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管理策略的转变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l1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如何引导教师队伍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使目标变成现实,对管理者特别是校长来说是一场智慧的考验。学生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处在这次改革浪潮的核心地位,教师工作的成效如何将直接决定这次改革的成败。本文就教师管理层面探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管理策略的转变。
  
  一、思想观念:服从——服务
  
  以往一些学校管理,是让被管理者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管理者的意志,老老实实地服从、规规矩矩地做事,按部就班地完成具体的工作。应该说,这确实也是一种管理理念,而且有时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与新课改的要求是相左的,新课程所要求的现代学校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其核心应当包括两点:一是看在某种管理制度下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另一个是看一个人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是否活得有尊严和有价值。作为校长,在观念上必须克服传统的“教师服从我”的陈旧意识,牢固树立“我为教师服务”“校长的生命在教师手中”的思想。尊重广大教师,发现他们的优点,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热情为他们服务,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比如新课程设置了综合课程,还设置了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这对教师素质和工作方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教师需要“充电”,需要更广阔的教学空间,需要更先进的教学条件和更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这些都离不开校长的支持和帮助,作为校长,必须竭尽所能为新课改、为教师搭建丰富多彩的舞台,为教师提供“道具”,跑好“龙套”。否则,上述课程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概括起来校长的服务意识大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努力构建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2.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3.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体系。4.建立刚性管理和以德治校相结合的激励机制。5.及时满足教师在提升、晋级、评优、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合理需求等。
  
  二、行为取向:独立——合作
  
  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的管理行为应有哪些变化?笔者认为,在行为取向上校长应由独立走向与教师们的密切合作。面对新课改这个全新的课题,校长有担当“教师的导师”的义务却未必有充当“教师的教师”的实力。因此校长应抱谦虚谨慎的态度,确立“在新课改面前人人都是学生”的思想,发扬民主作风,调动全体教师的智慧,积极与教师们合作,攻克新课改中的难题,取得令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的成果。而不能独立于教师群体,超脱于新课改之外。
  校长管理行为上与教师的合作包括:
  1.由发号施令者变为研究者、从指挥员变为排头兵,“新课改”迫使校长必须与教师一起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只有校长搞研究了,才能带动教师搞研究。
  2.从决策者变为设计参与者,课改要求校长必须提前做出规划,并和教师们一起参与,才能形成大家共享的结果。
  3.从行政领导变为专业指导,应具备宽厚的专业知识能力,努力成为真正的领头羊,让全体教师信服。
  4.变“单口”为“群口”,即重视民主,强调合作与交流。走近教师,成为教师的引导者、合作者甚至协作者,提倡反思,创建良好的研究氛围。
  5.推动建立中层干部与教师民主、开放的教研伙伴关系。领导与教师互交检查的作业,各自形成反馈意见,实现双向交流。
  6.在全校推动创建学习型组织,达成共享的目标,形成集体探索、一起奋斗的气氛,形成学习的制度和习惯,鼓励教师学会与人合作,鼓励教师自我超越。
  7.充分依靠教职工代表大会,与教师一道共同管理好学校各项事务。
  此外,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的合作精神不能局限于教师群体,要放开眼界,与专家合作、与家长合作、与社会各界合作。一句话,要与校外一切对新课改有利的力量合作,并建立相应的合作——反馈机制,形成稳定的交流渠道。方能“跳出课改看课改”,提高效率,减少探索过程中的盲目和空耗。
  
  三、教师素质:工匠——学者
  
  教师素质日益成为推进新课改的“瓶颈”。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这对当前教师群体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校长应该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关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积极创设条件引导教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认真研究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对象,发展教师个性提升层次。为此笔者认为,校长要做到四个“引导”。
  1.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中的应用,教语文的也不“光顾”历史、地理、政治书籍。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作为校长,必须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制订激励措施让老师不断充电和补充营养,特别要不断向教师灌输终身学习的观念。当前,教师的知识学习应侧重于三方面:
  一是广泛涉猎,做个“杂家”。教文科的必须掌握一些数理化知识,教理科的也应懂一些文史哲知识`,还必须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乃至音乐、体育、美术和劳技素质,否则就是只有健全身体而无健全头脑之人。
  二是必须掌握与素质教育相关的知识。素质教育推行了这么多年,很多老师未必知道素质教育是怎么回事,校长应予以必要的指导,加强督促检查,真正扎实有效地补好这一课。
  三是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技术日益成为教师必备素质,这是大势所趋,校长应该给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让教师特别是老教师尽快掌握相关知识。
  2.引导教师转变工作方式方法
  新课改需要教师改变其工作方式,主要指教师之间要更加紧密地合作,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将打破班级界限,根据课题的需要和兴趣组成研究小组,由于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语文、地理、历史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实验员、图书馆员之间的配合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校长要在其中起到“黏合剂”的作用,倡导“结对子”“好师徒”“课题组”等合作形式,引导教师把自己的工作与研究紧密结合。做到平时工作人人有课题,个个参与研究。学校定期展示,对研究成绩突出者给予表扬和奖励。
  新课改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方法。众所周知,“一言堂”“满堂灌”“地毯式轰炸”等现象十分普遍,形而上学的诠解“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机器,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津津乐道的是某某学生考得怎样,闭口不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只字不提如何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能力,以加重学生负担为能事,搞得学生苦不堪言,甚至怨言四起。作为校长,首先要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还自主给学生。其次要引导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之中获取新知识。最后,督促教师尽快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等被实践证明了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率。
  3.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因此,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校长必须引导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1)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2)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3)尊重被孤立和被拒绝的学生;(4)尊重有过错的学生;(5)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6)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必须要求教师做到: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学校可以定期评选“师德标兵”,大力开展“教师形象工程”建设,并将其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条件。
  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树立宽广的服务观。什么是教师眼中的人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为了上名牌、读重点,一些教师对成绩好的尖子悉心关照、百般呵护,冷淡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造成畸形“人才”辈出,而出现学困生越来越差的局面。在新时期,校长必须采取措施矫正某些教师的人才观,提倡宽广的服务观,让全体教师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己任,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
  4.引导教师做名优特教师
  校长要把学校名师推进工程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抓,制定并实施“新世纪名优特教师培养工程”等举措。具体操作时可采取分层培养的办法:比如新教师培养,可采取指定性“导师制”,要求新教师做到“一年入门、两年过关、三年达标”;教坛新秀培养可通过每年度“青年教师十佳”评选推出;教学能手培养要在业务能力强、在教学上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教师中选拔;学科带头人要在教学效果显著,教育、教学工作答疑咨询能力强、教科研成绩突出的教师中评出;教育专家的培养要在师德、教育、教学或改革、管理方面被公认为有影响力的教师中产生。这些人的相关福利补贴可以写进学校的公开规章制度里,起到示范激励作用。还要让他们有承担各种分外任务及各种社会工作的机会,使其时时有展示的舞台,有成功的感受。
  
  四、评价方式:终结——发展
  
  教师的评价可以说是一个隐藏在许多校长心里“共同的伤痛”。在新课改推行过程中,一些老师兢兢业业,拓展了课堂空间,开展了许多研究活动,但结果是“费力不讨好”:学生欢迎、家长反对、社会质疑。校长虽心知肚明,却由于“该教师任教班级成绩不理想”而爱莫能助。相反,一些死板教条,靠强输硬灌和加班加点施教的老师却因成绩突出大受家长欢迎。这固然有当今考试制度和家长认识的问题,但作为校长不能混同于家长的认识,要正确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和价值。教师评价,从目的上可分两种类型:一是奖惩性教师评价,二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以奖励和惩处为最终目的,通过对教师工作表现的评价,做出解聘、调动、晋升、降级、加薪、减薪、增加奖金等决定。这种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改革,但这种动作是自上而下的,常常只能引起少数人的共鸣和响应,而且这种评价指向教师过去的工作表现,说到底是一种终结性评价,不利于未来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开放性的、双向的教师评价过程,它建立在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和谐的气氛贯穿评价过程的始终,它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其评价的指标体系由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构成:即素质评价指标(反映教师基本素质的指标);职责评价指标(反映教师工作状况的指标)和绩效评价指标(反映教师的工作成效)。其中素质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基础,职责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客观地说,当前要完全抛弃奖惩性教师评价而采用发展性教师评价,在现实操作中有一定难度,因为发展性教师评价本是一个全新的评价体系,其实践操作的完善还需探索。因此,校长应该具备长远的目光、改革的勇气和不懈探索的精神,使对教师的评价逐渐由终结性评价过渡到发展性评价上来。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管理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动态管理过程,不会一劳永逸,挑战和机遇并存,在解决诸多难题的过程中,校长的管理水平必会走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江苏泗阳县城南中学)
其他文献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于1818年创作的一部小说,该小说不仅开创了科幻小说的先河,而且也是一部经典的哥特式作品。在《弗兰肯斯坦》中,作者始终以弗兰肯斯
探讨CT对喉癌的诊断价值及限度。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CH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主动脉肺动脉侧支血管分流(APC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探查32例CCHD合并PDA/APCA,将探查结果
学业归因风格关系到学习者对目前学习结果的看法以及后续学习行为的产生。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所示范性高中的355名高二学生的英语学业归因风格
目的探讨腹水细胞学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0月~1998年10月收治的54例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就其术前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比较,并分析腹水细胞
职业教育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标。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提升其立足社会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德育,让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也是"大思政"教育的基
《厄舍府的倒塌》是19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爱伦·坡的经典之作之一,小说以恐怖压抑的基调展现了主人公厄舍人格崩塌的全过程。学者们多从该作品的写作风格以及叙事技巧等
李卉女士翻译的《草原土拨鼠小镇》生动有趣,语言流畅贴切,人物形象还原度高。但读者稍加细读,仍可发现些许不足。本文从三个角度对译作可斟酌之处进行分析:对原文词义理解不
近年来,关于中国常见菜肴的翻译日趋完善,但对中国民族菜肴翻译的研究却为数不多。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样、特色鲜明。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