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80085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也可以说它是整体优化教育。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但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较少注意。实际上只有体(身体)魄(心理)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所下的定义是:“不仅没有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可见人的健康不僅指生理上,而且还应包括心理上的健康。这观点正被越来越多人所认识、所接受。
  但在职业中专中,却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差,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抑郁”的生活。多达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专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专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矛盾,只有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
  家庭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屈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校教育不当。由于种种原因,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心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社会影响。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很大。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难免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内容的流入,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刺激。青少年由于缺少辨别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学生的非正常心理。
  此外,青少年时期,尤其从初中到中专这一阶段的年龄,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这一时期青少年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性成熟时期开始。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可惜对于这种悄悄来到的变化,青少年自身没有思想准备,我们的一些家长、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准备,没有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渡过“过渡时期”“危险年龄”,致使这一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期。有的专家通过个案分析指出,2/3的成年人心理疾病产生于中学时期。小学生心理疾病多与家长有关,中学生心理疾病的根源多在于教师。这应当引起家长和老师足够的重视。
  加强对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
  
  一、 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利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出现失误。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对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二、 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据调查,目前上中小学的学生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留意、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三、 在中专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目前不少中专已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四、 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目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近期内还很难配备专业的心理医生,但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提高学生思想修养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一个同步实施的过程。它对学生高尚品质、人格和情操的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各校都应把它列入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计划中去。 (平顶山市工业学校)
其他文献
诚信是为人之本,也是教育中的金子,不可或缺。文章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在中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的意义、方法、效果。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快乐成长,让所有学生都能成功成才,这是新课程需要践行的教育教学理念。那么,该如何转变观念,树立新的认识,改变做法,让我们更多的学生走向更多的成功与快乐呢?    一、 转变以成绩论英雄、论成败的评价理念,多几把评价的尺子,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我曾十分惊讶于亲耳听到的一名成绩十分优秀的初中女生感悟:“老师喜不喜欢一个学生就看这个学生成绩的好坏。成绩好的学生被叫做好
作为从低层出来的孩子,为了上大学可以说是历经千辛万苦,多少个日夜的拼搏,浪费了多少青春宝贵的时光,更为遗憾的是,曾经放弃了多少个成熟的机遇,只是为能够上大学。我们的学校究竟意图培养什么样子的人才呢?     一、 高校的技术含量,应该成为市场的配角    我国传统是坚持大学精英化的教学,教学体制最开始是复制的俄罗斯的大学模式后又经过几番改革,而这些过程都是高校内部的调整,外人很少能够插手。高校作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看到两种生活态度截然不同的人:一种人是每天风风火火,又忙家务,又忙孩子,又应付工作,又于亲朋好友之间交际应酬,又惦记着股市行情,又盘算寻找一份第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多次强调和谐社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建设一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建设和谐的社会就需要社会各个层次的和谐建设与之呼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物之间的和谐、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共同构成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环境。  校园作为社会一个重要因子,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责任,只有实现了校园的和谐才能用和谐社会的理念去影响下
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真正的人,做他们真正想做的事,同时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一起走向崇高,达到师生的和谐双赢。后进生转化工作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作为中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分析后进生形成原因,探索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和方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一、 我对后进生的理解:后进
国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目标里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美育既是教育方针的主要方面,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课程改革目标”里还要求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可见,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二者密不可分。《语文课程标准》也反复强调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审美教育有利于
后进生的产生和存在是客观的,也是必然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客观事物的存在是对立统一的,既然存在优秀学生,那也必然存在后进学生。后进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后进生的产生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绝大多数后进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不到位,造成了他们自身的许多弱点。后进生一般组织观念淡薄,生活散漫 ,学习马虎,自卑感很强,对学习、工作甚至生活缺乏信心;但另一方面,他们恰好处于青
摘要:本文根據作者五年来做就业工作的经验,以朴实的语言阐述了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六种基本职业素质。  关键词:职业素质;职业化标准;职场    我做大学生就业工作有近五年了,在这段时间中,不时会有毕业生回来看我。在与他们聊天的过程中,倾听他们讲述自己和同学以及朋友工作中的喜怒哀乐。我发现他们在职场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有的问题归结起来,我告诉他们,就是大家不够职业化。  如今,职业化已经是对一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身体无缺陷或疾病,而且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现代健康中十分重视心理的健康。如果说健康的身体是搞好工作、搞好学习的物质条件,健康的心理是搞好工作、搞好学习以及适应环境的精神力量,二者是缺一不可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心理甚至比健康的身体更为重要。有了健康的心理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成长,而且还可以弥补生理上的某些不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