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与素质教育是两大“马车”,拉着地理教师走向更广阔、更自由、更智慧、更生态的教学新天地。在这一路途上,核心素养理念与目标指引着教学的方式与策略优化,而可持续发展观教学为实现核心素养目标搭建了平台,铺垫了基础。对于高中地理教师而言,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如何以核心素养目标为导引,开展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学值得思考和探究。本文概述了核心素养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观教学,并给出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目标;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中小学各科教学中炙手可热的话题。核心素养因学科而不同,就地理学科而言,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目标下,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成为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主要折射出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不同的核心素养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基于这些目标,开展可持续发展观教学。
一、可持续发展观教学
可持续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一种能力的发展,而认同并秉承这种行为能力的观念便是可持续发展观。从地理层面解析可持续发展观,要明晰,可持续发展是以缓解自然资源、人口、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并建立一种可持续化、生态化、发展型、绿色型、协调性人地关系为目的的。可持续发展观教学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它是核心素养目标在课堂上的真切体现与系统落实。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观教学”与“核心素养目标”的融合,并打造高效的可持续发展观地理教学十分重要,值得教师一探。
二、核心素养目标下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学策略
1.结合具体知识,在课堂中见缝插针地渗透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追根溯源,是一种科学的自然观与生态观,它与地理核心素养中“人地协调观”目标在本源上是一致的。在这一核心素养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在地理课堂中,应结合教材中具体知识点,见缝插针地渗透可持续发展观教学。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观念”,对学生进行观念培养重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教师要明白,只有不间断地、脚踏实地地渗透才更有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对“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进行讲析,并给出具体的生活实例进行解释,促进学生理解。在该节课,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让学生增强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地理生态环境的意识,最好是能够展示一些资料(我国环境面临着严重污染,资源储备出现不足等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感染与熏陶,让学生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观。除了专门的章节,教师还可在其他内容的地理课中见缝插针渗透,如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堂中,教师同样可渗透这一观念。
2.巧用一些方法,开展丰富的可持续发展观地理教学活动
可持续发展观在地理课堂的渗透需要见缝插针,更需要在课堂中借助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案例分析法、问题启发法、活动讨论法等都是值得运用的方法,以这些方法为基础,开展丰富的可持续发展观地理教学活动十分必要。例如,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形成“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意识,教师可呈现一些教学案例,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或者呈现一些十分具有警醒意义的视频,昭示着让学生节约用水,如呈现“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引起的环境问题”相关视频,并给出以下问题:视频中主要呈现了哪些环境问题?水资源浪费现象令人“叹为观止”,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如何做,保护水资源,保护地球生态,践行可持续发展观?这些基于课堂内容的启发式问题,引发了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教师可组织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习得知識、提升能力、养成素养,形成科学观念。
3.重视地理实践,促进可持续发展观在行动中高效化落实
在地理核心素养目标下,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理论中,更要体现在课下的地理实践中。核心素养强调,高中地理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地理实践活动,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在行动中高效落实。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一些地理实践任务。如果是乡村教师,教师可布置如下任务:进行乡村土地、人口、资源等的调查,写关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论文,论文的内容不限。大致与“资源与环境能否迎合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压力”等相关;如果是城市地理教师,教师便可给出如下的地理实践任务:走进社区,对周边社区人口容量进行调查,看如何解决调查中出现的人地矛盾。总之,学生通过地理实践,对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地理实践力得到了增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开展可持续发展观教学是必然要求,且优势多多。可持续发展观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了解自然,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这一科学观念的引导下在生活中优化行为,自主、自愿地践行可持续发展观。地理核心素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与可持续发展观紧密相连,前者为后者提供教学指导与方向,而后者则更具体地体现出前者。在教学中,教师优化教学策略,巧妙落实二者,以促进学生地理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晓瑜.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策略[J].发展,2019(12):122.
[2]程艳华.高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9(23):25-26.
[3]赵晓龙.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116-117.
关键词:核心素养目标;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中小学各科教学中炙手可热的话题。核心素养因学科而不同,就地理学科而言,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目标下,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成为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主要折射出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不同的核心素养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基于这些目标,开展可持续发展观教学。
一、可持续发展观教学
可持续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一种能力的发展,而认同并秉承这种行为能力的观念便是可持续发展观。从地理层面解析可持续发展观,要明晰,可持续发展是以缓解自然资源、人口、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并建立一种可持续化、生态化、发展型、绿色型、协调性人地关系为目的的。可持续发展观教学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它是核心素养目标在课堂上的真切体现与系统落实。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观教学”与“核心素养目标”的融合,并打造高效的可持续发展观地理教学十分重要,值得教师一探。
二、核心素养目标下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学策略
1.结合具体知识,在课堂中见缝插针地渗透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追根溯源,是一种科学的自然观与生态观,它与地理核心素养中“人地协调观”目标在本源上是一致的。在这一核心素养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在地理课堂中,应结合教材中具体知识点,见缝插针地渗透可持续发展观教学。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观念”,对学生进行观念培养重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教师要明白,只有不间断地、脚踏实地地渗透才更有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对“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进行讲析,并给出具体的生活实例进行解释,促进学生理解。在该节课,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让学生增强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地理生态环境的意识,最好是能够展示一些资料(我国环境面临着严重污染,资源储备出现不足等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感染与熏陶,让学生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观。除了专门的章节,教师还可在其他内容的地理课中见缝插针渗透,如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堂中,教师同样可渗透这一观念。
2.巧用一些方法,开展丰富的可持续发展观地理教学活动
可持续发展观在地理课堂的渗透需要见缝插针,更需要在课堂中借助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案例分析法、问题启发法、活动讨论法等都是值得运用的方法,以这些方法为基础,开展丰富的可持续发展观地理教学活动十分必要。例如,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形成“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意识,教师可呈现一些教学案例,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或者呈现一些十分具有警醒意义的视频,昭示着让学生节约用水,如呈现“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引起的环境问题”相关视频,并给出以下问题:视频中主要呈现了哪些环境问题?水资源浪费现象令人“叹为观止”,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如何做,保护水资源,保护地球生态,践行可持续发展观?这些基于课堂内容的启发式问题,引发了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教师可组织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习得知識、提升能力、养成素养,形成科学观念。
3.重视地理实践,促进可持续发展观在行动中高效化落实
在地理核心素养目标下,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理论中,更要体现在课下的地理实践中。核心素养强调,高中地理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地理实践活动,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在行动中高效落实。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一些地理实践任务。如果是乡村教师,教师可布置如下任务:进行乡村土地、人口、资源等的调查,写关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论文,论文的内容不限。大致与“资源与环境能否迎合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压力”等相关;如果是城市地理教师,教师便可给出如下的地理实践任务:走进社区,对周边社区人口容量进行调查,看如何解决调查中出现的人地矛盾。总之,学生通过地理实践,对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地理实践力得到了增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开展可持续发展观教学是必然要求,且优势多多。可持续发展观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了解自然,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这一科学观念的引导下在生活中优化行为,自主、自愿地践行可持续发展观。地理核心素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与可持续发展观紧密相连,前者为后者提供教学指导与方向,而后者则更具体地体现出前者。在教学中,教师优化教学策略,巧妙落实二者,以促进学生地理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晓瑜.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策略[J].发展,2019(12):122.
[2]程艳华.高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9(23):25-26.
[3]赵晓龙.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