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歌手,朴树在光怪陆离的娱乐圈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2003年凭借专辑《生如夏花》火得一塌糊涂后,此时理应趁热打铁出新唱片、上真人秀,马不停蹄地捞钱。但他竟然在巅峰的时候隐退,而且一退就是十年!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几个月不露面听众可能早就把偶像忘记了,但偏偏朴树是个异类,“人不在江湖,江湖却在等他”,十年沉寂从没被人遗忘,一曲“归来”唤醒了所有爱他的人。这个让江湖愿意等那么久的人到底是怎样的人,大家爱他仅是因为他的才华吗?或许,还有他那清贫朴实的“穷酸样”——
生如夏花一样灿烂
1973年,朴树(原名濮树)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北京大学的教授。那一代学俄语的大学生普遍都有很重的苏俄情结,母亲刘萍十分喜欢《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等俄语歌曲,朴树每天晚上都在母亲的哼唱中沉入睡梦。
朴树在北大家属院里长大,那里的孩子都说长大后要当个科学家。父亲濮祖荫早就规划好儿子的前程路线: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北大——出国留学。而童年时期的朴树也在父亲画出来的路线上规规矩矩地走着,上课坐得端端正正的,一双明亮的眼睛里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当了五年的班长和中队长。但是走着走着,朴树就走偏了。上初中后,朴树会把校服偷偷换掉,穿一身迷彩服骄傲地走在一群穿清一色校服的同学中间,身为班长的他还带领同学一起逃学。为儿子的叛逆,刘萍不知操过了多少心。
哥哥濮石去上大学前给朴树留下了一把吉他,就是这把吉他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为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到了高中后,朴树的身高一下子窜到了一米八,脸型变得又瘦又长。他给自己设计了一个新发型,长发从一侧垂下来,整天穿一件泛白的窄衣,背着两个自己设计的小鼓行走在校园。他开始组建乐队,每天晚上拉着一群人到北大草坪上唱歌。那时朴树就萌生了退学的念头,理想由科学家变为“把学退了,然后留长发在台上甩”。眼看兒子在“拧巴的文艺青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濮祖荫忧心不已:北大教授之子不读大学吗?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朴树很认真地读了几个月的书,勉强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
1994年大二的时候,朴树终究是退学了,他每天晚上十点半出门带着吉他去家门口的小运河弹琴唱歌,凌晨4点才回家,剩余的时间不是睡觉就是写歌。“啃老”的日子持续了两年,刘萍看不下去了,问儿子要不要出去端盘子?朴树才意识到自己也应该赚钱养家。于是朴树去找当时已经颇有名气的高晓松,想卖几首口水歌。高晓松听完小样后,觉得心灵在颤抖,朴树的歌就像朗诵诗一样,脆弱但特别打动人。于是他说:“正好我有一哥们刚从美国回来,成立了一个还不算太傻的公司,你过来当歌手吧。”
1996年,朴树正式成为太合麦田公司的签约歌手,并录制首支单曲《火车开往冬天》,欢快的旋律里充满了对流浪和自由的渴望。1999年1月朴树发行首张音乐专辑《我去两千年》,其中的《白桦林》一歌让朴树迅速走红,大家记住了那个抱着吉他在台上唱歌,有些害羞却又固执天真、满腔热血的青年。
时隔四年,到了2003年的11月,朴树才发表第二张专辑《生如夏花》,朴树用一种近乎苦行憎的迷狂,试图渐抵印度大师泰戈尔“使之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的纯然之境。而朴树的歌唱生涯也正如夏花一般灿烂,这张专辑横扫了各大奖项,大街小巷都在播放朴树的歌。
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树在《生如夏花》里唱:“惊鸿一般短暂,如夏花一样绚烂,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这就像是他音乐生涯的隐喻,一刹那的极致绚烂之后,随之而来的,是10年的沉寂。
《生如夏花》之后,朴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人气暴涨带来的困扰。公司给朴树安排了52个城市的巡回演出,他跟着经纪人邓小健满世界地跑,每天面对几十家媒体说相同的话语,他几乎崩溃了。各种各样的商演朴树想拒绝,但是公司说:不行啊,你现在正红,得赶紧积攒人气。于是他继续参加各种演出,不情不愿地上综艺节目。
但是身处嘈杂喧闹的娱乐圈,朴树听不到内心真正的声音,也写不出干净透彻的歌词。他抑郁了,一度对音乐产生了严重的抗拒。抑郁症发作的时候,朴树什么也干不了,只好去坐地铁,从起点坐到终点,再从终点坐到起点。“每次筋疲力尽时,我都会怀疑我所做的一切。它们有什么意义。它们值不值得。我为什么不做些让自己轻松的事,我该不该为我的未来做些打算。”于是朴树大大缩减了演出数目,有一年甚至是零演出,也拒绝接受媒体的采访。
有一次邓小健对他说:“师傅,下个周末有个媒体要采访您,准备一下吧。”朴树拒绝了,理由是:“下个周末我有病。”邓小健只好仰天长叹:“这也能预测?”他担心朴树长时间没有新歌,也不曝光,人气会下降,于是给朴树申请了一个微博:“师傅,去写东西给关心你的人看看吧!”“我认为微博是有话要对大家说,我暂时没有什么可说的。”邓小健继续苦口婆心:“就当日记似的,记录下,要不你就直接写今天没话说,明天还是没话说。”朴实不解:“日记不用公开出来吧。”邓小健不依不饶继续追问朴树打算什么时候写第一篇,朴树依然不咸不淡地说:“不知道,等该写的时候吧。”劝说无果,邓小健只好翻翻白眼。
有一年,美国某汽车品牌想用朴树的一首歌当广告歌,朴树推掉了200万的合同,理由是他不喜欢那个品牌的形象代言人。由于朴树的演出少,邓小建只好去做一些兼职维持生计,他跟了朴树十多年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可以得到更多的尊重。
麦田音乐总监张亚东每年都会来找朴树一两次,见面就劝他做一张新专辑。朴树却疑惑不解地问:“为什么要做?”张亚东解释道:“有那么多喜欢你的人,你可以用歌曲跟他们交流,还可以赚钱啊。”朴树继续追问为什么要赚钱?张亚东沉默了。
朴树是个标准的宅男,大部分时间都是宅在家里,穿简单的T恤,出门就骑小破电驴一路晃晃悠悠怡然自得,开开心心地住在租来的房子,赚钱对他来说真没什么意思。 高晓松说,朴树是个特别文艺的人,他不是用来赚钱的,是用来抚慰心灵的。有一次,高晓松和朴树几个人从天津开车回来,在高速公路上朴树突然说要下车。高晓松以为他急上厕所,但并不是,朴树要看夕阳。高晓松问他一个人在高速上怎么走回去,朴树说:“那不管,先看完夕阳再说。”于是朴树就拿着吉他和水壶下车了,一边看夕阳,一边弹吉他唱歌,那个傍晚的夕阳美好得不得了。
有一段时间,高晓松混得比较惨,想找人借点钱,想来想去就想到朴树了。他给朴树发了一条很长的短信,朴树回了简短的两个字:“卡号。”二话不说就把钱打过去了。一年后,朴树给高晓松发了一段短信,依然是两个字:还钱。这一次高曉松也只是回了“卡号”两个字。
在邓小健的眼中,朴树是一个对金钱没有什么概念,善良单纯得有些愚蠢的人。好几年前,朴实曾把30万借给刚认识没几天的邻居少年,结果人家拿着钱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年后邓小健才知道这件事,通过一个警察朋友找到正在工地打工的少年,30万早在半年前就花完了。面对少年,朴树只说了一句话:“我告诉你啊,你还不起钱就不要来找我了。”那少年果真没有来找过他。而这些年,朴树被骗的钱加起来也有上百万了。哪又怎样?朴树依然单纯得像个少年,愿意相信人性的美好。
2005年,“希望工程”的一名工作人员通过朋友找到麦田音乐的副总张璐:“你们公司有没有人真正想做点善事?”张璐想了想说:“朴树吧。”果然,朴树毫不犹豫地捐了20万元。有些人做了好事恨不得敲锣打鼓宣告天下,朴树却很低调,他不允许公开,更不允许这所小学用他的名字命名,学校最后只得取名“麦田希望小学”。学校落成的那一天,朴树戴着红领巾鼓掌,笑得像个孩子。
2009年,朴树和麦田音乐的合约到期,他没有续约,彻底成为了一个自由人。他每天早睡早起,第二天吃完早餐打开窗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的生活节奏让他觉得充满了希望。这一年,他迷上了看书,《You:身体使用手册》《麦田里的守望者》《金刚经》……一本一本看下来,多年来困扰着他的混乱的自我认知也逐渐清晰:“太自我的人是狭隘的,有的时候人必须要放弃自我。”
2012年,朴树组建自己的乐队,独立做自己的音乐很艰难,但是没有被商业裹挟着,朴树反而觉得自己越来越喜欢音乐。2014年朴树带着新歌曲《平凡之路》穿越了十年的岁月,风尘仆仆而来。在《平凡之路》首唱的恒大音乐节上,四十岁的朴树剪掉了那排遮了十几年的刘海,露出平坦宽阔的额头,缓慢抒情的节奏、清澈的嗓音唱出了少年情怀。而这首歌正是朴树这十年的心路历程:由年轻时一路跌跌撞撞,叛逆过、挣扎过、尝试过,想让自己成为与众不同,极度自我,到了中年后才发现“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无论世界怎么变化,朴树在自己的平凡之路上,像那野草野花,坚持音乐这条冥冥之中唯一要走的路。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2017年4月,朴树发表第三张专辑《猎户星座》,距离上一张专辑已经过去了14年。有人说:“他终于从上世纪末搭乘开往2000年的那班列车而来,驶过如夏花般灿烂而短暂的旅途,穿过茫茫人海的平凡之路,带着满身风霜来到这清白之年。”
作为第二届《跨界歌王》帮唱嘉宾,朴树和王珞丹合唱了《猎户星座》里的《清白之年》。当主持人问起从来是综艺绝缘体的朴树为什么会来时,朴树回答:“我这阵子真的挺需要钱的。”坦诚得让人猝不及防。
而在上一届《跨界歌王》中,朴树同样是说:“因为宋柯的邀请,而且我这一段真的需要钱。”
被问起为什么要选择《清白之年》这首歌,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朴树说:“这是我经纪人说的,他想推广它。”主持人再次追问这首歌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朴树思考了两秒,蹦出一句:“忘了……”回答直白,毫无套路,主持人只好说:“就是这么简单直接,这才是朴树。”
很快,朴树“穷”的新闻就炒上了头条,被贴上了“贫困潦倒”的标签。朴树穷吗?如果他愿意,他可以不断地商演、拍广告、上综艺,唱一些粗制滥造的歌曲。但是朴树唾弃这些,他热爱音乐,不愿意为钱玷污了干净纯粹的音乐,而且他觉得自己也不需要那么多钱。这么多年朴树一直过着朴素随意的生活,用老款的诺基亚,一件T恤从台下穿到台上,把房子租在老郊区只为精心创作、自己种菜……也许是物质要求低,不被生活所累,所以他才可以保持一颗赤子之心,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音乐。“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然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也许朴树没有其他歌手那么有钱,但是他的内心富可敌国。
对于音乐,朴树有着执拗的坚持,他是少有的绝不敷衍、宁缺毋滥的人。为找一个音乐人可以花两年的时间,录专辑录了一半觉得感觉不对,干脆不录了。所以《猎户星座》这张专辑兜兜转转了14年,才慢悠悠地来到世人面前。“有些树木凋落了,被埋在地下,漫长的时间过去了,他们经受着强烈的外力挤压,最终变成了煤。”朴树说这张唱片就是煤,对音乐的赤诚之心终究是可以抵住凛冽的风霜。新专辑里的每一首歌都有诗意的表达,洒脱随意,仿佛质朴的歌声下还是那个质朴的少年。至于钱,对于他和爱他的人来说,根本不重要。
编辑平凡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几个月不露面听众可能早就把偶像忘记了,但偏偏朴树是个异类,“人不在江湖,江湖却在等他”,十年沉寂从没被人遗忘,一曲“归来”唤醒了所有爱他的人。这个让江湖愿意等那么久的人到底是怎样的人,大家爱他仅是因为他的才华吗?或许,还有他那清贫朴实的“穷酸样”——
生如夏花一样灿烂
1973年,朴树(原名濮树)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北京大学的教授。那一代学俄语的大学生普遍都有很重的苏俄情结,母亲刘萍十分喜欢《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等俄语歌曲,朴树每天晚上都在母亲的哼唱中沉入睡梦。
朴树在北大家属院里长大,那里的孩子都说长大后要当个科学家。父亲濮祖荫早就规划好儿子的前程路线: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北大——出国留学。而童年时期的朴树也在父亲画出来的路线上规规矩矩地走着,上课坐得端端正正的,一双明亮的眼睛里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当了五年的班长和中队长。但是走着走着,朴树就走偏了。上初中后,朴树会把校服偷偷换掉,穿一身迷彩服骄傲地走在一群穿清一色校服的同学中间,身为班长的他还带领同学一起逃学。为儿子的叛逆,刘萍不知操过了多少心。
哥哥濮石去上大学前给朴树留下了一把吉他,就是这把吉他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为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到了高中后,朴树的身高一下子窜到了一米八,脸型变得又瘦又长。他给自己设计了一个新发型,长发从一侧垂下来,整天穿一件泛白的窄衣,背着两个自己设计的小鼓行走在校园。他开始组建乐队,每天晚上拉着一群人到北大草坪上唱歌。那时朴树就萌生了退学的念头,理想由科学家变为“把学退了,然后留长发在台上甩”。眼看兒子在“拧巴的文艺青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濮祖荫忧心不已:北大教授之子不读大学吗?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朴树很认真地读了几个月的书,勉强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
1994年大二的时候,朴树终究是退学了,他每天晚上十点半出门带着吉他去家门口的小运河弹琴唱歌,凌晨4点才回家,剩余的时间不是睡觉就是写歌。“啃老”的日子持续了两年,刘萍看不下去了,问儿子要不要出去端盘子?朴树才意识到自己也应该赚钱养家。于是朴树去找当时已经颇有名气的高晓松,想卖几首口水歌。高晓松听完小样后,觉得心灵在颤抖,朴树的歌就像朗诵诗一样,脆弱但特别打动人。于是他说:“正好我有一哥们刚从美国回来,成立了一个还不算太傻的公司,你过来当歌手吧。”
1996年,朴树正式成为太合麦田公司的签约歌手,并录制首支单曲《火车开往冬天》,欢快的旋律里充满了对流浪和自由的渴望。1999年1月朴树发行首张音乐专辑《我去两千年》,其中的《白桦林》一歌让朴树迅速走红,大家记住了那个抱着吉他在台上唱歌,有些害羞却又固执天真、满腔热血的青年。
时隔四年,到了2003年的11月,朴树才发表第二张专辑《生如夏花》,朴树用一种近乎苦行憎的迷狂,试图渐抵印度大师泰戈尔“使之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的纯然之境。而朴树的歌唱生涯也正如夏花一般灿烂,这张专辑横扫了各大奖项,大街小巷都在播放朴树的歌。
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树在《生如夏花》里唱:“惊鸿一般短暂,如夏花一样绚烂,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这就像是他音乐生涯的隐喻,一刹那的极致绚烂之后,随之而来的,是10年的沉寂。
《生如夏花》之后,朴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人气暴涨带来的困扰。公司给朴树安排了52个城市的巡回演出,他跟着经纪人邓小健满世界地跑,每天面对几十家媒体说相同的话语,他几乎崩溃了。各种各样的商演朴树想拒绝,但是公司说:不行啊,你现在正红,得赶紧积攒人气。于是他继续参加各种演出,不情不愿地上综艺节目。
但是身处嘈杂喧闹的娱乐圈,朴树听不到内心真正的声音,也写不出干净透彻的歌词。他抑郁了,一度对音乐产生了严重的抗拒。抑郁症发作的时候,朴树什么也干不了,只好去坐地铁,从起点坐到终点,再从终点坐到起点。“每次筋疲力尽时,我都会怀疑我所做的一切。它们有什么意义。它们值不值得。我为什么不做些让自己轻松的事,我该不该为我的未来做些打算。”于是朴树大大缩减了演出数目,有一年甚至是零演出,也拒绝接受媒体的采访。
有一次邓小健对他说:“师傅,下个周末有个媒体要采访您,准备一下吧。”朴树拒绝了,理由是:“下个周末我有病。”邓小健只好仰天长叹:“这也能预测?”他担心朴树长时间没有新歌,也不曝光,人气会下降,于是给朴树申请了一个微博:“师傅,去写东西给关心你的人看看吧!”“我认为微博是有话要对大家说,我暂时没有什么可说的。”邓小健继续苦口婆心:“就当日记似的,记录下,要不你就直接写今天没话说,明天还是没话说。”朴实不解:“日记不用公开出来吧。”邓小健不依不饶继续追问朴树打算什么时候写第一篇,朴树依然不咸不淡地说:“不知道,等该写的时候吧。”劝说无果,邓小健只好翻翻白眼。
有一年,美国某汽车品牌想用朴树的一首歌当广告歌,朴树推掉了200万的合同,理由是他不喜欢那个品牌的形象代言人。由于朴树的演出少,邓小建只好去做一些兼职维持生计,他跟了朴树十多年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可以得到更多的尊重。
麦田音乐总监张亚东每年都会来找朴树一两次,见面就劝他做一张新专辑。朴树却疑惑不解地问:“为什么要做?”张亚东解释道:“有那么多喜欢你的人,你可以用歌曲跟他们交流,还可以赚钱啊。”朴树继续追问为什么要赚钱?张亚东沉默了。
朴树是个标准的宅男,大部分时间都是宅在家里,穿简单的T恤,出门就骑小破电驴一路晃晃悠悠怡然自得,开开心心地住在租来的房子,赚钱对他来说真没什么意思。 高晓松说,朴树是个特别文艺的人,他不是用来赚钱的,是用来抚慰心灵的。有一次,高晓松和朴树几个人从天津开车回来,在高速公路上朴树突然说要下车。高晓松以为他急上厕所,但并不是,朴树要看夕阳。高晓松问他一个人在高速上怎么走回去,朴树说:“那不管,先看完夕阳再说。”于是朴树就拿着吉他和水壶下车了,一边看夕阳,一边弹吉他唱歌,那个傍晚的夕阳美好得不得了。
有一段时间,高晓松混得比较惨,想找人借点钱,想来想去就想到朴树了。他给朴树发了一条很长的短信,朴树回了简短的两个字:“卡号。”二话不说就把钱打过去了。一年后,朴树给高晓松发了一段短信,依然是两个字:还钱。这一次高曉松也只是回了“卡号”两个字。
在邓小健的眼中,朴树是一个对金钱没有什么概念,善良单纯得有些愚蠢的人。好几年前,朴实曾把30万借给刚认识没几天的邻居少年,结果人家拿着钱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年后邓小健才知道这件事,通过一个警察朋友找到正在工地打工的少年,30万早在半年前就花完了。面对少年,朴树只说了一句话:“我告诉你啊,你还不起钱就不要来找我了。”那少年果真没有来找过他。而这些年,朴树被骗的钱加起来也有上百万了。哪又怎样?朴树依然单纯得像个少年,愿意相信人性的美好。
2005年,“希望工程”的一名工作人员通过朋友找到麦田音乐的副总张璐:“你们公司有没有人真正想做点善事?”张璐想了想说:“朴树吧。”果然,朴树毫不犹豫地捐了20万元。有些人做了好事恨不得敲锣打鼓宣告天下,朴树却很低调,他不允许公开,更不允许这所小学用他的名字命名,学校最后只得取名“麦田希望小学”。学校落成的那一天,朴树戴着红领巾鼓掌,笑得像个孩子。
2009年,朴树和麦田音乐的合约到期,他没有续约,彻底成为了一个自由人。他每天早睡早起,第二天吃完早餐打开窗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的生活节奏让他觉得充满了希望。这一年,他迷上了看书,《You:身体使用手册》《麦田里的守望者》《金刚经》……一本一本看下来,多年来困扰着他的混乱的自我认知也逐渐清晰:“太自我的人是狭隘的,有的时候人必须要放弃自我。”
2012年,朴树组建自己的乐队,独立做自己的音乐很艰难,但是没有被商业裹挟着,朴树反而觉得自己越来越喜欢音乐。2014年朴树带着新歌曲《平凡之路》穿越了十年的岁月,风尘仆仆而来。在《平凡之路》首唱的恒大音乐节上,四十岁的朴树剪掉了那排遮了十几年的刘海,露出平坦宽阔的额头,缓慢抒情的节奏、清澈的嗓音唱出了少年情怀。而这首歌正是朴树这十年的心路历程:由年轻时一路跌跌撞撞,叛逆过、挣扎过、尝试过,想让自己成为与众不同,极度自我,到了中年后才发现“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无论世界怎么变化,朴树在自己的平凡之路上,像那野草野花,坚持音乐这条冥冥之中唯一要走的路。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2017年4月,朴树发表第三张专辑《猎户星座》,距离上一张专辑已经过去了14年。有人说:“他终于从上世纪末搭乘开往2000年的那班列车而来,驶过如夏花般灿烂而短暂的旅途,穿过茫茫人海的平凡之路,带着满身风霜来到这清白之年。”
作为第二届《跨界歌王》帮唱嘉宾,朴树和王珞丹合唱了《猎户星座》里的《清白之年》。当主持人问起从来是综艺绝缘体的朴树为什么会来时,朴树回答:“我这阵子真的挺需要钱的。”坦诚得让人猝不及防。
而在上一届《跨界歌王》中,朴树同样是说:“因为宋柯的邀请,而且我这一段真的需要钱。”
被问起为什么要选择《清白之年》这首歌,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朴树说:“这是我经纪人说的,他想推广它。”主持人再次追问这首歌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朴树思考了两秒,蹦出一句:“忘了……”回答直白,毫无套路,主持人只好说:“就是这么简单直接,这才是朴树。”
很快,朴树“穷”的新闻就炒上了头条,被贴上了“贫困潦倒”的标签。朴树穷吗?如果他愿意,他可以不断地商演、拍广告、上综艺,唱一些粗制滥造的歌曲。但是朴树唾弃这些,他热爱音乐,不愿意为钱玷污了干净纯粹的音乐,而且他觉得自己也不需要那么多钱。这么多年朴树一直过着朴素随意的生活,用老款的诺基亚,一件T恤从台下穿到台上,把房子租在老郊区只为精心创作、自己种菜……也许是物质要求低,不被生活所累,所以他才可以保持一颗赤子之心,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音乐。“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然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也许朴树没有其他歌手那么有钱,但是他的内心富可敌国。
对于音乐,朴树有着执拗的坚持,他是少有的绝不敷衍、宁缺毋滥的人。为找一个音乐人可以花两年的时间,录专辑录了一半觉得感觉不对,干脆不录了。所以《猎户星座》这张专辑兜兜转转了14年,才慢悠悠地来到世人面前。“有些树木凋落了,被埋在地下,漫长的时间过去了,他们经受着强烈的外力挤压,最终变成了煤。”朴树说这张唱片就是煤,对音乐的赤诚之心终究是可以抵住凛冽的风霜。新专辑里的每一首歌都有诗意的表达,洒脱随意,仿佛质朴的歌声下还是那个质朴的少年。至于钱,对于他和爱他的人来说,根本不重要。
编辑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