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于数学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csyang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园丁”这一名词就冠于教师这一职业的头上。他们辛勤的劳作,孕育着祖国的花朵,世界的未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传授学生
  知识,更是他们健康心理的缔造者。因此,我们要学会倾听,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的渴望,他们的不满,引导他们走出自己人生的瓶颈,并为他们注入纯真和善良。当我们回望簇簇鲜花盛开的艳丽场面时,心中油然而生愉悦的满足。因为花开,一个春天都不寂寞了,一个社会就此更加繁荣了。
  稚嫩的花蕾就是我们眼中的莘莘学子。长期以来,关注学生的热点话题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德育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德育教育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知道,人生就如一只空瓶,但不可随意向里注入任何液体。它如若装满了卑劣和庸俗,决然装不进伟大和崇高;一但被虚伪和凶残所占据,纯真和善良便无法容身;有了自私和冷酷,便失去博爱和热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良好的品德修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基础,希望我们从根基做起,为花蕾注入健康的养料,输送明媚的阳光。
  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作为一名中学数学老师在运用语言及学科优势这两种基本手段上开展道德教育的一点想法。
  一、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任务
  1.利用中国光辉的数学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中国数学有着光辉的历史、伟大的成就。从《九章算术》到《陈氏定理》,都是极具说服力的史料,都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勤奋自强的思想教育的好素材。与初中数学内容相关的内容有:祖冲之的“圆周率”,杨辉的“杨辉三角”,中国古代的“勾股定理”,《九章算术》中有关方程的篇章等。教学中应针对教学内容引用相关史料对学生进行教育,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
  2.利用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自身充满着矛盾、运动、发展和变化,处处体现着唯物辩证法。如代数中的加和减、乘和除是一对矛盾,引进了负数和分数之后,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反映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未知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等,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
  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数学内容和数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具体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就可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和领会事物的绝对与相对、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3.利用前辈数学家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崇高理想
  德育的方法之一是榜样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对青年学生具有最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华罗庚幼年未受过正规教育,可才华横溢,为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生动地介绍古今数学家的崇高思想和光辉业绩,培养民族责任感和民族忧患意识,有利于造就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数学中的美育
  “到处都是美,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数学是美的,这门学科的正确性、简洁性、和谐性就是它的美学特征。
  数学的和谐美不仅体现在公式、图形的对称性之中,在其他问题中有其独特魅力。如一切空间图形都可以简化抽象为点、线、面、体,这充分显示出数学统一与和谐的美的规范。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使人深刻领悟到理性的美感。因此,数学教育能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爱好。
  二、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1、利用教师在教学中展现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爱屋及乌,从而学生也爱学习数学。总之,“身教重于言传”教师以自己的言行鼓舞、鞭策学生,起到强化其效果的作用,激励学生以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对待学习。
  2、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3、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象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4、利用平面直角系及函数图象教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我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规划点位置的工具,它把几何中的“点”与代数中的“数”联系起来,通过点与有序实数一一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象平面内的点一样,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一般说来,个人的定位参数概括起来也有两个,即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将来你在这个社会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后天努力。因而告诫学生,在初中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个学生都应正确规划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长大成才而努力学习。
  另外,在学习完函数图象后,通过对各类函数图象特征的总结,如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抛物线、有的是双曲线、有的是折线等,启发学生,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同函数图象一样,有时平坦,有时崎岖;有时高潮跌起,有时低潮绵延,应始终保持冷静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考验。
  三、数学教学中德育的原则
  1、潜移默化原则
  数学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数学中的德育应以潜移默化为主,避免口号式的说教,不能将数学课上成思想政治课,会造成学生的反感,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数学中的德育大多是“润物细无声”的。
  2、因材施教原则
  学生家庭环境的熏陶不同,素质也不尽相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应针对学生的状况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此外,还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德育因素,要防止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贴形式主义标签。
  3、持之以恒原则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数学中德育的渗透也应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合作原则
  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数学中的德育也不能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数学中德育应与其它学科中的德育相辅相成,形成合力,与学校乃至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使德育无处不在,真正融入生活,融入社会。
  四、德育方法的创新
  现代学生对新生事物敏感,好奇,应该说和老师之间存在一定的代沟,因此,我们必须创新方法,侧重于心理咨询、社会实践和网络德育等。当前受学生欢迎的德育方法主要有:
  一是情境熏陶。学校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力求“润物细无声”。如升旗礼、校园文化周、校运会、文艺汇演、校庆纪念日、校史教育、教师节等。
  二是榜样示范。通过树立中学生熟悉的,或是身边的先进模范人物的形象,能使抽象的道德规范形象化、人格化,以培养学生个性。
  三是自省重塑。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如学校的广播、橱窗、壁报、板报、中学生党校、团校,都可以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学生会、文学社、艺术团、联谊会、集邮协会、兴趣小组等社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学生的自理、自主、自辨、自律的能力。
  总之,道德的熏陶细微得就像一滴水、一把力、一个苹果、一张网,它确实存在,我们不能悄然无知甚至熟视无睹。谁不相信有时候一滴水就是一片海,一片树叶就是一个春天,一张网就是一段人生呢?!赋予我们教师的德育使命会开启一个明媚的春天,迎接一份璀璨的曙光。花开有声,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滋润万物。
其他文献
摘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图书馆的数字化生存愈演愈烈。数字图书馆是数字信息时代图书传递和利用的新途径,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有着极大的优越性,然而它也存在着不少缺陷。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面临着诸多不容乐观难以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现代图书馆 数字化 生存     以数字化为前导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令人目不暇接。数字化的生存正引着自人类有史以来一场
期刊
近年来,社会上无视生命和教育中漠视生命的现象已普遍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改变这种不良局面,很多地方已开始在学校范围内积极推行生命教育。然而,生命教育在我国毕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至于究竟如何把这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使其珍爱生命的教育工作做好是摆在很多学校生命教育践行者面前的问题。比如学校生命教育平台的搭建、生命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可行的学校生命教育实践途径有哪些等等就是在生命教育实践中常遇到的问
期刊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 师爱是师德的最重要表现,一个没有师爱的教师,就像没有灵魂一样,何谈教书育人?因为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试问,没有对教育对象——学生的真心热爱,如何能做到爱岗敬业?没有一心对学生真诚付出,何谈严谨治学?没有因为热爱学生而引发出来的责任感,为人师表又有何意义?因
期刊
病毒是针对微软公司的字处理软件Word编写的一种病毒。微软公司的字处理软件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编辑软件。由于宏病毒利用了Word的文档机制进行传播,它和以往的病防治方法不同,一般情况下,人们大多注意可执行文件的病毒感染情况,而Word宏病毒寄生于Word的文档中,而且人们一般都要对文档文件进行备份,因此病毒可以隐藏很长一段时间。病毒能跨越多种平台,并且针对数据文档进行破坏,因此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该病毒
期刊
摘要:在高炉冶炼中,硫是主要的有害元素。它在生铁中起热脆的破坏作用。钢铁冶炼的脱硫是生产中获得优质产品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炉渣脱硫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炉渣 脱硫 影响因素     高炉生产不仅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金属铁,而且还原出的铁与未还原的氧化物和其他杂质都能熔化成液态,并能分开,最后以铁水和渣液的形态顺利流出炉外。炉渣数量及其性能直接影响高炉的顺行,以及生铁的产量、质量及焦比。因
期刊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积极寻找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探索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建立 共产党员 先进性 长效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在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积极寻找新
期刊
摘要:激励是以德治校不可缺少的因素,是管理者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本文以相关激励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教师的需要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寻求激发和调动教师积极性、促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策略、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激励 教师 教育管理     激励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激励”在管理活动中的增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1)人的
期刊
摘要:以爱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和谐、愉悦、向上的育人氛围,施与趣味快乐式的、融入竞争机制的、需要主动参与体验的德育活动,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呼唤学生的真情,激活孩子的意识与思维,使学生在快乐体验的过程中对道德规范加以了解,并加以内化,提升道德修养,从而让学校德育工作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学生 中心 创新 德育     反思学校现状,那些说教式的、命令式的德育活动,对于新时期的学
期刊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不仅影响学生认知智慧发展,而且对学生情感人格素质的形成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人格与品德的形成,而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初级阶段,教师任何言行所传达的信息他们都会无选择性的吸收。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不可忽视。但在调查中发现,学校中大量存在着师生关系不和谐的现象,教师往往以恐吓者、鞭笞者、审问官的身份出现,忽视学生渴望被尊重、被理
期刊
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健康的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能力,它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所构成。其中,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作为独立个体,能够善于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就需要我们最大限度的为他们的主动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教育条件。  一、消除位差效应,营造创新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