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教学是个老大难问题,教师在指导时,应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激活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发积极的情感共鸣,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事实证明,精心设计科学的,适合各学段孩子的游戏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愉快习作,不失为一种好途径。
一、游戏入课激兴趣
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根据不同学段,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设计一些有益的且容易操作的游戏活动,如体育游戏、文体游戏、科学游戏等。将孩子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引入课堂,有助于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启学生习作的情感与智慧,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以《有趣的游戏——画笑脸》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习作指导课为例。教学时,教师先说“笑”揭示课题:“孩子们,看着大家这一张张笑脸,我感觉咱们今天的这节课一定会合作愉快的,对吧?孩子们,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会露出笑脸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教师紧抓时机:“我相信大家的笑容也应该特别美,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吧!听我口令:眼睛眯一点,嘴角往上扬,露出小白牙!(微笑)让我们笑出声来。(学生开怀大笑,哈哈大笑,无拘无束,教室里回荡着快乐的笑声)此时,师揭题:“同学们,开心吗?我希望大家能在轻松愉快中学会本领。这节课,我们玩一个游戏。”(板书游戏内容)当学生听说要玩游戏,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兴趣十足,连平时最不活跃的学生也兴奋起来,期待游戏开始。我抓住契机,课件出示要求:“认真观察,用心体验。”并对学生提出观察要求:认真看同学们的表情,仔细听老师说什么,同学们说什么,自己心里想什么,用什么词语形容等,以唤醒学生观察点。这样,既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游戏的急切心情。
二、尽情游戏漾活水
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快乐的游戏活动就是学生的习作之泉,只有让学生的习作之泉充满活力,学生的笔才能谱写出动人的诗篇。游戏是一种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娱活动。我经常组织学生做一些游戏:贴鼻子、抢凳子、科学小实验等。让孩子们亲身参与游戏,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体味到了游戏无穷的乐趣,写作的积极性也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尽情游戏后,大家争先恐后、踊跃发言,说得不够完整的,其他学生还进行了补充。这样一来,学生不但“有东西可写”了,而且有了表达的欲望。这样的练习,结果可想而知:就连那些平时害怕习作、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洋洋洒洒,做到了“我手写我心”“我笔诉真情”。
三、观察指导获素材
为了帮助学生做到观察的最大化,教师要充分借助媒体,指导观察方法,拓宽思路。在游戏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认真“看”:看台上、台下师生的动作,表情,猜想他们的心理活动等,请学生注意点面结合的写法。而且观察时一定要细致,要抓住细节。除了注意自己的心里感受,更要注意对方的动作和神态。游戏结束后为了再唤起孩子们的有意注意,引导通过回忆,浮现游戏的情景,获取最精彩的素材。再现游戏情境时,学生思维的火花会不断闪现。教师则通过点拨使孩子们抓住点滴灵感,激活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情动而辞发,再尝试自由习作,学生们都能以“游戏”为铺垫,以“真实”为准则,畅所欲言,并作为一次精彩的随笔练习记录下来。素材库便丰富了。
在老师创设的这些游戏情境中,学生没有什么压力,观察的过程,同学间真切地合作、互动、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撬动了学生深藏的那根神经,浓厚的表达欲望产生了。平时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读写知识就会被充分激活。观察、说话、想象和表达的潜能也被充分激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在轻松快乐中被唤醒,自己产生了表达的激情,想说、爱说、乐说。描述时便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同时又有了丰富的心里感受及生动的语言表达材料。因为游戏过程都是个人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纵横交错的习作信息,让每个人都能寻得习作的切入点。从“激情导入开始”,到“教师说规则,引观察”,到“快乐的游戏过程”,不仅给足了真实的体验,更从中诱发原有的体验积累,进一步挖掘和拓展学生的习作素材,学生在游戏中,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悟,有所思、也有所发现。在相互启迪中,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自由奔放、畅所欲言。而组织孩子们把这些写下来,自然能做到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而不再出现生编乱造,枯燥干涩的内容。
四、展示交流增自信
学生写出了一篇篇充满情趣的习作,教师可以借用这些习作让全体学生都来享受游戏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真善美以及假恶丑。每次我将学生(或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声情并茂地在全班诵读时,给写作者带来的无疑是一种肯定,一种成功的喜悦。在这过程中,其他学生们都能在听的同时浮现生活的情景,从而实现沟通互动,达到与大家分享生活感想与乐趣的效果。经常这样做了,激起了班上的学生更加努力地试着用自己的笔端表现生活的欲望,这就成功的培养了学生的一种潜意识——写作。这种面向生活需要的、为生活而写作的意识,同时又培养学生了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这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教者对学生的习作行为及時给予肯定和鼓励,又引起学生精神上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产生良好的作文心境——“写自己心里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特别对于那些渴望得到鼓励,而习作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我经常抓住其一点点赏光点鼓励他们,让这些孩子树立信心,增强勇气,不断训练。久而久之,优生更优,后进生也变优。
总之,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漾起了写作的活水,获得了习作材料,增强了习作的信心。是学生从说到写的适宜,有效的桥梁,通过这个桥梁,引导学生唤醒观察生活的习惯,并在语文活动中拓展习作的空间。以游戏作为手段,达到习作目的。以游戏为媒,发挥其桥梁的作用,让学生掌握观察方法,学会思考,学会提取独特而有价值的信息,学会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形成“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的良好文风。
一、游戏入课激兴趣
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根据不同学段,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设计一些有益的且容易操作的游戏活动,如体育游戏、文体游戏、科学游戏等。将孩子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引入课堂,有助于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启学生习作的情感与智慧,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以《有趣的游戏——画笑脸》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习作指导课为例。教学时,教师先说“笑”揭示课题:“孩子们,看着大家这一张张笑脸,我感觉咱们今天的这节课一定会合作愉快的,对吧?孩子们,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会露出笑脸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教师紧抓时机:“我相信大家的笑容也应该特别美,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吧!听我口令:眼睛眯一点,嘴角往上扬,露出小白牙!(微笑)让我们笑出声来。(学生开怀大笑,哈哈大笑,无拘无束,教室里回荡着快乐的笑声)此时,师揭题:“同学们,开心吗?我希望大家能在轻松愉快中学会本领。这节课,我们玩一个游戏。”(板书游戏内容)当学生听说要玩游戏,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兴趣十足,连平时最不活跃的学生也兴奋起来,期待游戏开始。我抓住契机,课件出示要求:“认真观察,用心体验。”并对学生提出观察要求:认真看同学们的表情,仔细听老师说什么,同学们说什么,自己心里想什么,用什么词语形容等,以唤醒学生观察点。这样,既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游戏的急切心情。
二、尽情游戏漾活水
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快乐的游戏活动就是学生的习作之泉,只有让学生的习作之泉充满活力,学生的笔才能谱写出动人的诗篇。游戏是一种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娱活动。我经常组织学生做一些游戏:贴鼻子、抢凳子、科学小实验等。让孩子们亲身参与游戏,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体味到了游戏无穷的乐趣,写作的积极性也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尽情游戏后,大家争先恐后、踊跃发言,说得不够完整的,其他学生还进行了补充。这样一来,学生不但“有东西可写”了,而且有了表达的欲望。这样的练习,结果可想而知:就连那些平时害怕习作、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洋洋洒洒,做到了“我手写我心”“我笔诉真情”。
三、观察指导获素材
为了帮助学生做到观察的最大化,教师要充分借助媒体,指导观察方法,拓宽思路。在游戏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认真“看”:看台上、台下师生的动作,表情,猜想他们的心理活动等,请学生注意点面结合的写法。而且观察时一定要细致,要抓住细节。除了注意自己的心里感受,更要注意对方的动作和神态。游戏结束后为了再唤起孩子们的有意注意,引导通过回忆,浮现游戏的情景,获取最精彩的素材。再现游戏情境时,学生思维的火花会不断闪现。教师则通过点拨使孩子们抓住点滴灵感,激活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情动而辞发,再尝试自由习作,学生们都能以“游戏”为铺垫,以“真实”为准则,畅所欲言,并作为一次精彩的随笔练习记录下来。素材库便丰富了。
在老师创设的这些游戏情境中,学生没有什么压力,观察的过程,同学间真切地合作、互动、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撬动了学生深藏的那根神经,浓厚的表达欲望产生了。平时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读写知识就会被充分激活。观察、说话、想象和表达的潜能也被充分激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在轻松快乐中被唤醒,自己产生了表达的激情,想说、爱说、乐说。描述时便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同时又有了丰富的心里感受及生动的语言表达材料。因为游戏过程都是个人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纵横交错的习作信息,让每个人都能寻得习作的切入点。从“激情导入开始”,到“教师说规则,引观察”,到“快乐的游戏过程”,不仅给足了真实的体验,更从中诱发原有的体验积累,进一步挖掘和拓展学生的习作素材,学生在游戏中,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悟,有所思、也有所发现。在相互启迪中,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自由奔放、畅所欲言。而组织孩子们把这些写下来,自然能做到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而不再出现生编乱造,枯燥干涩的内容。
四、展示交流增自信
学生写出了一篇篇充满情趣的习作,教师可以借用这些习作让全体学生都来享受游戏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真善美以及假恶丑。每次我将学生(或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声情并茂地在全班诵读时,给写作者带来的无疑是一种肯定,一种成功的喜悦。在这过程中,其他学生们都能在听的同时浮现生活的情景,从而实现沟通互动,达到与大家分享生活感想与乐趣的效果。经常这样做了,激起了班上的学生更加努力地试着用自己的笔端表现生活的欲望,这就成功的培养了学生的一种潜意识——写作。这种面向生活需要的、为生活而写作的意识,同时又培养学生了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这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教者对学生的习作行为及時给予肯定和鼓励,又引起学生精神上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产生良好的作文心境——“写自己心里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特别对于那些渴望得到鼓励,而习作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我经常抓住其一点点赏光点鼓励他们,让这些孩子树立信心,增强勇气,不断训练。久而久之,优生更优,后进生也变优。
总之,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漾起了写作的活水,获得了习作材料,增强了习作的信心。是学生从说到写的适宜,有效的桥梁,通过这个桥梁,引导学生唤醒观察生活的习惯,并在语文活动中拓展习作的空间。以游戏作为手段,达到习作目的。以游戏为媒,发挥其桥梁的作用,让学生掌握观察方法,学会思考,学会提取独特而有价值的信息,学会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形成“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的良好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