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移植和借鉴将导学式教学法运用到体操普修课的教学中,经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06、07 级的教学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在体操普修课教学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体操教学;普修技术课
体操普修课作为体育院校非体育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竞技性和集体性,对大学生身心具有全面的锻炼价值,而且亦受到学校的重视和学生的喜爱。在体操普修课的技术教学中,通常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式教学方法虽然具有节省时间、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优点,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并从探究心理、兴趣、课堂气氛、创新意识的角度去挖掘学生的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潜力,作者在体操普修技术课教学中进行了导学式教学法的初步实验,旨在设计和探索发展学生基本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教学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科学系06、级建筑设计1、2班学生,07级计算机应用3、4班共计 106人,均为初学者。
(二)研究方法
1.实验对照法。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置: 在实验前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 06 级( 1) 班、07 级( 3) 班为实验组,07级( 4) 班、06 级( 2) 班为对照组。实验内容: 前/后滚翻、头手倒立、手倒立以及鱼跃前滚翻的技术教学课。实验组运用导学式教学,即在教学时,教师先不示范、讲解,让学生将有关动作技术的概念与动作方法从书上看一看,然后学生根据自己对该技术动作的理解去练习,学生练习时,教师应主动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先自行练习,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讨论和交流。然后,教师在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与实践的基础上,有侧重点、针对性地进行示范、讲解,并进行指导,学生再进行练习,教师再指导,直到学生初步掌握了动作。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2.数理统计法。对实验结果各项指标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
3.文献法。查阅有关文献,对实验结果和导学式教学法进行讨论分析。
(三)教学效果的测定
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前/后滚翻技术进行测评,测评成员由学院体操专业课教师组成,测评项目评价标准、内容,2005、2006 级实验组、对照组完全一致。
二、实验结果
(一)2006、2007 级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滚翻技术测评结果比较。
由表 1 可看出: 实验组学生优秀的百分率提高了9.5%,良好率提高 28.3%,而差率降低了 20.8%,这表明学生的基本技术有了明显改善,新的教学方法对提高体操普修课教学效果和质量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二)实验组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评价调查结果
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予以较高的评价,说明新的教学方法在实验中已为学生所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能比较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体操的兴趣和积极性,使课堂生动活泼( 见表2) 。


三、结果与分析
(一)导学式教学法可引发生疑,发展思维能力
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激发和支持学生的智力活动、发展和巩固学生的智力。导学式教学法可引发学生生疑,从而培养其善于思考的习惯,进而能够使其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的功夫多下在了引发生疑上,具体的做法有:
1.针对单个动作中易忽视的简单动作设疑。如在前滚翻技术教学中,向学生提出蹲撑身体重心前移、蹬伸脚/膝的力量和头部落地位置的问题,由此设疑,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实例演示,教师再示范、讲解、指导学生看清前滚翻是依靠身体的哪些动作完成的。通过练习思考,使学生提高机体的协调性,了解此动作的目的,而且还有利于完整动作的技术教学。
2.针对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设疑。 如在鱼跃前滚翻技术的教学中对重心前移、脚蹬地的力量、跳起两臂前摆的方向与空中的身体姿态及落地时完成前滚翻技术,要学生回答衔接时的身体重心、方向和速度,以检验学生对动作的掌握程度。
3.针对某个动作中的关键问题设疑。在头手倒立的教学中,对头手倒立设疑,让学生通过质疑了解到头手倒立中头和手在地面的支撑点和倒立时身体重心位置的重要性,强调动作的关键部位,学生不仅掌握其动作要求,而且对提高动作之间的衔接与串联起到良好的作用。在教师向学生设疑、引发思考的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向老师质疑,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二)导学式教学法促进了体操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体操课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生疑,教师必先设疑。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极大促进了教师去深入研究学生实际,钻研教材教法、设计辅导手段、充分发挥导学式教学成功的各种因素的作用。这就有利于体育教师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2.在实验组体操教学中,学生做好必要的准备活动后,在教师没有讲解示范的情况下,进行动作技能的自我练习,这对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激发他们完成动作,掌握技能的欲望很有帮助。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自练的具体情况,再讲解、示范,并进行具体指导,这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动作技能的理解掌握和提高,在加速学习进程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养成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想象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技术学习效率和质量。
(三)导学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动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一种对某一事物、活动积极表现的心理倾向。导学式教学法从心理上引导了学生积极思维、主动练习,把想、练有机结合起来,这就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学生探究心和好奇心,使其产生对技能学习的强烈兴趣,无形中调动了同学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验组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自我练习时,经常是几个人在一起先讨论,比比画画,然后练习,同时,还就一些问题和难点向教师请教。大部分学生在上课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掌握和改进动作技能上,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导学式教学法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同学之间通过运动技能的传授、学习所进行的情感交流是其它任何学科无法比拟的。导学式教学法因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使得学生在课中表现出轻松活泼、互帮互学、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等良好的课堂气氛。同学们在这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与教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友谊。
四、结论与建议
鉴于导学式教学法在本教学实验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建议在体操普修课教学和其它体育项目教学中对其进行实验研究和应用推广,使之不断发展和完善。改革不适应现代大学生身心特点的陈旧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组织,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改变传习式体育教学法为主动探索式,让同学们对所学过的技术动作“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体操教学;普修技术课
体操普修课作为体育院校非体育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竞技性和集体性,对大学生身心具有全面的锻炼价值,而且亦受到学校的重视和学生的喜爱。在体操普修课的技术教学中,通常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式教学方法虽然具有节省时间、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优点,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并从探究心理、兴趣、课堂气氛、创新意识的角度去挖掘学生的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潜力,作者在体操普修技术课教学中进行了导学式教学法的初步实验,旨在设计和探索发展学生基本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教学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科学系06、级建筑设计1、2班学生,07级计算机应用3、4班共计 106人,均为初学者。
(二)研究方法
1.实验对照法。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置: 在实验前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 06 级( 1) 班、07 级( 3) 班为实验组,07级( 4) 班、06 级( 2) 班为对照组。实验内容: 前/后滚翻、头手倒立、手倒立以及鱼跃前滚翻的技术教学课。实验组运用导学式教学,即在教学时,教师先不示范、讲解,让学生将有关动作技术的概念与动作方法从书上看一看,然后学生根据自己对该技术动作的理解去练习,学生练习时,教师应主动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先自行练习,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讨论和交流。然后,教师在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与实践的基础上,有侧重点、针对性地进行示范、讲解,并进行指导,学生再进行练习,教师再指导,直到学生初步掌握了动作。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2.数理统计法。对实验结果各项指标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
3.文献法。查阅有关文献,对实验结果和导学式教学法进行讨论分析。
(三)教学效果的测定
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前/后滚翻技术进行测评,测评成员由学院体操专业课教师组成,测评项目评价标准、内容,2005、2006 级实验组、对照组完全一致。
二、实验结果
(一)2006、2007 级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滚翻技术测评结果比较。
由表 1 可看出: 实验组学生优秀的百分率提高了9.5%,良好率提高 28.3%,而差率降低了 20.8%,这表明学生的基本技术有了明显改善,新的教学方法对提高体操普修课教学效果和质量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二)实验组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评价调查结果
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予以较高的评价,说明新的教学方法在实验中已为学生所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能比较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体操的兴趣和积极性,使课堂生动活泼( 见表2) 。


三、结果与分析
(一)导学式教学法可引发生疑,发展思维能力
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激发和支持学生的智力活动、发展和巩固学生的智力。导学式教学法可引发学生生疑,从而培养其善于思考的习惯,进而能够使其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的功夫多下在了引发生疑上,具体的做法有:
1.针对单个动作中易忽视的简单动作设疑。如在前滚翻技术教学中,向学生提出蹲撑身体重心前移、蹬伸脚/膝的力量和头部落地位置的问题,由此设疑,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实例演示,教师再示范、讲解、指导学生看清前滚翻是依靠身体的哪些动作完成的。通过练习思考,使学生提高机体的协调性,了解此动作的目的,而且还有利于完整动作的技术教学。
2.针对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设疑。 如在鱼跃前滚翻技术的教学中对重心前移、脚蹬地的力量、跳起两臂前摆的方向与空中的身体姿态及落地时完成前滚翻技术,要学生回答衔接时的身体重心、方向和速度,以检验学生对动作的掌握程度。
3.针对某个动作中的关键问题设疑。在头手倒立的教学中,对头手倒立设疑,让学生通过质疑了解到头手倒立中头和手在地面的支撑点和倒立时身体重心位置的重要性,强调动作的关键部位,学生不仅掌握其动作要求,而且对提高动作之间的衔接与串联起到良好的作用。在教师向学生设疑、引发思考的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向老师质疑,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二)导学式教学法促进了体操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体操课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生疑,教师必先设疑。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极大促进了教师去深入研究学生实际,钻研教材教法、设计辅导手段、充分发挥导学式教学成功的各种因素的作用。这就有利于体育教师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2.在实验组体操教学中,学生做好必要的准备活动后,在教师没有讲解示范的情况下,进行动作技能的自我练习,这对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激发他们完成动作,掌握技能的欲望很有帮助。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自练的具体情况,再讲解、示范,并进行具体指导,这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动作技能的理解掌握和提高,在加速学习进程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养成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想象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技术学习效率和质量。
(三)导学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动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一种对某一事物、活动积极表现的心理倾向。导学式教学法从心理上引导了学生积极思维、主动练习,把想、练有机结合起来,这就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学生探究心和好奇心,使其产生对技能学习的强烈兴趣,无形中调动了同学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验组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自我练习时,经常是几个人在一起先讨论,比比画画,然后练习,同时,还就一些问题和难点向教师请教。大部分学生在上课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掌握和改进动作技能上,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导学式教学法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同学之间通过运动技能的传授、学习所进行的情感交流是其它任何学科无法比拟的。导学式教学法因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使得学生在课中表现出轻松活泼、互帮互学、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等良好的课堂气氛。同学们在这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与教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友谊。
四、结论与建议
鉴于导学式教学法在本教学实验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建议在体操普修课教学和其它体育项目教学中对其进行实验研究和应用推广,使之不断发展和完善。改革不适应现代大学生身心特点的陈旧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组织,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改变传习式体育教学法为主动探索式,让同学们对所学过的技术动作“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