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与建筑虽为不同的艺术门类,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异质文本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内在的共通。罗兰·巴特提出的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源于文本理论的艺术哲思,为文学与建筑的互动建立了桥梁。文章通过讨论罗兰·巴特所提出的文本理论,解析文学与建筑之间的共通性,分析现有的文学与建筑的互文案例,为跨学科视角下文学与建筑的互文性提供具有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文学;建筑;互文性;罗兰·巴特
建筑是一门重要的、影响较大的复杂学科,现如今也有很多建筑师将视线转向其他学科,来寻找新的设计哲思。建筑从开始的设计到最后的施工,与文学作品的生成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将文学与建筑的异质文本加以并置,两者可互为文本。
一、罗兰·巴特文本理论下的互文性
罗兰·巴特提倡的互文性理论,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别具一格的文本理論。这种互文性大体表现为两个重要的特征:第一为表层特征,第二为深层特征。文本理论互文性的表层特征大体表现为堆积的碎片以及模糊的混合;而文本理论互文性的深层特征则表现为历史性与共时性的相互作用。
(一)互文性的概念
从语源上分析“互文”:“互”解释为“可以收绳者也”,其意思是在编制绳子时,需要将绳线交错放置,故延伸为交错的意思;而“文”解释为“错画也”,最初的意思是指纺织品的色彩交杂。综上来看,“互文”的本源意义可理解为交错混杂。
互文性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索绪尔。他在提出语言符号的相关概念时指出,语言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统一体,而能指与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因此,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且具有不完整性和不确定性。巴赫金在索绪尔之后,提出了“文学的狂欢化”理念。他认为,狂欢度高的文学作品可以兼顾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使文化话语和非文学话语之间产生联系。他的理念动摇了单一文化的垄断地位,揭露了文学作品应该是不同文化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的结果。这样的“文学的狂欢化”,已经逐渐显现出互文性的最初形态。后结构主义学者茱莉亚·克里斯蒂娃明确地提出了“互文性”的概念,她发表了两篇文章,创造性地提出了 “互文性”这个概念,将巴赫金的“主体间性”转向了“客体间性”。她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引用,新的文学作品会将一切的文化都包含在内,不可分割。
真正使“互文性”这个概念得到重视的是罗兰·巴特。巴特特别推崇他的学生——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观点。巴特认为,文本不是独立有固定边界的存在,而是多题材、边界交叉且不稳定的存在。他在法国《通用大百科全书》中这样解释道:“所有的书多多少少都融入了有意转述的人言……互文是由这样一些内容构成的普遍范畴:已无从查考出自何人所言的套式,下意识地引用和未加标注的参考资料。”
(二)“多主体”与“跨学科”的思维
罗兰·巴特的互文性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思维模式,提倡“多主体”和“跨学科”,使知识、代码、表意实践形成了一张类似“交织物”的网络,而文本因此也不再是独立单一的产物,而是综合多元的“互为文本”的产物。
因此,互文性理论消解了文本原有的边界和自律,并且强调了文本之间存在的依赖关系,使文本概念拓展到了非文本领域,如建筑、服装、音乐、绘画等,为这些领域的哲学理论提供了另一条有效而独特的路径,让人们对文学文本的解读不再拘泥于单一学科本身的体制之内,而是将文学文本与其他的学科交叉、融合,从而能产生另一种全新的意义。
二、文学与建筑之缘
文学与建筑都是人为的精神创造,它们共同受到其隶属的地域、文化、政治、时代等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受到其发展过程中自身的继承性、民族性、世界性的影响,因此具有共通性。这也为文学与建筑的互文奠定了基础。
(一)创造步骤的共通性
从创造的步骤来看,文学与建筑在创作之初都基本需要经历积累、萌动、谋划、表述和完善等阶段,创作者的思绪也要经历从朦胧到清晰、从混沌到详实,虽具有差异性,却也有共性。
建筑在创造过程中,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和设计深度,需要经历的具体步骤一般有:根据所在的场地地形和甲方所需要的任务目标确立建筑的规模大小、功能样式、价格预算、总体风格等意向内容;然后构思设计方案,确立建筑的形式布局、细节尺寸、材料技术等等,并与甲方交流设计方案,根据双方的意见修改完善设计方案;最后依据设计方案施工建造,并在建造过程中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工作。
文学家在创作之前也需要对所写的内容进行构思设计。在构思之时,通常会对一些主动或被动积累的素材进行重新整理和二次修改。当文学家有了创作的冲动之后,将素材在脑海或纸上罗列,经过智力碰撞或理性判断,可以选择、论证、敲定最终的题材与表现形式。
建筑与文学作品在创作规律上的共通性不仅仅表现在创作的过程之中,还表现在创作的艺术语言上。建筑与文学都具有独特的语汇,借此来表达作者的感情以及哲学思想,欣赏者也可以通过独特的语汇来识别每个作者的审美特质。
(二)表现风格的共通性
风格作为一种艺术特性的集中体现,又可以分为个人风格、民族风格、时代风格和地域风格。无论是建筑还是文学,都会因为社会结构、观念形态、民族历史等因素而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域体现出相同的风格特质。
在中国古代,建筑与文学风格的共通性最早体现于秦朝。先秦时期留存于当世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诗经》和《楚辞》。《诗经》属于北方文学,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与此同时,北方的建筑更多偏重于实用功能;《楚辞》则属于南方文学,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特质,且南方的建筑更多偏重于精致小巧的装饰风格。
三、文学与建筑的互文性案例
文学与建筑虽拥有的是异质文本,但由于具有共通性,因此可相互作为灵感源泉,为彼此的互文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前提。本文分为两个角度来剖析文学和建筑之间的互文性,第一个角度是文学中的建筑之维,第二个角度则是建筑中的文学之本。 (一)文学中的建筑之维——案例《奥特朗托城堡》
18世纪前后,一直被视为“畸形”的哥特风格得到了人们在思想和观念上的认可,于英国开始流行。随着这场如日中天的文化盛宴在贵族之中的风靡,出现了各种哥特风格的园林、别墅。最具代表性的则是霍勒斯·沃波尔的“草莓山庄”。
霍勒斯·沃波尔是著名政治家罗伯特·沃波尔之子,他于18世纪40年代对其草莓山庄进行哥特风格的改造,复制了知名哥特式教堂的局部:如壁炉台参照了大教堂中主教和国王的墓碑,天花板模仿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亨利七世礼拜堂的扇形拱顶,藏书室的书架则仿照了哥特教堂的火焰式尖拱。沃波尔对哥特式装饰的喜爱远远大于哥特式的结构,草莓山庄的大部分房间都以繁复的哥特式花叶为雕饰,摆设的家具和装饰品也多为哥特式的古物。正是草莓山庄这种浮华夸张、梦幻般的场景,才推动了《奥特朗托城堡》的诞生。
由此可见,草莓山庄以其夸张、繁复的建筑风格与《奥特朗托城堡》的文本风格表现了如出一辙的浪漫主义思潮,体现了同样的价值追求和审美观念,这是两种异质文本互文的根本。
(二)建筑中的文学之本——案例《神曲》与但丁纪念堂
但丁纪念堂是意大利现代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朱塞佩·特拉尼设计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将文学文本转化为建筑作品的例子。其转化的文学作品是意大利诗人但丁所作的叙事诗——《神曲》。
《神曲》主要讲述了诗人但丁以自己为第一主角游历地域、炼狱和天堂的故事,分别对应的三部曲为:《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神曲》整体上表达了追求真理的理想,但却依然有着强烈的神学色彩,因此在转化之时需要营造庄重而神秘的氛围,为整个建筑做铺垫。特拉尼在建筑的入口设立了一堵平行的墙,既隐匿了入口又遮蔽了建筑,在营造出神秘感的同时又给人一种很强的导向感。《神曲》中描写但丁迷失在人生的中途,迷失在一座幽暗的森林之中。特拉尼为了表现这座森林,在庭院中庭设立了很多高大而排列缜密的立柱,而在立柱之上則是建筑立面,隐喻着“明媚的高山”,由此幽暗与明媚形成对比,凸显了尘世之中的幸福。进入地狱堂,特拉尼为了与《神曲》之中地狱的黑暗与压抑产生互文,将其打造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没有窗,只有一些自然光线从天花板的缝隙中透出。
特拉尼严格按照《神曲》的编排顺序布置空间,整体风格为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或古罗马的样式,将经典文学转化成但丁纪念堂,利用建筑语言对《神曲》中的思想进行了充分的诠释,使建筑与文学作品之间产生互文张力,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
四、结语
通过对文学与建筑互文性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通过互文,都具有了更深一层次的叙述和象征意义。随着近代物质条件的快速提高,人们渴望精神世界的富足。根据罗兰·巴特的文本互文理论在文学与建筑这两种具有共通性艺术门类上的进一步延伸,可以发展出新型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设计策略,架起一座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桥梁,也为文学文本与非文学异质文本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理想范式。
参考文献:
[1]荷尔德林.荷尔德林诗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曹林娣.姑苏园林:凝固的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杨克.石头上的史诗:德国建筑旅行笔记[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4]李荣启.文学语言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加百利.朝向空间的叙事理论[J].李森,译.叙事丛刊,2009(5):31-43.
[6]龙迪勇.建筑空间与中国文学叙事传统[J].中国比较文学,2014(4):25-43.
[7]徐晓玲.未建成之但丁纪念堂[J].建筑师,2006(4):41-46.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
关键词:文学;建筑;互文性;罗兰·巴特
建筑是一门重要的、影响较大的复杂学科,现如今也有很多建筑师将视线转向其他学科,来寻找新的设计哲思。建筑从开始的设计到最后的施工,与文学作品的生成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将文学与建筑的异质文本加以并置,两者可互为文本。
一、罗兰·巴特文本理论下的互文性
罗兰·巴特提倡的互文性理论,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别具一格的文本理論。这种互文性大体表现为两个重要的特征:第一为表层特征,第二为深层特征。文本理论互文性的表层特征大体表现为堆积的碎片以及模糊的混合;而文本理论互文性的深层特征则表现为历史性与共时性的相互作用。
(一)互文性的概念
从语源上分析“互文”:“互”解释为“可以收绳者也”,其意思是在编制绳子时,需要将绳线交错放置,故延伸为交错的意思;而“文”解释为“错画也”,最初的意思是指纺织品的色彩交杂。综上来看,“互文”的本源意义可理解为交错混杂。
互文性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索绪尔。他在提出语言符号的相关概念时指出,语言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统一体,而能指与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因此,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且具有不完整性和不确定性。巴赫金在索绪尔之后,提出了“文学的狂欢化”理念。他认为,狂欢度高的文学作品可以兼顾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使文化话语和非文学话语之间产生联系。他的理念动摇了单一文化的垄断地位,揭露了文学作品应该是不同文化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的结果。这样的“文学的狂欢化”,已经逐渐显现出互文性的最初形态。后结构主义学者茱莉亚·克里斯蒂娃明确地提出了“互文性”的概念,她发表了两篇文章,创造性地提出了 “互文性”这个概念,将巴赫金的“主体间性”转向了“客体间性”。她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引用,新的文学作品会将一切的文化都包含在内,不可分割。
真正使“互文性”这个概念得到重视的是罗兰·巴特。巴特特别推崇他的学生——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观点。巴特认为,文本不是独立有固定边界的存在,而是多题材、边界交叉且不稳定的存在。他在法国《通用大百科全书》中这样解释道:“所有的书多多少少都融入了有意转述的人言……互文是由这样一些内容构成的普遍范畴:已无从查考出自何人所言的套式,下意识地引用和未加标注的参考资料。”
(二)“多主体”与“跨学科”的思维
罗兰·巴特的互文性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思维模式,提倡“多主体”和“跨学科”,使知识、代码、表意实践形成了一张类似“交织物”的网络,而文本因此也不再是独立单一的产物,而是综合多元的“互为文本”的产物。
因此,互文性理论消解了文本原有的边界和自律,并且强调了文本之间存在的依赖关系,使文本概念拓展到了非文本领域,如建筑、服装、音乐、绘画等,为这些领域的哲学理论提供了另一条有效而独特的路径,让人们对文学文本的解读不再拘泥于单一学科本身的体制之内,而是将文学文本与其他的学科交叉、融合,从而能产生另一种全新的意义。
二、文学与建筑之缘
文学与建筑都是人为的精神创造,它们共同受到其隶属的地域、文化、政治、时代等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受到其发展过程中自身的继承性、民族性、世界性的影响,因此具有共通性。这也为文学与建筑的互文奠定了基础。
(一)创造步骤的共通性
从创造的步骤来看,文学与建筑在创作之初都基本需要经历积累、萌动、谋划、表述和完善等阶段,创作者的思绪也要经历从朦胧到清晰、从混沌到详实,虽具有差异性,却也有共性。
建筑在创造过程中,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和设计深度,需要经历的具体步骤一般有:根据所在的场地地形和甲方所需要的任务目标确立建筑的规模大小、功能样式、价格预算、总体风格等意向内容;然后构思设计方案,确立建筑的形式布局、细节尺寸、材料技术等等,并与甲方交流设计方案,根据双方的意见修改完善设计方案;最后依据设计方案施工建造,并在建造过程中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工作。
文学家在创作之前也需要对所写的内容进行构思设计。在构思之时,通常会对一些主动或被动积累的素材进行重新整理和二次修改。当文学家有了创作的冲动之后,将素材在脑海或纸上罗列,经过智力碰撞或理性判断,可以选择、论证、敲定最终的题材与表现形式。
建筑与文学作品在创作规律上的共通性不仅仅表现在创作的过程之中,还表现在创作的艺术语言上。建筑与文学都具有独特的语汇,借此来表达作者的感情以及哲学思想,欣赏者也可以通过独特的语汇来识别每个作者的审美特质。
(二)表现风格的共通性
风格作为一种艺术特性的集中体现,又可以分为个人风格、民族风格、时代风格和地域风格。无论是建筑还是文学,都会因为社会结构、观念形态、民族历史等因素而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域体现出相同的风格特质。
在中国古代,建筑与文学风格的共通性最早体现于秦朝。先秦时期留存于当世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诗经》和《楚辞》。《诗经》属于北方文学,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与此同时,北方的建筑更多偏重于实用功能;《楚辞》则属于南方文学,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特质,且南方的建筑更多偏重于精致小巧的装饰风格。
三、文学与建筑的互文性案例
文学与建筑虽拥有的是异质文本,但由于具有共通性,因此可相互作为灵感源泉,为彼此的互文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前提。本文分为两个角度来剖析文学和建筑之间的互文性,第一个角度是文学中的建筑之维,第二个角度则是建筑中的文学之本。 (一)文学中的建筑之维——案例《奥特朗托城堡》
18世纪前后,一直被视为“畸形”的哥特风格得到了人们在思想和观念上的认可,于英国开始流行。随着这场如日中天的文化盛宴在贵族之中的风靡,出现了各种哥特风格的园林、别墅。最具代表性的则是霍勒斯·沃波尔的“草莓山庄”。
霍勒斯·沃波尔是著名政治家罗伯特·沃波尔之子,他于18世纪40年代对其草莓山庄进行哥特风格的改造,复制了知名哥特式教堂的局部:如壁炉台参照了大教堂中主教和国王的墓碑,天花板模仿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亨利七世礼拜堂的扇形拱顶,藏书室的书架则仿照了哥特教堂的火焰式尖拱。沃波尔对哥特式装饰的喜爱远远大于哥特式的结构,草莓山庄的大部分房间都以繁复的哥特式花叶为雕饰,摆设的家具和装饰品也多为哥特式的古物。正是草莓山庄这种浮华夸张、梦幻般的场景,才推动了《奥特朗托城堡》的诞生。
由此可见,草莓山庄以其夸张、繁复的建筑风格与《奥特朗托城堡》的文本风格表现了如出一辙的浪漫主义思潮,体现了同样的价值追求和审美观念,这是两种异质文本互文的根本。
(二)建筑中的文学之本——案例《神曲》与但丁纪念堂
但丁纪念堂是意大利现代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朱塞佩·特拉尼设计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将文学文本转化为建筑作品的例子。其转化的文学作品是意大利诗人但丁所作的叙事诗——《神曲》。
《神曲》主要讲述了诗人但丁以自己为第一主角游历地域、炼狱和天堂的故事,分别对应的三部曲为:《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神曲》整体上表达了追求真理的理想,但却依然有着强烈的神学色彩,因此在转化之时需要营造庄重而神秘的氛围,为整个建筑做铺垫。特拉尼在建筑的入口设立了一堵平行的墙,既隐匿了入口又遮蔽了建筑,在营造出神秘感的同时又给人一种很强的导向感。《神曲》中描写但丁迷失在人生的中途,迷失在一座幽暗的森林之中。特拉尼为了表现这座森林,在庭院中庭设立了很多高大而排列缜密的立柱,而在立柱之上則是建筑立面,隐喻着“明媚的高山”,由此幽暗与明媚形成对比,凸显了尘世之中的幸福。进入地狱堂,特拉尼为了与《神曲》之中地狱的黑暗与压抑产生互文,将其打造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没有窗,只有一些自然光线从天花板的缝隙中透出。
特拉尼严格按照《神曲》的编排顺序布置空间,整体风格为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或古罗马的样式,将经典文学转化成但丁纪念堂,利用建筑语言对《神曲》中的思想进行了充分的诠释,使建筑与文学作品之间产生互文张力,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
四、结语
通过对文学与建筑互文性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通过互文,都具有了更深一层次的叙述和象征意义。随着近代物质条件的快速提高,人们渴望精神世界的富足。根据罗兰·巴特的文本互文理论在文学与建筑这两种具有共通性艺术门类上的进一步延伸,可以发展出新型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设计策略,架起一座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桥梁,也为文学文本与非文学异质文本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理想范式。
参考文献:
[1]荷尔德林.荷尔德林诗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曹林娣.姑苏园林:凝固的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杨克.石头上的史诗:德国建筑旅行笔记[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4]李荣启.文学语言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加百利.朝向空间的叙事理论[J].李森,译.叙事丛刊,2009(5):31-43.
[6]龙迪勇.建筑空间与中国文学叙事传统[J].中国比较文学,2014(4):25-43.
[7]徐晓玲.未建成之但丁纪念堂[J].建筑师,2006(4):41-46.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