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翻看老照片,你可能也会像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波格·哈里森那样发现,“在较早的时代,才12岁的小孩便看似大人,脸上业已显露岁月痕迹”。而如今,“一个在圣地亚哥打网球的30岁女人更像巴尔扎克笔下30岁女人的女儿而非妹妹”。如今,发达国家的人虽然照样会随年纪而萎缩,却始终有一张嫩脸蛋。哈里森在《我们为何膜拜青春》一书中说,现在人之所以青春常驻,“不只是我们有更好的营养、更好的医疗保健、更少受到风吹日晒,还因为一个整体的生物文化转化把一大部分人类变成了一个年轻物种,现代人外观上年轻、行为上年轻、心智上年轻、生活方式上年轻、欲望上年轻”。
哈里森首先肯定,保持年轻、长不大是有好处的。生物学上说,人类有一种幼态持续的情形,我们的幼年特征会被保留到后来的生命阶段,胎儿成长速率变慢为我们带来更高的智能,拉长了的襁褓期和童年期使我们具有更高的社会化能力,它们让我们的学习过程延长。爱因斯坦在人生接近尾声时说,他在物理学上的突破都源于一个事实:不管在心灵上还是精神上,他一辈子都是个小孩。一个人需要孩子般的好奇心才会想知道原子是由什么构成、时光在什么情况下会倒流或以光速前进会看见什么景象。在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的心灵无异于解剖学家博尔克所说的性成熟的灵长类胎儿,这又等于说他是个天才。
哈里森说,我们其实不像我们看上去那样年轻。“历史性地说,我们都是彻头彻尾的古人。我们的身体同时是60之龄和百亿年之龄,因为构成它的原子都是出现于大爆炸发生的几秒钟之后,所以几乎和宇宙本身等老。另外,一个身体的各部分也不是同步老化。一个衰弱的心脏与一颗强壮的肾脏有不同的年纪。”
我们的身体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我们可以造出打败最高段棋手的电脑,却造不出一部可以像动物一样在房间里行走无碍的机器。我们能用人工方式复制人类的推理能力,却几乎无法挑战我们的感觉运动、深度知觉、反射动作和身体协调性。“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从演化的时间尺度来说,人类的智力是一种全新的东西,只有几万年历史,而生物的运动功能却是花了几十亿年才达到完美的境地。”
社会学家霍格斯塔德和乌伦贝格主张,现代社会人们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跟同辈相处而非跟异辈相处,这种隔离剥夺了老年人傳统的指导角色,剥夺了年轻人更宽阔的亲属意识,让家庭失去了传承创新的功能。
“今天,一个较老的人不会了解小孩、少年或青年的想法,所以几乎不可能给年轻人提供指引,为他们指出通向成熟或公共事务领域之路。乍看之下,这个世界现在主要属于年轻一代,但实质上,我们的时代正自觉不自觉地夺去年轻人赖以茁壮成长所最需要的东西,它夺去他们的闲散、庇护、孤独和创造性想象力。”年轻人的创造力需要过去的遗产加以调和与指引,过去的遗产也需要通过创新保持活力。如果二者严重脱节,社会就会变得失常,这就是哈里森看到的情形。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哈里森首先肯定,保持年轻、长不大是有好处的。生物学上说,人类有一种幼态持续的情形,我们的幼年特征会被保留到后来的生命阶段,胎儿成长速率变慢为我们带来更高的智能,拉长了的襁褓期和童年期使我们具有更高的社会化能力,它们让我们的学习过程延长。爱因斯坦在人生接近尾声时说,他在物理学上的突破都源于一个事实:不管在心灵上还是精神上,他一辈子都是个小孩。一个人需要孩子般的好奇心才会想知道原子是由什么构成、时光在什么情况下会倒流或以光速前进会看见什么景象。在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的心灵无异于解剖学家博尔克所说的性成熟的灵长类胎儿,这又等于说他是个天才。
哈里森说,我们其实不像我们看上去那样年轻。“历史性地说,我们都是彻头彻尾的古人。我们的身体同时是60之龄和百亿年之龄,因为构成它的原子都是出现于大爆炸发生的几秒钟之后,所以几乎和宇宙本身等老。另外,一个身体的各部分也不是同步老化。一个衰弱的心脏与一颗强壮的肾脏有不同的年纪。”
我们的身体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我们可以造出打败最高段棋手的电脑,却造不出一部可以像动物一样在房间里行走无碍的机器。我们能用人工方式复制人类的推理能力,却几乎无法挑战我们的感觉运动、深度知觉、反射动作和身体协调性。“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从演化的时间尺度来说,人类的智力是一种全新的东西,只有几万年历史,而生物的运动功能却是花了几十亿年才达到完美的境地。”
社会学家霍格斯塔德和乌伦贝格主张,现代社会人们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跟同辈相处而非跟异辈相处,这种隔离剥夺了老年人傳统的指导角色,剥夺了年轻人更宽阔的亲属意识,让家庭失去了传承创新的功能。
“今天,一个较老的人不会了解小孩、少年或青年的想法,所以几乎不可能给年轻人提供指引,为他们指出通向成熟或公共事务领域之路。乍看之下,这个世界现在主要属于年轻一代,但实质上,我们的时代正自觉不自觉地夺去年轻人赖以茁壮成长所最需要的东西,它夺去他们的闲散、庇护、孤独和创造性想象力。”年轻人的创造力需要过去的遗产加以调和与指引,过去的遗产也需要通过创新保持活力。如果二者严重脱节,社会就会变得失常,这就是哈里森看到的情形。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