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这在高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妈妈,我不会洗冬天的衣服,你过来帮我洗好吗?”“老师,我想到学校外面走走,门卫会不会不让我出去?”“老师,我寝室的人作息跟我不一样,我要换寝室!”……各高校开学时,很多新生对大学生活有千百个不适应,许多高校的新生辅导员老师都为新生们的学习、生活起居忙得不可开交,嘴上常挂着一句话: “这些孩子还没‘断奶’。”笔者认为,许多大学生无法顺利从中学到大学过渡,往往因为他们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缺乏独立生活的训练,有强烈的依赖心理。一旦单飞,遇到一点问题就会 表现出过度强烈的反应。目前,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感到过学习的压力,但如学不会释放压力,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的出现。
情感困惑和危机。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量个案表明,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对他们教育不当而造成的后遗症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又一诱因。专家指出,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心理疾病,还会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该情况频频出现在大一新生中间,这种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宿舍里面不吭气,互联网上诉衷肠。”这些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 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 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比如不当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等。
就业压力。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为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阴影,教育部门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尤其是高校教育中。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和心理学专家开始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做出了一些可贵的实践和探索,这对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问题、不再成为心理弱势群体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例如,高等学校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教育“时尚”,但不可否认的是,多数校园心理咨询站并没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到预期的效果。专家认 为,作为一项尚在探索中的教育、救助工作,大学生心理咨询不但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形式,更需要一批具有爱心的专家和工作者,真正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给予 他们更为“贴心”的服务。目前,各高等学校开展的心理咨询仍然比较单一,而且流于形式。笔者认为,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一定要建立在一个完整的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体系上。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要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方式结合进行,这样才能有针对 性地向学生提供方便、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高校里的心理辅导、咨询机构要科学地把握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性质和内容,严格区分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与专业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差别。在 心理辅导工作中应该承担“知心大姐”、“生活好朋友”的角色,而不是以医生对待病人的姿态去接待前来咨询求助的大学生。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进行大学生心 理咨询时,最重要的还是爱心。做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就要与他们交朋友,建立长期信任的关系。否则来访者这个心理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产生了,没有长 期的信任关系和友谊,就不能帮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问题。
总之,近年来,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这在高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广泛 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家普遍认为,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心理健康教育事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 的成败。高素质人才,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事实说明,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不可能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人,没有振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不可能成为高素质人才。我们可以从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身上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不仅有扎 实的知识素养,较强的专业能力,而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那些事业失败、人生遭受挫折的人,也往往是与其情感意志比较脆弱,经不起困难、挫折乃至成功的挑 战和考验有关。所以,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为广大青年学生所认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 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培养高 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同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心理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心理方面的反映。心理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讲要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前 提。反过来,心理问题的存在,也必然影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 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要紧紧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遵循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的规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善于对学生的心理 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对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既要充 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又要防止孤立地、片面地夸大心理及其教育的作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妈妈,我不会洗冬天的衣服,你过来帮我洗好吗?”“老师,我想到学校外面走走,门卫会不会不让我出去?”“老师,我寝室的人作息跟我不一样,我要换寝室!”……各高校开学时,很多新生对大学生活有千百个不适应,许多高校的新生辅导员老师都为新生们的学习、生活起居忙得不可开交,嘴上常挂着一句话: “这些孩子还没‘断奶’。”笔者认为,许多大学生无法顺利从中学到大学过渡,往往因为他们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缺乏独立生活的训练,有强烈的依赖心理。一旦单飞,遇到一点问题就会 表现出过度强烈的反应。目前,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感到过学习的压力,但如学不会释放压力,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的出现。
情感困惑和危机。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量个案表明,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对他们教育不当而造成的后遗症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又一诱因。专家指出,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心理疾病,还会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该情况频频出现在大一新生中间,这种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宿舍里面不吭气,互联网上诉衷肠。”这些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 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 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比如不当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等。
就业压力。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为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阴影,教育部门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尤其是高校教育中。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和心理学专家开始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做出了一些可贵的实践和探索,这对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问题、不再成为心理弱势群体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例如,高等学校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教育“时尚”,但不可否认的是,多数校园心理咨询站并没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到预期的效果。专家认 为,作为一项尚在探索中的教育、救助工作,大学生心理咨询不但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形式,更需要一批具有爱心的专家和工作者,真正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给予 他们更为“贴心”的服务。目前,各高等学校开展的心理咨询仍然比较单一,而且流于形式。笔者认为,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一定要建立在一个完整的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体系上。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要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方式结合进行,这样才能有针对 性地向学生提供方便、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高校里的心理辅导、咨询机构要科学地把握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性质和内容,严格区分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与专业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差别。在 心理辅导工作中应该承担“知心大姐”、“生活好朋友”的角色,而不是以医生对待病人的姿态去接待前来咨询求助的大学生。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进行大学生心 理咨询时,最重要的还是爱心。做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就要与他们交朋友,建立长期信任的关系。否则来访者这个心理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产生了,没有长 期的信任关系和友谊,就不能帮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问题。
总之,近年来,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这在高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广泛 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家普遍认为,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心理健康教育事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 的成败。高素质人才,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事实说明,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不可能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人,没有振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不可能成为高素质人才。我们可以从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身上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不仅有扎 实的知识素养,较强的专业能力,而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那些事业失败、人生遭受挫折的人,也往往是与其情感意志比较脆弱,经不起困难、挫折乃至成功的挑 战和考验有关。所以,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为广大青年学生所认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 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培养高 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同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心理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心理方面的反映。心理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讲要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前 提。反过来,心理问题的存在,也必然影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 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要紧紧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遵循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的规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善于对学生的心理 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对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既要充 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又要防止孤立地、片面地夸大心理及其教育的作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