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永远是学校的中心,高效的课堂教学永远是教师的追求。所谓高效课堂教学,就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引下,依据教学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应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技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知识,达到培养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初中思想品德课也不再是划划背背那么简单,“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把课上到学生的心里去,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思想品德课。
一、目中有书,与教材“交朋友”。
教材是课程专家依据课程标准精心研制出来的,是课程标准具体化和活化的有效载体,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在上课时“心中无书”是不妥当的,我们不应“曲解甚至抛弃教材”,或者对教材采取根本不理睬的态度,而应与教材“交朋友”,真正走进教材,尊重教材,亲近教材,“深钻细摩品真味”,养成阅读教材、品位教材的好习惯。诚然,目中有书,不等于“抱着教材打滚”,迷信教材,死抠教材,把教材奉为圣经,拘泥于教材,唯恐“越教材半步”,那就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教师不能光看一本教科书,要看到大江大海。”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设计,领会其精神实质,要把教材和文本资源和音像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合理地进行调配。这样就为我们打造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这只是万里长征才走完了第一步,要实现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高效率,重中之重还是应落实在课堂上。
二、目中有人,与学生“交朋友”。
1.课堂应该是师生交往活动的舞台。
“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这句话启示我们,应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以较多的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巩固知识、增强能力、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生动活泼的立体或多向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而无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一言以蔽之,就是课堂教学“活动化”,以活动为线索,在活动中感悟和发展,采用活动化教学的方式。
2.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倡“活学现用”。
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学现用”,把社会大课堂“搬”到教室的讲台上,把理论和实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统一,在“学”中体验,在“用”中感悟,在“做”中发展。
3.课堂应该是升华学生情感的楼台。
课堂教学要体现“情感化”传统的教学是“学科为本位”,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目中不能无人,我们应该关注人,关注学生,要与学生做朋友,课堂应该是师生交流、合作、互动的课堂。
三、心中有自己,与学生共成长。
1.上课需要激情澎湃,课堂需要真情涌动。
一个好的思想品德老师,有时需要用整个生命去呐喊!
教学最忌是无情,不要把思想品德课上成了“木乃伊”,原来生动的内容变得乏味,思想品德课最具塑造灵魂的作用。
如果精神大厦建构不起来,任你科技再发达,物质再丰富,这个民族也是苍白的,挺不起脊梁的!
在讲台上,教师要用生命歌唱。课,不能仅仅教到分数的层面,那会随着教师声波的消失而销声匿迹;要教到学生心中,成为学生素质的一部分,让学生受益一生。
2.要注重教师自身教学资源的挖掘。
教师自身经历本身就是教学资源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讲自己的故事”,学生感到新鲜、饶有兴趣。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师生共同成长和发展。讲授要打动人,要负载思想的泪和笑,承托师生的内心世界与情感!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目中有书,与教材“交朋友”。“破其卷,取其神”,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设计,领会其精神实质。教师不只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教材的再度开发者。目中有人,与学生“交朋友”。我们关注学生,与学生交朋友,相互交流、合作,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探究、相互合作。心中有自己,用整个生命去呐喊,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深钻细摩品真味,自主合作促高效。全国著名课改专家傅道春教授的勉励我们:“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长知识,长见识,长才干,立思想,塑人格的好课”,即要求思想品德课是优质、高效的课堂。
一、目中有书,与教材“交朋友”。
教材是课程专家依据课程标准精心研制出来的,是课程标准具体化和活化的有效载体,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在上课时“心中无书”是不妥当的,我们不应“曲解甚至抛弃教材”,或者对教材采取根本不理睬的态度,而应与教材“交朋友”,真正走进教材,尊重教材,亲近教材,“深钻细摩品真味”,养成阅读教材、品位教材的好习惯。诚然,目中有书,不等于“抱着教材打滚”,迷信教材,死抠教材,把教材奉为圣经,拘泥于教材,唯恐“越教材半步”,那就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教师不能光看一本教科书,要看到大江大海。”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设计,领会其精神实质,要把教材和文本资源和音像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合理地进行调配。这样就为我们打造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这只是万里长征才走完了第一步,要实现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高效率,重中之重还是应落实在课堂上。
二、目中有人,与学生“交朋友”。
1.课堂应该是师生交往活动的舞台。
“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这句话启示我们,应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以较多的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巩固知识、增强能力、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生动活泼的立体或多向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而无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一言以蔽之,就是课堂教学“活动化”,以活动为线索,在活动中感悟和发展,采用活动化教学的方式。
2.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倡“活学现用”。
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学现用”,把社会大课堂“搬”到教室的讲台上,把理论和实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统一,在“学”中体验,在“用”中感悟,在“做”中发展。
3.课堂应该是升华学生情感的楼台。
课堂教学要体现“情感化”传统的教学是“学科为本位”,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目中不能无人,我们应该关注人,关注学生,要与学生做朋友,课堂应该是师生交流、合作、互动的课堂。
三、心中有自己,与学生共成长。
1.上课需要激情澎湃,课堂需要真情涌动。
一个好的思想品德老师,有时需要用整个生命去呐喊!
教学最忌是无情,不要把思想品德课上成了“木乃伊”,原来生动的内容变得乏味,思想品德课最具塑造灵魂的作用。
如果精神大厦建构不起来,任你科技再发达,物质再丰富,这个民族也是苍白的,挺不起脊梁的!
在讲台上,教师要用生命歌唱。课,不能仅仅教到分数的层面,那会随着教师声波的消失而销声匿迹;要教到学生心中,成为学生素质的一部分,让学生受益一生。
2.要注重教师自身教学资源的挖掘。
教师自身经历本身就是教学资源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讲自己的故事”,学生感到新鲜、饶有兴趣。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师生共同成长和发展。讲授要打动人,要负载思想的泪和笑,承托师生的内心世界与情感!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目中有书,与教材“交朋友”。“破其卷,取其神”,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设计,领会其精神实质。教师不只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教材的再度开发者。目中有人,与学生“交朋友”。我们关注学生,与学生交朋友,相互交流、合作,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探究、相互合作。心中有自己,用整个生命去呐喊,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深钻细摩品真味,自主合作促高效。全国著名课改专家傅道春教授的勉励我们:“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长知识,长见识,长才干,立思想,塑人格的好课”,即要求思想品德课是优质、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