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从价值的哲学概念入手,分析了社会主义价值的价值主体,主观价值部分与客观价值部分,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关键词:社会主义价值;价值主体;主观价值;客观价值
价值是个度量范畴,是相对于目标而言的对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相关事物发挥作用的衡量价值的产生需要主体去建构目标。目标实现可分为人的需要的实现与事物的实现,相对于人的需要的实现,事物的价值的大小表现为事物带来的感受体验的大小,这是主观价值。相对于事物的实现,价值就表现为其它事物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大小,这是客观价值。而价值观则是人们在价值评价上所持的倾向性态度,它包括在价值主体选择和在事物价值判断上的倾向和差异。对主观价值感受的不同与选择构成了人的主观价值观,对客观价值评价的差异则构成了人的客观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显然要包括价值主体、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三大组成部分。
一、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
社会主义价值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价值主体问题。社会主义价值观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
人是一个类概念,它包括个体、群体(含阶级、民族、国家等)、人类社会三大层次。人类天生有一种以自我和所属群体为本位的价值标准。同一客体对不同个体和群体,其价值不同,具有多元性;但同一客体对人类社会的价值则是确定的、一元的。一般地说,要正确地把握价值,必须以人类社会为价值主体。 一定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的利益,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和方向,所以,要正确地把握价值,必须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
坚持以人民为价值主体,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根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以人类的自由、解放为归宿,它对人和世界的一般价值关系的考察,归根到底也是为了更深刻地实现人类自身的主体价值。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也就是价值创造主体。我们必须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以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一切言论行动的最高标难,时时处处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础。
二、社会主义主观价值
社会主义主观价值有多种表现形态,它包括群体的与个体的,追求群体主观价值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的主观价值。社会主义主观价值观的选择应当是社会群体中每一个个体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1、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主观价值的核心。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崇高目标,也是一个社会应当竭力实现的的主导价值目标。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也是一个社会的现实的历史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由片面到全面、由必然到自由的渐进的能动的发展过程。
2、社會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涉及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深层本质是利益分配的合理与对称。从社会视域来看,公平的内容不只是合理的财富分配,还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社会地位、文化教育、司法制度、社会救助、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乃至包含机会、人格和荣誉的合理配置等,亦即政治、经济、文化等利益在不同人群、个人之间的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其次,现代社会中的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是公平的核心内容。权利公平主要是指平等地分配所有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机会公平主要是指主体参与某种活动和拥有相应条件方面的平等。再次,公平可分为分配规则和评价或裁判规则。公平归根结底乃是社会行为规范的公平,即所谓制度规则公平,这是公平的存在形式,是实现公平的重要环节和必要保障。公平又是按照法律、政策、道德等刚性和柔性规则来评价人们行为以及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准则。分配规则决定着一定的主体应当享有什么样的权益,评价或裁判规则用于处理外显的或潜在的矛盾、冲突双方的权益关系。
三、社会主义客观价值
社会主义客观价值则是为了实现主观价值起到关键作用的思想、制度、精神、观念、风气等客观的事物,它们都是工具价值。对保证社会主观价值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以下四种事物。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这就要求我们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自觉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理想教育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代表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包容性。这个共同理想,把国家、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国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人民要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有利于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共同为之奋斗。这个共同理想,既体现了现阶段党的奋斗目标,又体现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要求共产党员把为最高理想而奋斗同为现阶段共同理想而奋斗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3、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既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需要倡导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需要确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关键词:社会主义价值;价值主体;主观价值;客观价值
价值是个度量范畴,是相对于目标而言的对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相关事物发挥作用的衡量价值的产生需要主体去建构目标。目标实现可分为人的需要的实现与事物的实现,相对于人的需要的实现,事物的价值的大小表现为事物带来的感受体验的大小,这是主观价值。相对于事物的实现,价值就表现为其它事物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大小,这是客观价值。而价值观则是人们在价值评价上所持的倾向性态度,它包括在价值主体选择和在事物价值判断上的倾向和差异。对主观价值感受的不同与选择构成了人的主观价值观,对客观价值评价的差异则构成了人的客观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显然要包括价值主体、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三大组成部分。
一、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
社会主义价值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价值主体问题。社会主义价值观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
人是一个类概念,它包括个体、群体(含阶级、民族、国家等)、人类社会三大层次。人类天生有一种以自我和所属群体为本位的价值标准。同一客体对不同个体和群体,其价值不同,具有多元性;但同一客体对人类社会的价值则是确定的、一元的。一般地说,要正确地把握价值,必须以人类社会为价值主体。 一定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的利益,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和方向,所以,要正确地把握价值,必须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
坚持以人民为价值主体,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根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以人类的自由、解放为归宿,它对人和世界的一般价值关系的考察,归根到底也是为了更深刻地实现人类自身的主体价值。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也就是价值创造主体。我们必须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以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一切言论行动的最高标难,时时处处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础。
二、社会主义主观价值
社会主义主观价值有多种表现形态,它包括群体的与个体的,追求群体主观价值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的主观价值。社会主义主观价值观的选择应当是社会群体中每一个个体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1、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主观价值的核心。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崇高目标,也是一个社会应当竭力实现的的主导价值目标。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也是一个社会的现实的历史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由片面到全面、由必然到自由的渐进的能动的发展过程。
2、社會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涉及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深层本质是利益分配的合理与对称。从社会视域来看,公平的内容不只是合理的财富分配,还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社会地位、文化教育、司法制度、社会救助、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乃至包含机会、人格和荣誉的合理配置等,亦即政治、经济、文化等利益在不同人群、个人之间的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其次,现代社会中的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是公平的核心内容。权利公平主要是指平等地分配所有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机会公平主要是指主体参与某种活动和拥有相应条件方面的平等。再次,公平可分为分配规则和评价或裁判规则。公平归根结底乃是社会行为规范的公平,即所谓制度规则公平,这是公平的存在形式,是实现公平的重要环节和必要保障。公平又是按照法律、政策、道德等刚性和柔性规则来评价人们行为以及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准则。分配规则决定着一定的主体应当享有什么样的权益,评价或裁判规则用于处理外显的或潜在的矛盾、冲突双方的权益关系。
三、社会主义客观价值
社会主义客观价值则是为了实现主观价值起到关键作用的思想、制度、精神、观念、风气等客观的事物,它们都是工具价值。对保证社会主观价值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以下四种事物。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这就要求我们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自觉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理想教育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代表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包容性。这个共同理想,把国家、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国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人民要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有利于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共同为之奋斗。这个共同理想,既体现了现阶段党的奋斗目标,又体现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要求共产党员把为最高理想而奋斗同为现阶段共同理想而奋斗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3、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既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需要倡导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需要确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