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科普创作多元化模式探析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ccdddddccccc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公众对科普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博物馆科普创作的传统模式已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文章以青岛贝壳博物馆在科普内容、科普产品创作与开发的理念、实践为基础,从作者多元化、作品形式多元化、科普创作质量控制与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博物馆科普创作多元化模式做出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科普创作;多元化;模式
  博物馆具有收藏、研究和教育三大功能,其中教育功能的主要指的是面向公众开展社会教育,即科普功能。从本质上说,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1]。同样,科普能力体系的构建也是一项博物馆科普基础性工作,不仅有助于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也是国家科普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
  博物馆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拥有自身特色的原创科普作品,由此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并持续吸引公众、游客关注。目前,我国博物馆科普创作发展不平衡,科普创作能力和条件参差不齐,不能够充分挖掘自身科普资源,无法体现自身科普优势,从而形成严重的制约和矛盾。
  本文以青岛贝壳博物馆为例,从科普创作的组织方式与机制出发,对博物馆科普创作多元化模式进行探析。
  一、博物馆科普创作多元化模式
  青岛贝壳博物馆是以贝壳为主题,集贝壳展示、收藏、研究、科普教育、文化旅游為一体的博物馆,自2014年建成以来,以开发原创科普内容为科普工作核心,突破博物馆科普创作的传统模式,采用科普创作多元化模式,提高了科普创作效率,产生了形式多样的科普作品。因此,对其科普创作多元化模式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一)作者多元化
  青岛贝壳博物馆科普创作多元化模式的基础和源头是科普作者多元化。当前,博物馆类型众多,差异巨大,一部分博物馆没有具有科普创作能力的人员,不具备科普创作能力,科普内容主要依赖外部引进。还有一部分博物馆虽然具有科普创作能力,但是受内部创作人员数量和能力制约,科普创作存在局限性。
  青岛贝壳博物馆采取内外并用、相互融合、灵活搭配的方式克服了科普作者“瓶颈”,建设了科普作者平台,实现了科普作者多元化。
  1.内部作者
  采用内部管理机制,为内部专业人员提供创作条件与环境,按照创作规划与计划开展科普创作工作。采用内部激励机制,鼓励内部非专业人员充分利用馆内资源开展科普创作,营造内部科普创作氛围。
  2.专业机构与馆外专家作者
  根据科普发展规划,围绕博物馆的贝壳主题,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机构开展合作,采取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开展科普创作合作。同时,建立馆外专家合作机制,积极结合馆内专业科普资源,与内部作者产生良好互动。
  3.社会作者
  科学传播需要以打造优质的选题和科普内容为传播基础,注重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以文字、音视频、科学绘画等多种形式呈现科学内容,在尝试科普文章深度与广度兼得的同时,提高科学传播的社交性能,让公众乐于传播[3]。因此,就需要博物馆在更大范围内开发科普作者。青岛贝壳博物馆建立面向社会的科普作者招募与合作机制,并通过与社会组织联动、开展科普作品征集和创作比赛等活动开发社会作者,实现作者与作品的同步发现。
  (二)作品形式多元化
  多元化的创作者群体产生了多元化的作品形式,各种形式的科普作品在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上各有侧重,形成了立体式的贝壳主题科普作品“生态群”。
  1.科普图书
  博物馆出版的科普书籍会在科学性、专业性上有很好的把控,避免误导读者的现象出现[4]。2015-2019年,青岛贝壳博物馆以内部作者为主并结合专业机构及馆外专家共同完成了《神奇的贝壳启蒙大卡》《贝壳不简单》《神奇的螺旋》《贝壳里的科学奥秘》《让贝壳回家》《贝壳与化石》共6部科普图书的出版。
  该类作品的特点是科学性严谨,专业性强,并具有一定的学科领先性,需要作者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科学素养。该类作品作为专业基础性作品,位于整个科普作品“生态群”的底部,起到了专业参考的“锚定”作用。
  2.科普文章
  2016-2019年,青岛贝壳博物馆共产出630篇贝壳主题原创科普文章,在数量上保持每年30%的增长率,并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科技应用文数量占比34%,科学文艺作品数量占比66%。该类作品以内部作者和社会作者为主要创作主体,随着社会作者数量的增加,内部作者作品与社会作者作品数量比例随时间有明显变化,其中,内部作者作品数量比例从2016年的89%发展为2019年的32%,社会作者作品数量比例从2016年的11%发展为2019年的68%。
  该类形式作品的特点是体裁广泛,篇幅较小,通俗性与趣味性浓厚,贴近大众阅读习惯。
  3.科普短视频
  2018-2019年,青岛贝壳博物馆共创作科普短视频280余条,创作主体为内部作者和社会作者,其中内部作者作品数量比例为43%,社会作者作品数量比例为57%。该类形式作品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对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关注度有较好影响。
  4.科普与研学课程
  在其他形式科普作品的基础上,青岛贝壳博物馆以内部作者与专业机构为创作主体,结合历史、文学、医药、艺术、数学、物理、化学、科技、仿生等近32余门学科,形成贝壳种类、贝壳命名、珍珠、海螺生产叶绿素、贝类监测海域环境、贝壳化石等50个科普主题,丰富了科普学习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分门别类,我们是谁家的宝贝”“五颜六色,寻找贝壳色彩之美”“千形万状,寻找贝壳外形之美”共12门研学课程。
  二、科普创作质量控制与保障机制
  科普作者多元化促进了科普作品数量的提高和作品形式的丰富,对科普创作质量控制和保障机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内部编审机制   为了确保原创科普作品的质量与效果,青岛贝壳博物馆建立了内部科普作品编审机制,设立了内部编审岗位,组建科学编辑团队。通过该机制的建设和应用,确保所有科普作品在推出前均得到了严格的审核与质量把控,科学编辑团队及时与作者进行问题反馈,提高了沟通效率。
  (二)科普项目审核机制
  对于与科普有关的出版、授权、文创开发、合作等项目,青岛贝壳博物馆建立科普项目审核机制,成立科普项目审核委员会,负责学术审核、项目论证、项目审批,项目审核委员会由内、外部专家组成。相关项目由业务部门提报,由项目审核委员会论证后确定是否批准。通过该机制,为科普项目的科学水准和项目可行性提供了保障。
  (三)科普创作培训与交流机制
  加入青岛贝壳博物馆科普作者平台的作者类型多样,创作风格与水平各异,特别是社会作者,其年龄、职业、背景不同,决定了作品效果的不同。为了保障和提高科普作品的整体水平,青島贝壳博物馆建立了科普创作培训与交流机制,定期邀请内部作者、专业机构、馆外专家作者向社会作者及科普创作爱好者进行培训,组织开展创作交流,对整个作者群体的创作能力和水平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四)科普作家签约机制
  为了能够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青岛贝壳博物馆采取科普作家签约机制,通过与科普作家签约的方式,确保双方在创作时间、创作成果、版权关系、效益分配等方面达成一致。签约可以约定作者完成一定作品数量,也可以约定一定周期。该机制在博物馆科普创作中的应用,既有助于博物馆原创科普内容的开发,也有利于科普作家的作品推出。
  三、基于博物馆科普创作多元化模式的探讨
  博物馆的功能丰富,而每一项功能的发挥都需要有相应的条件和资源支撑。一方面,由于博物馆自身的条件和资源有限,作为博物馆教育功能重要支撑的科普创作也必然受到一定制约。另一方面,随着公众、游客对科普内容需求的提高以及媒体传播方式的发展,博物馆需要在科普内容和传播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否则将会导致影响力和各方面效益下降。
  青岛贝壳博物馆通过科普创作多元化模式,拓宽了科普作者范围,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科普作者平台和作者资源库,直接促进了科普作品产量的提升。同时,通过科普创作质量控制与保障机制,保持科普作品的质量与效果。在产量和质量两方面保障的基础上,建设了包括网站、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百家号等媒体形式在内的新媒体矩阵。
  四、结语
  对于博物馆而言,科普不是简单的展示与讲解,而是一项重要的功能,也是一条重要的产业链。科普产业链以科普创作为源头,能够带动图书、文创商品、游戏、教育培训、影视动漫及版权输出等一系列衍生业务。
  科普创作属于智力劳动和创意工作,能够直接形成著作权成果。从业务发展视角来看,博物馆科普创作是以博物馆有形的展品和无形的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的重要支柱性业务,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文化开发视角来看,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个集文化、科普效应于一体的IP,博物馆的场地、展品、设施等物质条件是有限的,但IP开发的空间是不受限制的。
  通过多元化模式开展科普创作,建立创作质量控制与保障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原创科普作品的产量和质量;结合多样化的应用与推广渠道,能够使博物馆的对外吸引力和知识产权资源不断增加,从而突破博物馆运营的空间与时间限制。
  参考文献:
  [1]董仁威,松鹰,尹传红,等.科普创作通览[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5:309-312.
  [2]蔡杰.博物馆科普能力评估体系探析[C]//颜实.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四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第九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8:259-263.
  [3]宋婉莉,刘哲.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科学传播模式探析: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J].科技传播,2019(11):170-171.
  [4]陆佩蓓.浅谈博物馆不同类型教育活动的特点和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6):168-170.
  作者单位:
  李涛,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耿秉,青岛贝壳博物馆。
  郭利,青岛贝壳博物馆。
其他文献
摘 要:改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是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的基础,是解决人口流失的突破口。文章以吉林省传统村落锦江木屋村为例,通过田野考察、入户调研等方式,分析了锦江木屋村人居环境现状,以村情为导向,提出优化村民居住空间、完善村落公共设施、基于环境保护生态化寻求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村民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的主动性、挖掘传统村落多元化价值五项改善策略,旨在优化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为传统村落发展提供启示和帮助。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北京中山公园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考察、相关文献着重讨论中山公园的前身——社稷坛成为公园的发展过程。采用视觉文化研究的方法对作为公共空间的中山公园进行空间、时间、记忆、物等方面的分析,试图从新视角出发重新解读中山公园如何发生巨变。  关键词:社稷坛;北京中山公园;视觉文化;图底关系  北京中山公园与它的前身——明清社稷坛各自包含了极为重要的文化意涵。谈及“视觉”,关于社稷坛的研究众多,
期刊
摘 要:文章探索地域文化与城市品牌形象之间关联的纽带,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品牌形象建设的方方面面,促进城市品牌形象提升与发展,为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与地域文化融合提供新的思考方式,引用“双钻石模型”的非线性思维方式,从宏观的角度思考地域文化与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中的关联之处,通过反复研究和验证,最终完整、系统地建构了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品牌形象建设的“双钻石模型”。文章致力于找寻更贴合地域文化的城市品牌形
期刊
作者简介:   张伟,硕士,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赵君,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基金项目:本作品系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互聯网+教育’背景下高职steam教育模式的实践路径研究——以平面设计课程为例”(JG2017C)研究成果。
期刊
摘 要:文章以人性化理念在莲花台森林公园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为分析对象,介绍了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理念应用的必要性,分析了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理念应用的要求,然后阐述了莲花台森林公园风景园林设計存在的缺陷,并就此提出了人性化理念在莲花台森林公园风景园林设计中运用的建议,以期提升莲花台森林公园风景园林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人性化;风景园林;设计理念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大环境下,人民群众希望获得更
期刊
摘 要:黟县作为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保留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遗存。如今传统村落物质遗存普遍性价值得到肯定与保护,传统村落发展如何体现出各自的特殊性需要探索更多的路径。文章以黟县碧山村为例,对当地村落保护现状以及特色资源进行梳理,并根据村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周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传统村落;碧山;保护;发展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传统村落在这一浪潮中
期刊
摘 要:区域资源是一个地域赖以生存与成长的所有优势与劣势条件的总和,其中包括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经济资源等。区域资源是区域成长与发展的基础,辉县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文章结合辉县市的特色资源和城市形象,阐述区域资源的有效开发在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中的重要性及意义,针对现实状况中的不足之处提供建议。  关键词:太行山;辉县市;区域资源;城市形象  一、自然资源与辉县市城市形象的关系  
期刊
摘 要:乡村文化景观是传统乡村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以及美丽乡村规划的实施,乡村改造的浪潮空前高涨,在此背景下乡村改造中“千村一面”等同质化问题日趋凸显。文章立足于传统乡村视角,进一步探究乡村文化与乡村景观设计的内在联系,总结乡村景观设计中文化景观的应用原则,促进传承宝贵的乡村文化,推动传统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景观;乡村景观设计;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 
期刊
摘 要:文章以“青景竹韵”主题民宿设计方案为例,探讨将非遗元素运用于主题性乡村民宿空间设计的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土文化的精华。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大众旅游兴起,在乡村旅游中体验当地文化也成为广大游客的普遍需求。主题性乡村民宿设计中融入当地非遗元素,能提升民宿的文化体验感,增加民宿的价值和独特性,且能促进非遗的传播、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非遗元素;乡村民宿;民宿设计;主题性  伴随着我国的城镇
期刊
摘 要:文章基于我国老龄化背景,对老旧小区环境现存问题进行探讨,以扬州市阳光新苑改造方案为例,分析概括老旧小区内环境的改造设计思路,促使城市老旧小区环境的精细化改造设计,推动城市更新发展。  关键词:老龄化;老旧小区;精细化改造  一、我国老龄化背景  截至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并且老龄化速度位于世界前列。预计到2025年,我国65岁以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