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目标下的导向性教学探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cek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品课堂目标要顺应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表述,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在目标的引领下构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新模式,使知识的学习在目标下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效率;课堂目标;可视化;导向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突飞猛进地更新,十年改革,数学课堂教学课堂变得开放、自由、丰富了许多,课堂不再沉闷,知识不再枯燥,教学形式不再单一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深感责任之艰巨,怎样利用最新的教学手段、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们的课堂专注力、将比较抽象的问题更形象地让孩子们易于接受,是数学老师每备一节课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数学;魅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1]在当今小学数学课堂中践行陶行知先生这一深刻的教育思想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数学与生活;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验算是数学解题后通过一定方法来检验解题结果是否正确的一种途径,也是小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考虑到小学生数学解题中的常见错误,多与验算习惯缺失有关。为此,教师要倡导验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验算兴趣,教给学生多种验算方法,提升解题正确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验算能力;提升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60-1  在平时的
摘 要:Reading project设计与单纯的阅读环节设计内容不同,更多体现了以学生阅读探知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围绕问题探究,注重学生自我默读沉思、小组互动探究和画报运用,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积极思维,帮助学生跳出单纯依赖教师讲解的被动应付学习模式,形成敏锐语言感知和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班级的规章制度往往属于外在的约束或驱动力,是学生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学生合理需求的实现,则是学生发展的内驱力源泉,是学生取得更大发展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认同感;信任感;归属感;自我实现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88-1  对于班级的引领者班主任而言,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学生个体,当他们的合理的自我需求获
摘 要:“学社融合”是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各自承担自身相应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习场所和活动等各方面的融合,以一个新的整体形态为青少年教育服务的教育活动。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思考,胜浦实验小学通过实施“阳光教育校本课程”,凭借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倾力培育胜浦实小学子的“阳光小公民”素养。  关键词:学社融合;实践活动;小公民素养  中图
摘 要:“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是经常能听孩子们说的,从他们的语气中就能感受到对于考试的厌恶与痛恨,但作为教师和学校,在经历了一学期的教和学之后,必然要对教和学的结果进行检查与反馈,以便发现不足,及时改进。然而学生并不这么理解,家长也特别关注考试,考试被简单地看成了分数和排名。为了缓解学生对考试的压力,笔者采用了一些策略,使考试变成了学生快乐的事。  关键词:考试;改变;活动;评价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正面双手头上向前掷实心球”技术难度大,学生上肢力量弱,柔韧性差,不会发力。导致学生学习时间与体育的技能与体能水平的提高不成比例,严重影响“正面双手头上向前掷实心球”的教学质量。然而,采用“契约学习法”进行了“正面双手头上向前掷实心球”教学,效果明显。本文着重探究了“契约学习法”在“实心球”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契约学习法;有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动脑、乐于探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探究的氛围,不断开阔学生的探究空间。在数学教学中也得注重学生深刻体验和理解,提升学生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使学生探究能力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提升,综合数学素养得以提升。  關键词:数学教学;数学素养;培养与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80-01  0  数
摘 要:歌唱要讲究科学的演唱方法,这是对嗓音最有效的保护,小学音乐教师要通过三腔共鸣的歌唱训练,来帮助学生提升歌唱的水平,让他们在轻松自如的状态中,享受歌唱的过程,提升歌唱的掌控能力。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哼鸣找到头腔的位置,体验三腔比例的变化,实现音区上下运用的流畅自如,通过强调口腔的打开,来做到喉头位置的放松,让学生在三腔联合协调的作用中,轻松自如的歌唱。  关键词:演唱方法;三腔共鸣;歌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