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浅谈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jil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作水平的高低,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质。如何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究的课题,本文根据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谈了一些体会,希望能对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作文;写作素材;写作兴趣
  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中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水平的高低,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质。如何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博观攫取,积累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观古今,很多文人对写作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而且得出了十分相近的结论。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说道:“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揭示了写作的本质是“物—意—文”的双重转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作文材料。
  (一)立足教材,摘取实例,举一反三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熟练运用教材中的实例为写作服务。”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讲解课文中的实例,把实例所要表达的意思说明清楚,并让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挖掘出其它的论点。通过这种途径不仅可以让学生把教材学活学透,又能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可谓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二)着眼课外,广泛阅读,获取信息
  1.着眼于课外,可以拓宽中学生的视野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中学生的课程多,课业负担重,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只看重考试分数,认为看课外书浪费时间,种种原因制约了他们阅读课外读物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教师就可以有目的地布置一些中学生优秀作文和中外名著的阅读,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内拉到课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从而养成他们阅读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中学生尚未踏入社会,而且年龄尚小,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成年。因此,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是有限的。所以,中学生要积累素材,不可能样样亲身经历,这就要求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多读一些名篇名著,博览群书,以积累丰富的词汇、语汇和借鉴文章的写作方法,为写作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三)感知生活,细心观察,注重生活的积累
  1.教会学生感知生活,捕捉写作灵感
  从“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的观点来看,写作素材的来源除了间接知识外,还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叶圣陶先生在《读书二首》中写道:“善读未写书,不守图书馆,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让学生多参与社会生活,细心观察,增加体验,积累写作素材,捕捉写作灵感,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优秀作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时,一定要求学生分门别类地搜集,去糙存精地积累,并渐渐地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2.细心观察,关注身边之事
  观察生活,是指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老师要有意的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唱,去尝,去触摸,并坚持写观察笔记。
  学生只有细心观察周围的环境,积累好的素材,才能把外物和内在的情感连接起来,产生触景生情之感,从而写出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文章。
  二、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享受写作的情感
  (一)变换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事实上,在学校学习的许多东西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但是人的思想所接触过的一切文明财富会在心灵中——首先在情感、内心感受中——留下痕迹。”也就是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可以利用看图、听音乐或创設能拓展学生想象力的环境等方式,引导学生更高层次地去思考和想象,并让学生把所想所感写下来。
  (二)精心设计作文题目
  1.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设定作文题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体验感悟,写起来也就有话可说。如果命题偏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文任务,只得凭空捏造作文素材,七拼八凑,应付了事,导致文章缺乏真情实感,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2.命题要新颖别致
  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特别强烈的阶段,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尤其浓厚。所以,语文教师在命题时要新颖别致,切合了学生的心理,才容易引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新意。
  在作文命题时,语文教师在作文要求上要宽泛,淡化文体要求,尽量不给作文以体裁限制。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是一门思想性,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义不容辞。大多语文老师都深刻地认识到这点,并在语文课堂上抓住契机,适时渗透。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却很少有教师能够让德育渗透一以贯
期刊
目的 通过对比试验探讨妇产科疾病患者中,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效果与其他治疗方案效果是否有明显不同.方法 选取本院妇产科患者70例,根据临床不同药物治疗方法以及对比试
目的 分析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于提升小儿肺炎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照组患儿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运用品管圈活动来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肺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已被广泛运用于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究,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建构新知、提高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数学;自主探究;实施;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
摘 要: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性质和水平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身心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师生关系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对师生关系提出的要求分析出发,对优化師生关系及未来师生关系的发展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师生关系;高效课堂  何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因为教育说到底是师与生的交往活动,倘若不能对师生关
我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多年,三十多年来语文教材对作文的要求是几经修改,让我们语文教师大伤脑筋的是作文教学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方法,各家众说纷纭,都有可取的优点,但是都不是完整版。我自己也感觉很困惑,我一直在反思,问题在什么地方,总结一下有下面的感悟。  一、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包括教材中的部分专项训练  出现得多的是一些未紧扣学生生活的命题作文,学生对它不熟悉,兴趣不高,或者重复
期刊
看图写话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看图写话能力可以说是作文的基本功,在写话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正确认识并合理指导,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看、想、说、写能力,为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滔滔的江河发源于涓涓的细流,我想这项基本功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就的,也不是一两堂课就能形成的。它的形成要有一定的过程,要靠长期积累。如何指导孩子们写好看图写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期刊
训练课,不是常态的语文课,是实现学生多读书、多感悟、多表达、多积累、多运用的途径之一。目前,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训练学生,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能力上来了,才能做到压缩语文课时,让学生大量阅读,扩大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训练呢?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速读速记。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速读速记?速读速记就是读得快、记得快、
期刊
目的 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新生儿预后和产妇妊娠结局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接收的92例产妇为对象,根据分娩时期,把分娩活跃期时实施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