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笔者记录了身边的案例,并对它们进行思考和探究,总结出英语课堂中应该注意的“四协调”方针,即协调好书本和阅读理解,协调好深度和广度,协调好方法和结果,协调好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关键词:协调;难度; 深度和广度; 方法和结果;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05-001
要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应该协调好各种方法和手段以及结果。有些不协调造成了笔者在教学中的困惑。对此,英语教学中的一些矛盾是否可以协调?对这些矛盾的协调到底有无实际意义?笔者观察整理一些身边的案例做了一番思考。
一、协调好书本和阅读理解,有利于二者相互促进
案例一:李老师是老教师,以前有着辉煌的教学史,他信奉:“不管英语怎么改,我就靠书本和默写。”他对单词和重点句子的背诵和默写的要求十分严格。但是近几年,他遇到新问题:学生在一些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题上翻跟斗,每次期末考试卷面分析,李老师班级在阅读理解题中失分最严重,把他辛苦在抓基础中得到的优势丧失殆尽。李老师困惑了。
案例二:张老师是新老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阅读理解特别重视,每周都会详细讲解几篇阅读理解题并讲述解题方法,他选的文章都非常有意思,而且作业重点也放在课外阅读上,让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并指定学生翻译。学生非常喜欢张老师和英语这门学科,学生在解题中也表现的非常老练。但是,张老师的学生每次在反馈练习中基础知识失分严重,特别是低分每次都最多。张老师为此很是困惑,想有放弃这种教学方式的念头。
思考:英语是一门以理解为基础的科学,特别是采用新课程以来,中考对阅读理解的考察更为重视。殊不知,课本上的知识和解题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扎实的课本基础知识更加促进学生对新文章的理解和领会。而阅读理解又可以将课本的知识化为实践,行动记忆和理解虽掌握慢,但这种知识的掌握更具稳定性。现在取得英语教学成功的老师往往将英语的课本知识与英语阅读形成有机整体,使其相互促进、相互巩固。课本上的基础和文章的探究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两个轮子,荒废其中的任何一面,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而协调好课本与阅读,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协调好深度和广度,有利于英语的整体提高
案例三:张老师在英语中考复习的时候,喜欢挑战有难度的英语题目,他对其他学校和过去中考中出现的难题特别感兴趣,他的想法:“难度取胜,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几年下来,一个奇特的规律出现了:中考英语简单,沈老师的班级强一些;中考英语难,张老师的班级强一些。
思考:英语复习时,一味挑战难题,虽然满足了优秀的学生,但无形中把中下层次的学生给放弃了。协调好深度和广度,无疑会兼顾两头,受益中间,处于临界的学生也会受益良多。
三、协调好方法和结果,有利于统一教师的立足与学生的提高
案例四:我的同学吴老师刚踏上教师岗位时,踌躇满志。他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上。他在课堂上非常讲究活动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游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他也特别重视学生对音标的理解和掌握。他还想尽办法帮助学生总结背诵单词的简单方法。然而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变得懈怠。第一次期中考试,由于经验不足,与其他老教师存在很大的差距,校长叫他转行去教“副课”,几年后好不容易又回到英语教学前沿,吴老师倍感珍惜,放弃掉自己原有的特点,在成绩上取得巨大“成功”,但是他在与我交流的时候也充满疑惑:难道靠死记硬背和加大学生作业量来提高学生英语成绩是自己想要的?
思考:还有很多学校把“成绩”当作学校的唯一生命线。积极去尝试和改革在某些学校中很难立足,成绩差就没有机会来完成一个长远的学习,急功近利成了套在教师颈上的枷锁。久而久之,教师也就没有完善自己教学方法的动力了,为了立足,不得不采用自己“最有效”的方法。最后,学生永远在一个模式中成长,教师也一代一代的重复前人。
好多好的英语老师在坚守成绩这块阵地的时候,反思总结,循序渐进的完善自我。在尝试各种好的有效的方法和理念的时候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他们就是协调好了方法和结果。本来,方法和结果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过分侧重于“方法理念”可能没有一个好的结果去支撑,过分追求结果往往使教学的方式走上绝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是后人复哀之后人也,教学的创新也只能永远停留在美好的想象中。
四、协调好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案例五:有个问题一直困扰学生和教师:英语的语序有时候和中文语序不同甚至相反。比如中文中“有趣的事情”翻成英文则为“something interesting”。这无疑给学生学习带来影响。
但是反过来,两门学科之间又无时无刻不在相互促进。比如,词性理解对于语文和英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相对较早掌握的语文词性知识,可以很好的被用到英语学习中去。再如英语解题中,多数学生会下意识地把句子翻译成中文来理解。又比如在记忆新单词时,我一直鼓励学生用记忆汉字的方法来记忆英文单词,就是先学读音,再学用法,最后多使用该词,从而很好地记忆单词。
思考:语文和英语是姊妹学科。很多学习语文成功的经验可以移植到学习英语中来,很多其他学科的成功经验也适合在英语中推广。毕竟英语不是一门完全独立又不与其他学科交汇的高地。
以上谈了一些我自己对身边案例的分析与思考,仅是我个人的几点方法,一定有许多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供大家参考与讨论。在日常教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困惑和矛盾值得去思考,当然如何协调好,如何取得一个最佳平衡,不是纸上谈兵可以做到的,需要根据各自班级的特殊情况而定,总之,发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了问题而不去思考和解决。如果每一位一线教师都能做一个有心人,那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内容可以互相来讨论。
关键词:协调;难度; 深度和广度; 方法和结果;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05-001
要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应该协调好各种方法和手段以及结果。有些不协调造成了笔者在教学中的困惑。对此,英语教学中的一些矛盾是否可以协调?对这些矛盾的协调到底有无实际意义?笔者观察整理一些身边的案例做了一番思考。
一、协调好书本和阅读理解,有利于二者相互促进
案例一:李老师是老教师,以前有着辉煌的教学史,他信奉:“不管英语怎么改,我就靠书本和默写。”他对单词和重点句子的背诵和默写的要求十分严格。但是近几年,他遇到新问题:学生在一些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题上翻跟斗,每次期末考试卷面分析,李老师班级在阅读理解题中失分最严重,把他辛苦在抓基础中得到的优势丧失殆尽。李老师困惑了。
案例二:张老师是新老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阅读理解特别重视,每周都会详细讲解几篇阅读理解题并讲述解题方法,他选的文章都非常有意思,而且作业重点也放在课外阅读上,让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并指定学生翻译。学生非常喜欢张老师和英语这门学科,学生在解题中也表现的非常老练。但是,张老师的学生每次在反馈练习中基础知识失分严重,特别是低分每次都最多。张老师为此很是困惑,想有放弃这种教学方式的念头。
思考:英语是一门以理解为基础的科学,特别是采用新课程以来,中考对阅读理解的考察更为重视。殊不知,课本上的知识和解题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扎实的课本基础知识更加促进学生对新文章的理解和领会。而阅读理解又可以将课本的知识化为实践,行动记忆和理解虽掌握慢,但这种知识的掌握更具稳定性。现在取得英语教学成功的老师往往将英语的课本知识与英语阅读形成有机整体,使其相互促进、相互巩固。课本上的基础和文章的探究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两个轮子,荒废其中的任何一面,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而协调好课本与阅读,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协调好深度和广度,有利于英语的整体提高
案例三:张老师在英语中考复习的时候,喜欢挑战有难度的英语题目,他对其他学校和过去中考中出现的难题特别感兴趣,他的想法:“难度取胜,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几年下来,一个奇特的规律出现了:中考英语简单,沈老师的班级强一些;中考英语难,张老师的班级强一些。
思考:英语复习时,一味挑战难题,虽然满足了优秀的学生,但无形中把中下层次的学生给放弃了。协调好深度和广度,无疑会兼顾两头,受益中间,处于临界的学生也会受益良多。
三、协调好方法和结果,有利于统一教师的立足与学生的提高
案例四:我的同学吴老师刚踏上教师岗位时,踌躇满志。他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上。他在课堂上非常讲究活动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游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他也特别重视学生对音标的理解和掌握。他还想尽办法帮助学生总结背诵单词的简单方法。然而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变得懈怠。第一次期中考试,由于经验不足,与其他老教师存在很大的差距,校长叫他转行去教“副课”,几年后好不容易又回到英语教学前沿,吴老师倍感珍惜,放弃掉自己原有的特点,在成绩上取得巨大“成功”,但是他在与我交流的时候也充满疑惑:难道靠死记硬背和加大学生作业量来提高学生英语成绩是自己想要的?
思考:还有很多学校把“成绩”当作学校的唯一生命线。积极去尝试和改革在某些学校中很难立足,成绩差就没有机会来完成一个长远的学习,急功近利成了套在教师颈上的枷锁。久而久之,教师也就没有完善自己教学方法的动力了,为了立足,不得不采用自己“最有效”的方法。最后,学生永远在一个模式中成长,教师也一代一代的重复前人。
好多好的英语老师在坚守成绩这块阵地的时候,反思总结,循序渐进的完善自我。在尝试各种好的有效的方法和理念的时候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他们就是协调好了方法和结果。本来,方法和结果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过分侧重于“方法理念”可能没有一个好的结果去支撑,过分追求结果往往使教学的方式走上绝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是后人复哀之后人也,教学的创新也只能永远停留在美好的想象中。
四、协调好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案例五:有个问题一直困扰学生和教师:英语的语序有时候和中文语序不同甚至相反。比如中文中“有趣的事情”翻成英文则为“something interesting”。这无疑给学生学习带来影响。
但是反过来,两门学科之间又无时无刻不在相互促进。比如,词性理解对于语文和英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相对较早掌握的语文词性知识,可以很好的被用到英语学习中去。再如英语解题中,多数学生会下意识地把句子翻译成中文来理解。又比如在记忆新单词时,我一直鼓励学生用记忆汉字的方法来记忆英文单词,就是先学读音,再学用法,最后多使用该词,从而很好地记忆单词。
思考:语文和英语是姊妹学科。很多学习语文成功的经验可以移植到学习英语中来,很多其他学科的成功经验也适合在英语中推广。毕竟英语不是一门完全独立又不与其他学科交汇的高地。
以上谈了一些我自己对身边案例的分析与思考,仅是我个人的几点方法,一定有许多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供大家参考与讨论。在日常教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困惑和矛盾值得去思考,当然如何协调好,如何取得一个最佳平衡,不是纸上谈兵可以做到的,需要根据各自班级的特殊情况而定,总之,发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了问题而不去思考和解决。如果每一位一线教师都能做一个有心人,那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内容可以互相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