观,遇事从容,不急不躁,意志坚定。二是指人们用升华、幽默、合理化等手段来调节对某一事物成败得失认识的过程。事物是客观的,但对事物的认识却是主观的,变换看待事物的视角也即调整了平衡的支点,方能使失衡的心态重新找到平衡。
二、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
心理平衡的对立面,就是心理失衡。心理失衡是指一个人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或无法使自己适应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心理偏差。那么,教师群体产生心理失衡的原因一般有哪些呢?
1. 从客观上说,许多中小学在进行教师心理平衡构建时,一味以学校为核心,没有多方面寻求满足教师个性特征的需求,忽视教师对自身的期望,不能很好满足其所需,因而发挥不出教师心理平衡对学校发展的巨大作用。还有很多学校的评价体系,比如业绩评估制度和分配制度等,都还不够科学、公平和完善,让教师们产生了不公平感,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引起了他们的情绪波动,破坏了他们的心理平衡,造成学校内部教师间的心理失衡。
2. 从主观上说,这些因素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失衡:(1)认知偏差。从认知层面看,心理失衡者是因为不能客观地看待事件本身,缺乏辩证思维方式,缺乏动态发展观念,无法全面评价自己和他人。正如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埃利斯所言:“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要想从心理失衡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就必须用合理信念来取代不合理信念。令人不悦的事件个人难以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对事件的看法、观念、理解和评价。(2)错误比较。为什么教研组组长更重视她而不是我?为什么她可以带优等班而我总是带差生班?……心理失衡大多源于比较。比较并非一无是处,比较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的不足,找到进步的方向,然而比较必须要讲方式方法和比较对象。心理失衡,大多是因为选择了错误的比较对象。有比较就有差别,差别会使人产生心理落差,甚至导致心理失衡。科学的比较,除了适度地以外界为参照外,更重要的是要与自己比较,与自己的昨天进行比较,与自己能够预测的明天进行比较。(3)适应不良。教师的职业生活节奏快,学校的活动多,工作的压力也大,教师们常有压迫感;各种大考小考,或是学校考评等都使人常处于应激状态中,让人无法喘息。凡此种种,让教师对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迷惘彷徨、焦躁不安的情绪,由此也容易导致心理失衡。
三、寻求心理平衡的策略
1. 变换思维角度。人的心理失衡,常常不是因为发生的事情本身,而是因为对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想法。换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会使自己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因此,改变了非理性思维方式就改变了心理失衡状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最好的例证。
2. 培养乐观心态。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的“乐观成功论”认为,具有乐观精神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看到自己积极的一面,这有助于建立自己的信心,有助于乐观地对待事物,有助于保持心理平衡。
3. 善用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升华、理智化和幽默等。
4. 要有正确的自我评价。不要因为失败或遗憾就否定自己。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纳自己。同时也要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因此,经常与别人交流思想,依靠友人的帮助,是获得心理平衡的有效手段。
5. 合理宣泄。一个人在生活或工作中受到挫折或打击后,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无法将委屈或不满表现出来,往往只好把这种负性情绪压抑下去。但由于人的心理承受力是有限的,不良情绪长期积郁在心中,人的心理就会出现严重的失衡,也很容易导致疾病。为了维持自身的心理平衡,人们就需要去寻找一个恰当的对象将个人的消极情绪予以宣泄,使心中积压的负性情绪得以稀释,从而摆脱这种负性情绪的干扰,保持心理平衡。
6. 放慢生活节奏。让自己的生活节奏慢下来,梳理梳理心情,让工作更有效率。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专家认为,“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要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提倡“节奏慢下来、效率提上去,心态平下来、健康升上去。”
古人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保持心理平衡的过程就是“虑而得”的过程,就看你如何掌握,如何取舍。
(责任编辑:黄常棋)
一、什么是心理平衡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图式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的。就一般情况而言,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过程,也就是认识上的适应,也就是人类智慧的实质所在。平衡状态不是绝对静止的,一种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就会过渡到一种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平衡的这种连续不断的发展,就是整个认知发展的过程。
当人的主观和客观现实相统一、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种友好合作的关系时,人的心理就能得到满足感到愉快,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和行为也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具体地说,心理各元素之间保持平衡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的心理各元素之间保持平衡。这主要指的是人们的知情意和个性心理特征各元素之间处于协调和和谐的状态。从上文的例子来说,假如王老师在高级职称评定中的心理活动是“我想评上高级教师”,同时也在想“如果这次没评上,下次我一定再努力争取”,那么这两个认知元素处于协调状态,也就是处于心理平衡状态。如果是“想评上高级教师”和“评不上就怨天尤人,仇视学校领导和同事”,那么这就是一种心理失衡的状态。二是人的心理和环境各元素之间保持平衡。比如在职称评定中,一个教师的愿望和客观可能性保持同一方向,则心理呈现平衡状态;如果出现反方向,比如参评人数多,但是名额又有限,或者自己想评上职称的愿望非常强烈,但是评委组却认为自己不够出挑,这样就会出现心理不平衡的状态。
总之,人们的一切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平衡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改造。心理平衡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下人能够恰当地评价现实,坦然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心理平衡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人内心世界的和谐、宁静、相对稳定的状态,表现为心境平和,情绪稳定,适应力强,自控力强,态度乐观,遇事从容,不急不躁,意志坚定。二是指人们用升华、幽默、合理化等手段来调节对某一事物成败得失认识的过程。事物是客观的,但对事物的认识却是主观的,变换看待事物的视角也即调整了平衡的支点,方能使失衡的心态重新找到平衡。
二、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
心理平衡的对立面,就是心理失衡。心理失衡是指一个人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或无法使自己适应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心理偏差。那么,教师群体产生心理失衡的原因一般有哪些呢?
1. 从客观上说,许多中小学在进行教师心理平衡构建时,一味以学校为核心,没有多方面寻求满足教师个性特征的需求,忽视教师对自身的期望,不能很好满足其所需,因而发挥不出教师心理平衡对学校发展的巨大作用。还有很多学校的评价体系,比如业绩评估制度和分配制度等,都还不够科学、公平和完善,让教师们产生了不公平感,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引起了他们的情绪波动,破坏了他们的心理平衡,造成学校内部教师间的心理失衡。
2. 从主观上说,这些因素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失衡:(1)认知偏差。从认知层面看,心理失衡者是因为不能客观地看待事件本身,缺乏辩证思维方式,缺乏动态发展观念,无法全面评价自己和他人。正如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埃利斯所言:“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要想从心理失衡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就必须用合理信念来取代不合理信念。令人不悦的事件个人难以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对事件的看法、观念、理解和评价。(2)错误比较。为什么教研组组长更重视她而不是我?为什么她可以带优等班而我总是带差生班?……心理失衡大多源于比较。比较并非一无是处,比较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的不足,找到进步的方向,然而比较必须要讲方式方法和比较对象。心理失衡,大多是因为选择了错误的比较对象。有比较就有差别,差别会使人产生心理落差,甚至导致心理失衡。科学的比较,除了适度地以外界为参照外,更重要的是要与自己比较,与自己的昨天进行比较,与自己能够预测的明天进行比较。(3)适应不良。教师的职业生活节奏快,学校的活动多,工作的压力也大,教师们常有压迫感;各种大考小考,或是学校考评等都使人常处于应激状态中,让人无法喘息。凡此种种,让教师对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迷惘彷徨、焦躁不安的情绪,由此也容易导致心理失衡。
三、寻求心理平衡的策略
1. 变换思维角度。人的心理失衡,常常不是因为发生的事情本身,而是因为对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想法。换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会使自己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因此,改变了非理性思维方式就改变了心理失衡状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最好的例证。
2. 培养乐观心态。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的“乐观成功论”认为,具有乐观精神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看到自己积极的一面,这有助于建立自己的信心,有助于乐观地对待事物,有助于保持心理平衡。
3. 善用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升华、理智化和幽默等。
4. 要有正确的自我评价。不要因为失败或遗憾就否定自己。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纳自己。同时也要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因此,经常与别人交流思想,依靠友人的帮助,是获得心理平衡的有效手段。
5. 合理宣泄。一个人在生活或工作中受到挫折或打击后,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无法将委屈或不满表现出来,往往只好把这种负性情绪压抑下去。但由于人的心理承受力是有限的,不良情绪长期积郁在心中,人的心理就会出现严重的失衡,也很容易导致疾病。为了维持自身的心理平衡,人们就需要去寻找一个恰当的对象将个人的消极情绪予以宣泄,使心中积压的负性情绪得以稀释,从而摆脱这种负性情绪的干扰,保持心理平衡。
6. 放慢生活节奏。让自己的生活节奏慢下来,梳理梳理心情,让工作更有效率。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专家认为,“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要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提倡“节奏慢下来、效率提上去,心态平下来、健康升上去。”
古人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保持心理平衡的过程就是“虑而得”的过程,就看你如何掌握,如何取舍。
(责任编辑:黄常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