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较为不稳定。作为母语教学的重要科目,许多学者开始探索语文教学的出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中学语文语感教学收到了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新的课程标准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要求,形成良好的语感是提高以上能力的基础。所以,发展语感教学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感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中学语文语感教学应该更加突出学生在语感体验与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传授作用转变为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感悟和自我体验的机会,鼓励学生从他们每个人生活经历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语言的内涵。”[1]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加到语言教学活动中,能够在自我体验中真正地获得语感。例如学习《渡荆门送别》一课时,老师以一首歌曲《故乡情》进行情感导入,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到本课堂的语言情景当中。然后描绘李白作诗时的场景,包括作者的所见所闻,作者的动作言行,周围的环境等等。让学生充分体验诗人李白作诗当时的具体背景,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为作者,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怀。此环节过后,老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学生们通过相互交流和分享更加完全地理解语言背后寄托的是怎样的情感。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对学生的理解加以纠正和肯定。这样的教学方式将老师语感教学中进一步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权利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够充分地体验语言的魅力、语言的内涵。教师设置的语言情景引导着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语言的意境,不仅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语感,更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加强语感实践,奠定语感基础。
“语感是在频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产生的,要想得到语感的提高就必须要加强实践。”[2]语言实践包括聆听、朗诵、背诵、默写等,这些都能促进学生的语感提高。通过朗诵和背诵来提升语文语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大量朗诵和背诵中语言的精髓也就逐渐转化成学生知识涵养的一部分。在组织学生朗诵和背诵过程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灵活准确地处理好文章语言的节奏。尤其要掌握虚词和音节助词的诵读技巧和节奏上应该读断的地方。
1、虚词与音节助词注意轻读或延长。例如《曹刿论战》中的“公将鼓之”,“之”是音节助词,所以应该要轻读。《出师表》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 “之”属于结构助词,应该轻读。而句末语气助词“也”不能同前面一样用相同时间来读,而应该适当延长时间,以表达作者诸葛亮当时凝重的心情。又如《关雎》中 “在河之洲”中的“之”字,应该稍微短读。
2、注意读断的节奏。如《出师表》中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其中“天下”是一个节拍,不能读成“今天”为一个节拍。又如《捕蛇者说》中的“而乡邻之生日蹙”是说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加困窘,所以不能读成“生日”,而应该是“日蹙”。
3、注意,朗诵和背诵的语调。根据语言背后作者的感情变化,做到语调的高低、停顿以及轻重。如《马说》中的“其真无马邪”中的“其”表示了对不识千里马者的反问,所以应该读出反问的语调。《论语》中“其恕乎”中的“其”是“大约”的意思,应该读出表示推断的语调。
声音是语言重要的传递方式,在朗诵和背诵中准确地把握语言文字轻重、节奏和声调,能够最直接地表达出文字想要传达的情意。教师要注重纠正学生朗读的错误,让学生把文章的内涵依靠声音正确地表达出来。通过朗读慢慢地就会建立起语感,对以后所学文章意思的把握将会更加准确。
默写也是培养语感的有效的实践方式。这里的默写指的不是经过死记硬背之后半字不差的默写,而是学生经过对文章文字的学习理解、朗读背诵后的默写。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可以把默写看作一个文章作者对文章学习者的同化过程,如果学生默写的文字和文章相同则说明该学生掌握的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措辞方法,如果不同则说明学生对该篇文章内涵或者文字表达方式的理解还存在着不足。然而通过对比学生默写的文字和原文的不同,恰好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对语言理解上误区,这是锻炼语感的好机会。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故乡》中的最后一段进行默写。
原文内容: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学生默写: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走着一轮金黄色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就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通过对比原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其语感中的欠缺。“海边”丢掉了,原文地点具体确切,更能让人感受到特定的语言环境。“金黄”相对于“金黄色”表达简洁,而且原文“金黄”本身就是一个表示颜色的修饰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学生朗诵和学习中没有完全掌握作者描写景物时准确精练的语言。圆月用“挂”更加准确表达作者想象中的未来故乡的美好宁静,而该学生默写“走”,好像多了点动感,但其实是不理解作者想象的意境。下面“正如”“便成了”默写为“就如”“就成了”也是对课文意境及作者语言习惯把握不够到位。通过默写对比学生和原文的文字表达区别,能够最快找到学生语言学习的误区,使他们的语感得到快速提升。
三、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语感分析。
语感分析是学生在感悟和体验语言的过程中,对语言内涵的表达构成方式进行分析和判断,了解语言的运用方法。“教师应该把语感分析有效地加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做好语意分析,另一方面要做好语境分析。”[3]语意分析是通过分析掌握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语意分析需要找到语言中的关键词语与关键句。例如《白杨礼赞》一文,要着重分析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关键词“不平凡”表面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内在气质的不平凡,实则是歌颂抗日军民的不平凡:团结向上,不屈不挠,抵抗外敌。所以说抓住关键词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字背后的真正含义,这样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到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形成良好的语感。语境分析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语言形成的环境,充分挖掘语言深层的意蕴,让学生感悟和想象语言的构成和韵味。
结论。
语感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重要内容。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对语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加强语感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有效的语感训练中快速提升。加强语感分析,巩固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只有不断创新语感教学模式,才能保证中学语文教学水平稳定上升。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感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中学语文语感教学应该更加突出学生在语感体验与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传授作用转变为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感悟和自我体验的机会,鼓励学生从他们每个人生活经历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语言的内涵。”[1]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加到语言教学活动中,能够在自我体验中真正地获得语感。例如学习《渡荆门送别》一课时,老师以一首歌曲《故乡情》进行情感导入,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到本课堂的语言情景当中。然后描绘李白作诗时的场景,包括作者的所见所闻,作者的动作言行,周围的环境等等。让学生充分体验诗人李白作诗当时的具体背景,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为作者,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怀。此环节过后,老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学生们通过相互交流和分享更加完全地理解语言背后寄托的是怎样的情感。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对学生的理解加以纠正和肯定。这样的教学方式将老师语感教学中进一步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权利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够充分地体验语言的魅力、语言的内涵。教师设置的语言情景引导着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语言的意境,不仅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语感,更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加强语感实践,奠定语感基础。
“语感是在频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产生的,要想得到语感的提高就必须要加强实践。”[2]语言实践包括聆听、朗诵、背诵、默写等,这些都能促进学生的语感提高。通过朗诵和背诵来提升语文语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大量朗诵和背诵中语言的精髓也就逐渐转化成学生知识涵养的一部分。在组织学生朗诵和背诵过程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灵活准确地处理好文章语言的节奏。尤其要掌握虚词和音节助词的诵读技巧和节奏上应该读断的地方。
1、虚词与音节助词注意轻读或延长。例如《曹刿论战》中的“公将鼓之”,“之”是音节助词,所以应该要轻读。《出师表》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 “之”属于结构助词,应该轻读。而句末语气助词“也”不能同前面一样用相同时间来读,而应该适当延长时间,以表达作者诸葛亮当时凝重的心情。又如《关雎》中 “在河之洲”中的“之”字,应该稍微短读。
2、注意读断的节奏。如《出师表》中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其中“天下”是一个节拍,不能读成“今天”为一个节拍。又如《捕蛇者说》中的“而乡邻之生日蹙”是说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加困窘,所以不能读成“生日”,而应该是“日蹙”。
3、注意,朗诵和背诵的语调。根据语言背后作者的感情变化,做到语调的高低、停顿以及轻重。如《马说》中的“其真无马邪”中的“其”表示了对不识千里马者的反问,所以应该读出反问的语调。《论语》中“其恕乎”中的“其”是“大约”的意思,应该读出表示推断的语调。
声音是语言重要的传递方式,在朗诵和背诵中准确地把握语言文字轻重、节奏和声调,能够最直接地表达出文字想要传达的情意。教师要注重纠正学生朗读的错误,让学生把文章的内涵依靠声音正确地表达出来。通过朗读慢慢地就会建立起语感,对以后所学文章意思的把握将会更加准确。
默写也是培养语感的有效的实践方式。这里的默写指的不是经过死记硬背之后半字不差的默写,而是学生经过对文章文字的学习理解、朗读背诵后的默写。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可以把默写看作一个文章作者对文章学习者的同化过程,如果学生默写的文字和文章相同则说明该学生掌握的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措辞方法,如果不同则说明学生对该篇文章内涵或者文字表达方式的理解还存在着不足。然而通过对比学生默写的文字和原文的不同,恰好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对语言理解上误区,这是锻炼语感的好机会。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故乡》中的最后一段进行默写。
原文内容: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学生默写: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走着一轮金黄色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就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通过对比原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其语感中的欠缺。“海边”丢掉了,原文地点具体确切,更能让人感受到特定的语言环境。“金黄”相对于“金黄色”表达简洁,而且原文“金黄”本身就是一个表示颜色的修饰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学生朗诵和学习中没有完全掌握作者描写景物时准确精练的语言。圆月用“挂”更加准确表达作者想象中的未来故乡的美好宁静,而该学生默写“走”,好像多了点动感,但其实是不理解作者想象的意境。下面“正如”“便成了”默写为“就如”“就成了”也是对课文意境及作者语言习惯把握不够到位。通过默写对比学生和原文的文字表达区别,能够最快找到学生语言学习的误区,使他们的语感得到快速提升。
三、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语感分析。
语感分析是学生在感悟和体验语言的过程中,对语言内涵的表达构成方式进行分析和判断,了解语言的运用方法。“教师应该把语感分析有效地加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做好语意分析,另一方面要做好语境分析。”[3]语意分析是通过分析掌握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语意分析需要找到语言中的关键词语与关键句。例如《白杨礼赞》一文,要着重分析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关键词“不平凡”表面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内在气质的不平凡,实则是歌颂抗日军民的不平凡:团结向上,不屈不挠,抵抗外敌。所以说抓住关键词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字背后的真正含义,这样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到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形成良好的语感。语境分析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语言形成的环境,充分挖掘语言深层的意蕴,让学生感悟和想象语言的构成和韵味。
结论。
语感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重要内容。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对语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加强语感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有效的语感训练中快速提升。加强语感分析,巩固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只有不断创新语感教学模式,才能保证中学语文教学水平稳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