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郑振铎名篇《猫》中三只猫的形象和命运一直是学生喜爱讨论的话题。三只猫在家中的地位不同,由于误会,那只“丑猫”的命运最为凄惨,可用晕轮效应理论对其进行解释,主要表现在以貌取物和主观推测的泛化。晕轮效应不止体现在人与动物的关系上,还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这促使教师反思教学中不恰当的行为方式并及时加以改正。
关键词:《猫》;晕轮效应;文学心理
关于《猫》这篇课文,不同的教师分析的角度也不相同。有的教师从文体的角度做出解读,有的教师从隐藏的那只黑猫的角度进行阐释,有的教师从“爱”这个角度深入挖掘。笔者拟从心理学的角度,通过探究“丑猫”死去原因进而深入分析文本。
《猫》这篇课文被选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三只猫分别以不同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作者和家人对待他也有三种不同的情感和态度。两只可爱的猫引起了大家的疼爱,而那只“丑猫”被冤枉吃了芙蓉鸟,结果死在房顶上。出现这种结局是人为的原因,这种行为可用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进行解释。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晕轮定律,又称“光环定律”,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集中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就《猫》这篇小说而言,那只“丑猫”的悲剧主要表现在以貌取“人”上。此外,“丑猫”的悲剧还高调的表现在一错再错和认知偏见上。
一、以貌取物
郑振铎认为“情绪”或“情感的流露”是文学的一个重要使命。《猫》这篇小说以情感为线索,其情感变化体现在三只猫的命运结局的不同上。文章情感脉络十分清晰,通过写三只猫的外形、性情、其在家中的地位和结局使读者展开对比,进而深入思考。
文章在写第一只猫时,对其外貌描写用了“花白”“活泼、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等词语来体现作者对它的喜爱。作者面对这样一只可爱的小猫“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静静的感受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初次养猫让一家人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新鲜,也因为这只猫长得好看、性格活泼,在后来它生病的时候“我们都很替它忧郁”,显然“我们”投入了很深的情感。
第二只小猫 “更”活泼,“更”有趣,它会乱跑,“又”会爬树。作者连续用“更”字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猫的可爱、活泼、有趣。三妹“立刻”被这只黄色的小猫吸引了,“立刻”一词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我们”以貌取“人”的心理特征。因为爱之深才害怕失去,才会为它提心吊胆,才会对它观察细致。这只猫不仅可爱,而且还会捉老鼠,真是满足了一家人关于猫的所有美好期许。再后来,猫丢失了,家里人都“忙乱”地寻找,“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叙述部分多次用“都”字加重情感表达,突出这只猫的地位和家里人对它的感情。此时大家“心里还有一线希望”,出于喜爱的缘故仍然不相信猫丢失的事实,这个“希望”是作者强加给自己的,是其内心的殷切期盼。最后证实猫真的丢失后,三妹有失理智地说了一句“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说她失去理智源于她把猫的丢失责任推卸到了别人身上,把情感上的遗憾转嫁给了别人,以此来弥补自己失去挚爱的痛苦。
这只“世间最好的猫”却给随后登场的那只丑猫造成了巨大的“同辈”压力。
第三只猫是一只丑猫。毛是花白色的,但是“并不好看,又很瘦”。丑猫首先在“颜值”上就输了一大截,再加上不活泼,“天生的忧郁似的”,所以全家人对它并不注意。由于被烧脱了皮,全家人就更加觉得它丑了。即使天气暖和也不改它的“忧郁性”,又不会捉老鼠,还好吃懒做,其与前面一只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次“忧郁”的强调和丑陋外表的表述为下文其咬死芙蓉鸟事件做了铺垫。因为不喜欢,所以什么不好的事物都会与它联系在一起。甚至妻强调“留心猫吃鸟”,可见家人对这只猫的态度。芙蓉鸟死了,“我”愤怒地断言:“一定是猫,一定是猫!”反复手法强调了作者对丑猫的厌恶,我甚至责怪张妈的不小心,张妈的不知如何辩驳其实映衬了猫的不能辩驳,讽刺了一家人行为的夸张和不理智。
“我”们以貌取人的晕轮效应表现在前两只猫的外形好看所以怎么看都是活泼、可爱的,第三只猫的来历凄惨、性格内向、相貌丑陋,所以这只猫做什么都是错的,故而引起了情感冲突。
二、“丑猫”之“丑”的泛化
作者认定“丑猫”咬断芙蓉鸟腿后对其进行了穷追猛打,可怜的猫无处可藏。晕轮效应是很难避免的,它是人们快速认识他人的一种策略、方式,但是有时却可能产生有害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冤案?因为晕轮效应,便有这样的言论:“一定是猫,一定是猫!”这样愤怒的语气态度终究铸成一桩冤案。
文中这只猫长得丑且不活泼,它不会讨取家人的欢心,在芙蓉鸟死亡事件面前“我”们泛化了对它的厌恶之情,于是第一时间就要找这只丑猫算账。
“我”一错再错,体现在过早地妄下断语以及暴力对待一只弱小、不能诉说的动物。文中妻难过的说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她责怪张妈的不小心与前文中三妹指责隔壁邻居冷漠的行为一样不理智。而“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也在肯定丑猫咬死芙蓉鸟的事实。三妹帮凶式的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这次都愤恨的要捉住這个“真凶”。当“我”在露台板上看到它后,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作者用了“不是……,真是……,一定是……”来断定猫咬芙蓉鸟的事实之肯定,接着“一时怒气冲天……,一根木棒……,打了一下……,悲楚的叫了一声……,”通过“一……,一……,一……,一……”的使用表现了作者当时愤恨的心情,但也从侧面讽刺了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过于主观的臆断,冤枉和殴打了丑猫,就这样轻易的剥夺了它的生命。
晕轮效应中以偏概全的特征促使我们深陷在自己错误的认知里而无法做出清醒的判断。在丑猫的身上我们看到的特质是冷漠的、懒惰的、不活泼的,正是对丑猫的这些印象让“我”产生了认知上的偏见。因此,面对丑猫犯错,大多数人会习惯性的妄下断语,因对其一开始就没有好感,便把这种悲剧硬加到猫的身上,这只猫又何尝的不是悲剧的化身。人可以诉辨,而面对不能诉说的动物,我们又该怎么办?延伸到师生关系之间,教师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我们教师是否也犯过以偏概全、以貌取人、妄下断语的错误呢?学生的成绩好不能代表他的品行高,相反,学生的成绩落后也不能说明他们一无是处。 要避免一错再错的行为发生需要我们跳出非理智的思维枷锁,建立客观的评价方式。公平的对待“丑猫”式的人与物。
三、对“丑猫”认识偏见的思考
认识偏见与晕轮效应密切相关,它是思维认识上的固有的缺陷,这种偏见认知方式会产生极端效应。为了验证偏见,有人提出将丑猫与那只漂亮的猫身份互换。于是我们得出这样一种假设,我们往往困惑的不是它的本质身份,而是它外在的丑与美。这样就上升到了审美的层次。审美是通过全部感性能力对对象进行感知、直观, 并以生命体验为基础, 通过交感反思获得反思愉悦的过程。
《猫》这篇文章的讨论核心是关于丑与美的较量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通过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存在思维认识僵化的情况。问题之一,假如是那只“人见人爱”的漂亮的猫咬死芙蓉鸟,主人还会打它吗?漂亮与丑陋的两只猫进行了角色互换,我们容易被这个问题的表象所迷惑,把它理解为“丑与美”的较量,但却忽视了问题的实质。丑与美不过是我们基于外表的视觉判断,不论是美还是丑,一旦我们被它所牵制,往往就会失去理智的判断。我们通常会陷入这样的认识偏见,“美的人什么都是美好的”,“丑的人怎么看起来都像是贼”。这种错误的认知方式和缺乏客观理性的判断导致了作者一家人对丑猫的冤打。回到上面的问题,有的学生认为“如果是那只漂亮的猫吃了芙蓉鸟,家人一定不会打它,因为家人喜欢那只猫”。联系晕轮效应可以推论,喜欢一件事物能包容他所有的缺点并且放大它的优点,因此,漂亮的貓即使咬死了芙蓉鸟也没关系,因为它给作者的感觉是美好的,而那只丑猫即使真的没有咬死芙蓉鸟也要受罚。
问题之二,我们仅可以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很快地去认定一件事情的对与错吗? “美”与“丑”真的可以作为我们判断一件事的标准吗?不管是面对那只丑陋不堪且性格内向的猫,还是那只朝气蓬勃且人见人爱的猫,我们都应该尊重它们的存在,珍惜它们的生命。不应该囿于对“美”与“丑”妄下断语,冤枉一只不会诉说的动物。悲哀的是,我们往往仅凭心中的那份“喜欢”与“不喜欢”早早地做出判断,而唯独缺少那颗理性思考的种子。思维认识的僵化将我们圈在狭窄的空间中,蒙蔽我们理性的双眼,让我们带着偏见去认识人和事物。
反观教育现实,在现有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个别教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困生的问题。因为学困生成绩差,有的教师便轻易地把他们与“不行”二字画上等号,从而忽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优点。相反,又会出现因为成绩好,即使犯了错误也没关系的情况。不论是作者一家人对那只丑猫的态度,还是教师对待学生都应摆脱晕轮效应的控制,理性认识人和事物。
参考文献:
[1]郑振铎.文学的使命[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刘旭光.什么是“审美”——当今时代的回答[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作者简介:黄新妹(1988—),女,福建省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研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黄金明(1964—),男,福建省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研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猫》;晕轮效应;文学心理
关于《猫》这篇课文,不同的教师分析的角度也不相同。有的教师从文体的角度做出解读,有的教师从隐藏的那只黑猫的角度进行阐释,有的教师从“爱”这个角度深入挖掘。笔者拟从心理学的角度,通过探究“丑猫”死去原因进而深入分析文本。
《猫》这篇课文被选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三只猫分别以不同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作者和家人对待他也有三种不同的情感和态度。两只可爱的猫引起了大家的疼爱,而那只“丑猫”被冤枉吃了芙蓉鸟,结果死在房顶上。出现这种结局是人为的原因,这种行为可用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进行解释。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晕轮定律,又称“光环定律”,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集中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就《猫》这篇小说而言,那只“丑猫”的悲剧主要表现在以貌取“人”上。此外,“丑猫”的悲剧还高调的表现在一错再错和认知偏见上。
一、以貌取物
郑振铎认为“情绪”或“情感的流露”是文学的一个重要使命。《猫》这篇小说以情感为线索,其情感变化体现在三只猫的命运结局的不同上。文章情感脉络十分清晰,通过写三只猫的外形、性情、其在家中的地位和结局使读者展开对比,进而深入思考。
文章在写第一只猫时,对其外貌描写用了“花白”“活泼、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等词语来体现作者对它的喜爱。作者面对这样一只可爱的小猫“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静静的感受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初次养猫让一家人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新鲜,也因为这只猫长得好看、性格活泼,在后来它生病的时候“我们都很替它忧郁”,显然“我们”投入了很深的情感。
第二只小猫 “更”活泼,“更”有趣,它会乱跑,“又”会爬树。作者连续用“更”字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猫的可爱、活泼、有趣。三妹“立刻”被这只黄色的小猫吸引了,“立刻”一词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我们”以貌取“人”的心理特征。因为爱之深才害怕失去,才会为它提心吊胆,才会对它观察细致。这只猫不仅可爱,而且还会捉老鼠,真是满足了一家人关于猫的所有美好期许。再后来,猫丢失了,家里人都“忙乱”地寻找,“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叙述部分多次用“都”字加重情感表达,突出这只猫的地位和家里人对它的感情。此时大家“心里还有一线希望”,出于喜爱的缘故仍然不相信猫丢失的事实,这个“希望”是作者强加给自己的,是其内心的殷切期盼。最后证实猫真的丢失后,三妹有失理智地说了一句“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说她失去理智源于她把猫的丢失责任推卸到了别人身上,把情感上的遗憾转嫁给了别人,以此来弥补自己失去挚爱的痛苦。
这只“世间最好的猫”却给随后登场的那只丑猫造成了巨大的“同辈”压力。
第三只猫是一只丑猫。毛是花白色的,但是“并不好看,又很瘦”。丑猫首先在“颜值”上就输了一大截,再加上不活泼,“天生的忧郁似的”,所以全家人对它并不注意。由于被烧脱了皮,全家人就更加觉得它丑了。即使天气暖和也不改它的“忧郁性”,又不会捉老鼠,还好吃懒做,其与前面一只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次“忧郁”的强调和丑陋外表的表述为下文其咬死芙蓉鸟事件做了铺垫。因为不喜欢,所以什么不好的事物都会与它联系在一起。甚至妻强调“留心猫吃鸟”,可见家人对这只猫的态度。芙蓉鸟死了,“我”愤怒地断言:“一定是猫,一定是猫!”反复手法强调了作者对丑猫的厌恶,我甚至责怪张妈的不小心,张妈的不知如何辩驳其实映衬了猫的不能辩驳,讽刺了一家人行为的夸张和不理智。
“我”们以貌取人的晕轮效应表现在前两只猫的外形好看所以怎么看都是活泼、可爱的,第三只猫的来历凄惨、性格内向、相貌丑陋,所以这只猫做什么都是错的,故而引起了情感冲突。
二、“丑猫”之“丑”的泛化
作者认定“丑猫”咬断芙蓉鸟腿后对其进行了穷追猛打,可怜的猫无处可藏。晕轮效应是很难避免的,它是人们快速认识他人的一种策略、方式,但是有时却可能产生有害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冤案?因为晕轮效应,便有这样的言论:“一定是猫,一定是猫!”这样愤怒的语气态度终究铸成一桩冤案。
文中这只猫长得丑且不活泼,它不会讨取家人的欢心,在芙蓉鸟死亡事件面前“我”们泛化了对它的厌恶之情,于是第一时间就要找这只丑猫算账。
“我”一错再错,体现在过早地妄下断语以及暴力对待一只弱小、不能诉说的动物。文中妻难过的说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她责怪张妈的不小心与前文中三妹指责隔壁邻居冷漠的行为一样不理智。而“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也在肯定丑猫咬死芙蓉鸟的事实。三妹帮凶式的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这次都愤恨的要捉住這个“真凶”。当“我”在露台板上看到它后,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作者用了“不是……,真是……,一定是……”来断定猫咬芙蓉鸟的事实之肯定,接着“一时怒气冲天……,一根木棒……,打了一下……,悲楚的叫了一声……,”通过“一……,一……,一……,一……”的使用表现了作者当时愤恨的心情,但也从侧面讽刺了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过于主观的臆断,冤枉和殴打了丑猫,就这样轻易的剥夺了它的生命。
晕轮效应中以偏概全的特征促使我们深陷在自己错误的认知里而无法做出清醒的判断。在丑猫的身上我们看到的特质是冷漠的、懒惰的、不活泼的,正是对丑猫的这些印象让“我”产生了认知上的偏见。因此,面对丑猫犯错,大多数人会习惯性的妄下断语,因对其一开始就没有好感,便把这种悲剧硬加到猫的身上,这只猫又何尝的不是悲剧的化身。人可以诉辨,而面对不能诉说的动物,我们又该怎么办?延伸到师生关系之间,教师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我们教师是否也犯过以偏概全、以貌取人、妄下断语的错误呢?学生的成绩好不能代表他的品行高,相反,学生的成绩落后也不能说明他们一无是处。 要避免一错再错的行为发生需要我们跳出非理智的思维枷锁,建立客观的评价方式。公平的对待“丑猫”式的人与物。
三、对“丑猫”认识偏见的思考
认识偏见与晕轮效应密切相关,它是思维认识上的固有的缺陷,这种偏见认知方式会产生极端效应。为了验证偏见,有人提出将丑猫与那只漂亮的猫身份互换。于是我们得出这样一种假设,我们往往困惑的不是它的本质身份,而是它外在的丑与美。这样就上升到了审美的层次。审美是通过全部感性能力对对象进行感知、直观, 并以生命体验为基础, 通过交感反思获得反思愉悦的过程。
《猫》这篇文章的讨论核心是关于丑与美的较量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通过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存在思维认识僵化的情况。问题之一,假如是那只“人见人爱”的漂亮的猫咬死芙蓉鸟,主人还会打它吗?漂亮与丑陋的两只猫进行了角色互换,我们容易被这个问题的表象所迷惑,把它理解为“丑与美”的较量,但却忽视了问题的实质。丑与美不过是我们基于外表的视觉判断,不论是美还是丑,一旦我们被它所牵制,往往就会失去理智的判断。我们通常会陷入这样的认识偏见,“美的人什么都是美好的”,“丑的人怎么看起来都像是贼”。这种错误的认知方式和缺乏客观理性的判断导致了作者一家人对丑猫的冤打。回到上面的问题,有的学生认为“如果是那只漂亮的猫吃了芙蓉鸟,家人一定不会打它,因为家人喜欢那只猫”。联系晕轮效应可以推论,喜欢一件事物能包容他所有的缺点并且放大它的优点,因此,漂亮的貓即使咬死了芙蓉鸟也没关系,因为它给作者的感觉是美好的,而那只丑猫即使真的没有咬死芙蓉鸟也要受罚。
问题之二,我们仅可以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很快地去认定一件事情的对与错吗? “美”与“丑”真的可以作为我们判断一件事的标准吗?不管是面对那只丑陋不堪且性格内向的猫,还是那只朝气蓬勃且人见人爱的猫,我们都应该尊重它们的存在,珍惜它们的生命。不应该囿于对“美”与“丑”妄下断语,冤枉一只不会诉说的动物。悲哀的是,我们往往仅凭心中的那份“喜欢”与“不喜欢”早早地做出判断,而唯独缺少那颗理性思考的种子。思维认识的僵化将我们圈在狭窄的空间中,蒙蔽我们理性的双眼,让我们带着偏见去认识人和事物。
反观教育现实,在现有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个别教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困生的问题。因为学困生成绩差,有的教师便轻易地把他们与“不行”二字画上等号,从而忽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优点。相反,又会出现因为成绩好,即使犯了错误也没关系的情况。不论是作者一家人对那只丑猫的态度,还是教师对待学生都应摆脱晕轮效应的控制,理性认识人和事物。
参考文献:
[1]郑振铎.文学的使命[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刘旭光.什么是“审美”——当今时代的回答[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作者简介:黄新妹(1988—),女,福建省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研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黄金明(1964—),男,福建省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研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