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保护和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持我国本土文化独特性的重要方式,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只有从他们抓起,才能够推动相关保护工作的开展,才能够真正从本质上做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本文将从学校方面入手,结合潮汕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微如何让非遗走进校园,提升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校园 传承
在我国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中,五千年漫长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积淀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但由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生存环境的改变,受众老龄化,以及保护资金不足等因素影响,代表着我国优秀传统民间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被现代化历史进程淹没的危险。2003年开始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使一批珍贵的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和拯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初见成效。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普查不是真正目的,只有传承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发扬光大。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在非遗的传承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重任,然而有调查数据显示:仅有少量学生知道自己的历史书中有哪些知识与非遗有关;超过1/4的学生对于非遗传承不关心,认为无所谓;1/4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非遗活动,其原因是对非遗不了解、没时间,或者不感兴趣。这一结果让我们意识到普及非遗知识、开展非遗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那么非遗在校园目前的推广中存在什么局限性,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走进校园,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应该探讨的。
就目前来看,笔者认为非遗在校园中的推广存在着几方面的局限性。首先是师资方面,由于非遗的传承尚是一个崭新的科目,因此在当前的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教师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局限了传承的范围和力度。其次是教材及教学设施方面,翻开现在的学生教材就可以发现,针对非遗方面的知识篇幅不是很多,也没有专门教材提供老师进行授课。另外,也很少有学校能够提供专门的教学时间跟教学设施提供给师生。因此,现阶段由于没有广泛的资源供师生使用以及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学生对非遗的认识也就较为浅显了。而针对这些局限,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一、以学科为依托,寓教于乐
笔者认为,想填补师资及教材方面的欠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当务之急是如何借助现有学科资源作为依托,在校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传播。例如,美术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专长,将一些民俗民间工艺、传统手工技艺等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初步了解其特点及审美价值,提高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又譬如,中学阶段是学生对于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形成心理认知的重要时期,而中学历史学科中又包含了众多传统文化的内容,因此中学历史课堂可以说是非遗在校园内传承的重要载体。历史老师们在备课时可以梳理筛查课本中所涉及的非遗元素,在日常的教学中对这部分内容加以特别的强调,加强学生在非遗传承人文价值方面的感性认知。当然,纯粹课堂上的教学可能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因此学校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对当地某一非遗项目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课外参观学习活动。学校可以与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这样的公益单位合作,定期安排学生前往参观或者参加保护中心举办的一些培训。在2013年暑假,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就举办过两期潮州歌册培训班,吸引不同年龄层的学生前往学习,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地学习老师的每个发音,每个腔调。在2014年春节期间,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请来了剪纸工艺大师进行现场创作及教学,在场的许多小朋友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卡通样板,认真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剪着。因此,笔者认为非遗保护中心可以多些举办类似的培训活动并与学校配合宣传,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非遗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外拓展机会。
另外,笔者认为各地区教育局可以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针对本地的非遗项目,将一些资料进行整合编排,整理成图文并茂、适合学生阅读的非遗乡土教材。一来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填补教材的欠缺,二来是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材施教,可以让学生对本土的非遗项目有更直观的理解。
二、职业教育,寻求传承新径
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乏人传承是被提及最多的问题。而许多传承人虽然身怀绝技,但是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很难开展传习活动。一些可以进入市场的非遗项目又由于传承人缺乏市场营销手段和经验,一般经营都十分惨淡。因此便陷入了无资金、无传习的恶性循环中。要同时解决这几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那些有进入市场价值的非遗项目,可以让学校、非遗工艺大师及企业三方进行合作,即非遗工艺大师以开办工作室的形式将技术带进一些中专技校,学校针对这些非遗项目开办相应的专业,并为工艺大师提供场地和设备,非遗传承人承担专业技能实训的教学任务,再与企业合作,将作品与企业产品相结合并进行销售。例如,潮绣是我国享有盛誉的名绣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受电脑机绣新技术冲击、绣工大量流失等多种原因,潮绣从业者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在潮绣之乡的汕头,真正的潮绣艺人还不足40人。汕头市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校是粤东地区最早创办的公办纺织服装类职业学校,由于学校有服装设计方面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可以开办小班制潮绣专业,聘请技艺娴熟的工艺大师前来授课,学生除了要掌握潮绣技艺,还要同时学习服装设计等基础课程,在同时掌握这两方面技能之后,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服装设计,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展销,另外,服装生产企业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基地,优秀毕业生还可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学生参与企业服装的设计、制作,在一些类似于晚礼服、旗袍等服装的设计上加入一些潮绣的元素,这样不仅创新了衣服的设计,也会大大提升潮绣的价值。不仅如此,非遗大师还可以从中挑选有良好潮绣基础、有培养前途的毕业生,进行精英培养,避免传承的断代。从学生的作品到企业的产品再到大众市场的商品,利用学校、非遗工艺大师、企业三方合作的职业教育新模式来传承非遗工艺,不仅能够为非遗传承发现、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解决资金缺乏等问题,而且还可以让非遗更好地回归到日常生活,更好地让寻常百姓所接受。因此,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基础工作,它以学生的就业方向为传承主题,解决非遗断代问题。而若能付诸实践加以落实,相信是为非遗走进校园的探索开辟了一条新路子,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 三、注重源头,培养传播性人才
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有义务也有责任为非遗的传承发展提供一席之地,而笔者前面也提到,由于非遗的传承尚是一个崭新的科目,大部分教师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局限了传承的范围和力度。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借助高校这个平台,从源头上培养传播性人才,也就是在地方高校的师范类专业开设非遗选修课程。这是因为地方高校往往是一个地区教育、文化的中心,有着独特的区域文化背景。它不仅是某一特定区域精神文化的品牌标志,而且还是区域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而师范教育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在非遗保护过程中所具有的继承和传承的天然优势与特殊功能。韩山师范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广东省属本科师范院校,多年来,学校为广东及周边省份输送了大批优秀教师。不仅如此,学校也注重学生在非遗传承方面的发展。早在2005年的时候,该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的“卡通潮剧”通过学校立项,课题组在学校的资金支持下,制作出世界首部原创卡通潮剧。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在该校开设非遗类选修课程,课程选择可以是潮汕地区的非遗项目,授课老师可以是潮汕非遗保护方面的专家学者或者非遗传承人,课程内容要注重非遗的传承与发展、相关的人文背景等理论知识,目标人群可以是有意向留在当地工作的师范生。师范生在毕业后参与当地的基础教育工作,配合学校的非遗传承计划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播非遗的常识,指导学生对非遗的认识。从既定的教学目标出发来设定课程,这样做可以更好地节约成本,避免造成人才浪费,而这样长期的人才培养机制,也更有助于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播。因此,充分利用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地方高校师范生进行非遗的人文理论等培养,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相信更有利于非遗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传承。
除了以上针对性的提议,笔者认为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在学校开展非遗方面的社团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可以建立市级非遗项目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将传统的纸质和传统影音非遗资料转化成数字资源,并与各学校进行网站链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非遗接触。
四、结语
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具有普及率高、范围广、影响大等优势,因此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性质条件,联合政府、传承单位及个人、民间力量等各方力量,制定计划,为学生提供非遗传承教育的机会。相信长此以往,非遗的传承将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一些面临断层和失根的文化也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汕头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 http://www.gdstwhg.com/
[2]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 2005, 4.26
作者简介:肖莉文(1988—),女,大学本科,专业技术十二级,研究方向:群文专业,现任汕头市文化馆文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校园 传承
在我国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中,五千年漫长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积淀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但由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生存环境的改变,受众老龄化,以及保护资金不足等因素影响,代表着我国优秀传统民间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被现代化历史进程淹没的危险。2003年开始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使一批珍贵的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和拯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初见成效。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普查不是真正目的,只有传承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发扬光大。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在非遗的传承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重任,然而有调查数据显示:仅有少量学生知道自己的历史书中有哪些知识与非遗有关;超过1/4的学生对于非遗传承不关心,认为无所谓;1/4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非遗活动,其原因是对非遗不了解、没时间,或者不感兴趣。这一结果让我们意识到普及非遗知识、开展非遗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那么非遗在校园目前的推广中存在什么局限性,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走进校园,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应该探讨的。
就目前来看,笔者认为非遗在校园中的推广存在着几方面的局限性。首先是师资方面,由于非遗的传承尚是一个崭新的科目,因此在当前的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教师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局限了传承的范围和力度。其次是教材及教学设施方面,翻开现在的学生教材就可以发现,针对非遗方面的知识篇幅不是很多,也没有专门教材提供老师进行授课。另外,也很少有学校能够提供专门的教学时间跟教学设施提供给师生。因此,现阶段由于没有广泛的资源供师生使用以及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学生对非遗的认识也就较为浅显了。而针对这些局限,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一、以学科为依托,寓教于乐
笔者认为,想填补师资及教材方面的欠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当务之急是如何借助现有学科资源作为依托,在校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传播。例如,美术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专长,将一些民俗民间工艺、传统手工技艺等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初步了解其特点及审美价值,提高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又譬如,中学阶段是学生对于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形成心理认知的重要时期,而中学历史学科中又包含了众多传统文化的内容,因此中学历史课堂可以说是非遗在校园内传承的重要载体。历史老师们在备课时可以梳理筛查课本中所涉及的非遗元素,在日常的教学中对这部分内容加以特别的强调,加强学生在非遗传承人文价值方面的感性认知。当然,纯粹课堂上的教学可能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因此学校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对当地某一非遗项目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课外参观学习活动。学校可以与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这样的公益单位合作,定期安排学生前往参观或者参加保护中心举办的一些培训。在2013年暑假,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就举办过两期潮州歌册培训班,吸引不同年龄层的学生前往学习,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地学习老师的每个发音,每个腔调。在2014年春节期间,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请来了剪纸工艺大师进行现场创作及教学,在场的许多小朋友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卡通样板,认真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剪着。因此,笔者认为非遗保护中心可以多些举办类似的培训活动并与学校配合宣传,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非遗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外拓展机会。
另外,笔者认为各地区教育局可以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针对本地的非遗项目,将一些资料进行整合编排,整理成图文并茂、适合学生阅读的非遗乡土教材。一来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填补教材的欠缺,二来是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材施教,可以让学生对本土的非遗项目有更直观的理解。
二、职业教育,寻求传承新径
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乏人传承是被提及最多的问题。而许多传承人虽然身怀绝技,但是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很难开展传习活动。一些可以进入市场的非遗项目又由于传承人缺乏市场营销手段和经验,一般经营都十分惨淡。因此便陷入了无资金、无传习的恶性循环中。要同时解决这几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那些有进入市场价值的非遗项目,可以让学校、非遗工艺大师及企业三方进行合作,即非遗工艺大师以开办工作室的形式将技术带进一些中专技校,学校针对这些非遗项目开办相应的专业,并为工艺大师提供场地和设备,非遗传承人承担专业技能实训的教学任务,再与企业合作,将作品与企业产品相结合并进行销售。例如,潮绣是我国享有盛誉的名绣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受电脑机绣新技术冲击、绣工大量流失等多种原因,潮绣从业者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在潮绣之乡的汕头,真正的潮绣艺人还不足40人。汕头市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校是粤东地区最早创办的公办纺织服装类职业学校,由于学校有服装设计方面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可以开办小班制潮绣专业,聘请技艺娴熟的工艺大师前来授课,学生除了要掌握潮绣技艺,还要同时学习服装设计等基础课程,在同时掌握这两方面技能之后,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服装设计,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展销,另外,服装生产企业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基地,优秀毕业生还可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学生参与企业服装的设计、制作,在一些类似于晚礼服、旗袍等服装的设计上加入一些潮绣的元素,这样不仅创新了衣服的设计,也会大大提升潮绣的价值。不仅如此,非遗大师还可以从中挑选有良好潮绣基础、有培养前途的毕业生,进行精英培养,避免传承的断代。从学生的作品到企业的产品再到大众市场的商品,利用学校、非遗工艺大师、企业三方合作的职业教育新模式来传承非遗工艺,不仅能够为非遗传承发现、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解决资金缺乏等问题,而且还可以让非遗更好地回归到日常生活,更好地让寻常百姓所接受。因此,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基础工作,它以学生的就业方向为传承主题,解决非遗断代问题。而若能付诸实践加以落实,相信是为非遗走进校园的探索开辟了一条新路子,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 三、注重源头,培养传播性人才
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有义务也有责任为非遗的传承发展提供一席之地,而笔者前面也提到,由于非遗的传承尚是一个崭新的科目,大部分教师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局限了传承的范围和力度。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借助高校这个平台,从源头上培养传播性人才,也就是在地方高校的师范类专业开设非遗选修课程。这是因为地方高校往往是一个地区教育、文化的中心,有着独特的区域文化背景。它不仅是某一特定区域精神文化的品牌标志,而且还是区域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而师范教育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在非遗保护过程中所具有的继承和传承的天然优势与特殊功能。韩山师范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广东省属本科师范院校,多年来,学校为广东及周边省份输送了大批优秀教师。不仅如此,学校也注重学生在非遗传承方面的发展。早在2005年的时候,该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的“卡通潮剧”通过学校立项,课题组在学校的资金支持下,制作出世界首部原创卡通潮剧。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在该校开设非遗类选修课程,课程选择可以是潮汕地区的非遗项目,授课老师可以是潮汕非遗保护方面的专家学者或者非遗传承人,课程内容要注重非遗的传承与发展、相关的人文背景等理论知识,目标人群可以是有意向留在当地工作的师范生。师范生在毕业后参与当地的基础教育工作,配合学校的非遗传承计划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播非遗的常识,指导学生对非遗的认识。从既定的教学目标出发来设定课程,这样做可以更好地节约成本,避免造成人才浪费,而这样长期的人才培养机制,也更有助于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播。因此,充分利用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地方高校师范生进行非遗的人文理论等培养,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相信更有利于非遗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传承。
除了以上针对性的提议,笔者认为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在学校开展非遗方面的社团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可以建立市级非遗项目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将传统的纸质和传统影音非遗资料转化成数字资源,并与各学校进行网站链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非遗接触。
四、结语
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具有普及率高、范围广、影响大等优势,因此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性质条件,联合政府、传承单位及个人、民间力量等各方力量,制定计划,为学生提供非遗传承教育的机会。相信长此以往,非遗的传承将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一些面临断层和失根的文化也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汕头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 http://www.gdstwhg.com/
[2]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 2005, 4.26
作者简介:肖莉文(1988—),女,大学本科,专业技术十二级,研究方向:群文专业,现任汕头市文化馆文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