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体育新课程目标下的教学模式

来源 :高等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c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把“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作为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目标的首要任务。不同的课程目标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任何课程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在新的体育课程目标下,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必须要做出相应的变革,本文通过对高校常用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研究,探讨适合高校新课程目标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目标;体育教学模式;终身体育
  
  1大学体育的新课程目标
  
  五十多年来新中国高校体育的目标经历了从“技能”——“体质”——“健康”的演变过程,教育目标的变更代表了我国体育教育理论和思想的逐渐成熟。教育部制定的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目标作出了新的详细规定,普通高校的总体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体育素养。总体目标将体质与健康分开叙述,增强体质依然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真正的健康是指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的健康。提高体育素养的内涵丰富,它以育人为最高目标,以知识技能为主导,培养能力为重点,身心发展相协调,终身体育为方向。从终身体育的角度看,发展大学生的体育素养成为体育课程教学的中心。
  “全民健身计划”在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十多年,但是,从我国目前的社会实际情况来看,效果远远没有达到决策者们的预期目标,能够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人依然是极少数,而且参加锻炼的项目和方式极其有限,大多数人采取是慢跑或扭秧歌等方式。在一些社区难得一见的篮球场和排球场,却很少见到在业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现象呢?除了有关部门对群众体育组织不力外,最根本的原因是: 第一、人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匮乏,没有掌握实用的锻炼手段。第二、人们的健康意识和锻炼意识淡薄。第三、没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我国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反差不仅反映出了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而且它还折射出了更深层次的教育问题——我国的学校体育在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存在着缺陷和不足,特别是大学体育,教学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希望通过提高竞技水平来达到所谓“增强体质”的目的。这种目标定位的结果是: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运动技术能力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的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导致学生所掌握的体育知识公式教条化,不能很好地转化为体育能力,而所掌握的运动技术又比较片面和单一,所以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项目和方式也比较单一,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就很容易失去体育锻炼的能力和机会。
  
  2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
  
  2.1 教学模式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教学目的与具体教学内容的结合与具体化,课程目标要通过教学目标去实现。因此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关系就是课程目标与教学模式的直接反映。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和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不同的教学目标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对某项教学活动在学生身上将产生的效果所作出的预先估计。任何教学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创立的,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核心因素。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要确立新的教育对象观,关注学生发展的潜力和多样性的统一,承认并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
  2.2 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于一定时间和空间之中,在空间上表现为一定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在时间上表现为如何安排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这样不同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对师生的不同安排就构成了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式。因此,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一般包括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发现条件、评价五个方面。我们要对某个具体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价就应该从这五个方面入手,来验证它是否符合课程目标和教学目的。
  
  3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依据
  
  没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功能,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世间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优教学模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课程和教学目标、不同的群体对教学模式的选择会有所不同。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应该满足以下基本条件,即要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正确教学指导思想,要有所发展和创新,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也是我们选择教学模式的依据,比如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与知识结构,具体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等。
  3.1 根据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对于教师来说,每一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都可能是不同的,不管是知识学习,还是技能训练,每一种体育教学模式都是指向特定目标的。大学体育在教学目标上,从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再到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把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放到了教学活动的重要位置。
  3.2 根据学生的年龄、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选择。教师选择的教学模式必须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学生的年龄和本身拥有的技术水平不同他们的接受能力也不同。年龄越小,技术水平越低,学习能力的独立性越差,对教师的依赖性越强,反之,对教师的依赖性就弱。
  3.3 根据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与知识结构选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教学模式必须与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知识结构相匹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业务不太熟练、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主要是模仿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后随着经验的增长和业务水平的提高,逐渐会采用其他模式进行教学;有经验、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可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3.4 根据具体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各种特定的条件和范围,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对任何具体教学过程都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从教学的实际条件出发,具体分析自己面临的教学情境,根据一定的指导思想确定某一体育教学模式的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明确其适应的范围和条件,才能使体育教学模式更具有针对性。
  
  4新课程目标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应是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系统,虽然某种体育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内部要素和非本质结构不发生变化,所以稳定是相对的、暂时的,而变化是绝对的,发展是必然的。21世纪对人的健康要求不仅是生理的,更是生理、心理、适应能力的综合要求,体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术,提高体能,从中获得快乐,还要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为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坚实的基础。大学体育课程要完成的不是一个单一的目标,而是一个目标体系,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学课过分追求技术动作的掌握,教学和考核内容难度和强度过大,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是按照教师的指令去完成,上课形式过于公式化,评价过分注重强调对技术的掌握情况,没有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特别对那些本身体育素质较差的学生而言,很难从体育课上找到体育学习的乐趣,逐渐失去了对体育的兴趣,甚至不愿意参加体育学习,这样自然就很难实现“使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术,提高体能,从中获得快乐,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为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坚实基础”的课程目标。当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着手进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但在教学模式的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新的问题,一些教学部门和教师对过去的教学模式采取了完全的否定的态度,在采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分地以学生为中心,一味地附和学生原有的兴趣和爱好,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加以引导,忽略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导致学生掌握的体育技术和锻炼手段过于单一,许多学生走出校门后参加体育锻炼很容易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逐渐也失去了锻炼的兴趣,锻炼的习惯无法得到延续,影响到终身体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新时期的体育课程目标,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愉悦的心情在快乐轻松的氛围里掌握体育技能、知识和多种锻炼手段,培养起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就必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从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的角度出发,认真负责地为学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真正做到有张有驰,娱乐性和知识性并举。
  系统学习体育教学模式是强调以学习运动技术为核心,使学生在学习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的过程中,获得体育教学的综合效益,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它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按运动的结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但它却较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和自主学习式教学模式能很好地弥补系统学习体育教学模式的这一不足,而系统学习体育教学模式又能很好地防止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和自主学习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出现过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倾向。系统学习教学模式与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体育教学模式并不是对立的教学模式,而是完全可以互补,在教学实践中要灵活运用它们,必将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张瑞林 闻兰 黄晓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27
  [2]吴海宽 刘笙.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0
  [3]黄甫全 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41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走私案件的特点,应当贯彻“主动进攻,速战速决”的原则,在侦察活动中正确、灵活地运用侦查谋略,不断强化己方力量,更好的战胜对手,及时破获犯罪案件,减少国家的经济损失。本文试就侦破各种走私案件中侦查谋略的运用谈了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走私案件;侦查谋略;运用刍议    侦查谋略是指侦查对抗中,侦查人员为了强化自己,削弱对手,以巧制胜所涉及的计策方略。[1]其实质就是将对抗性的计谋
期刊
摘 要:《英语阅读教程》是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其教程中的文章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到很多常用英语修辞格。本文根据这些常用英语修辞格的用法和功能做了简要分类,旨在通过分析形成一个清晰的框架结构,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更加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并帮助他们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对阅读中遇到的修辞格能够学会自主分类、举一反三,并恰当地选择修辞手段来丰富自己的表达。  关键字:英语修辞格;用法;功能;表
期刊
摘要:学习英语首先要具有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包括刻苦学习、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和好的英语老师。没有这些学习英语的基本要素,学好英语就无从谈起。  关键词:英语教学;要素     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总体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上。同时也指出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这在高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期刊
科学精神是科学本性的主观体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但是,长期以来,大中专学校教育中较多地强调知识教育,而相应地忽视了科学精神的教育和培养,这显然与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是不相符的。实际上,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本文谈谈电大政治学科教学对打造学生科学精神的几点认识。    一、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对
期刊
摘 要:“安全”、“效益”、“职工培训”是企业生存之本、发展之纲,企业抓住了它就等于抓住了企业的命脉。因此,企业领导确定了以“安全”、“效益”、“职工培训”为主的战略思想。但是效益是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取得的,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效益。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人是第一要素,并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这就需要对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可见,效益是企业根本,安全是效益保障,培训是安全与效益的支撑,它们是相
期刊
语言的功能是强大的,能帮助人们传情达意,锦上添花,化干戈为玉帛。而语言对于教师来说,更是如光之源,水之头,其重要程度不言自喻。英语非学生之母语,没有天然便利的习练环境及模仿范例供学生练习、巩固课堂所学,可以说课堂是学生主要的学习英语的渠道,学生所受的英语刺激主要来自于教师。因此,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自然而然的承载了多种功能,传授知识,答疑解难,思想熏陶,这些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我姑且把他们归为一
期刊
摘 要:实践证明,企业中的预算松弛很常见。预算松弛的成因有很多,比方说信息不对称,目标不一致,应对风险等。本文通过规范分析的方法,阐述产生预算松弛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  关键词:预算松弛;影响因素;经济后果    预算是用货币单位表示的财务计划,它是用货币的形式来反映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期间的有关现金收支、资金需求、资金融通、营业收入、成本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方面的详细计划。预算管理是利用预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形式,而开展多元化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建新平台,从而引导青年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奉献社会,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促进作用。高职院校要结合实际,发挥自身特色,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
期刊
摘 要:以人为本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必然要求。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事关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人命关天,人的生命安全是人的至高无上的根本利益。企业要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搞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关键词:以人为本;理念;安全生产    温家宝总理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