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英语口语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始至终将这个要求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传统“哑巴英语”教学转化为一种“新理念英语”教学,让学生在新课堂中用英语“畅所欲言”。
二、课题研究综述
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研究,旨在通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以迎合小学生性格心理特征为起点,致力追求适合小学生心理、思维特征的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实现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适合各自特点的主动学习方法的教学目标。分析和研究英语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可行性和主要实施方法,以及英语口语化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突出语言的实践性特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运用英语的能力需要在交际的环境下逐步形成,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于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喜欢参与集体活动,这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非常有利的条件。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了就能用,从而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如此循序渐进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1)研究如何才能使孩子们胆大、自信地说英语?(2)研究怎样才能打开学生嘴上的这把“锁”,让孩子们从被动地开口过渡到主动地、胆大、自信地说英语呢?(3)研究如何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实施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调查法:课题组自行编制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家长问卷。以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我校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情况以及家长对培养孩于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看法和做法;(2)个案分析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个体作为长期观察对象,在不同阶段有计划运用不同教学手段,观察并分析其发展动态,进行科学对比,最终得出结论;(3)比较观察法:观察比较学生平时在课内外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反映和取得的教学效果;(4)教育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应用教育经验总结法,进行教学经验总结,在年级和本校推广教学经验、同时通过教学经验总结学会运用教育科学理论的知识,分析所搜集材料和统计数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五、研究的预期目标
(1)“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作为当前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研究探索出一条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捷径;探讨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及运用,初步形成一种可操作性的、生动、形象、活泼,学生爱学,老师爱教的新课型;(2)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被动接受转为自己主动想要学习英语这门国际语言,增加语言输入量,能自觉预习复习、自觉对课外辅导材料进行补充学习,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步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3)学生具有较强烈的口头表达欲望,能改变语言形式,把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4)学会交流。学生能够创设语言情境,为自己主动应用拓展语言创造机会,能够多边多向的交流、合作与讨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沟通情感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使每位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研究过程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教学有鲜明的个性,需要教师的精到的示范,更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开口表达的欲望。为此我们不断摸索有效提高外语口语能力的训练方式:以教材的文本为依托,以学生灵活运用口语进行对话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参与性为目的,增强学生口语能力。就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通过亲切的目光,得体的动作,丰富的表情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以尊重、信任、善待之情感信息。并送给每一位学生一份“保险单”——课堂上是允许你出错的地方。给学生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对于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让其把问题变成文字后对老师说,老师再对其引导说英语;对于在课堂上不敢说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小组内或课外说;等等。
(二)保证课堂训练密度,让学生有机会说英语
为了在每堂课的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内让更多的学生参加训练,首先,我们根据语言实践性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以集体为主,大集体与小集体结合的训练形式,保证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某一内容以后,通常是集体“大合唱”,让个别语言天赋的学生在其间“滥竽充数”,让他们先听懂,逐步学会说,然后通过小组操练,让他们互帮互学,最后则通过课堂检测环节来检查若干名学生或若干组对话学生,让他们上来表演或演示。其次,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或同桌进行对话操练,然后抽生表演,进行竞争评优,从而激发学生要说的更好的欲望;当然我们还采取了小集体到大集体的形式,教师提出一个教学要求后,学生通过结对操练或小组操练,在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基础上向全班演示,配合全班再做集体性的强化训练。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英语口语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始至终将这个要求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传统“哑巴英语”教学转化为一种“新理念英语”教学,让学生在新课堂中用英语“畅所欲言”。
二、课题研究综述
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研究,旨在通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以迎合小学生性格心理特征为起点,致力追求适合小学生心理、思维特征的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实现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适合各自特点的主动学习方法的教学目标。分析和研究英语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可行性和主要实施方法,以及英语口语化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突出语言的实践性特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运用英语的能力需要在交际的环境下逐步形成,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于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喜欢参与集体活动,这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非常有利的条件。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了就能用,从而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如此循序渐进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1)研究如何才能使孩子们胆大、自信地说英语?(2)研究怎样才能打开学生嘴上的这把“锁”,让孩子们从被动地开口过渡到主动地、胆大、自信地说英语呢?(3)研究如何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实施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调查法:课题组自行编制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家长问卷。以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我校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情况以及家长对培养孩于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看法和做法;(2)个案分析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个体作为长期观察对象,在不同阶段有计划运用不同教学手段,观察并分析其发展动态,进行科学对比,最终得出结论;(3)比较观察法:观察比较学生平时在课内外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反映和取得的教学效果;(4)教育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应用教育经验总结法,进行教学经验总结,在年级和本校推广教学经验、同时通过教学经验总结学会运用教育科学理论的知识,分析所搜集材料和统计数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五、研究的预期目标
(1)“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作为当前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研究探索出一条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捷径;探讨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及运用,初步形成一种可操作性的、生动、形象、活泼,学生爱学,老师爱教的新课型;(2)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被动接受转为自己主动想要学习英语这门国际语言,增加语言输入量,能自觉预习复习、自觉对课外辅导材料进行补充学习,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步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3)学生具有较强烈的口头表达欲望,能改变语言形式,把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4)学会交流。学生能够创设语言情境,为自己主动应用拓展语言创造机会,能够多边多向的交流、合作与讨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沟通情感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使每位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研究过程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教学有鲜明的个性,需要教师的精到的示范,更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开口表达的欲望。为此我们不断摸索有效提高外语口语能力的训练方式:以教材的文本为依托,以学生灵活运用口语进行对话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参与性为目的,增强学生口语能力。就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通过亲切的目光,得体的动作,丰富的表情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以尊重、信任、善待之情感信息。并送给每一位学生一份“保险单”——课堂上是允许你出错的地方。给学生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对于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让其把问题变成文字后对老师说,老师再对其引导说英语;对于在课堂上不敢说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小组内或课外说;等等。
(二)保证课堂训练密度,让学生有机会说英语
为了在每堂课的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内让更多的学生参加训练,首先,我们根据语言实践性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以集体为主,大集体与小集体结合的训练形式,保证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某一内容以后,通常是集体“大合唱”,让个别语言天赋的学生在其间“滥竽充数”,让他们先听懂,逐步学会说,然后通过小组操练,让他们互帮互学,最后则通过课堂检测环节来检查若干名学生或若干组对话学生,让他们上来表演或演示。其次,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或同桌进行对话操练,然后抽生表演,进行竞争评优,从而激发学生要说的更好的欲望;当然我们还采取了小集体到大集体的形式,教师提出一个教学要求后,学生通过结对操练或小组操练,在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基础上向全班演示,配合全班再做集体性的强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