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歌词初学者如何写歌词?本文从歌词的定义、歌词的特性、歌词的结构原则与方法、歌词的体式与段式、情感内核是歌词的灵魂、歌词的构思、歌词的语言、歌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歌调的韵辙、辅助表现手法等十个方面来谈歌词的基本特征和创作技巧。
[关键词]歌词 特性 构思 表现手法
歌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深受人们喜欢,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唱歌的同时,也喜欢写歌。有歌必有歌词,写歌首先也必须先写歌词,这样就有一个认识歌词基本特征、掌握歌词技巧的问题。
对于初学者来说,歌词怎么写呢?下面从十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 、什么叫歌词?
歌词,从广义上说,它是音乐文学的一种,是音乐和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具体来说,歌词是一种与音乐相结合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文学语言。简单的说,就是歌曲中的词,是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的,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它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曲调可以歌唱的乐府诗。它严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种种特点,都是由音乐节拍、乐句长短的要求而规定的。
歌词与诗有着密切的关系,“诗歌”一词就足以证明诗和歌密不可分。一首好的歌词必定是一首好诗,但并不是每一首好诗都适合谱曲作歌。这就说明歌词与诗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歌词与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合乐。我们把可以合乐唱歌的诗称之为歌词,把不合乐的诗称之为诗。
二、歌词的特性
(一)通俗性:歌词是演唱者理解作品最直接的入口,也是作品主题的重要体现。因此,歌词的创作必须把通俗易懂放在首位,尽量用朴实的语汇,语法也要简单,甚至采用口语(如《我是一只小小鸟》)。
(二)简练性:由于歌词的篇幅十分短小,必须在几百字内表达出作品的中心思想,而且必须使人能够读懂。所以歌词创作一定要注意素材的节省和简练,每一个词或每一个句子都要有明确的目的,避免“流水写法”(如《父亲》)。
(三)文学性:歌词和旋律结合在一起,即归于音乐的范畴,但是歌词一旦独立,还应该有自身的价值——文学价值(如《青藏高原》)。
三、 歌词的结构原则与方法
原则——服从表现主题需要;符合事物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合情合理,合乎逻辑;层次清楚,完整连贯;考虑歌曲体裁。
方法:
(一)顺叙——按事物发展的过程,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如《想起我的哥》)。
(二)倒叙——先总述事情(人物)的现状,再倒转去叙述事情过去的发生、发展(人物的身世成长)等(如《小白杨》)。
(三)按照空间顺序安排结构,按事物所在的位置或事物本身的各个部分一一描写(如《在希望的田野上》)。
(四)并列结构,分以下四种:
1、并列(如《血染的风采》);
2、先分述后概括(如《永远是朋友》);
3、先概括后分述(如《十五的月亮》);
4、概括—分述—總结(如《歌唱祖国》)。
四、歌词的体式与段式
按歌词要表现的内容写成什么风格体,叫体式,写成几段叫段式。歌词按风格,可以分成格律体、自由体、民谣体、问答体。按性质,有抒情体、叙事体、回旋体、分节歌等。歌曲的段式,有一段式、两段式、三段式、多段式。
关于体式1:
格律体,自然从格律诗而来,被谱成曲就是格律体的歌词了,毛泽东的一些格律诗大多被谱成了曲,显然这就是格律体的歌词。
自由体,没有固定的格律,可长可短,可以按内容随意发挥,是现在人常用的一种歌词体,许多的歌词都是这种类型。
民谣体,这是民间口头文学形成的一种歌词体,自由、流畅,可写景、可喻情。《众手浇开幸福花》,还有当年一些歌颂红军的歌曲大多是这种文体。
问答体,用问答的形式进行叙述和揭示主题的一种歌词体,一些歌词属于这种类型。
关于体式2:
抒情体,也叫抒情性歌词,一般说它没有故事情节,是抒发作者内心思想情感、生活和事物的。许多独唱、合唱都是这种文体。《我爱你,中国》是很好的抒情体歌词。
叙事体,歌词中有人物、故事、事件。但是,只能简约地描写,主要还是写人物的思想情感。《春天的故事》是这种文体。其他的体式用的较少,这里不再涉及。
关于段式:
一段式:(A式)整首歌词只有一段,或四、六句,或十几句。内容集中,情节统一,情感变化不大。例如:《骑马要骑千里马》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
两段体:(AB式)不完全是指相同并列的两段,也许是一段歌词,主要特征是歌词分前后段,但是,由于中间情绪的变化,在谱曲时写成了AB 式,例如:《 太阳岛上》 A幸福的热望/在青年心头燃烧/甜蜜的喜悦/挂在姑娘眉梢/带着真挚的爱情/带着美好的理想/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 B幸福的生活靠劳动创造/ 幸福的花儿靠汗水浇/朋友们献出你智慧和力量/明天会更美好。 这首歌词,前八句为一个段落即A段,后四句情绪变化了作为副歌处理为B段。这就变成了两段式。
三段式:三段式是从一段歌词发展而来的为ABA结构式,它的特点是一段A和三段的A句数、内容要相同。例如:《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第三段仍然重复的是这四句。 三段式也有ABC结构式的,例如《红旗飘飘》三个段落各不一样。
多段式:这是指超过三段,每一段内容、情绪又都不一样的段式。因为,多段式歌词变化大,层次多,作曲的难度也大,一般很少有人写,这里就不讲了。
五、情感内核是歌词的灵魂
歌词的主要功能就是要通过抒情来赞颂美好事物,赞颂美好生活来愉悦人们身心,陶冶人们情操。 歌词抒情的方面很多,像儿女情、父母情、男女情、战友情、事业情、家乡情、鱼水情、祖国情、英雄情------然而,无论抒什么情都要找到情感内核。什么是歌词的情感内核?说起来很抽象,但是又很具体,就是在歌词中最能表达情感深度的精华语言。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里要在创作时解决好三个问题:1、抓准动情源; 2、找准动情点 ;3、结好动情尾。
在题材确立之后,首先一定要找好动情源,要认清什么样的动情情节能打动人,能让作曲家激动,能让听众激动,并且能发展下去。举个例子《我们是朋友》这首歌词开头的四句“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以诚相见心诚则灵/让我们从此是朋友”抓的很好!是一个歌词的动情源,一句“千里难寻是朋友”,就把情煽起来了,就令人激动了。人们期待往下听,这个源头,就会带出许多的内容来。接下来就要找准动情点,于是,又出现了“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多少新朋友/变成老朋友”。这两句是歌词的主题、是词眼、也是动情点,能表达歌词主题深度,因此叫感情内核!这个情感内核,也是作者在最激动时刻获得和抒发的最强烈的感受。动情源叫人激动,动情点就应该让人感动了,这时已经到了该急转直下的时候了,于是,歌词开始收尾,也就是结好动情尾。后两句“天高地也厚/山高水长流/ 愿我们到处都有好朋友。”恰到好处,有了这两句歌词就完整了,这也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既然要结好动情尾,在听众已经被你煽动得十分动情时,这个时间一定不能过长。过长了反而减弱了动情点的爆发力。俗话说的好,见好就收,还会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可见,情感内核是动情点,实际是由动情源、动情点、动情尾三个部分组成,缺一不可。这时我们也会理解为什么说情感内核是歌词的灵魂。
六、歌词的构思
作者在孕育一首歌词的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或思考过程,这种思考过程,就叫做构思。构思一首词,可见出一个词人的文化性情和审美趣味,有赖于他的生活体验力感悟力的高低,也有赖于他文字的驾驭力和表达能力的高低。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包含如下几点:
1、独特的审美选材:写一首好词,选取的题材对象很重要,我们面对一个纷繁复杂,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可写什么,唱什么,怎么写,怎么唱将面临无穷的选择;在一系列惊奇、困惑、目眩神迷和鉴别思考之后,找到自己下手的切入点就显得异常重要了。陈小奇对现代乡土题材创作的关注和兴趣,契合了自己对审美文化潮流的切实把握和体验,因此创作了许多这方面的歌曲,孕育出了《敦煌梦》、《涛声依旧》等精品歌曲,确立了自身在中国流行乐坛上的一席地位,可谓水到渠成。
2、独特的审美表达:选好创作题材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的审美表达,即找一个好的角度来下笔,要把流行歌曲当作一种生命的审美表达方式,找到一个好的喷发点,生命之水才能源源流出。如臺湾著名词人林秋离先生写的《哭砂》风靡海内外,从题目到内容,只不过写一对恋人的相思离别,却异常凄美感人,成为优秀的流行精典作品。
3、独特的审美意境(立意):一首歌词的成功,和作者构思的企图营造的意境是否感人、是否新鲜有极大的关系。如李海鹰创作的《弯弯的月亮》,是一幅南国水乡风情画,其立意在于对美好乡村生活甜美回眸和对理想明天的张望与期待,让人感到温馨浪漫和淡淡的忧伤。
七、歌词的语言
(一)准确——写什么象什么(如《咱们工人有力量》、《我是一个兵》);具有时代特点(如《走进新时代》、《走向复兴》);
(二)鲜明——有形象、有感情、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性,歌颂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如《劝你多干少开会》);
(三)生动,口语化、通俗化、形象化(如《心太软》、《伤不起》);
(四)语言要适应歌曲的体裁特点;
(五)歌词的语言要出新—— 如:喜只喜的今宵夜,恨不能双手托住天边月,怨老天为何闰月不闰夜?
八、歌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比兴、对偶、排比、对比、衬托、重复、重迭、直叙、夸张、设问、序列、衬字等都是歌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九、歌调的韵辙
用“劳模江福才兴修水利大办农业”一句话十三个字分别代表十三辙,易记。
十三辙分为三级:
1、洪亮级(发花、江阳、言前、人辰、中东)
2、柔和级(怀来、波梭、遥条、尤求)
3、细微级(灰堆、乜斜、衣欺、姑苏)
声调的运用 四声: 阳 上 去 (入)
平仄一般要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上仄下平,便于谱曲; 平仄相间,造成旋律起伏,达到抑扬顿挫的效果。
写分节歌词时每段相应位置上的声调,尤其是比较关键的字的声调和相应位置上的句子的结尾字的声调,要基本统一,否则就会出现倒字,影响效果。
十、辅助表现手法
(一)衬字运用——1、单字:“啊”、“呀”等用于拖腔、甩腔;2、长串衬字:啊朗赫赫呢那(《乌苏里船歌》);
(二) 吆喝——一般用于劳动号子(如《打硪歌》——这山望着呀,嘿嘿呀嘿);
(三)插白——如:妹娃要过河哇,哪个来推我嘛?(《龙船调》)
以上讲的是一些歌词的基础知识和写作技巧。要想写好歌词,不仅需要自己长期的实践、思考、总结,还要学习别人的歌词作品和创作经验,这样创作水平才能提高得更快一些。
参考文献:
李晓达.李晓达先生和青年朋友谈歌词[J] . 黄河之声, 2009(18)。
作者简介:倪永东(1970—),男,副研究馆员,现任职揭阳市文化馆。
[关键词]歌词 特性 构思 表现手法
歌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深受人们喜欢,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唱歌的同时,也喜欢写歌。有歌必有歌词,写歌首先也必须先写歌词,这样就有一个认识歌词基本特征、掌握歌词技巧的问题。
对于初学者来说,歌词怎么写呢?下面从十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 、什么叫歌词?
歌词,从广义上说,它是音乐文学的一种,是音乐和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具体来说,歌词是一种与音乐相结合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文学语言。简单的说,就是歌曲中的词,是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的,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它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曲调可以歌唱的乐府诗。它严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种种特点,都是由音乐节拍、乐句长短的要求而规定的。
歌词与诗有着密切的关系,“诗歌”一词就足以证明诗和歌密不可分。一首好的歌词必定是一首好诗,但并不是每一首好诗都适合谱曲作歌。这就说明歌词与诗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歌词与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合乐。我们把可以合乐唱歌的诗称之为歌词,把不合乐的诗称之为诗。
二、歌词的特性
(一)通俗性:歌词是演唱者理解作品最直接的入口,也是作品主题的重要体现。因此,歌词的创作必须把通俗易懂放在首位,尽量用朴实的语汇,语法也要简单,甚至采用口语(如《我是一只小小鸟》)。
(二)简练性:由于歌词的篇幅十分短小,必须在几百字内表达出作品的中心思想,而且必须使人能够读懂。所以歌词创作一定要注意素材的节省和简练,每一个词或每一个句子都要有明确的目的,避免“流水写法”(如《父亲》)。
(三)文学性:歌词和旋律结合在一起,即归于音乐的范畴,但是歌词一旦独立,还应该有自身的价值——文学价值(如《青藏高原》)。
三、 歌词的结构原则与方法
原则——服从表现主题需要;符合事物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合情合理,合乎逻辑;层次清楚,完整连贯;考虑歌曲体裁。
方法:
(一)顺叙——按事物发展的过程,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如《想起我的哥》)。
(二)倒叙——先总述事情(人物)的现状,再倒转去叙述事情过去的发生、发展(人物的身世成长)等(如《小白杨》)。
(三)按照空间顺序安排结构,按事物所在的位置或事物本身的各个部分一一描写(如《在希望的田野上》)。
(四)并列结构,分以下四种:
1、并列(如《血染的风采》);
2、先分述后概括(如《永远是朋友》);
3、先概括后分述(如《十五的月亮》);
4、概括—分述—總结(如《歌唱祖国》)。
四、歌词的体式与段式
按歌词要表现的内容写成什么风格体,叫体式,写成几段叫段式。歌词按风格,可以分成格律体、自由体、民谣体、问答体。按性质,有抒情体、叙事体、回旋体、分节歌等。歌曲的段式,有一段式、两段式、三段式、多段式。
关于体式1:
格律体,自然从格律诗而来,被谱成曲就是格律体的歌词了,毛泽东的一些格律诗大多被谱成了曲,显然这就是格律体的歌词。
自由体,没有固定的格律,可长可短,可以按内容随意发挥,是现在人常用的一种歌词体,许多的歌词都是这种类型。
民谣体,这是民间口头文学形成的一种歌词体,自由、流畅,可写景、可喻情。《众手浇开幸福花》,还有当年一些歌颂红军的歌曲大多是这种文体。
问答体,用问答的形式进行叙述和揭示主题的一种歌词体,一些歌词属于这种类型。
关于体式2:
抒情体,也叫抒情性歌词,一般说它没有故事情节,是抒发作者内心思想情感、生活和事物的。许多独唱、合唱都是这种文体。《我爱你,中国》是很好的抒情体歌词。
叙事体,歌词中有人物、故事、事件。但是,只能简约地描写,主要还是写人物的思想情感。《春天的故事》是这种文体。其他的体式用的较少,这里不再涉及。
关于段式:
一段式:(A式)整首歌词只有一段,或四、六句,或十几句。内容集中,情节统一,情感变化不大。例如:《骑马要骑千里马》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
两段体:(AB式)不完全是指相同并列的两段,也许是一段歌词,主要特征是歌词分前后段,但是,由于中间情绪的变化,在谱曲时写成了AB 式,例如:《 太阳岛上》 A幸福的热望/在青年心头燃烧/甜蜜的喜悦/挂在姑娘眉梢/带着真挚的爱情/带着美好的理想/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 B幸福的生活靠劳动创造/ 幸福的花儿靠汗水浇/朋友们献出你智慧和力量/明天会更美好。 这首歌词,前八句为一个段落即A段,后四句情绪变化了作为副歌处理为B段。这就变成了两段式。
三段式:三段式是从一段歌词发展而来的为ABA结构式,它的特点是一段A和三段的A句数、内容要相同。例如:《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第三段仍然重复的是这四句。 三段式也有ABC结构式的,例如《红旗飘飘》三个段落各不一样。
多段式:这是指超过三段,每一段内容、情绪又都不一样的段式。因为,多段式歌词变化大,层次多,作曲的难度也大,一般很少有人写,这里就不讲了。
五、情感内核是歌词的灵魂
歌词的主要功能就是要通过抒情来赞颂美好事物,赞颂美好生活来愉悦人们身心,陶冶人们情操。 歌词抒情的方面很多,像儿女情、父母情、男女情、战友情、事业情、家乡情、鱼水情、祖国情、英雄情------然而,无论抒什么情都要找到情感内核。什么是歌词的情感内核?说起来很抽象,但是又很具体,就是在歌词中最能表达情感深度的精华语言。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里要在创作时解决好三个问题:1、抓准动情源; 2、找准动情点 ;3、结好动情尾。
在题材确立之后,首先一定要找好动情源,要认清什么样的动情情节能打动人,能让作曲家激动,能让听众激动,并且能发展下去。举个例子《我们是朋友》这首歌词开头的四句“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以诚相见心诚则灵/让我们从此是朋友”抓的很好!是一个歌词的动情源,一句“千里难寻是朋友”,就把情煽起来了,就令人激动了。人们期待往下听,这个源头,就会带出许多的内容来。接下来就要找准动情点,于是,又出现了“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多少新朋友/变成老朋友”。这两句是歌词的主题、是词眼、也是动情点,能表达歌词主题深度,因此叫感情内核!这个情感内核,也是作者在最激动时刻获得和抒发的最强烈的感受。动情源叫人激动,动情点就应该让人感动了,这时已经到了该急转直下的时候了,于是,歌词开始收尾,也就是结好动情尾。后两句“天高地也厚/山高水长流/ 愿我们到处都有好朋友。”恰到好处,有了这两句歌词就完整了,这也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既然要结好动情尾,在听众已经被你煽动得十分动情时,这个时间一定不能过长。过长了反而减弱了动情点的爆发力。俗话说的好,见好就收,还会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可见,情感内核是动情点,实际是由动情源、动情点、动情尾三个部分组成,缺一不可。这时我们也会理解为什么说情感内核是歌词的灵魂。
六、歌词的构思
作者在孕育一首歌词的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或思考过程,这种思考过程,就叫做构思。构思一首词,可见出一个词人的文化性情和审美趣味,有赖于他的生活体验力感悟力的高低,也有赖于他文字的驾驭力和表达能力的高低。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包含如下几点:
1、独特的审美选材:写一首好词,选取的题材对象很重要,我们面对一个纷繁复杂,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可写什么,唱什么,怎么写,怎么唱将面临无穷的选择;在一系列惊奇、困惑、目眩神迷和鉴别思考之后,找到自己下手的切入点就显得异常重要了。陈小奇对现代乡土题材创作的关注和兴趣,契合了自己对审美文化潮流的切实把握和体验,因此创作了许多这方面的歌曲,孕育出了《敦煌梦》、《涛声依旧》等精品歌曲,确立了自身在中国流行乐坛上的一席地位,可谓水到渠成。
2、独特的审美表达:选好创作题材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的审美表达,即找一个好的角度来下笔,要把流行歌曲当作一种生命的审美表达方式,找到一个好的喷发点,生命之水才能源源流出。如臺湾著名词人林秋离先生写的《哭砂》风靡海内外,从题目到内容,只不过写一对恋人的相思离别,却异常凄美感人,成为优秀的流行精典作品。
3、独特的审美意境(立意):一首歌词的成功,和作者构思的企图营造的意境是否感人、是否新鲜有极大的关系。如李海鹰创作的《弯弯的月亮》,是一幅南国水乡风情画,其立意在于对美好乡村生活甜美回眸和对理想明天的张望与期待,让人感到温馨浪漫和淡淡的忧伤。
七、歌词的语言
(一)准确——写什么象什么(如《咱们工人有力量》、《我是一个兵》);具有时代特点(如《走进新时代》、《走向复兴》);
(二)鲜明——有形象、有感情、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性,歌颂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如《劝你多干少开会》);
(三)生动,口语化、通俗化、形象化(如《心太软》、《伤不起》);
(四)语言要适应歌曲的体裁特点;
(五)歌词的语言要出新—— 如:喜只喜的今宵夜,恨不能双手托住天边月,怨老天为何闰月不闰夜?
八、歌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比兴、对偶、排比、对比、衬托、重复、重迭、直叙、夸张、设问、序列、衬字等都是歌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九、歌调的韵辙
用“劳模江福才兴修水利大办农业”一句话十三个字分别代表十三辙,易记。
十三辙分为三级:
1、洪亮级(发花、江阳、言前、人辰、中东)
2、柔和级(怀来、波梭、遥条、尤求)
3、细微级(灰堆、乜斜、衣欺、姑苏)
声调的运用 四声: 阳 上 去 (入)
平仄一般要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上仄下平,便于谱曲; 平仄相间,造成旋律起伏,达到抑扬顿挫的效果。
写分节歌词时每段相应位置上的声调,尤其是比较关键的字的声调和相应位置上的句子的结尾字的声调,要基本统一,否则就会出现倒字,影响效果。
十、辅助表现手法
(一)衬字运用——1、单字:“啊”、“呀”等用于拖腔、甩腔;2、长串衬字:啊朗赫赫呢那(《乌苏里船歌》);
(二) 吆喝——一般用于劳动号子(如《打硪歌》——这山望着呀,嘿嘿呀嘿);
(三)插白——如:妹娃要过河哇,哪个来推我嘛?(《龙船调》)
以上讲的是一些歌词的基础知识和写作技巧。要想写好歌词,不仅需要自己长期的实践、思考、总结,还要学习别人的歌词作品和创作经验,这样创作水平才能提高得更快一些。
参考文献:
李晓达.李晓达先生和青年朋友谈歌词[J] . 黄河之声, 2009(18)。
作者简介:倪永东(1970—),男,副研究馆员,现任职揭阳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