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青年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来源 :当代经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ha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西北强省的陕西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陕西青年则是构建和谐陕西的主力军。在新的时期,陕西青年面临着一些影响自身发展的问题和挑战,这需要社会、各级政府、各级团组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政策引导,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青年的心声,才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服务青年、引导青年、教育青年,使青年在陕西乃至全国的发展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陕西青年 和谐社会 共青团
  
  一、陕西青年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拥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目标”。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陕西不仅是我国西北地区经济最发达、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也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最发达地区之一。作为大西北的门户,陕西在西部地区具有显著地位和较大影响。陕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中国中也正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青年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生力军,是最有朝气、最有活力、最有时代精神的群体。青年无疑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和主体力量。青年的思想道德状况,青年的科学文化素质,青年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青年与社会现实的互动关系,将成为衡量我们的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其次,青年也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受益者。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及自身发展的需要,给青年提供健康成长、安心学习和自主创业的良好环境和制度保障,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陕西青年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分析
  
  2007年6-7月的“和谐社会中的陕西青年调查”活动,针对青年在现实社会所涉及到的问题作了详尽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当代青年的发展与成长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本文仅对其中的四个因素进行简单介绍,并对这四个因素所反映出的问题作一些分析。
  1、陕西青年业余闲暇生活结构需要改善
  调查显示:在青年业余闲暇生活中,电视、互联网等一些娱乐形式成为陕西城乡青年业余闲暇生活的第一首选;在体育健身方面,由于收入方面的限制,青年往往选择那些不花钱的简单的户外体育健身活动;在社会公益活动方面,仅有2.2%的青年选择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
  可以看出,青年业余闲暇生活质量比较低,内容还有待充实,结构还有待改善。考察其原因,首先因为陕西社区文化建设比较落后,致使许多青年没有找到适合自身的健康娱乐活动;其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是十分发达,满足不了青少年的健身需求,而大部分青少年群体收入水平有限,使其在闲暇时间里不太可能进行昂贵的室内体育健身活动;再次,青少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还没有普及到陕西的各个角落,青少年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明显不足,使得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没有成为青年闲暇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2、陕西青年互联网普及率不高,互联网资源利用不合理
  调查显示,只有36%的陕西青年经常使用电脑,并且利用互联网基本局限在娱乐方面,没有将互联网当作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
  陕西是西北省份,经济相对东部地区较为落后,计算机及互联网在一些贫困地区普及率相对较低,甚至在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者中,计算机仍属于奢侈消费,这也是致使陕西青年的电脑使用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另外,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利用互联网可以开阔视野、加强对外交流、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和加强学业。但是往往青年在互联网的使用方面缺少必要的引导,同时网络负面影响大量存在,一些青年长期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导致青年出现了精神和躯体的病症,影响了青年的健康成长。因特网上有一些宣传黄色、暴力等内容的网站,还有一些政治上反动的网站,政治素质不高的青年容易受到影响。同时青年的自控能力比较差,不善于取舍,沉湎于网络而荒废学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影响了青年的正常学习和工作。这使得青年并没有把互联网资源看作是正常的学习、工作工具。
  3、家庭对于青年健康成长影响十分明显
  在这项调查中,38.2%的调查对象认为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是影响青年健康成长的首要因素;13.2%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影响青年成长的第二因素;另有10.3%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泛滥和青少年活动的文化娱乐场所设施少成为影响青年成长的突出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方式在青少年的成长中的重要性。
  不论是我国古代还是西方的思想道德教育,都无一例外的重视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但由于家长自身观念的误区以及文化程度的局限,造成对孩子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逆反心理较强的青少年时代。家庭间如果缺乏必要的沟通和正确的教育,会对青少年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素质教育成为一种口号与形式,思想道德素质成为不受教育者重视的区域,从而使学校教育成为众矢之的。社会环境也有待净化与加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导致相当一部分青年迷失自我,对其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4、陕西青年对共青团组织仍需要正确全面地了解与评价,团组织也需要大力开展对青年的教育
  为了加强青年对共青团组织的认识,本次调研活动涉及了几个相关方面的问题,以下是本次调查问卷中有关青年对团组织评价的有关调查结果(见表1、表2)。
  


  从表1可以看出,青年被调查者认为团组织“无活动、无作用、好像不存在”、“不像群众团体,像机关”“组织文体活动多经济活动少”、“口号多办事少”、“没有倾听青年意见和呼声”等负面评价占到了50.8%,认为团组织“为青年办了不少实事、好事”、“是青年的先进模范组织”只占了33.1%,这一方面说明了青年对团组织的性质缺乏客观、全面地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基层团组织还没有真正起到“青年先锋队”的作用,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从表2可以看出,26.6%的人认为团组织应该“带领青年广泛参与社会生活”,17.4%的人认为“营造团内和谐的人际环境”,这也从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出青年们迫切希望能在和谐的氛围下参与社会生活,担当社会建设的主力军。13.2%的人认为“帮助解决青年的利益问题”、12.7%的人认为“团干部要做青年的知心朋友”这也说明团组织要从满足青年的基本生活需要出发,从日常的生活中关心青年、服务青年。
  
  三、充分发挥陕西青年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上述四个因素只是影响青年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的一部分,而要构建和谐社会,青年是必不可少的生力军,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为青年的发展提供健康的空间,使其充分发挥生力军的作用。针对以上四个部分反映出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要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帮助青年拥有健康科学的闲暇生活
  一是政府部门要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多方筹措经费,建立和完善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二是要致力于提高“注册”志愿者在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中的比例,形成志愿者队伍中坚力量,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并为志愿者行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三是要广泛学习、借鉴国际和兄弟省市志愿者活动成功的运作模式,逐步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志愿服务社会网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2、普及互联网,引导青年合理使用互联网资源
  首先,应该积极联系社会各界做好贫困地区的互联网普及工作;其次,应在共青团协助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再次,要在政府管理下,建立互联网管理组织,合理优化网络环境。网络环境既要宽松自由,又要规范有序,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同时把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点,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确保青年上网健康安全。
  3、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为青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现代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高度融合。为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为青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和学习环境,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一是要提供世界和我国古代的优秀教育资源,宣传与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模式;二是要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学校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育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上;三是各级政府和共青团应不断加强文明社会的建设,为青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4、共青团组织要以服务青年为己任,为构建和谐社会建功立业
  首先,各级共青团应要把握好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发挥共青团组织特殊的优势,切实帮助青年解决人生成长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增进他们对组织的归属感,不断提高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其次,应切实维护青年合法权益,青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再次,积极引导青年参与“和谐发展”实践:积极倡导青年做明、礼、诚、信的新一代青年、引导青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帮助青年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文明理念等,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基层团组织在工作中应尽可能采取青年易于接受的形式贴近青年,服务于青年;最后,团组织对于青年中的弱势群体包括农民工群体,应该采取特殊的引导方式,对在他们在生活、工作上的困难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
  青年在任何时期都是推动时代发展的主力军和先锋,重视青年群体、解决青年中出现的问题、服务于青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只有真正调动起青年群体的力量,社会才能真正彰显出活力与和谐。
  
  【参考文献】
  [1]周新城: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问题[J],理论学习,2007(9).
  [2]罗清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中国市场,2007(39).
  [3]刘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4(14).
其他文献
【摘要】能源安全是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消费安全的有机统一,也是一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应对能源安全的立法体系仍然不完善,缺乏一部能源方面的基本法。文章分析了我国能源安全立法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并着重探讨了我国《能源法》的相关立法问题。  【关键词】 能源安全 能源保障 能源立法    一、能源安全问题概述    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领域。1974年11月,国际能
期刊
【摘要】2006年12月11日,我国银行业为期5年的加入世贸过渡期结束。外资银行开始享受国民待遇,中国银行业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文章通过对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以及中外资银行竞争领域的分析,对中资银行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外资银行 中资银行 全面开放 发展战略    一、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外资银行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它们通常采
期刊
【摘要】文章在公共管理的框架内提出并深入分析了森林资源的集体行动控制、共识和合作、机会主义行为的克服、诱致性与强制性的合作、官僚化与浪费的积极抑制等管理措施。  【关键词】公共经济 森林资源管理 协调 创新    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问题是既繁琐又复杂的问题,因为接近森林资源的人的行动方式形形色色,不可能把他们纳入单一的组织之中。在理想主义者看来,国家是解决公共问题的全能组织。然而事实上,庞大的国
期刊
【摘要】浙江是中小企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中小企业融资难以已被解决这一难题而展开的实践得到最充分的论证。因此文章试图通过对浙江省的实地调研,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浙江 中小企业 融资    一、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浙江处于沿海地带,经济发展迅速,促进了金融体系、律法执行力度等方面水平的提高;对浙江经济发展功不可没的中小企业又在好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下得到了更蓬
期刊
【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这一过程伴随着大规模的制度变迁。文章运用动物行为学模型分析我国转轨时期制度变迁过程中各利益个体在两个集群中的选择,从而揭示政府管制对制度变迁的意义,探讨政府管制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制度变迁 适用度 政府管制 结构性失衡    一、模型Ⅰ——制度利益利用曲线    这里我们运用动物行为学模型来研究制度利益是如何变化
期刊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在我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私营经济的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为促进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克服这些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正是基于这个目的,文章在分析了私营经济发展面临困难的基础上,对促进私营经济发展的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私营经济 困难 对策    一、中国私营经济的困难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私营经济在我国虽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私营经济
期刊
【摘要】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信用经济。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已迫在眉睫,个人信用征用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然而我国长久以来存在信用缺失的现象,有关个人信用征信的法律制度尚在制定起草中。文章从个人信用信息的法律内涵解读出发,分析个人信用信息范围界定背后所隐含的权利冲突,并借鉴国外有关个人信用征信的立法,对有关个人信用信息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反垄断法》的通过给自然垄断企业的反垄断规制提供了法律标准。但是,我国自然垄断企业的反垄断规制不单是一部《反垄断法》就可完全解决的。文章从自然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合理性难以确定、垄断行业内部的阻力不可忽视、防止行政性垄断任重道远、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可能陷入两难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自然垄断企业的反垄断规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反垄断法》条文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自然垄断企业反垄断法
期刊
【摘要】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是在各国不同的法律环境、不同的产权制度结构、不同的金融管制、不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条件下形成的,在不同的国家或是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与发展也应当立足于我国的具体国情,考虑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不同阶段的特点,系统规划,长期完善,尤其应当强调外部竞争机制对银行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扩大竞争范围,强化竞争力度。 
期刊
【摘要】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路径是:流向外地较发达的大中城市是第一渠道,流向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是第二渠道,流向以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带动的农业内部是第三渠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主要有经济性、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素质等方面。近期应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中期应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优化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环境;长期应以推进信息化为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