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语教育”指的是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学习语言文字的权利中国政府而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本民族语文教育和汉语文教育的方式。主要就延边朝鲜族聚居地实施双语教育的依据,对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力求更大程度的给其他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探究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双语教育;延边朝鲜族;现状分析
一.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变迁
“双语教育”指的是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学习语言文字的权利中国政府而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本民族语文教育和汉语文教育的方式。这正教育方式在中国民族地区内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开展多种类型,多种模式的民汉双语教学,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各民族的全方位发展,也体现和实现了民族平等的权利。
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注具有历史性,从1930年抗日战争时期的解决国内民族问题政策到1949年各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随着1978年出台改革开放政策,少数民族的发展己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部分,中国少数民族问题已被纳入国家重要政策项目之一。
从少数民族政策的发展来看,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应该加强协作,共同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和促进经济建设作贡献。我国制定了很多民族政策,如:民族平等政策,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政策,民族经济建设政策,民族人口政策,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政策,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和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根据以上少数民族政策,制定适合自治区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发展政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地区自治法第3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照法律规定,决定本地方的教育规划,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和招生办法。”2001年修订的民族区域自治法第37条中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发展民族教育,扫除文盲,举办各类学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釆取多种形式发展普通高级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根据条件和需要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各少数民族专业人才”。
二.延边朝鲜族双语教育问题
21世纪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世界化一方面促进了发展,朝鲜族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国内和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同时也存在着相关的一些问题,这些发展削弱了朝鲜族本身民族文化,语言,习俗等方面。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数减少的问题
整体看来朝鲜族学生数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趁势。首先,农村地区的朝鲜族学生数减少的尤其明显。导致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朝鲜族很多从农村迁移到了城市,因此农村的人口整体减少,农村朝鲜族学生人口也跟着较少了。其次,是朝鲜族本身选择学校的时候选择了汉族学校而不是朝鲜族学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朝鲜族学生跟汉族学生相比较汉语表达能力方面差距大,导致朝鲜族学生表达能力薄弱,为了子女更好的适应国内社会,更好的表达能力家长就选择让他们上汉族学校。最常见的现象是,朝鲜族父母一般让子女在朝鲜族学校上到小学3年级至4年级之后转学到汉族学校,一方面是让子女有了一定的朝鲜语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掌握汉语表达能力,就这样就可以同时掌握俩门语言。并且再加上朝鲜族人口的负增长率,加快了朝鲜族学校学生减少和朝鲜族学校的合并及关闭问题。
(二)教师流失问题
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教育的质量,当教师资格不足,素质较低,流动频繁是目前朝鲜族教育发展面临的很大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比较明显。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本身地处偏僻,生活条件艰苦,再加上待遇低,存在着优秀的老师进不来,好的人才留不住的情况,越是基层待遇相应的高一点,能增大教师们的积极性,除了这些原因再加上外资企业和第3产业的兴起,使很多教师放弃现有的职务,在一个就业在待遇更高,发展更好的单位。目前延边地区的教师减少率是15%,其中大部分教师是因为出国,或选择了其他行业。特别强调的是,延边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再加上朝鲜族语言优势,出国就业的机会很多并且相对别的地区容易,尤其是就业在农村偏远地区的很多年轻的朝鲜族赴韩国等发达国家就业,这也是国内朝鲜族教师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偏远地区教育落后问题
朝鲜族身为56个名族当中的一员,民,朝鲜族延边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不同的地理位置所接触和受到的教育水平千差万别,尤其是偏远地区朝鲜族的教育,因为很多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与其他地区的水平有很多差距。教育水平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公共环境有很大的联系,但是因为偏远地区资源稀缺,经济发展有限,导致很多朝鲜族学生迀移到城市,受到更好地教育,其本身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但留在偏远地区的朝鲜族学生由于人数达不到一定数量,不得不面临合并学校或关闭朝鲜族学校的局面,大大影响了农村地区的朝鲜族教育水平。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并非没有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读书可以改变现状,读书是成功的捷径。这些观念一直是促使农民送其子女上学的动力所在。但是目前城市生活压力大,一些农民无法撑起学费和生活费,这都给偏远地区的农民的美好希望和生活帶来了很大冲击。
(四)‘双语”教学配套机制不完善。
一是双语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不畅通,延边地区双语教师培训大多是短期的,临时的,缺乏科学性,持续性,针对性强的培训体制。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对教师没有要求担双语教学,高等民族院校大部分并没有此项职能,双语教师的补充面临严峻局势。
二是双语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缺乏,现实条件中有的双语教师承担民族语言和汉语两门课程,劳动量增加,课业负担重,但现实生活里在付出与回到不对等,很多地方其工作量没有得到承认,并且获得的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等方面没有优惠政策和激励政策。
三是雙语教学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延边地区很多双语学校运作不规范,这导致教学质量,教学内容,课程内容都缺乏严格的监督,审查,因此质量不高,水平有限,缺乏科学性,持续性。 四是双语教育投入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延边很多边远地区,地方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现实当中很多地方双语教学没有纳入民族教育和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所需要的教育经费的投入跟一般汉族学校别无区别,甚至更少,至使正常的双语教学活动无法开展。据了解延边州双语教育公办中小学教育经费是单语学校的70%和46.4%。
五是部分地区在选择双语教学模式衔接不合理,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民族语言教学与汉语教学应当是有机的结合,随着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的影响,条件不同教学模式都不一样。
(五)在双语教育当中忽视母语的学习
对于延边州委,州政府关于朝鲜族教育改革的指示精神,一些学校没有正确的理解,对双语教育的成果操之过急,急于出成果,导致削弱本民族语在双语学习中的基础地位,以牺牲本民族语言为代价,进行第二语言的修炼。有些人认为所谓双语教育就是在学校教育中第二语言使用的越好越多,大量地使用汉语,忽略朝鲜语的使用,教学。出现了减少朝鲜语文课时,有所减弱朝鲜语文教学,片面强调汉语的现象,从而弱化母语学习。这不仅与前述定义格格不入,而且也忽略了母语作为学生第一语言所起的巨大作用。首先,一个民族的母语对这个民族而言不仅仅是作为交际沟通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并且是民族认同的象征,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情感的依托。对母语教学的忽略,是伤害学生的民族情感,而且会成为社会中文化和种族冲突的心理基础。其次,在双语教育中母语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学科内容的相关背景知识,因此减轻第二语言学习的难度,这有助于学生对第二语言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并且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再次,母语可以为学生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可以降低其因恐惧听不懂,第二语言所产生的焦虑感。在适当时候教师用母语教学,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用母语进行思维,应对教师的提问,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此促使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可见,对母语的忽略不仅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育,还将使学生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减弱。
三.延边朝鲜族教育发展对策
(一)建立教师双语培训机制
高质量的双语教师是实施高质量的双语教育之关键。国外相关的实施双语教育的经验表明,双语教育实验需要的双语教师必须是具有较高的双语能力与多元文化知识的非语言学科专业教师。这些双语教师必须具有双语教师所应具备的两方面的基本素养:一方面要具有普通教师的基本素养,即比较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先进的教育理念,准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丰厚的教育理论知识,有教书育人的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能不断改善与创新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是具有双语教师的应具备的特殊专业素养。双语教师应具备的特殊专业素养涵盖较高的两种语言能力,双语课堂教学内容整合能力与营造双语教育环境的能力。
当前,延边州现有双语教师的素养与双语教师应该具有的素养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必然成为限制了延边州大面积实施高质量的双语教育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的方法与措施就是加大双语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快建立双语教师的培养机制,在重视双语教师的职前培养的同时,要尤其注重双语教师的在职培训与提高,快速的造就大批合格双语教师。延边州各级政府教育部门也应尽力在政策与经费的投入上对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力度;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分院都要尽快的开设朝鲜族双语教师专业培训班,做好双语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各级政府教育部门与学校应当使双语教师的在职培养提高与职称晋升,工资待遇,政治待遇,奖励措施等直接挂钩,并渐次使之规范化与制度化。
双语教师的在职培训,是指对學校现在岗双语教师进行专业的双语教育的技能训练或短期再教育。双语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双语教师汉语听说读写译语言能力的增强与提高,双语教育原理与技能的掌握,实现现代化教学在双语教育中的应用与多元文化知识的丰富,并且对双语教育内容的组织与整合,双语教育环境的营造,各种双语教育资源的利用等。其目的是使得在岗的双语教师能够真正承担起双语教育的重任。
(二)开发双语教育实验教材
所谓“雙语教育教材”,从广义上讲,就是双语教师在教育课堂教学行为中所需要并且所利用的一切素材与手段。其中包括符合国家或省政府教育部门,地方学区双语教育课程标准,并且是学生实际需要开发的各类双语教育教学教科书,及其双语教育课题教学所必需的各种辅助性教学工具与方法。
1,国外双语教育教材开发的价值取向
双语教育教材作为双语教育内容的载体与双语教育的中介,在双语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国外非常重视双语教育教材的开发与利用,国外双语教育教材的开发经历了三种价值取向:知识,活动,学习去向。
2,朝鲜族双语教育教材的开发
在双语教育实验教材开发中,应当秉持学科知识与双语知识体系相对系统完整,要使学生的身心发展,社会发展需要三位一体的指导思想。其中要特别强调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的统一性与差异性,注重双语知识与学科知识的教学,双语能力培养与品德陶冶的相互补充性,同时注重学科体系,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的互动性。对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双语教育实验教材的开发不仅要注重全体性,全面性,而且必须注重差异性,持续性,互动性。
(三)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对民族教育的协调职能
建国60年来,我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政策实行之有效,促进了民族教育的发展。中国政府历来尊重并且发张少数民族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并釆取积极有效的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和发展民族教育方面政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协调工作。
1.坚持推进“双语”教育,保证“双语”教育顺利进行。实施双语教育,是中央的决策部署,既符合我国多民族,多语种的世纪,也体现了我国政府一贯奉行的民族政策,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行。 一是要重视对双语教育的相关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要坚持进行正面引导,宣传对于双语教育政策以及宣传好民族地区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经验,使得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民族语言文字并且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好经验,使各民族群众和师生充分学习和了解“双语”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从而理解,支持中央的有关决策。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双语”教学健康稳健发展。双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进行相关领导,并且得到各方面的密切配合。政府要把双语教学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并且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推进和发展双语教学的工作规划,同时建立健全双语教学专门管理机构。民族地区要从各地实际出发,贯彻因地制宜地原则,实施本地实际的双语教学模式,正确处理好学习好母语和国家通用语言的关系,力争各地区各类学校的双语教学形成规范化,科学化,和规模化。
三是加大經费投入,保障双语教学的进行。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要全面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起与双语教学的工作目标,任务进程相适应的财政投入的保障机制。双语教学工作的财政投入应在教育部门预算中单列,并且作为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集中改善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双语学校寄宿制学生和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标准。
(四)积极推行民族教育信息化
一.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可以理解为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教育资源,教育方式,教学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在保护和促进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发展过程中,要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使其数字化,信息化。因为随着计算机,通讯,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当代是互联网络的迅速普及,语言文字的数字化程度已经成为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少数民族文化信息的信息化和数字化。
四.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
要改进民族教育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现实生活中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是时代的要求。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尤其重要。这样才能推进多媒体教学资源研发和开发,并且建设好网路平台和发挥远程教育技术的作用。多媒体的运用可改进单一的学习方式,可以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在传统教学情境中,往往以老师为中心,然而,现代多媒体技术创造了不是以老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知识经验,任务以及学习风格来选择,使用信息,学生自身可以自主选择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种自主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保障,作为学生本人,只要拥有多媒体,即计算机,便可以从海量的网络资源数据库中简单,迅速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因此,多媒体技术是一个学生控制的发现式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被允许在特定的内容领域下进行探索。这一情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目的在于发展学生高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情境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不同于传统模式中的角色,是接近于“辅导者”。
参考文献:
[1]曹秀玲,郑晶.延边地区朝汉族学生非母语择校情况调查与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
[2]蔡美花.延边朝鲜族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东疆学刊.2004
[3]池成鹤.延边地区高中教育现状与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
[4]葛豐交.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情况概述.[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01-01
【关键词】:双语教育;延边朝鲜族;现状分析
一.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变迁
“双语教育”指的是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学习语言文字的权利中国政府而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本民族语文教育和汉语文教育的方式。这正教育方式在中国民族地区内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开展多种类型,多种模式的民汉双语教学,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各民族的全方位发展,也体现和实现了民族平等的权利。
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注具有历史性,从1930年抗日战争时期的解决国内民族问题政策到1949年各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随着1978年出台改革开放政策,少数民族的发展己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部分,中国少数民族问题已被纳入国家重要政策项目之一。
从少数民族政策的发展来看,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应该加强协作,共同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和促进经济建设作贡献。我国制定了很多民族政策,如:民族平等政策,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政策,民族经济建设政策,民族人口政策,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政策,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和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根据以上少数民族政策,制定适合自治区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发展政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地区自治法第3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照法律规定,决定本地方的教育规划,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和招生办法。”2001年修订的民族区域自治法第37条中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发展民族教育,扫除文盲,举办各类学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釆取多种形式发展普通高级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根据条件和需要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各少数民族专业人才”。
二.延边朝鲜族双语教育问题
21世纪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世界化一方面促进了发展,朝鲜族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国内和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同时也存在着相关的一些问题,这些发展削弱了朝鲜族本身民族文化,语言,习俗等方面。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数减少的问题
整体看来朝鲜族学生数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趁势。首先,农村地区的朝鲜族学生数减少的尤其明显。导致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朝鲜族很多从农村迁移到了城市,因此农村的人口整体减少,农村朝鲜族学生人口也跟着较少了。其次,是朝鲜族本身选择学校的时候选择了汉族学校而不是朝鲜族学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朝鲜族学生跟汉族学生相比较汉语表达能力方面差距大,导致朝鲜族学生表达能力薄弱,为了子女更好的适应国内社会,更好的表达能力家长就选择让他们上汉族学校。最常见的现象是,朝鲜族父母一般让子女在朝鲜族学校上到小学3年级至4年级之后转学到汉族学校,一方面是让子女有了一定的朝鲜语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掌握汉语表达能力,就这样就可以同时掌握俩门语言。并且再加上朝鲜族人口的负增长率,加快了朝鲜族学校学生减少和朝鲜族学校的合并及关闭问题。
(二)教师流失问题
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教育的质量,当教师资格不足,素质较低,流动频繁是目前朝鲜族教育发展面临的很大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比较明显。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本身地处偏僻,生活条件艰苦,再加上待遇低,存在着优秀的老师进不来,好的人才留不住的情况,越是基层待遇相应的高一点,能增大教师们的积极性,除了这些原因再加上外资企业和第3产业的兴起,使很多教师放弃现有的职务,在一个就业在待遇更高,发展更好的单位。目前延边地区的教师减少率是15%,其中大部分教师是因为出国,或选择了其他行业。特别强调的是,延边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再加上朝鲜族语言优势,出国就业的机会很多并且相对别的地区容易,尤其是就业在农村偏远地区的很多年轻的朝鲜族赴韩国等发达国家就业,这也是国内朝鲜族教师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偏远地区教育落后问题
朝鲜族身为56个名族当中的一员,民,朝鲜族延边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不同的地理位置所接触和受到的教育水平千差万别,尤其是偏远地区朝鲜族的教育,因为很多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与其他地区的水平有很多差距。教育水平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公共环境有很大的联系,但是因为偏远地区资源稀缺,经济发展有限,导致很多朝鲜族学生迀移到城市,受到更好地教育,其本身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但留在偏远地区的朝鲜族学生由于人数达不到一定数量,不得不面临合并学校或关闭朝鲜族学校的局面,大大影响了农村地区的朝鲜族教育水平。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并非没有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读书可以改变现状,读书是成功的捷径。这些观念一直是促使农民送其子女上学的动力所在。但是目前城市生活压力大,一些农民无法撑起学费和生活费,这都给偏远地区的农民的美好希望和生活帶来了很大冲击。
(四)‘双语”教学配套机制不完善。
一是双语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不畅通,延边地区双语教师培训大多是短期的,临时的,缺乏科学性,持续性,针对性强的培训体制。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对教师没有要求担双语教学,高等民族院校大部分并没有此项职能,双语教师的补充面临严峻局势。
二是双语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缺乏,现实条件中有的双语教师承担民族语言和汉语两门课程,劳动量增加,课业负担重,但现实生活里在付出与回到不对等,很多地方其工作量没有得到承认,并且获得的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等方面没有优惠政策和激励政策。
三是雙语教学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延边地区很多双语学校运作不规范,这导致教学质量,教学内容,课程内容都缺乏严格的监督,审查,因此质量不高,水平有限,缺乏科学性,持续性。 四是双语教育投入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延边很多边远地区,地方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现实当中很多地方双语教学没有纳入民族教育和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所需要的教育经费的投入跟一般汉族学校别无区别,甚至更少,至使正常的双语教学活动无法开展。据了解延边州双语教育公办中小学教育经费是单语学校的70%和46.4%。
五是部分地区在选择双语教学模式衔接不合理,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民族语言教学与汉语教学应当是有机的结合,随着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的影响,条件不同教学模式都不一样。
(五)在双语教育当中忽视母语的学习
对于延边州委,州政府关于朝鲜族教育改革的指示精神,一些学校没有正确的理解,对双语教育的成果操之过急,急于出成果,导致削弱本民族语在双语学习中的基础地位,以牺牲本民族语言为代价,进行第二语言的修炼。有些人认为所谓双语教育就是在学校教育中第二语言使用的越好越多,大量地使用汉语,忽略朝鲜语的使用,教学。出现了减少朝鲜语文课时,有所减弱朝鲜语文教学,片面强调汉语的现象,从而弱化母语学习。这不仅与前述定义格格不入,而且也忽略了母语作为学生第一语言所起的巨大作用。首先,一个民族的母语对这个民族而言不仅仅是作为交际沟通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并且是民族认同的象征,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情感的依托。对母语教学的忽略,是伤害学生的民族情感,而且会成为社会中文化和种族冲突的心理基础。其次,在双语教育中母语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学科内容的相关背景知识,因此减轻第二语言学习的难度,这有助于学生对第二语言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并且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再次,母语可以为学生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可以降低其因恐惧听不懂,第二语言所产生的焦虑感。在适当时候教师用母语教学,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用母语进行思维,应对教师的提问,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此促使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可见,对母语的忽略不仅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育,还将使学生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减弱。
三.延边朝鲜族教育发展对策
(一)建立教师双语培训机制
高质量的双语教师是实施高质量的双语教育之关键。国外相关的实施双语教育的经验表明,双语教育实验需要的双语教师必须是具有较高的双语能力与多元文化知识的非语言学科专业教师。这些双语教师必须具有双语教师所应具备的两方面的基本素养:一方面要具有普通教师的基本素养,即比较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先进的教育理念,准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丰厚的教育理论知识,有教书育人的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能不断改善与创新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是具有双语教师的应具备的特殊专业素养。双语教师应具备的特殊专业素养涵盖较高的两种语言能力,双语课堂教学内容整合能力与营造双语教育环境的能力。
当前,延边州现有双语教师的素养与双语教师应该具有的素养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必然成为限制了延边州大面积实施高质量的双语教育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的方法与措施就是加大双语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快建立双语教师的培养机制,在重视双语教师的职前培养的同时,要尤其注重双语教师的在职培训与提高,快速的造就大批合格双语教师。延边州各级政府教育部门也应尽力在政策与经费的投入上对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力度;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分院都要尽快的开设朝鲜族双语教师专业培训班,做好双语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各级政府教育部门与学校应当使双语教师的在职培养提高与职称晋升,工资待遇,政治待遇,奖励措施等直接挂钩,并渐次使之规范化与制度化。
双语教师的在职培训,是指对學校现在岗双语教师进行专业的双语教育的技能训练或短期再教育。双语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双语教师汉语听说读写译语言能力的增强与提高,双语教育原理与技能的掌握,实现现代化教学在双语教育中的应用与多元文化知识的丰富,并且对双语教育内容的组织与整合,双语教育环境的营造,各种双语教育资源的利用等。其目的是使得在岗的双语教师能够真正承担起双语教育的重任。
(二)开发双语教育实验教材
所谓“雙语教育教材”,从广义上讲,就是双语教师在教育课堂教学行为中所需要并且所利用的一切素材与手段。其中包括符合国家或省政府教育部门,地方学区双语教育课程标准,并且是学生实际需要开发的各类双语教育教学教科书,及其双语教育课题教学所必需的各种辅助性教学工具与方法。
1,国外双语教育教材开发的价值取向
双语教育教材作为双语教育内容的载体与双语教育的中介,在双语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国外非常重视双语教育教材的开发与利用,国外双语教育教材的开发经历了三种价值取向:知识,活动,学习去向。
2,朝鲜族双语教育教材的开发
在双语教育实验教材开发中,应当秉持学科知识与双语知识体系相对系统完整,要使学生的身心发展,社会发展需要三位一体的指导思想。其中要特别强调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的统一性与差异性,注重双语知识与学科知识的教学,双语能力培养与品德陶冶的相互补充性,同时注重学科体系,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的互动性。对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双语教育实验教材的开发不仅要注重全体性,全面性,而且必须注重差异性,持续性,互动性。
(三)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对民族教育的协调职能
建国60年来,我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政策实行之有效,促进了民族教育的发展。中国政府历来尊重并且发张少数民族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并釆取积极有效的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和发展民族教育方面政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协调工作。
1.坚持推进“双语”教育,保证“双语”教育顺利进行。实施双语教育,是中央的决策部署,既符合我国多民族,多语种的世纪,也体现了我国政府一贯奉行的民族政策,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行。 一是要重视对双语教育的相关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要坚持进行正面引导,宣传对于双语教育政策以及宣传好民族地区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经验,使得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民族语言文字并且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好经验,使各民族群众和师生充分学习和了解“双语”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从而理解,支持中央的有关决策。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双语”教学健康稳健发展。双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进行相关领导,并且得到各方面的密切配合。政府要把双语教学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并且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推进和发展双语教学的工作规划,同时建立健全双语教学专门管理机构。民族地区要从各地实际出发,贯彻因地制宜地原则,实施本地实际的双语教学模式,正确处理好学习好母语和国家通用语言的关系,力争各地区各类学校的双语教学形成规范化,科学化,和规模化。
三是加大經费投入,保障双语教学的进行。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要全面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起与双语教学的工作目标,任务进程相适应的财政投入的保障机制。双语教学工作的财政投入应在教育部门预算中单列,并且作为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集中改善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双语学校寄宿制学生和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标准。
(四)积极推行民族教育信息化
一.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可以理解为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教育资源,教育方式,教学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在保护和促进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发展过程中,要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使其数字化,信息化。因为随着计算机,通讯,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当代是互联网络的迅速普及,语言文字的数字化程度已经成为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少数民族文化信息的信息化和数字化。
四.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
要改进民族教育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现实生活中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是时代的要求。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尤其重要。这样才能推进多媒体教学资源研发和开发,并且建设好网路平台和发挥远程教育技术的作用。多媒体的运用可改进单一的学习方式,可以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在传统教学情境中,往往以老师为中心,然而,现代多媒体技术创造了不是以老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知识经验,任务以及学习风格来选择,使用信息,学生自身可以自主选择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种自主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保障,作为学生本人,只要拥有多媒体,即计算机,便可以从海量的网络资源数据库中简单,迅速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因此,多媒体技术是一个学生控制的发现式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被允许在特定的内容领域下进行探索。这一情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目的在于发展学生高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情境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不同于传统模式中的角色,是接近于“辅导者”。
参考文献:
[1]曹秀玲,郑晶.延边地区朝汉族学生非母语择校情况调查与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
[2]蔡美花.延边朝鲜族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东疆学刊.2004
[3]池成鹤.延边地区高中教育现状与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
[4]葛豐交.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情况概述.[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