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4-156-01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听过各种示范课、研讨课、评优课,但却感觉数学课堂已经成为同行们为了追求课堂的花俏和完美而进行的“走马观花”式的教学。或许,如果再不走出这种教学改革中的误区,我们的数学课堂将会步入一个“死胡同”。
误区一:情景创设——牵强附会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教学知识。”因此,现在很多数学教师在设计课时,都在为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形而绞尽脑汁,以至在一些公开课教学中自然就出现了一些情境牵强附会或根本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现象发生。有一次听一节而年级的“乘法”课,教师首先出示一幅美丽的图画: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中间有一条小河,小河上有座桥,小桥的一侧有几棵小树在随风摇曳,树下的草地上有三组兔子,每组有2只。老师问:“小朋友,你们看到什么了?”有的说“看到了草地”,有的说“看到了小河”。教师问:“还看到什么了?”“还看到了小桥、河水、小树。”这时,老师拉长脸,瞪着眼,狠狠地问:“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兔子吗?”学生这才异口同声的回答:“看—到—了。”“那么,一共有几只兔子呢?又是怎么数的?”学生说:“有6只兔子,我是一只一只数的。”教师又急切地问:“还可以怎么数呢?”另一名学生说:“共有6只兔子,我也是一只一只数的。”教师迫不及待地说:“难道不可以两只两只地数吗?”学生终于说:“可以两只两只地数,有3个2只,一共有6只兔子。”……初看如上教学情境,似乎非常“漂亮”,听后却让人忍俊不禁。我笑过后,心里泛起一丝悲哀,造成学生认识上的模糊,都是教师自己没有及时作出相应的评价酿成的。因此,在情境创设上,要充分考虑会不会牵制学生的思维,学生有没有自主探索的空间,等等。
误区二:媒体应用——舍本逐末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参与教学是能产生其他教学手段无法相比的效果。它集声、形、色为一体,可以给学生更为直观的体验和更愉悦的享受。但很多的数学课堂似乎都以是否应用多媒体设备来作为评定一节好课的必要条件,每上一次展示课,教师都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做多媒体课件。似乎不用课件你就是老土了,落伍了,就意味着你将被淘汰。由此一来,这样的课堂越来越多:多媒体在课堂上使用泛滥,课件也制作得越来越精美,像电视里的动画片一样。原本教师可以用简洁话语轻轻带过的内容,却一定要课件展示,成了人机对话。在讲授新课时,课件为了在思路上“帮助”学生学习,设计得非常“细致”,只要学生看课件演示就能知道结果,人为降低了学生的思维要求,致使学生在课堂上无需多动脑筋,浅尝辄止。再则对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来说,做一个精美的课件不是花上一两个小时就能成功的,况且每位数学教师平时都是课务繁多,又有多少精力去做课件呢?在展示课、评优课上你用了课件,平时课堂教学中会用多少?这时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误区三:开放过度——放任自流
在新课标下的数学实践课上,有的老师认为,既然让学生探究学习,在探究过程中老师就要越“放”越好,再也不需要教师的指导。于是课上,听得最多的就是教师充满柔情的鼓励话语:“你像怎样做就怎样做”。——乍听起来,似乎很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一、二年级的学生毕竟年纪小,已有的知识水平有限,如果教师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地听任学生“自由”发展,那还需要教师干什么?虽然学生在乱讲乱做中也得到了一定得快乐,但这种快乐只不过是一种“海市蜃楼”,飘渺而短暂。最后,学生也不会有真正的进步,教师也没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与义务,没当好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
误区四:评价运用——滥用失真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激励性评价,因此现在的示范课、研讨课上,当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表扬他!”于是其他学生便投其所好,“嗨,嗨,嗨,你真棒!”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学生又回答了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下来,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回答得好的学生额头上都贴上了几颗金星,回答得不好的学生也能意外地得到教师翘起的大拇指。
过去的传统教育似乎总是一味地批评指责,现在的教育则有了太多的表扬。其实,凡事都需要有个度,这样过多过滥的鼓励早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从受表扬同学的角度来分析,鼓励手段也并非用得越多越好,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反而变得不珍视老师的表扬。从鼓掌同学的角度来分析,表面上学生是在参与评价,实际上这种表扬并没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部分同学甚至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或有更为精彩的发言。从人格培养的角度分析,反倒有使学生养成双重人格之嫌。因为他们心里并不这样想,嘴上却得这么说,手上却得这样做(鼓掌),这样表扬也就谈不上尊重全体学生,这样的评价在课堂中又有什么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数学教学要由偏重知识传授向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素质的培养,但是如果过分注重学生学习的愉悦性和自主性,过分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花俏,必然与课标相背离。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听过各种示范课、研讨课、评优课,但却感觉数学课堂已经成为同行们为了追求课堂的花俏和完美而进行的“走马观花”式的教学。或许,如果再不走出这种教学改革中的误区,我们的数学课堂将会步入一个“死胡同”。
误区一:情景创设——牵强附会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教学知识。”因此,现在很多数学教师在设计课时,都在为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形而绞尽脑汁,以至在一些公开课教学中自然就出现了一些情境牵强附会或根本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现象发生。有一次听一节而年级的“乘法”课,教师首先出示一幅美丽的图画: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中间有一条小河,小河上有座桥,小桥的一侧有几棵小树在随风摇曳,树下的草地上有三组兔子,每组有2只。老师问:“小朋友,你们看到什么了?”有的说“看到了草地”,有的说“看到了小河”。教师问:“还看到什么了?”“还看到了小桥、河水、小树。”这时,老师拉长脸,瞪着眼,狠狠地问:“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兔子吗?”学生这才异口同声的回答:“看—到—了。”“那么,一共有几只兔子呢?又是怎么数的?”学生说:“有6只兔子,我是一只一只数的。”教师又急切地问:“还可以怎么数呢?”另一名学生说:“共有6只兔子,我也是一只一只数的。”教师迫不及待地说:“难道不可以两只两只地数吗?”学生终于说:“可以两只两只地数,有3个2只,一共有6只兔子。”……初看如上教学情境,似乎非常“漂亮”,听后却让人忍俊不禁。我笑过后,心里泛起一丝悲哀,造成学生认识上的模糊,都是教师自己没有及时作出相应的评价酿成的。因此,在情境创设上,要充分考虑会不会牵制学生的思维,学生有没有自主探索的空间,等等。
误区二:媒体应用——舍本逐末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参与教学是能产生其他教学手段无法相比的效果。它集声、形、色为一体,可以给学生更为直观的体验和更愉悦的享受。但很多的数学课堂似乎都以是否应用多媒体设备来作为评定一节好课的必要条件,每上一次展示课,教师都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做多媒体课件。似乎不用课件你就是老土了,落伍了,就意味着你将被淘汰。由此一来,这样的课堂越来越多:多媒体在课堂上使用泛滥,课件也制作得越来越精美,像电视里的动画片一样。原本教师可以用简洁话语轻轻带过的内容,却一定要课件展示,成了人机对话。在讲授新课时,课件为了在思路上“帮助”学生学习,设计得非常“细致”,只要学生看课件演示就能知道结果,人为降低了学生的思维要求,致使学生在课堂上无需多动脑筋,浅尝辄止。再则对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来说,做一个精美的课件不是花上一两个小时就能成功的,况且每位数学教师平时都是课务繁多,又有多少精力去做课件呢?在展示课、评优课上你用了课件,平时课堂教学中会用多少?这时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误区三:开放过度——放任自流
在新课标下的数学实践课上,有的老师认为,既然让学生探究学习,在探究过程中老师就要越“放”越好,再也不需要教师的指导。于是课上,听得最多的就是教师充满柔情的鼓励话语:“你像怎样做就怎样做”。——乍听起来,似乎很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一、二年级的学生毕竟年纪小,已有的知识水平有限,如果教师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地听任学生“自由”发展,那还需要教师干什么?虽然学生在乱讲乱做中也得到了一定得快乐,但这种快乐只不过是一种“海市蜃楼”,飘渺而短暂。最后,学生也不会有真正的进步,教师也没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与义务,没当好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
误区四:评价运用——滥用失真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激励性评价,因此现在的示范课、研讨课上,当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表扬他!”于是其他学生便投其所好,“嗨,嗨,嗨,你真棒!”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学生又回答了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下来,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回答得好的学生额头上都贴上了几颗金星,回答得不好的学生也能意外地得到教师翘起的大拇指。
过去的传统教育似乎总是一味地批评指责,现在的教育则有了太多的表扬。其实,凡事都需要有个度,这样过多过滥的鼓励早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从受表扬同学的角度来分析,鼓励手段也并非用得越多越好,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反而变得不珍视老师的表扬。从鼓掌同学的角度来分析,表面上学生是在参与评价,实际上这种表扬并没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部分同学甚至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或有更为精彩的发言。从人格培养的角度分析,反倒有使学生养成双重人格之嫌。因为他们心里并不这样想,嘴上却得这么说,手上却得这样做(鼓掌),这样表扬也就谈不上尊重全体学生,这样的评价在课堂中又有什么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数学教学要由偏重知识传授向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素质的培养,但是如果过分注重学生学习的愉悦性和自主性,过分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花俏,必然与课标相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