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县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初探

来源 :神州民俗·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共文化服务是新时期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文化职能部门如何发挥作用?本文就连平县文化馆结合当地实际,以开展群众文艺活动的方式,搭建服务平台。凝聚各门类群众艺术人才组建文艺团队,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的一些举措进行阐述。希望对山区文化建设能有所启示。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群众文化 文艺团队
  一、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的目的和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占领文化阵地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产品和服务的总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是发展公益文化事业、让广大群众享有文化权利、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基本途径。公共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艺活动最基本的场所,只有形成一个以公有设施为主导、社会团体参与、布局合理、公平准入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才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持续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以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目的,共享文化产品资源。文化馆作为职能部门重在文化服务活动方式的构建和组织引导,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文艺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得到乐趣,在共享中得到普及和提高。如何发挥文化部门的职能作用,吸引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加快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本文认为,文化职能部门应充分利用政府的文化设施,积极为群众搭建服务平台,开辟阵地,发现搜罗当地群众文艺骨干人才,组织群众协会团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途经。
  二、连平县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基本概况
  连平县地处粤北九连山区,属本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地方经济的制约,文化投入不大,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无法短期遍地开花,只能逐渐完善,稳步推进,群众文艺活动也只能有所侧重地开展。文化馆针对群众文化艺术中的音乐、舞蹈、曲艺、美术、书法、摄影、文学等七大主要门类,通过当地政府的支持,打造了一个文艺表演舞台、一项艺术作品展览、一份文章刊发杂志三个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这三个平台基本上满足了大部分群众参与艺术活动的需求。构架起了连平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基调。
  一个舞台,指的是文化馆组建的 “欢乐广场”演出阵地,(本县还有一个由宣传部主管的大型文化广场),连平县文化馆为了拓展县城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空间,给本县广大音乐、舞蹈的业余爱好者提供一个大众化的文艺演出平台。在2004年开始组建了一个中小型广场文化演出阵地——“欢乐广场”。“欢乐广场”演出设备和演出场地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县相关部门的配合,文化馆承办和主办这一活动。每月月底几天在县政府市政公园小广场一角举行“欢乐广场”演出,节目内容以本馆排练为主,兼顾来自县直各单位、企业、学校、社团的节目。开办至今近十年,演出活动深受群众喜爱,每次演出大约有2至3千观众人次,每年合计有3万多观众人次。惠及了县城广大群众,成为了县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亮点之一。
  一项展览,是指连平县文化馆内设展厅的展览活动,为了给本县书画摄影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艺术展示平台,文化馆在每年的春节、国庆这两个重大节日期间,坚持举办“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活动。 2003年开始至今,从未间断,受惠观众有近十万人次,展览活动为本县群众和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艺术观赏、交流和参与的平台。
  一本书,是指文联与文化馆联合出版的《连平文艺》刊物,《连平文艺》是针对本县热爱文学创作、戏剧艺术的作者展示文学成果的又一平台,是本县业余文艺爱好者耕耘的园地,它是我县一本综合性文艺刊物,带动了我县一大批业余文艺人才的艺术创作,对本县群众文艺创作水平的普及和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几十年来,刊物刊登了本县业余作者的大批作品,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大大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当然馆办活动并不只有这些,游艺性群众游园活动、少儿舞蹈、民乐培训、民俗比赛活动等也已初具模式。以上三项活动影响较大,辐射艺术各门类,已有品牌效应。这些平台活动也是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中的主要内容,既发挥了文化职能部门的作用,又加强了本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平臺活动有效促进群众艺术团体的建立
  几年来,连平县文化馆通过对活动平台的认真组织和运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了显著的功效。为了保证演出平台活动的正常开展,文化馆动员和利用各方力量参与文艺活动。使馆办平台活动开展得更活跃更多彩,并大力促进了群众业余文艺团队的建立。
  “欢乐广场”活动开始时,主要以本馆组建的少儿艺术团和九连山乐团组织排练的节目参加演出,逐渐以此为引领,动员社会上群众业余文艺团体参与演出活动。由于演出活动大众化,门槛不高,易被群众接受,加上演出活动以自娱自乐为目的,很快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演出节目由原来的求请到大家上门预约,逐渐使活动走上了正常化轨道。本馆两个艺术团队在活动中也不断壮大发展,每个团由原来的十多人发展到五六十个人,节目的质量也逐渐有所提升。另外本馆对参与演出活动的团体人员进行了造册登记,对当地音乐、舞蹈骨干人才,本馆经常约请他们参与节目排练和演出,凝聚这股力量,慢慢形成了团体,在文联和本馆的支持和撮合下相继成立了舞蹈、音乐协会组织。
  另外,其他单位行业的艺术团队在和文化馆的长期合作和扶持下,联合也更加紧密。如退管会夕阳红艺术团,本馆始初邀请他们的节目参加欢乐广场演出,提供交流平台,到后来指导他们节目排练,活动合作越来越密切,只要他们有节目都会来参加演出,他们有道具、服装、音响设备等需要,文化馆一样满足他们,互相支持,不分你我。其他几支团队:如县合唱团、百姓歌坛舞蹈队、广场舞蹈队、连平中学街舞队、机关交谊舞队,文化馆免费为他们提供活动排练场地,并适时指导,这些团队几乎与文化馆组织的团队无异。邀请他们参加“欢乐广场”文艺的演出都能有求必应。还有附近乡镇的一些民间艺术团队,每逢重大节日,他们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本馆组织的演出活动中来。   一项展览活动的开展,也使书画摄影三类艺术爱好者凝聚了起来。在当初没有协会之前,一些喜爱书画摄影艺术的爱好者,从在文化馆观展到自发参与学习,从没有参与过正规练习,到在文化馆指导下慢慢熟练提高。本馆对一些有艺术天赋的文艺爱好者,经常邀请他们来馆写字作画,指导他们掌握学艺要领,并把他们的作品装裱展出,大大激发了他们学艺的兴趣和决心。由于文化馆的长期悉心指导,逐渐在县城汇聚了一群书画摄影爱好者。在文联和文化馆的指导和帮助下,组成了美术、书法、摄影协会组织,协会的成立使艺术活动走上了有序发展的轨道,也使他们的技艺更趋成熟,一批成员还加入市级书画协会。
  《连平文艺》刊物平台的建立,为本县凝聚了一股文学力量,也为本县文学协会的成立铺了路,近几年,文联和文化馆为了扶持这股文学力量,经常组织文学讲座和研讨会,举办文学创作培训班,使本县文学作者的创作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文学协会组织的不断壮大,以及一些作者的作品汇集成书,与文联和文化馆合办的《连平文艺》刊物的平台是分不开的。
  四、争取支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长效机制
  平台建设离不开政府主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更离不开县城各类群众文艺团体的配合,三个平台的长期运行,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撑,
  早几年,文化馆多方争取企业和县辖单位的赞助苦撑了几年,由于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受群众欢迎,得到了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政府才把小量活动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经费虽少有总比没有强,近几年有上级免费开放经费的注入,大大缓解了文化馆的经费压力,使馆办平台活动得以正常开展。
  县城各类群众文艺团体的建立,以及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对馆办活动给予了有力支持。三个平台活动的长期运行需要大量的节目作品支撑,单凭文化馆本身有限的人力资源,平台活动很难维系下去,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性,要依靠群众参与,群众文艺团体是由当地群众中的艺术骨干人才组成,他们来自各行业及社会各界,由共同的兴趣、爱好自觉地走在一起,有一定的地方文化底蕴和文化经历,在群众文化领域有一定的代表性,起着引领作用,有他们的存在,可以带动和影响一大批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从而保障平台活动的长期运行。文化馆为了得到这股力量的支持,经常派出业务人员和他们进行联系沟通,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在专业方面给予适当他们的艺术指导,经常组织协会成员在本馆进行艺术交流活动,为他们免费提供活动场所,以培训、研讨、名家讲座等形式凝聚这群人才,争取他们与文化馆长期联合,共同开展文艺活动,逐渐形成了一种有效的文艺活动机制。
  综上所述,三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立,为本县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艺术参与、审美观赏、学习交流的平台。激发了群众對文化艺术的热爱。加强了群众团体的凝聚力,提升了当地群众的文化品位,带动了大批业余文化大才的成长,促进了本县群众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又为职能部门开展艺术活动提供了节目和作品保证,从而推动了本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和长效机制的运行。
  五、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目标和努力方向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使群众文化活动惠及面更广,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社会群体对文化的多样化需求。本馆将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为总目标。在保持原有平台运行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平台。优化配套设施,扶持更多群众文艺队伍。立足当地实际,打造以游艺、民俗、客家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活动阵地,结合本馆免费开放工作,加强公益培训与文化普及,逐步完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加强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辐射和引导。
  参考文献:
  [1]江荣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构建机制探讨.学习时报,2011.01.10;
  [2]刁玉泉.浙江业余文艺团队建设对策思考.浙江文化月刊,2011(6)。
  作者简介:赖举光(1964—),男,助理馆员,现任河源市连平县文化馆馆长。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将从艺术家的绘画语言、生长环境和艺术理念以及对作品的创作动机和社会的效果这三个层面分析艺术家的绘画艺术,从而更深入的理解艺术家的创作,画家的努力对于当下的艺术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高润喜 当代性 创新 绘画作品  看高润喜的绘画作品,你感觉到的是画面的宁静,这反映出画家的心态,这是艺术家创造的世界,一个理想的世界。作品所表现出的自由,流畅,当代性是独一无二的,在他的《美,
期刊
[摘 要]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多方位推动群众文化建设,发扬发掘民族文化,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清远市委市政府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文
期刊
[摘 要]文化塑造怎样的人,人也塑造怎样的文化。“文化周末”品牌与现代市民双向塑造的基本模式既符合文化创造的一般逻辑,也带有东莞特殊的文化印记和人文色彩,譬如“文化周末”之所以能够培养多元受众,一方面是得益于东莞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则是由东莞缺乏主导性的传统型文化积淀,因而更容易在现有的文化氛围中形成新的文化样式和文化需求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文化品牌 现代市民 诚信 秩序 审美 反哺 
期刊
[摘 要]开平民歌是开平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音乐艺术种类,它的本质是俗文化。地域性、乡土性、通俗性、多元性是它的特征。在对其实施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关键是传承主体的保护。  [关键词]开平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价值 传承主体 保护与发展  开平民歌是中国民歌海洋中的一颗明日之星,也是岭南广府文化的代表性民歌。20世纪50年代以来,本地的文艺工作者分三次采集开平民歌2000多首,分
期刊
[摘 要]群众书法培训与学院书法教育教学对象不同,学院书法教育对象有一定专业知识储备,有宽松学习时间和环境,有专业教师队伍指导;群众书法培训对象年龄层次不一、专业知识缺乏,学习时间有限,但是他们有学习兴趣,有社会经验,能对书法保持恒久的热情并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群文书法培训工作者应从二者差异中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为提高公民文化素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贡献力量。  [
期刊
[摘 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面向大众的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它包括了先进的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1]作为一个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发展重要指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为了城市精神文明的荣誉桂冠。本文从分析东莞文化的现状、困惑入手,论述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并从创建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重大课题和现实任务。本文以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云浮市为例,就欠发达地区探索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进行探讨。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现代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思考 
期刊
[摘 要]灰塑工艺在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就已经流传,在明、清两代盛行,民国灰塑需求呈下降趋势,新中国成立以后,制作灰塑的艺人寥寥无几,面临绝境,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灰塑行业有了发展态势。广州灰塑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岭南建筑的兴盛和特有的文化内涵运用而生,薪火相傳。  [关键词]灰塑 流源 形成 发展  广州灰塑,民间称之为灰批,是岭南建筑传统的装饰艺术。灰塑工艺在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
期刊
在新疆天山脚下的巴里坤草原上行走,你一定会看到一顶顶洁白的毡房,那便是哈萨克人的“白宫”——他们的民居。  这里就是了解游牧民族哈萨克人的窗口。  有人说,哈萨克人热情好客,有人路过家门,也要把人家强拉进屋喝奶茶,而且也不向人家要报酬。感觉像听故事。信不信由你,哈萨克族的传统就是这样的。  哈萨克人中流传着这样的话:“只要沿途有哈萨克,你哪怕走一年的路,也用不着带一粒粮食、一分钱。”现在,虽然没有
期刊
[摘 要]群众文化不仅具有观赏性强、参与面广、融合度高的鲜明特点,而且具有宣传教育、审美娱乐、启迪心智、凝聚人心的特殊功能,更直接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后劲。因此,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渐已成为更多人的共识。  [关键词]送戏下乡 群众文化品牌 提升服务效能  回顾清新“心连心”艺术团,积极响应国家提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号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