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有了教育活动以来,德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始终受到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在新时期的教育中,德育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所谓的新时期,一方面是指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物质生活的变化给人们思想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是指在相对富足的生活背景下出生的90后和00后的学生所具有的独特的的性格特征。
目前对德育的本质和目标并没有一个定论。但是对德育的总体目标,我国教育界现在的普遍认同是“使人追求大爱、至善圣德、实现崇高理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道德现状和道德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学校德育的价值追求也出现了多样性,学校德育不再追求唯一的德育目标,出现了多元多层面的德育目标,培养的人的规格也是多层次的。德育价值观的这种变革使普通人还原了人本性,使道德教育不再空泛。但在这一进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如人们对道德本身的怀疑,时代对道德标准评定的不一,媒体在评论道德现象时所持的褒贬不同态度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会受到影响,无论坚持什么样的德育标准和德育目标,德育工作都要适时地做出调整和变革以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时代对教育工作所赋予的新使命。
面对社会急剧发展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提高自身素质,将德育纳入教育工作的整体。德育的目标要含有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内容。教师要有广博专深的知识,要善于捕捉时代信息,树立与时代特别是目前学生的整体性格特征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智能素质,如时间、效率、竞争、以及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重视和发展学生不同的爱好、特长;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伦理道德的修养、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分层次要求,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使其更贴近生活,更贴近时代,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
终上所述,新时期教师德育工作至少要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德育目标向多元型转变,实现德育模式的时代化。教师要善于把握时代脉搏,站在知识和文化的前沿,探究德育内容的扩充和开发,在继续重视传统的道德品质教育的同时,还要充实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基本的思想教育如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等绝对不能放松和削弱,但要力求简明和实用,尽力采用现代教育手段,注重对学生的深层次的影响,而不是德育内容和数量的机械叠加。在此基础上,为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的现代人,教师还应从养成教育、个性教育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方面下功夫,培养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和性格特征,形成自己的独立完整的人格,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逐步达到自强、自主、自立、自育,以迎接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德育模式向开放型转变,实现德育模式的社会化。
首先,教师要因时因地充分利用本地的德育资源,开辟校外德育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学校可有序地组织学生调查、参观,充分利用这些基地开展活动,走出德育单纯依靠口头讲授的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负面因素,通过讲座和讨论等形式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社会“免疫”能力,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其次,建立健全社会、社区、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新时期的德育工作不能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必须纳入流动的社会体系当中。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重视、关心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教师在立足本校自身德育网络的同时,要主动联络社会、社区、家庭,找出本校与社会的联结点,确立学校、社会联系的实体。如成立“家长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协会”、“家长教师互访制”等活动,有效地推进德育的社会化进程,使学生的道德成长始终不脱离不偏离社会和时代。
第三,德育模式向立体型转变,实现德育模式的综合化。新时期社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学校德育也应由单一、静态、平面教育向多样、动态、立体教育转变。一要在具体形式上变单一的灌输型为多样的渗透型,使德育方法向着个性化、民主化、多样化、综合化的趋势发展。二要探讨课堂德育渗透教学,研究摸索德育的渗透方法,挖掘德育渗透的潜力,使之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
第四,德育情感向尊重学生个性转变,实现德育对象个性化。所谓“个性化” 教育,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通过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促进其个性自主和谐的发展,以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为宗旨,使学校德育在个性化教育方面有长足的进步,这也正是学校德育改革深化的最终目标。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个性教育的重要性,而德育在这方面正是大有可为的。只有以此为出发点,德育才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德育也才能真正成为对人的一种解放。
德育模式的转变依赖于人们德育观念的更新和对德育首位的由衷认同,当然也依赖于德育本身的作为。不同的时代和社会对德育的要求也不同。教师面对不同的德育对象也要做出不同的工作和完成不同的任务。德育的要旨不在于使受教者了解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是怎样的,而在使他们掌握人们的行为可能是怎样的,应该是怎样的,人的理想是什么,人何以实现这种理想。德育如果离开了这一要旨,德育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在德育目标确定的条件下,究竟运用什么样的德育模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广大教育工作者还要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调整和选择。
目前对德育的本质和目标并没有一个定论。但是对德育的总体目标,我国教育界现在的普遍认同是“使人追求大爱、至善圣德、实现崇高理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道德现状和道德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学校德育的价值追求也出现了多样性,学校德育不再追求唯一的德育目标,出现了多元多层面的德育目标,培养的人的规格也是多层次的。德育价值观的这种变革使普通人还原了人本性,使道德教育不再空泛。但在这一进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如人们对道德本身的怀疑,时代对道德标准评定的不一,媒体在评论道德现象时所持的褒贬不同态度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会受到影响,无论坚持什么样的德育标准和德育目标,德育工作都要适时地做出调整和变革以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时代对教育工作所赋予的新使命。
面对社会急剧发展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提高自身素质,将德育纳入教育工作的整体。德育的目标要含有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内容。教师要有广博专深的知识,要善于捕捉时代信息,树立与时代特别是目前学生的整体性格特征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智能素质,如时间、效率、竞争、以及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重视和发展学生不同的爱好、特长;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伦理道德的修养、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分层次要求,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使其更贴近生活,更贴近时代,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
终上所述,新时期教师德育工作至少要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德育目标向多元型转变,实现德育模式的时代化。教师要善于把握时代脉搏,站在知识和文化的前沿,探究德育内容的扩充和开发,在继续重视传统的道德品质教育的同时,还要充实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基本的思想教育如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等绝对不能放松和削弱,但要力求简明和实用,尽力采用现代教育手段,注重对学生的深层次的影响,而不是德育内容和数量的机械叠加。在此基础上,为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的现代人,教师还应从养成教育、个性教育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方面下功夫,培养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和性格特征,形成自己的独立完整的人格,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逐步达到自强、自主、自立、自育,以迎接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德育模式向开放型转变,实现德育模式的社会化。
首先,教师要因时因地充分利用本地的德育资源,开辟校外德育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学校可有序地组织学生调查、参观,充分利用这些基地开展活动,走出德育单纯依靠口头讲授的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负面因素,通过讲座和讨论等形式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社会“免疫”能力,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其次,建立健全社会、社区、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新时期的德育工作不能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必须纳入流动的社会体系当中。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重视、关心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教师在立足本校自身德育网络的同时,要主动联络社会、社区、家庭,找出本校与社会的联结点,确立学校、社会联系的实体。如成立“家长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协会”、“家长教师互访制”等活动,有效地推进德育的社会化进程,使学生的道德成长始终不脱离不偏离社会和时代。
第三,德育模式向立体型转变,实现德育模式的综合化。新时期社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学校德育也应由单一、静态、平面教育向多样、动态、立体教育转变。一要在具体形式上变单一的灌输型为多样的渗透型,使德育方法向着个性化、民主化、多样化、综合化的趋势发展。二要探讨课堂德育渗透教学,研究摸索德育的渗透方法,挖掘德育渗透的潜力,使之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
第四,德育情感向尊重学生个性转变,实现德育对象个性化。所谓“个性化” 教育,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通过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促进其个性自主和谐的发展,以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为宗旨,使学校德育在个性化教育方面有长足的进步,这也正是学校德育改革深化的最终目标。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个性教育的重要性,而德育在这方面正是大有可为的。只有以此为出发点,德育才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德育也才能真正成为对人的一种解放。
德育模式的转变依赖于人们德育观念的更新和对德育首位的由衷认同,当然也依赖于德育本身的作为。不同的时代和社会对德育的要求也不同。教师面对不同的德育对象也要做出不同的工作和完成不同的任务。德育的要旨不在于使受教者了解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是怎样的,而在使他们掌握人们的行为可能是怎样的,应该是怎样的,人的理想是什么,人何以实现这种理想。德育如果离开了这一要旨,德育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在德育目标确定的条件下,究竟运用什么样的德育模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广大教育工作者还要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调整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