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积极、健康人生的需要,合适的教育、合适的方法、合适的内容能给学生带来幸福的一生。
关键词:教育;人生;合适
【中图分类号】G632
余秋雨教授曾说过,中华民族有四大缺失:功德缺失,法治缺失,诚信缺失,感恩缺失。而所有这些缺失的首要问题是教育的缺失。教育的缺失?多不可思议的问题。早在距今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便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性。他的很多教学理念被收集在《论语》里,很多经典思想至今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唐朝大兴科举制度以来,教育更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现代社会,“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恢复了高考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教育的重视非同一般。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各级各类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中国孩子的3-25岁人生中最黄金的年龄里,有绝大部分是在学校中度过,中国家庭的大部分收入是用在各种教育上。按常理讲,一个如此重视教育的国度,现在却面临着重大的教育缺失问题,这不得不令人深省,中国的教育,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
伴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大国地位彰显的同时,国民的素质也应该随之相应地提高。然而,近年来,社会上对中国教育的质疑和拷问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尖锐,很多社会问题都直指失败的教育。从马加爵事件到硫酸泼母事件,体现出来的不仅是知识的缺失,更是道德的缺失。教育者,心痛难耐时也深感责无旁贷。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培养人才呢?
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先生说过:“知识经济时代,一切成功源于四个恰当的原则:安排最恰当的时间,选择最恰当的地点,通过最恰当的人进行最恰当的教育。”《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合适的方法教给学生合适的东西,要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2010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长就指出,21世纪人类最好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有一则《井蛙归井》的故事,讲的是井里的青蛙向往大海,请求大鳖带它去看海。一鳖一蛙离开了井,慢慢前行,来到海边,青蛙见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惊叹不已。它急不可待地扑进大海的怀抱,却被一个浪头打回沙滩,措手不及喝了几口咸水,还被摔得晕头转向。大鳖见状,就叫青蛙趴在自己的背上,带着它游海。一蛙一鳖浮在海面上,乐趣无穷,青蛙也逐渐适应了海水,能自己游一会儿了。就这样,它俩玩得限开心。过了一阵子,青蛙有些渴了,但喝不了又苦又咸的海水。它也有些饿了,却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可以吃的虫子。青蛙想了想,对大鳖说:大海的确很好,但以我的身体条件,不能适应海里的生活。最要命的是,这里没有我能吃的食物。看来,我还是要回到我的井里去,那里才是我的乐土。大鳖点头道:“这点,我可以理解,我在井中体会不到你的快乐,你在海上享受不了我的欢乐,我们还是各自生活在自己的乐园里,巴。”青蛙说:“你让我看到了井外精彩的世界,但它不属于我。我很高兴交了你这个朋友,以后保持联系。”于是,青蛙向大鳖告别,回到了自己的井中,过着平安快乐的小康生活。这个故事非常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现在最重要的,我们得弄清楚,今天的中国教育离合适教育和享受教育究竟有多远。国家近年来也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从教材到教法,从教师到学生,教什么,怎么教,都是教育者非常关注的课题。教育是将自然属性的人培养成社会属性的人,教育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发展。而自然人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差异性,这是由生物遗传和后天的成长环境决定的。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天地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理念,是非常符合生物的个体发展规律的。从教育方法上来讲,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的特殊性,用肯定的、发展的目光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加以扩大和强化,而不是单一地以学习成绩取人。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太习惯于把成功看得太单一,认为只有读好了书,取得了好成就才能算是成功。所以,读书、成绩就成为衡量一个人唯一的标准。学校评三好学生是以成绩为标准,家长评价孩子是以考了多少分,社会上选择人才是看在学校的排名多少,所有的一切都打上了分数的烙印。结果所有的学校、家长都把孩子往一条路上送,大家都去挤那根独木桥,从而酿造了很多不可挽回的悲剧。
所以,学校、社会、家庭要正视和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研究,去观察,去帮助每一个受教育者,从他们的具体问题出发,因材施教,去探寻一种合适的教育,努力适应每个孩子的潜能才智,给他们适宜的土壤和充分的条件、自由的空间去解放个性,给予孩子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更好地凸显他么的主体地位,全力助推每个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才是一种适合,一种享受,一种幸福,他们才能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寻找到强烈的存在感,才会有积极向上的激情,有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动力。
正如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所说: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作为教育者,要本着对学生的尊重,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努力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孩子。
参考文献
[1]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
[2]《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明出版社
关键词:教育;人生;合适
【中图分类号】G632
余秋雨教授曾说过,中华民族有四大缺失:功德缺失,法治缺失,诚信缺失,感恩缺失。而所有这些缺失的首要问题是教育的缺失。教育的缺失?多不可思议的问题。早在距今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便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性。他的很多教学理念被收集在《论语》里,很多经典思想至今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唐朝大兴科举制度以来,教育更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现代社会,“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恢复了高考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教育的重视非同一般。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各级各类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中国孩子的3-25岁人生中最黄金的年龄里,有绝大部分是在学校中度过,中国家庭的大部分收入是用在各种教育上。按常理讲,一个如此重视教育的国度,现在却面临着重大的教育缺失问题,这不得不令人深省,中国的教育,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
伴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大国地位彰显的同时,国民的素质也应该随之相应地提高。然而,近年来,社会上对中国教育的质疑和拷问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尖锐,很多社会问题都直指失败的教育。从马加爵事件到硫酸泼母事件,体现出来的不仅是知识的缺失,更是道德的缺失。教育者,心痛难耐时也深感责无旁贷。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培养人才呢?
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先生说过:“知识经济时代,一切成功源于四个恰当的原则:安排最恰当的时间,选择最恰当的地点,通过最恰当的人进行最恰当的教育。”《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合适的方法教给学生合适的东西,要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2010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长就指出,21世纪人类最好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有一则《井蛙归井》的故事,讲的是井里的青蛙向往大海,请求大鳖带它去看海。一鳖一蛙离开了井,慢慢前行,来到海边,青蛙见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惊叹不已。它急不可待地扑进大海的怀抱,却被一个浪头打回沙滩,措手不及喝了几口咸水,还被摔得晕头转向。大鳖见状,就叫青蛙趴在自己的背上,带着它游海。一蛙一鳖浮在海面上,乐趣无穷,青蛙也逐渐适应了海水,能自己游一会儿了。就这样,它俩玩得限开心。过了一阵子,青蛙有些渴了,但喝不了又苦又咸的海水。它也有些饿了,却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可以吃的虫子。青蛙想了想,对大鳖说:大海的确很好,但以我的身体条件,不能适应海里的生活。最要命的是,这里没有我能吃的食物。看来,我还是要回到我的井里去,那里才是我的乐土。大鳖点头道:“这点,我可以理解,我在井中体会不到你的快乐,你在海上享受不了我的欢乐,我们还是各自生活在自己的乐园里,巴。”青蛙说:“你让我看到了井外精彩的世界,但它不属于我。我很高兴交了你这个朋友,以后保持联系。”于是,青蛙向大鳖告别,回到了自己的井中,过着平安快乐的小康生活。这个故事非常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现在最重要的,我们得弄清楚,今天的中国教育离合适教育和享受教育究竟有多远。国家近年来也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从教材到教法,从教师到学生,教什么,怎么教,都是教育者非常关注的课题。教育是将自然属性的人培养成社会属性的人,教育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发展。而自然人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差异性,这是由生物遗传和后天的成长环境决定的。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天地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理念,是非常符合生物的个体发展规律的。从教育方法上来讲,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的特殊性,用肯定的、发展的目光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加以扩大和强化,而不是单一地以学习成绩取人。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太习惯于把成功看得太单一,认为只有读好了书,取得了好成就才能算是成功。所以,读书、成绩就成为衡量一个人唯一的标准。学校评三好学生是以成绩为标准,家长评价孩子是以考了多少分,社会上选择人才是看在学校的排名多少,所有的一切都打上了分数的烙印。结果所有的学校、家长都把孩子往一条路上送,大家都去挤那根独木桥,从而酿造了很多不可挽回的悲剧。
所以,学校、社会、家庭要正视和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研究,去观察,去帮助每一个受教育者,从他们的具体问题出发,因材施教,去探寻一种合适的教育,努力适应每个孩子的潜能才智,给他们适宜的土壤和充分的条件、自由的空间去解放个性,给予孩子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更好地凸显他么的主体地位,全力助推每个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才是一种适合,一种享受,一种幸福,他们才能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寻找到强烈的存在感,才会有积极向上的激情,有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动力。
正如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所说: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作为教育者,要本着对学生的尊重,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努力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孩子。
参考文献
[1]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
[2]《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