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来时政活水 浇开信仰之花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xj1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思政教师更有必要依托思政课堂向学生宣传党的宗旨使命,使学生更加热爱共产党,更加拥护社会主义,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在中学时期就打好人生的底色,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
  思政课的育人目标不是靠简单说教、灌输就能实现的。我们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信仰,用坚定的信仰做支撑,用灵活的教法做依托,用鲜活的时政做内容,让思政课闪耀真理的光辉,绽放信仰的鲜花。教师要有选择地将时政内容请进课堂,把话语体系从“天边”拉到身边,把道理讲成故事,让中学生想学、爱学,让思政课充满时代的鮮活感。以下是我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时政讲坛,人人参与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为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接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科学论断,我采用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举办“政治小讲坛”,在此过程中感悟并得出结论。
  首先,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围绕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延安整风、淮海战役、大庆石油会战、高科技企业反击美国制裁、武汉疫情阻击战这6个历史事实,搜集资料做成PPT,并选派代表在“时政小讲坛”上讲述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各位同学在“时政小讲坛”的展示讲解,大家深刻认识到抗日根据地的壮大、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工业的发展、中国科技的崛起、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胜利,都离不开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更离不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人民就没有革命的成功、新中国的建立,就没有新中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用最简短的话来总结“党、江山、人民”的关系。
  当一句句自然朴实的话语从学生的口中说出时,我不失时机地播放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视频,并在最后展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论述,强化学生认知,引导学生自觉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自觉拥护党的方针政策。
  “时政小讲坛”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人民至上的理念,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最高利益,从而顺利地实现了育人目标。
  二、放眼世界,坚定信仰
  2021年2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结合这一内容,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围绕新中国交通工具的发展变迁这个主题,我让学生分组活动,调查采访、搜集资料、思考展示。具体步骤如下。
  1.明确任务,分组行动
  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我将学生分成三个活动组。第一组:调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年轻时分别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第二组:查阅我国的交通线路发展史,看看新中国刚成立时的交通状况怎么样,目前又是什么状况。第三组:搜集有关台湾地区和美国、印度等地的高铁里程资料。
  2.展示成果,思考探究
  第一组学生通过课下调查、采访,以图片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工具的变迁。第二组学生通过表格向全班同学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交通发展状况。第三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了相关成果。
  通过展示,学生了解到中国高铁里程世界第一,共37900公里;美国高铁里程世界第八,共735公里;印度至今还没有高铁;台湾地区高铁里程是345.2公里,但是还没有自己的高铁技术。在了解了相关资料后,我让学生对上述资料进行思考,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通过这些对比,学生愈加清晰地明白,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当今世界上有其巨大的优越性,从而更加自觉地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高铁、复兴号列车,就这样在课堂上化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复兴的意象,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了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度认同。
  三、崇尚奋斗,实现理想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看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大会上讲话的部分视频,接下来我让学生以情景剧表演的方式演绎毛相林和任正非的感人事迹。当台上的学生表演完后,大家被深深地感动了。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梦的实现离我们越来越近,原因是什么?”
  通过思考,学生不难得出结论,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共产党人将信仰初心化成的牺牲精神,是中国人民将理想信念化成的奋斗精神,让我们的脱贫攻坚梦、乡村振兴梦、民族复兴梦一步步变成现实。奋斗,唯有奋斗,才能让信仰开出美丽的花朵。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思政课的信仰教育不能空洞无物、充满说教,要将社会上的新闻、生活中的感人事迹引入课堂,当这些鲜活的事例进入课堂,思政课的信仰教育便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行动的动力,信仰教育便深化成“知”“情”“意”“行”的综合教育。
其他文献
布置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可以巩固和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然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些地方作业布置存在不容乐观的现象:1.作业布置时间不充分。一些教师不能合理地规划时间,常常在下课前几分钟匆忙布置作业。2.作业内容机械重复。一些教师只是简单要求学生把当天学习的单词抄写、默读几遍,把当天所学的课文读给家长听。3.作业形式单一。只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忽视了听说能力和动手能
班级文化是以校园文化为主线,在班主任和其他教师的指导下,由班级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出来的具有本班特色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既包含班级所有成员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包含所有成员对班级发展的追求方向。班级文化对班级整体发展和学生的个人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高中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为了掌握不同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
期刊
在农村初中,要想推动作文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很好地展现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记录生活场景的能力。  由于一些学生不太注重日常观察,教师又缺乏相应的创新思维,难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进行写作。要想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生活感悟和情感表达,需要从生活化理念的作文教學策略探讨生活化的作文方式。在农村初中进行作文生活化教学,教师
当前,不少数学教师习惯专注于单一课时教学,很少从整体上去进行教学设计,给学生布置的任务与作业仅针对本节课。这就让学生思维受到束缚,难以向外拓展,综合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  在单元结构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起来,使各课时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有利于学生了解整体知识结构,从根本上提升数学素养。  一、通过教学流程设计,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单元整合结构化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单元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速度、阅读方法、阅读量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中学阅读教学中,如何把名著阅读课开展得扎实有效,如何让名著阅读课趣味盎然?笔者对此进行了实践与研究,并将阅读教学的实践方法与经验总结如下。  一、提升“读”的能力  七年级学生的阅读以朗读和默读为主,阅读目标为培养一般阅读能力。《朝花夕拾》一书以写人记事为主,生动有趣,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单篇阅读很适合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其中《阿长与〈山海
如何解决师生沟通不畅、效果不佳的问题?我想到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笔者在从事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探索与学生的沟通问题,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生理需求  高中阶段学习紧张,早起晚睡比较常见,久而久之有的学生上课就会打瞌睡。此
随着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以及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基于区域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小学足球教材衔接和校本教材开发已成必然趋势。  南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多次代表南阳市参加河南省“省长杯”校园足球赛,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已经形成小学、初中、高中完整的区域学科体系,具备开展一体化课程的条件。本文以初高中足球教材衔接足球模块教材为例进行介绍。  一、教学目标设置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
尼古丁是存在于烟草等茄科植物中的生物碱,能够通过结合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神经系统中发挥神经保护、神经调节和抗炎镇痛等多重药理作用,可成为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治疗的新选择。多项研究表明,尼古丁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均有一定疗效。然而目前仍缺乏大量临床前及临床试验明确尼古丁具体作用机制和安全性,临床应用前仍面临较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