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体系下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关系到高中基础教学承上启下和平稳过渡的问题,关系到能否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意义重大。为迈好高中基础教学第一步,教师应认真研究、找准问题、采取措施,切实搞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
一、初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状况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要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要避免简单的重复”。从课程目标上看,二者都强调三维目标,都强调历史学习的主要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二者也有明显区别:(1)知识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人手,兼顾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基础性,高中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综合性。(2)能力方面,尽管初高中的历史学习能力要求都包括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但初中主要在于识记、理解,尤其是识记层面,而高中要求则主要在于理解和应用层面。这一特点在初高中课标内容的要求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初高中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初中历史课程的设置状况说明学生初中阶段的历史基础知识是相对欠缺的,还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更不用说对历史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而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和模块专题体系,却要求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这种脱节现象,导致高中师生普遍感觉历史新课程内容偏多、偏深、偏难。高中历史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比较枯燥、深奥、抽象,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社会生活体验,否则学习和理解起来是有困难的,但现在的高中生在这些方面明显欠缺,这也增加了历史学习的难度。众所周知,尽管历史学科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不可替代的一门国家规定课程,但初中历史学科长期被视为“冷门”、“副科”,学生初中历史学科基础普遍薄弱,学校、学生乃至社会都不够重视。此外,在学习方法上,学生习惯于机械背诵,缺乏良好的思维习惯。升入高中后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依然如此,这些因素给抽象的高中历史学习带来了不少障碍。另外还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一是我们浙江初中学习的是人教版的《历史与社会》,而高中采用的却是人民版的《历史》,这可能会造成在知识连贯性上出问题。二是目前的初中教学对历史学科相对不够重视,中考开卷考试,因而学生可能根本就没有具备进行高中历史学习应有的知识基础。
三、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策略探究
目前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偏多,学时偏紧,这使教师感到在有限的课时内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而教学中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要认真研读课标,做到游刃有余
可以说,现在的高中历史教学若离开了课程标准,教师们就无法上好历史课。但目前,教师们往往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以及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大多为教科书所束缚,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就无法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情形在新课程推进初期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明确要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认真领会、吃透课标的内容标准,它们是整理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不是历史教学的唯一依据,而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种课程资源,广大教师可以在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这种新教材观为高中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提供了依据。此外,作为高一历史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时应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知识体系,将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文化科技内容融会贯通,使中外历史在宏观的空间中相互嫁接。
上述新教材观和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要很好地处理教材,重新整合教材内容,把教学内容系统化,使之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学生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掌握,还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
2.关注学生学习状况,提高教学有效性
面对高一新生,教师要了解初中历史课标和教科书的要求和特点,关注学生初中阶段历史知识学习的状况,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连续性,做到对“新旧知识”心中有数,教学详略得当,有的放矢。课堂上,学生手头练习材料中已介绍的问题可略讲甚至不讲,提示学生课后自己去看即可,这样可以节省课堂时间。面对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断裂的现状,教师一定要注意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弄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增强通史意识,这既是对初中基础学习的“补课”,也是高中专题史学习的必备通史基础。
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达到高素质好成绩的目标,就必须重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高中学生理解抽象问题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有所提高,感兴趣的领域也更为广阔,要求独立思考和表现独立人格的欲望也更加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活动要围绕高中新课程标准,以适应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变化的需要。新课改下的历史思维能力有:阅读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运用已知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首先,以历史知识为载体,运用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氛围,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使问题在讨论中得到解决。学生在讨论中增长了知识,同时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也得到训练和提高。其次,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历史新教材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以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的历史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论证。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资源,指导学生提取有用信息。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应注意总结历史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历史规律包括历史规律性的方法和历史规律性的认识两种。综观当前高中历史新课改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就是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的,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领悟学习历史的真谛。
3.倡导师生互动,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教学活动必须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为载体。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着力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又要着力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从而养成感情丰富高尚、人格健康和谐、意志坚强和锐意创新的素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创设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而是予以肯定和鼓励,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途径。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最终使学生乐学、会学,并且学实、学活,改变学生轻视历史课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历程。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勤学好问习惯、上课专心听讲习惯、作笔记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与书写规范工整的习惯等。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度过这个衔接阶段。对于听课,应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包括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的引入及形成过程、例题的解法思路和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思”包括勤思、善思、深思、反思,要学会举一反三。“记”必须服从“听”,记好要点、疑点、解题方法,教学中需要学生记的地方,留时间让学生去记。要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前就有必要提出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有选择地记笔记。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动力,使其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根据新大纲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电脑课件等。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搭建展示探究成果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展示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和体会自身成长发展带来的悄悄转变。
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时间十分有限,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讲求课堂效益,灵活运用课程资源,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另外,历史学科本身具有不可再现的特点,如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还要设法加大学习信息量,可通过图文信息加强对某一阶段历史史实、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直观解读,以弥补学生只从教材中获取信息的不足。
(责任编辑 庞丹丹)
一、初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状况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要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要避免简单的重复”。从课程目标上看,二者都强调三维目标,都强调历史学习的主要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二者也有明显区别:(1)知识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人手,兼顾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基础性,高中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综合性。(2)能力方面,尽管初高中的历史学习能力要求都包括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但初中主要在于识记、理解,尤其是识记层面,而高中要求则主要在于理解和应用层面。这一特点在初高中课标内容的要求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初高中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初中历史课程的设置状况说明学生初中阶段的历史基础知识是相对欠缺的,还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更不用说对历史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而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和模块专题体系,却要求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这种脱节现象,导致高中师生普遍感觉历史新课程内容偏多、偏深、偏难。高中历史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比较枯燥、深奥、抽象,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社会生活体验,否则学习和理解起来是有困难的,但现在的高中生在这些方面明显欠缺,这也增加了历史学习的难度。众所周知,尽管历史学科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不可替代的一门国家规定课程,但初中历史学科长期被视为“冷门”、“副科”,学生初中历史学科基础普遍薄弱,学校、学生乃至社会都不够重视。此外,在学习方法上,学生习惯于机械背诵,缺乏良好的思维习惯。升入高中后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依然如此,这些因素给抽象的高中历史学习带来了不少障碍。另外还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一是我们浙江初中学习的是人教版的《历史与社会》,而高中采用的却是人民版的《历史》,这可能会造成在知识连贯性上出问题。二是目前的初中教学对历史学科相对不够重视,中考开卷考试,因而学生可能根本就没有具备进行高中历史学习应有的知识基础。
三、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策略探究
目前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偏多,学时偏紧,这使教师感到在有限的课时内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而教学中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要认真研读课标,做到游刃有余
可以说,现在的高中历史教学若离开了课程标准,教师们就无法上好历史课。但目前,教师们往往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以及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大多为教科书所束缚,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就无法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情形在新课程推进初期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明确要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认真领会、吃透课标的内容标准,它们是整理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不是历史教学的唯一依据,而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种课程资源,广大教师可以在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这种新教材观为高中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提供了依据。此外,作为高一历史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时应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知识体系,将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文化科技内容融会贯通,使中外历史在宏观的空间中相互嫁接。
上述新教材观和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要很好地处理教材,重新整合教材内容,把教学内容系统化,使之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学生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掌握,还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
2.关注学生学习状况,提高教学有效性
面对高一新生,教师要了解初中历史课标和教科书的要求和特点,关注学生初中阶段历史知识学习的状况,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连续性,做到对“新旧知识”心中有数,教学详略得当,有的放矢。课堂上,学生手头练习材料中已介绍的问题可略讲甚至不讲,提示学生课后自己去看即可,这样可以节省课堂时间。面对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断裂的现状,教师一定要注意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弄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增强通史意识,这既是对初中基础学习的“补课”,也是高中专题史学习的必备通史基础。
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达到高素质好成绩的目标,就必须重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高中学生理解抽象问题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有所提高,感兴趣的领域也更为广阔,要求独立思考和表现独立人格的欲望也更加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活动要围绕高中新课程标准,以适应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变化的需要。新课改下的历史思维能力有:阅读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运用已知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首先,以历史知识为载体,运用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氛围,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使问题在讨论中得到解决。学生在讨论中增长了知识,同时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也得到训练和提高。其次,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历史新教材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以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的历史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论证。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资源,指导学生提取有用信息。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应注意总结历史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历史规律包括历史规律性的方法和历史规律性的认识两种。综观当前高中历史新课改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就是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的,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领悟学习历史的真谛。
3.倡导师生互动,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教学活动必须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为载体。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着力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又要着力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从而养成感情丰富高尚、人格健康和谐、意志坚强和锐意创新的素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创设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而是予以肯定和鼓励,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途径。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最终使学生乐学、会学,并且学实、学活,改变学生轻视历史课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历程。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勤学好问习惯、上课专心听讲习惯、作笔记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与书写规范工整的习惯等。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度过这个衔接阶段。对于听课,应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包括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的引入及形成过程、例题的解法思路和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思”包括勤思、善思、深思、反思,要学会举一反三。“记”必须服从“听”,记好要点、疑点、解题方法,教学中需要学生记的地方,留时间让学生去记。要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前就有必要提出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有选择地记笔记。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动力,使其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根据新大纲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电脑课件等。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搭建展示探究成果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展示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和体会自身成长发展带来的悄悄转变。
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时间十分有限,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讲求课堂效益,灵活运用课程资源,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另外,历史学科本身具有不可再现的特点,如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还要设法加大学习信息量,可通过图文信息加强对某一阶段历史史实、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直观解读,以弥补学生只从教材中获取信息的不足。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