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音乐课程中号子、山歌的教法,可以让学生欣赏后说出它与普通歌曲不一样的特点,然后分组用“一领众和”“分角色演唱”等形式来学唱。小调最典型的教法是“异曲同唱”,班级分组同时演唱不同的版本。北方少数民族民歌的教法,则因曲而异。曲艺音乐的教法,可以让学生欣赏作品后,列表分析不同曲艺样式的流行地区、方言、曲调、伴奏、风格等。戏曲音乐的教法,可以让学生先看视频,再分段模仿演唱,课后再组织丰富的教学延伸活动。
【关键词】中学 民族音乐 教学
中国有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各民族音乐,就像五彩缤纷的花朵,在民族大家庭中散发出自己的文化魅力。中国的民族音乐又是世界民族之林的一棵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它以丰富璀璨的繁花硕果、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独特多样的个性风貌,风格鲜明地屹立于世界音乐之王国。
中国民族音乐教学是中学音乐课程中的一部分。民族音乐的教学,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的音乐见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归属感。
学习民族音乐,宜从教材中感性的具体音乐作品入手,当然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具体的音乐作品,教学中必须做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同时,民族音乐的学习,由读到听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由学唱到背唱整首作品,才是真正的掌握,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从而品味出音符上的中国味道。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我国各民族音乐的发源地,做一些实地考察。
一、民歌的教学
民歌的体裁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中编唱并直接为其服务的民歌,这一特点是号子区别于任何一首歌曲的不同之处。直接来自于劳动的特点形成了“号子”这类民歌鲜明的音乐特色:节奏铿锵有力、大多无伴奏、形式多为一领众和,音乐性格坚定、果敢等等。例如,《川江船夫号子》中,有在平静江面上航行时唱的旋律舒畅、悠扬动听的《平水号子》和《下滩号子》,也有发现险滩准备投入紧张战斗时唱的坚定有力、充满信心的《见滩号子》,以及在闯滩夺险与凶滩恶水搏斗时唱的急促紧张、气势强烈的《上滩号子》和《拼命号子》。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仔细听,最好能说出它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分组用“一领众和”的形式来学唱,要唱出号子豪迈、强烈的特点。大多数号子是没有歌词的,教师可以依据音乐情境,配以适当的情境图片,来调动学生欣赏的积极情绪。
山歌产生在辽阔宽广的山水之间,具有声调高亢、嘹亮,节奏和感情抒发自由的特点。八年级的欣赏课中,《什么水面打跟斗》就是一首很好听的山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欣赏一遍,再回答出“对唱”这种演唱形式的特点,比如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较自由、常用上扬的自由延长音来抒发情感、字里行间渗透出主人公的情绪与性格等等。最后,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分角色演唱刘三姐和秀才的旋律,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和体验山歌的情感和演唱特点。
小调是产生在群众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歌曲。小调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多样化,具有曲折、细致的表现特点。小调的流传最为广泛、普遍,七年级音乐教材中的《茉莉花》,是最好的小调教材。这首最早取材于《鲜花调》的民歌,经过多年的改编、修改、整合,成为大众心目中“小调民歌”的代名词。最常见的有两个《茉莉花》版本,学生都非常熟悉,只要播放伴奏音乐,他们就会哼唱起来。近几年来,在这首经典民歌的教学中,有了很多创新的教法。最典型的一种就是“异曲同唱”,即把全班学生分成两部分,同时演唱不同的版本,会取得非常美妙的效果。2013年4月在镇江举行的“苏少版初中音乐教材培训会”上,就有专家让在场的音乐教师分成男女声来进行“异曲同唱”,结果发现效果更好,这也给中学音乐的民歌教学带来了启示:民歌的旋律久唱不衰,但教法可以不断创新。
北方的少数民族民歌的教法可以因曲而异。有的可以从歌曲的背景故事入手,如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讲述关于“嘎达梅林”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有的也可以从民歌的种类开始,比如《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花儿”,这就需要教师先给学生讲解“花儿”和“花儿会”,然后再学唱歌曲;还有的则可以从介绍作者开始,比如新疆民歌《青春舞曲》,上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西部歌王”王洛宾的资料和歌曲,然后从欣赏他的代表作《在那遥远的地方》开始教学,等等。
二、曲艺音乐的教学
曲艺是一种表演艺术,泛指说唱音乐,大致可分为: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和琴书五类。八年级欣赏课中,有一课为欣赏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和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两种曲艺离中学生的生活都比较远,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其特点和形式。苏州评弹有着抑扬顿挫的音调、优美儒雅的音律。《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为毛泽东诗词谱曲的优秀作品,是一首抒发悼念情感之作。作者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通过奇特而瑰丽的联想,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歌颂了革命先烈生死不渝的革命情怀。《重整河山待后生》是为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度身订制”的主题歌,这部电视剧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同名小说,而老舍先生的小说本身就“京味”十足,契合这一背景,词曲作者特地选用了京韵大鼓这一北京传统曲艺作为主要表现形式。骆玉笙先生的演唱,苍润、浑厚、开阔,而且通俗、自然。但是,作为电视剧的主题歌,它又带有很强的流行音乐元素。
欣赏完以上两首作品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列出一张表格,分别从流行地区、方言、曲调、伴奏、风格几个维度,比较、了解南北方有代表性的说唱音乐片段,充分感受曲艺音乐的特点。然后,再欣赏四个音乐片段,分别是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山东琴书及东北二人转的几个唱段,要求学生根据音乐语言的特点,独立地分辨出具体而又风格迥异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
三、戏曲音乐的教学
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有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其中最基本的是诗歌、音乐、舞蹈三种要素。戏曲音乐的唱、念是诗歌化和音乐化的,做、打则是舞蹈化的。让戏曲走进音乐课堂,可以使学生在戏曲的氛围中亲身体验戏曲丰富的韵腔、内在的神韵,品味中国民族音乐的内涵,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八年级第五单元的《梨园漫步》是一堂戏曲音乐课,教材内容主要是京歌《唱脸谱》和黄梅戏《山野的风》。学唱前,可以让学生先看一段原版的《唱脸谱》演唱和一段黄梅戏《天仙配》的录影视频。《唱脸谱》的旋律,学生相对比较熟悉,很快可以激发学生想学唱的欲望。接着,教师可以从我国的国粹——京剧入手,讲述它的起源、四大行当、两大唱腔等。然后再讲解黄梅戏的特点,即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它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在进入教学互动体验环节中,教师可以请学生一一说出歌曲中脸谱上呈现的人物分别是谁,最后再分段模仿演唱。集体做“回放”游戏,要求学生回忆黄梅戏《山野的风》的旋律,并努力模仿演唱出其中的一两句。
这样形式多变的音乐教学方法,正是为了激发学生对“京歌”“黄梅戏”的兴趣,在学唱“京歌”“黄梅戏”的同时,也对京剧、黄梅戏等地方戏曲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课后的教学延伸也非常重要,比如,要鼓励学生主动了解更多的民族戏曲知识;尝试认识戏曲伴奏的乐器,尝试演奏戏曲合奏乐器;观看戏曲影视节目或者看现场演出,欣赏戏曲人物造型,模仿简单动作;了解本地区戏曲样式,学唱其中的精彩片段;策划、组织学生开展戏曲模仿秀活动;在校园重大演出活动中,植入戏曲音乐板块,等等。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民歌约有30万首左右,民族民间器乐也有200余种,戏曲约有360多个剧种。民族歌曲与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渗透着民族文化的精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学音乐教师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为我国的民族音乐教学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
【关键词】中学 民族音乐 教学
中国有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各民族音乐,就像五彩缤纷的花朵,在民族大家庭中散发出自己的文化魅力。中国的民族音乐又是世界民族之林的一棵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它以丰富璀璨的繁花硕果、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独特多样的个性风貌,风格鲜明地屹立于世界音乐之王国。
中国民族音乐教学是中学音乐课程中的一部分。民族音乐的教学,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的音乐见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归属感。
学习民族音乐,宜从教材中感性的具体音乐作品入手,当然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具体的音乐作品,教学中必须做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同时,民族音乐的学习,由读到听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由学唱到背唱整首作品,才是真正的掌握,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从而品味出音符上的中国味道。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我国各民族音乐的发源地,做一些实地考察。
一、民歌的教学
民歌的体裁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中编唱并直接为其服务的民歌,这一特点是号子区别于任何一首歌曲的不同之处。直接来自于劳动的特点形成了“号子”这类民歌鲜明的音乐特色:节奏铿锵有力、大多无伴奏、形式多为一领众和,音乐性格坚定、果敢等等。例如,《川江船夫号子》中,有在平静江面上航行时唱的旋律舒畅、悠扬动听的《平水号子》和《下滩号子》,也有发现险滩准备投入紧张战斗时唱的坚定有力、充满信心的《见滩号子》,以及在闯滩夺险与凶滩恶水搏斗时唱的急促紧张、气势强烈的《上滩号子》和《拼命号子》。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仔细听,最好能说出它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分组用“一领众和”的形式来学唱,要唱出号子豪迈、强烈的特点。大多数号子是没有歌词的,教师可以依据音乐情境,配以适当的情境图片,来调动学生欣赏的积极情绪。
山歌产生在辽阔宽广的山水之间,具有声调高亢、嘹亮,节奏和感情抒发自由的特点。八年级的欣赏课中,《什么水面打跟斗》就是一首很好听的山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欣赏一遍,再回答出“对唱”这种演唱形式的特点,比如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较自由、常用上扬的自由延长音来抒发情感、字里行间渗透出主人公的情绪与性格等等。最后,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分角色演唱刘三姐和秀才的旋律,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和体验山歌的情感和演唱特点。
小调是产生在群众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歌曲。小调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多样化,具有曲折、细致的表现特点。小调的流传最为广泛、普遍,七年级音乐教材中的《茉莉花》,是最好的小调教材。这首最早取材于《鲜花调》的民歌,经过多年的改编、修改、整合,成为大众心目中“小调民歌”的代名词。最常见的有两个《茉莉花》版本,学生都非常熟悉,只要播放伴奏音乐,他们就会哼唱起来。近几年来,在这首经典民歌的教学中,有了很多创新的教法。最典型的一种就是“异曲同唱”,即把全班学生分成两部分,同时演唱不同的版本,会取得非常美妙的效果。2013年4月在镇江举行的“苏少版初中音乐教材培训会”上,就有专家让在场的音乐教师分成男女声来进行“异曲同唱”,结果发现效果更好,这也给中学音乐的民歌教学带来了启示:民歌的旋律久唱不衰,但教法可以不断创新。
北方的少数民族民歌的教法可以因曲而异。有的可以从歌曲的背景故事入手,如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讲述关于“嘎达梅林”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有的也可以从民歌的种类开始,比如《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花儿”,这就需要教师先给学生讲解“花儿”和“花儿会”,然后再学唱歌曲;还有的则可以从介绍作者开始,比如新疆民歌《青春舞曲》,上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西部歌王”王洛宾的资料和歌曲,然后从欣赏他的代表作《在那遥远的地方》开始教学,等等。
二、曲艺音乐的教学
曲艺是一种表演艺术,泛指说唱音乐,大致可分为: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和琴书五类。八年级欣赏课中,有一课为欣赏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和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两种曲艺离中学生的生活都比较远,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其特点和形式。苏州评弹有着抑扬顿挫的音调、优美儒雅的音律。《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为毛泽东诗词谱曲的优秀作品,是一首抒发悼念情感之作。作者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通过奇特而瑰丽的联想,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歌颂了革命先烈生死不渝的革命情怀。《重整河山待后生》是为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度身订制”的主题歌,这部电视剧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同名小说,而老舍先生的小说本身就“京味”十足,契合这一背景,词曲作者特地选用了京韵大鼓这一北京传统曲艺作为主要表现形式。骆玉笙先生的演唱,苍润、浑厚、开阔,而且通俗、自然。但是,作为电视剧的主题歌,它又带有很强的流行音乐元素。
欣赏完以上两首作品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列出一张表格,分别从流行地区、方言、曲调、伴奏、风格几个维度,比较、了解南北方有代表性的说唱音乐片段,充分感受曲艺音乐的特点。然后,再欣赏四个音乐片段,分别是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山东琴书及东北二人转的几个唱段,要求学生根据音乐语言的特点,独立地分辨出具体而又风格迥异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
三、戏曲音乐的教学
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有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其中最基本的是诗歌、音乐、舞蹈三种要素。戏曲音乐的唱、念是诗歌化和音乐化的,做、打则是舞蹈化的。让戏曲走进音乐课堂,可以使学生在戏曲的氛围中亲身体验戏曲丰富的韵腔、内在的神韵,品味中国民族音乐的内涵,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八年级第五单元的《梨园漫步》是一堂戏曲音乐课,教材内容主要是京歌《唱脸谱》和黄梅戏《山野的风》。学唱前,可以让学生先看一段原版的《唱脸谱》演唱和一段黄梅戏《天仙配》的录影视频。《唱脸谱》的旋律,学生相对比较熟悉,很快可以激发学生想学唱的欲望。接着,教师可以从我国的国粹——京剧入手,讲述它的起源、四大行当、两大唱腔等。然后再讲解黄梅戏的特点,即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它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在进入教学互动体验环节中,教师可以请学生一一说出歌曲中脸谱上呈现的人物分别是谁,最后再分段模仿演唱。集体做“回放”游戏,要求学生回忆黄梅戏《山野的风》的旋律,并努力模仿演唱出其中的一两句。
这样形式多变的音乐教学方法,正是为了激发学生对“京歌”“黄梅戏”的兴趣,在学唱“京歌”“黄梅戏”的同时,也对京剧、黄梅戏等地方戏曲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课后的教学延伸也非常重要,比如,要鼓励学生主动了解更多的民族戏曲知识;尝试认识戏曲伴奏的乐器,尝试演奏戏曲合奏乐器;观看戏曲影视节目或者看现场演出,欣赏戏曲人物造型,模仿简单动作;了解本地区戏曲样式,学唱其中的精彩片段;策划、组织学生开展戏曲模仿秀活动;在校园重大演出活动中,植入戏曲音乐板块,等等。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民歌约有30万首左右,民族民间器乐也有200余种,戏曲约有360多个剧种。民族歌曲与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渗透着民族文化的精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学音乐教师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为我国的民族音乐教学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