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下车,刺骨的寒流迎面而来,让人禁不住打个哆嗦。脚踩在冰层覆盖的湿滑路面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还不到下午五点,街灯就陆续亮了起来,高楼大厦在霓虹的辉映下五光十色,夜幕下的哈尔滨就像个雍容华美的贵妇,显得孤傲而又神秘。
著名的亚布力滑雪场,距哈尔滨市197公里,位于尚志市亚布力镇东南20公里,由长白山脉张广才岭的三座山峰组成,即海拔1374.8米的主峰大锅盔山、海拔1100米的二锅盔山、海拔1000米的三锅盔山。整个滑雪场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林密雪厚。锅盔山主峰三锅盔山已经辟为大型旅游滑雪场,大锅盔山和二锅盔山曾是第三届亚冬会赛道,现在是国家滑雪运动员的训练基地。这里是开展竞技滑雪和旅游滑雪的最佳场地,曾于1996年成功举行了第三届亚冬会的全部雪上项目,还是中国企业家论坛年會的永久会址,被誉为“中国的达沃斯”。
到亚布力滑雪场,第一个游玩的项目是乘坐马拉耙犁。由一个头戴棉帽,脸捂口罩的东北汉子掌鞭,一匹身披彩带、健硕肥壮、鬃毛裎亮的骏马带路,我们七八个游客共坐一个耙犁就出发了。天,瓦蓝透亮,阳光分外刺眼,一眼望不到头的风雪路,两边是在寒风中挺立的白桦林,远处是皑皑白雪覆盖的绵延群山。骏马在车夫的飞鞭下一路狂奔,呼出的白气在空中打转。我们坐在冰凉的木板上因为颠簸而不住惊叫。马蹄飞溅起来的雪粒被风打在脸上,像针尖扎在皮肤上,非常疼,但无疑是一次别样的寒冷体验。
接下来的坐雪圈和索道,玩的更是心跳了。在亚布力滑雪场,滑雪是必不可少的旅游项目。可对于我这个连自行车都不会骑的人来说,确是件恐怖之事。在同事的劝说下,我只好硬着头皮走进了人头攒动的滑雪场。穿着蓝色滑雪服的瘦高的年轻教练,帮我穿上了重重的滑雪鞋,看着一望无际的雪地,我却举步维艰。“先说好,我的运动技能很差,不会是个好学生。”我诚实地说。教练轻轻一笑,说:“你只要不怕跌跤,我不会让你的钱白花。有我在,你放心。”我才像吃了一颗定心丸,觉得有了依靠。我听话地跟着教练的节奏慢慢学会了靠脚部力量控制平衡。沉重的雪鞋似乎变得轻盈起来,我借助雪杖,在滑道上缓慢地滑行,从双脚平行用力到变成内八字,我练习了不知多少回合。教练很有耐心,不知不觉间,我可以独自在雪地上滑翔了,感觉真好。
后来,教练带我坐缆车上了三锅盔山的山顶,练习往山下滑翔。我凝神静气,仿佛在滑道上飞了起来,冷风夹带着飞雪拍击到脸上,我竟浑然不觉。寒冷似乎离我而去,飞翔的愉悦驾驭着我的感官。滑到半山腰,有团友喊我,我扭头挥挥手,此时才发觉浑身已然凉透。到了坡陡处,冻僵的双脚已不听我使唤,于是教练让我和他面对面,他双手平直握住我的雪杖,带着我一路飞奔。脸庞更加麻木了,眼睫毛上和鼻子里似乎都结了一层冰,可运动带来的快感瞬间就替代了身体的种种寒冷,不由得让人惊叹生命原来如此奇妙,美好。当从山上下来时,平日胆小、运动技能愚钝的我,竟然成了同行团友中唯一一个坚持滑完雪道的女生。
离开亚布力后,我们又到了位于牡丹江市大海林林业局境内、张广才岭中段双峰林场的雪乡。透过车窗,一幅幅美景梦幻般映入眼帘,两面山上的原生针叶林银装素裹,由远及近,仿佛走进了雪的王国。白桦林里,积雪平整纯净,美轮美奂的树挂在寒风中摇曳生姿,就像一个童话。
导游说,双峰林场冬天多雪,夏天多雨,有“天无三日晴”之说。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5月间,积雪连绵,年平均积雪厚度达2米,雪量堪称中国之最。且雪质好,粘度高,造型绝美,取景此地的摄影作品频频获国际大奖,于是“中国雪乡”的美誉越来越响,惹得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我们的车子抵达雪乡,已是正午时分。眼前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和相机,频频拍起照来,可仅仅几分钟,相机和手机便不听使唤了,零下40度的环境里,这很正常。可我宁愿相信,是造物主对于这片雪域的眷爱,唯恐人类惊扰了这里的宁静与纯净。
远山就在身边,仿佛伸手可触;原始森林,层层叠叠,蓊郁茂密;白雪点缀其间,别是一番景象。近百户房屋,整齐地坐落在山脚下,道道乳白色的炊烟从家家户户的房顶上袅袅升起,大红的灯笼随处可见,烘托出喜庆祥和的乡村气息。我精心拍了几张特写,我要告诉我的孩子,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世界应该就是这样。
晚饭后,大红灯笼一排排地亮了起来,我们走在雪乡的夜色中、雪乡长长的街道上。三三两两的摄影爱好者们,在灯火辉煌处取景拍照,冰雪游乐场里更是一派热闹景象。雪乡虽然被打破了往日的沉寂,可给远方的客人带来了无限的惊喜。而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人生的经历和体验,更多的是生命的充实和感恩,想想看,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呢?
著名的亚布力滑雪场,距哈尔滨市197公里,位于尚志市亚布力镇东南20公里,由长白山脉张广才岭的三座山峰组成,即海拔1374.8米的主峰大锅盔山、海拔1100米的二锅盔山、海拔1000米的三锅盔山。整个滑雪场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林密雪厚。锅盔山主峰三锅盔山已经辟为大型旅游滑雪场,大锅盔山和二锅盔山曾是第三届亚冬会赛道,现在是国家滑雪运动员的训练基地。这里是开展竞技滑雪和旅游滑雪的最佳场地,曾于1996年成功举行了第三届亚冬会的全部雪上项目,还是中国企业家论坛年會的永久会址,被誉为“中国的达沃斯”。
到亚布力滑雪场,第一个游玩的项目是乘坐马拉耙犁。由一个头戴棉帽,脸捂口罩的东北汉子掌鞭,一匹身披彩带、健硕肥壮、鬃毛裎亮的骏马带路,我们七八个游客共坐一个耙犁就出发了。天,瓦蓝透亮,阳光分外刺眼,一眼望不到头的风雪路,两边是在寒风中挺立的白桦林,远处是皑皑白雪覆盖的绵延群山。骏马在车夫的飞鞭下一路狂奔,呼出的白气在空中打转。我们坐在冰凉的木板上因为颠簸而不住惊叫。马蹄飞溅起来的雪粒被风打在脸上,像针尖扎在皮肤上,非常疼,但无疑是一次别样的寒冷体验。
接下来的坐雪圈和索道,玩的更是心跳了。在亚布力滑雪场,滑雪是必不可少的旅游项目。可对于我这个连自行车都不会骑的人来说,确是件恐怖之事。在同事的劝说下,我只好硬着头皮走进了人头攒动的滑雪场。穿着蓝色滑雪服的瘦高的年轻教练,帮我穿上了重重的滑雪鞋,看着一望无际的雪地,我却举步维艰。“先说好,我的运动技能很差,不会是个好学生。”我诚实地说。教练轻轻一笑,说:“你只要不怕跌跤,我不会让你的钱白花。有我在,你放心。”我才像吃了一颗定心丸,觉得有了依靠。我听话地跟着教练的节奏慢慢学会了靠脚部力量控制平衡。沉重的雪鞋似乎变得轻盈起来,我借助雪杖,在滑道上缓慢地滑行,从双脚平行用力到变成内八字,我练习了不知多少回合。教练很有耐心,不知不觉间,我可以独自在雪地上滑翔了,感觉真好。
后来,教练带我坐缆车上了三锅盔山的山顶,练习往山下滑翔。我凝神静气,仿佛在滑道上飞了起来,冷风夹带着飞雪拍击到脸上,我竟浑然不觉。寒冷似乎离我而去,飞翔的愉悦驾驭着我的感官。滑到半山腰,有团友喊我,我扭头挥挥手,此时才发觉浑身已然凉透。到了坡陡处,冻僵的双脚已不听我使唤,于是教练让我和他面对面,他双手平直握住我的雪杖,带着我一路飞奔。脸庞更加麻木了,眼睫毛上和鼻子里似乎都结了一层冰,可运动带来的快感瞬间就替代了身体的种种寒冷,不由得让人惊叹生命原来如此奇妙,美好。当从山上下来时,平日胆小、运动技能愚钝的我,竟然成了同行团友中唯一一个坚持滑完雪道的女生。
离开亚布力后,我们又到了位于牡丹江市大海林林业局境内、张广才岭中段双峰林场的雪乡。透过车窗,一幅幅美景梦幻般映入眼帘,两面山上的原生针叶林银装素裹,由远及近,仿佛走进了雪的王国。白桦林里,积雪平整纯净,美轮美奂的树挂在寒风中摇曳生姿,就像一个童话。
导游说,双峰林场冬天多雪,夏天多雨,有“天无三日晴”之说。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5月间,积雪连绵,年平均积雪厚度达2米,雪量堪称中国之最。且雪质好,粘度高,造型绝美,取景此地的摄影作品频频获国际大奖,于是“中国雪乡”的美誉越来越响,惹得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我们的车子抵达雪乡,已是正午时分。眼前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和相机,频频拍起照来,可仅仅几分钟,相机和手机便不听使唤了,零下40度的环境里,这很正常。可我宁愿相信,是造物主对于这片雪域的眷爱,唯恐人类惊扰了这里的宁静与纯净。
远山就在身边,仿佛伸手可触;原始森林,层层叠叠,蓊郁茂密;白雪点缀其间,别是一番景象。近百户房屋,整齐地坐落在山脚下,道道乳白色的炊烟从家家户户的房顶上袅袅升起,大红的灯笼随处可见,烘托出喜庆祥和的乡村气息。我精心拍了几张特写,我要告诉我的孩子,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世界应该就是这样。
晚饭后,大红灯笼一排排地亮了起来,我们走在雪乡的夜色中、雪乡长长的街道上。三三两两的摄影爱好者们,在灯火辉煌处取景拍照,冰雪游乐场里更是一派热闹景象。雪乡虽然被打破了往日的沉寂,可给远方的客人带来了无限的惊喜。而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人生的经历和体验,更多的是生命的充实和感恩,想想看,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