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要求广大体育教师加强教法改革学法指导,“演示法”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传统体育教学中被许多体育教师广泛采用。然而,在新课程体现“健康第一”和“以生为本”的理念下,“演示法”,又被赋予新的内涵,如何科学、有效、创新地运用“演示法”提升体育课堂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本文就在体育课堂中以“主题演示、有效演示”作为贯彻“演示法”的方法,在体育课基本部分采用“主题确定、主题设计、主题发挥”进行个人教学策略的尝试,并作了定量和实验研究,在此作一总结。
关键词:初中体育; 演示法; 主题引领; 有效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1-160-003
一、问题的提出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基本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作为新授课,我们体育教师常常把技能教学都安排在基本部分,因此,如何使基本部分的技能教学的活动有效开展,是提高技能教学效果的一个重点。演示法作为体育教学的方法之一,一直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演示教学在体育课中以直观演示为主,而新课程提出的演示是以传统为基础,按照美国学者威廉姆斯曾在一种创造与情致的三维空间结构教学模式中提出了教师可采用的18种教学策略,这种策略对体育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其中演示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新的演示法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直观演示教学的思维方式,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赋予了全新的有效教学观。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与新课程相匹配的“演示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作了简要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研究过程虽然简单,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就一点体会作总结。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某中学初二(1)~(4)班的21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班学生108人,对照班学生108人,于2012年9月~2013年6月为实验期。
(二)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查阅法等研究方法,其中实验班采用实验法,对照班采用一般的教学方法。
(三)实验法
实验研究法是通过主动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本课题在研究中采用的实验法是指运用新课程演示法在体育课堂基本部分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相对设计的过程作研究。
(四)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调查法中的一种,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的收集有关研究对象材料数据,借以弄清教育实际,发现存在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实验前后的学习兴趣,对体育课的评价等方面作问卷调查统计。
(五)文献资料查阅法
文献资料查阅法是文献研究法中的一种,它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要求,通过查阅,分析,整理文献资料的系列活动,全面正确的了解和掌握所研究的问题,进而揭示其规律和属性的一种科研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查阅法,旨在了解演示法教学相关概念,操作方法,为实验的开展提供依据。
三、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的“演示法”的设计,实验采用了演示法的“主题确定、主题设计、主题发挥”在体育课堂基本部分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检验实验效果。
(一)采用问卷调查作统计,具体见表一:
(二)统计结果分析
1.参与运动项目的兴趣。学生参与体育课主体发挥人数,主要是指在体育课基本部分教学中,对教师主题设计所要求主题发挥的积极参与方面,如跳绳的方法(单人跳、双人跳、合作跳、跳双飞、向后跳等等),侧向跑、后退跑的方法等等。从数据统计看,对照班前测有38人参与主题发挥活动,后测为66人,提高了25.9%,实验班前测为36人,后测为92人,提高了51.9%,由于在前测中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参与差不多,后测两者相差19.1%,证明采用演示教学法之后,对学生参与演示法课堂积极性的培养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2.对体育课喜爱程度。这一调查主要是针对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通过演示法教学,对体育课内容的喜爱程度,对体育课采用的手段,方法的认可程度。从调查结果统计来看,前测中对照班为42人,实验班为41人,仅差1人。后测中,对照班为60人,而实验班为105人,从所占比例来看,实验班比对照班提高了41.6%,结果说明采用演示法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提高也较为明显。
3.升学考平均分。在2013年的体育中考中,受演示法教学的影响(学习兴趣,上课学习积极性,课外锻炼),学生的平均分只能作比较,从结果看,对照班平均分为25.8分,实验班为28.9分,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3.1分,也较明显。说明受演示法教学的影响,学生的素质提高也有所不同。
四、传统体育教学中“直观演示法”与新课程“演示法”的区别
(一)传统体育教学直观演示法的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直观演示法是一种常用而行之有效的教法。其作用是: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感知动作的形象,加深对动作的印象,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让学生了解动作的程序、结构、要领、方法,明确动作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建立理论知识与动作间的联系,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对动作的兴趣爱好,集中注意力和心理指向,促进对动作技术、技能的学习、掌握和巩固提高。
(二)新课程提出的演示法的内容与要求
《体育与健康(实验稿)》解读第145页提出“美国学者威廉姆斯曾在一种创造与情致的三维空间结构教学模式中提出了教师可采用的18种教学策略,这种策略对体育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其中演示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演示法的具体内容如下表: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可见,传统演示法重视学生的直观学习,体现的是接受式学习,而新课程提出的演示法是体现“以生为本”,注重对学生课堂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发挥,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演示法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发挥它的功效,对于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新课程理念下“演示法”在体育课堂基本部分教学中的运用
(一)基本部分设定主题是演示法的核心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根据体育教学的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人体生理功能发展变化规律等),人为地将体育课划分为开始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整理部分,这三个部分既是一个整体,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准备部分是教师通过一系列活动,以适量的运动量使学生的身心进入运动状态和心理准备,为进一步开展技能教学服务;基本部分是体育课的核心,在基本部分(约30分钟),教师要完成技能教学内容,既使学生学习运动技术,或通过练习提高运动能力;结束部分是学生通过一系列练习后,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和运动量,需要调节身心而开展的活动。可见,基本部分作为核心,是体育课堂的关键,更是学生参与活动,进行练习,掌握技术技能的最重要时间和环节。单纯的技术技能教学在基本部分,对学生来说会显得单调和枯燥,据对我所任教的初二年级3个班的学生课堂观察可知,在体育课安排技术技能练习时(如上手前抛实心球、推铅球、耐久跑等学习内容),有50%的学生在练习几分钟后就会感到厌烦而不愿参与练习,另外一些同学虽然练习,却积极性不高。以上课堂观察说明在基本部分安排不作创新和改变的技术技能内容,会直接影响基本部分的学习效果,而根据新课程提出的“演示法”,在基本部分教学中开展“主题引领”演示法,就是试图解决这一现实存在的问题。
(二)“主题引领”在课的基本部分演示法教学中的运用
演示法所要求的“主题引领”的关键是教师要根据技术技能教学的内容确定一个主题,然后按照主题内容开展技术技能教学,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基本部分主教材的确定来进行教学主题设置,是“演示法”开展的基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基本部分作为技术技能教学的主要部分,主要有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作为基础。如田径中跑的项目有快速跑、耐久跑、障碍跑、弯道跑、接力跑等;跳的项目有跳高、跳远、三级跳远等;投的项目主要有铅球、实心球、投准等;球类项目主要有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以及羽毛球等;体操项目主要有滚翻类、单双杠、技巧等。根据教材内容确定主题是基本部分运用“演示法”的基础,例如在新课程中我们运用“勇敢者之路”这样一个情景主题,使学生在这个主题下完成障碍跑练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跑、跨、跳及综合的能力。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特点,运用新课程演示法来确定一个主题,如快速跑(冲过封锁区)、耐久跑(长征之路)、接力跑(邮差组合)、跳高(挑战极限)、实心球投掷(积分组合)等等。主题确定之后,教师要根据主题,将技术技能教学融入到主题中,设置要科学有效,也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术技能。
2.主题引领下基本部分技术教学的引入与开展主题发挥活动。主题确定之后,我们在基本部分开展主题引领下的技术教学设置,其中教学设置的内容包括教学内容与过程、主题设计、练习过程和主题发挥四个环节。教学内容与过程要求按教师安排的活动内容编排;主题设计主要说明技术教学内容就在主题设置中,在练习时要求完成的内容,同时要及时做出评价;主题发挥是“演示法”主题引领的关键,是学生在活动者自主得出结论,改进技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实践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思考,参与创新,主题发挥在其间就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体育知识和练习的能力,在体育课堂中开展一些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主题发挥能够组织和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我在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中就充分利用了学生好奇心强,敢于挑战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演示法”教学,如在初二年级学生的体育教学中,我根据快速跑内容的特点,确定以“冲过封锁区”为课堂基本部分的主题,其中设置技术教学是按照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的顺序,基本部分案例设计如下表:
表3:初二年级快速跑内容的基本部分演示法教学设计
从以上“冲过封锁区”的案例在演示法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发现,新课程演示法区别于体育教学传统的演示法(直观演示法),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主题引领演示法在教学中的实践,使体育课更生动、更有趣味。另外,新课程演示法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促进体育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研究,以及如何将技术技能贯彻到课堂,使课堂基本部分更有效,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等,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结束语
新课程提出的演示法教学是一个区别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发现学习等学习方法,又区别于传统的演示法教学。本人根据新课程所提出的演示法的要求,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欠缺,在今后的进一步研究中再加以完善,也请同行提出宝贵建议。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8月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年10月
[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关键词:初中体育; 演示法; 主题引领; 有效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1-160-003
一、问题的提出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基本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作为新授课,我们体育教师常常把技能教学都安排在基本部分,因此,如何使基本部分的技能教学的活动有效开展,是提高技能教学效果的一个重点。演示法作为体育教学的方法之一,一直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演示教学在体育课中以直观演示为主,而新课程提出的演示是以传统为基础,按照美国学者威廉姆斯曾在一种创造与情致的三维空间结构教学模式中提出了教师可采用的18种教学策略,这种策略对体育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其中演示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新的演示法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直观演示教学的思维方式,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赋予了全新的有效教学观。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与新课程相匹配的“演示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作了简要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研究过程虽然简单,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就一点体会作总结。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某中学初二(1)~(4)班的21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班学生108人,对照班学生108人,于2012年9月~2013年6月为实验期。
(二)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查阅法等研究方法,其中实验班采用实验法,对照班采用一般的教学方法。
(三)实验法
实验研究法是通过主动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本课题在研究中采用的实验法是指运用新课程演示法在体育课堂基本部分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相对设计的过程作研究。
(四)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调查法中的一种,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的收集有关研究对象材料数据,借以弄清教育实际,发现存在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实验前后的学习兴趣,对体育课的评价等方面作问卷调查统计。
(五)文献资料查阅法
文献资料查阅法是文献研究法中的一种,它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要求,通过查阅,分析,整理文献资料的系列活动,全面正确的了解和掌握所研究的问题,进而揭示其规律和属性的一种科研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查阅法,旨在了解演示法教学相关概念,操作方法,为实验的开展提供依据。
三、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的“演示法”的设计,实验采用了演示法的“主题确定、主题设计、主题发挥”在体育课堂基本部分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检验实验效果。
(一)采用问卷调查作统计,具体见表一:
(二)统计结果分析
1.参与运动项目的兴趣。学生参与体育课主体发挥人数,主要是指在体育课基本部分教学中,对教师主题设计所要求主题发挥的积极参与方面,如跳绳的方法(单人跳、双人跳、合作跳、跳双飞、向后跳等等),侧向跑、后退跑的方法等等。从数据统计看,对照班前测有38人参与主题发挥活动,后测为66人,提高了25.9%,实验班前测为36人,后测为92人,提高了51.9%,由于在前测中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参与差不多,后测两者相差19.1%,证明采用演示教学法之后,对学生参与演示法课堂积极性的培养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2.对体育课喜爱程度。这一调查主要是针对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通过演示法教学,对体育课内容的喜爱程度,对体育课采用的手段,方法的认可程度。从调查结果统计来看,前测中对照班为42人,实验班为41人,仅差1人。后测中,对照班为60人,而实验班为105人,从所占比例来看,实验班比对照班提高了41.6%,结果说明采用演示法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提高也较为明显。
3.升学考平均分。在2013年的体育中考中,受演示法教学的影响(学习兴趣,上课学习积极性,课外锻炼),学生的平均分只能作比较,从结果看,对照班平均分为25.8分,实验班为28.9分,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3.1分,也较明显。说明受演示法教学的影响,学生的素质提高也有所不同。
四、传统体育教学中“直观演示法”与新课程“演示法”的区别
(一)传统体育教学直观演示法的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直观演示法是一种常用而行之有效的教法。其作用是: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感知动作的形象,加深对动作的印象,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让学生了解动作的程序、结构、要领、方法,明确动作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建立理论知识与动作间的联系,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对动作的兴趣爱好,集中注意力和心理指向,促进对动作技术、技能的学习、掌握和巩固提高。
(二)新课程提出的演示法的内容与要求
《体育与健康(实验稿)》解读第145页提出“美国学者威廉姆斯曾在一种创造与情致的三维空间结构教学模式中提出了教师可采用的18种教学策略,这种策略对体育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其中演示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演示法的具体内容如下表: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可见,传统演示法重视学生的直观学习,体现的是接受式学习,而新课程提出的演示法是体现“以生为本”,注重对学生课堂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发挥,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演示法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发挥它的功效,对于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新课程理念下“演示法”在体育课堂基本部分教学中的运用
(一)基本部分设定主题是演示法的核心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根据体育教学的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人体生理功能发展变化规律等),人为地将体育课划分为开始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整理部分,这三个部分既是一个整体,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准备部分是教师通过一系列活动,以适量的运动量使学生的身心进入运动状态和心理准备,为进一步开展技能教学服务;基本部分是体育课的核心,在基本部分(约30分钟),教师要完成技能教学内容,既使学生学习运动技术,或通过练习提高运动能力;结束部分是学生通过一系列练习后,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和运动量,需要调节身心而开展的活动。可见,基本部分作为核心,是体育课堂的关键,更是学生参与活动,进行练习,掌握技术技能的最重要时间和环节。单纯的技术技能教学在基本部分,对学生来说会显得单调和枯燥,据对我所任教的初二年级3个班的学生课堂观察可知,在体育课安排技术技能练习时(如上手前抛实心球、推铅球、耐久跑等学习内容),有50%的学生在练习几分钟后就会感到厌烦而不愿参与练习,另外一些同学虽然练习,却积极性不高。以上课堂观察说明在基本部分安排不作创新和改变的技术技能内容,会直接影响基本部分的学习效果,而根据新课程提出的“演示法”,在基本部分教学中开展“主题引领”演示法,就是试图解决这一现实存在的问题。
(二)“主题引领”在课的基本部分演示法教学中的运用
演示法所要求的“主题引领”的关键是教师要根据技术技能教学的内容确定一个主题,然后按照主题内容开展技术技能教学,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基本部分主教材的确定来进行教学主题设置,是“演示法”开展的基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基本部分作为技术技能教学的主要部分,主要有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作为基础。如田径中跑的项目有快速跑、耐久跑、障碍跑、弯道跑、接力跑等;跳的项目有跳高、跳远、三级跳远等;投的项目主要有铅球、实心球、投准等;球类项目主要有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以及羽毛球等;体操项目主要有滚翻类、单双杠、技巧等。根据教材内容确定主题是基本部分运用“演示法”的基础,例如在新课程中我们运用“勇敢者之路”这样一个情景主题,使学生在这个主题下完成障碍跑练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跑、跨、跳及综合的能力。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特点,运用新课程演示法来确定一个主题,如快速跑(冲过封锁区)、耐久跑(长征之路)、接力跑(邮差组合)、跳高(挑战极限)、实心球投掷(积分组合)等等。主题确定之后,教师要根据主题,将技术技能教学融入到主题中,设置要科学有效,也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术技能。
2.主题引领下基本部分技术教学的引入与开展主题发挥活动。主题确定之后,我们在基本部分开展主题引领下的技术教学设置,其中教学设置的内容包括教学内容与过程、主题设计、练习过程和主题发挥四个环节。教学内容与过程要求按教师安排的活动内容编排;主题设计主要说明技术教学内容就在主题设置中,在练习时要求完成的内容,同时要及时做出评价;主题发挥是“演示法”主题引领的关键,是学生在活动者自主得出结论,改进技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实践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思考,参与创新,主题发挥在其间就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体育知识和练习的能力,在体育课堂中开展一些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主题发挥能够组织和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我在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中就充分利用了学生好奇心强,敢于挑战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演示法”教学,如在初二年级学生的体育教学中,我根据快速跑内容的特点,确定以“冲过封锁区”为课堂基本部分的主题,其中设置技术教学是按照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的顺序,基本部分案例设计如下表:
表3:初二年级快速跑内容的基本部分演示法教学设计
从以上“冲过封锁区”的案例在演示法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发现,新课程演示法区别于体育教学传统的演示法(直观演示法),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主题引领演示法在教学中的实践,使体育课更生动、更有趣味。另外,新课程演示法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促进体育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研究,以及如何将技术技能贯彻到课堂,使课堂基本部分更有效,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等,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结束语
新课程提出的演示法教学是一个区别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发现学习等学习方法,又区别于传统的演示法教学。本人根据新课程所提出的演示法的要求,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欠缺,在今后的进一步研究中再加以完善,也请同行提出宝贵建议。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8月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年10月
[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