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让“读写结合”得以落地生根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c573332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翻转课堂;读写结合;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1-0056-02
  时下,我国不少学校在进行阅读教学时,纷纷开展了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具体模式虽略有不同,但都凸显了两个“翻转”:翻转了教学的时空,学生课前在家自由支配时间,观看阅读指导性微视频,提前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文本内容;翻转了课内的“教”和“学”,以“学”定“教”,学生与同伴、教师一起交流课前阅读情况,对文本的内涵和外延开展探究性活动,以实现对文本的吸收内化。
  翻转课堂的核心价值在于:课前对文本的预阅读可以把课内师生相处的大量宝贵时间节省下来用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以解决更多的问题,开展深层次的探究活动,如“读写结合”训练、补充性拓展阅读等。
  近年来,笔者在研究和实践翻转课堂的基础上,针对传统“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基于翻转课堂的“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一、流于形式——传统“读写结合”教学重“读”轻“写”
  “读写结合”教学是文本阅读教学和依托文本而开展的仿写、扩写、续写等写作教学的结合体。传统“读写结合”教学中,文本阅读和写作都放在课堂上完成,为了能把文本讲解透彻,也为了不影响文本阅读的连贯性,依托文本而开展的写作教学大多只讲写作方法而不练笔,这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教学过程。也有些教师会把练笔放在课后由学生去完成,但因为时间、精力等原因的限制,对于学生的练笔,教师要么置之不理,要么进行蜻蜓点水式的批改。这样,学生练笔中的问题就不能被较好地指出来,学生虽然不断地写,但就是写不好,逐步丧失写作兴趣和信心。可以说,传统“读写结合”教学并没有“落地”,也就谈不上“生根”了。
  二、落地生根——翻转课堂的“读写结合”教学“读”“写”并重
  基于翻转课堂的“读写结合”翻转了写作教学的时空。课前,学生在家中借助指导性微视频阅读文本,同步学习写作方法,完成习作;教师浏览学生的习作,预设课内的写作指导。课内,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解决习作中的问题,教师根据课前预设和学生交流的结果给予指导。
  以苏教版五上《黄果树瀑布》一文为例,该文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对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该文适宜且有必要开展读写结合训练。
  (一)课前,学生借助微视频学习《黄果树瀑布》,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二)课前,学生借助微视频学习“比喻”等修辞手法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尝试写一篇游记。
  1.借助微视频加深对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认知。
  (1)微视频首先让学生阅读文本并找出比喻句,如: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2)然后让学生说说“瀑布”与“白练”的共同之处,并揭示比喻的定义: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3)再次阅读文本相关语句加深对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认知。
  2.借助微视频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1)微视频首先让学生阅读文本并找出“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离开潭边”等反映地点变化的语句。
  (2)然后揭示“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不断展现新景物。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其次,要把所见到的景物生动具体地描写出来;最后,还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去描写景物,避免写成流水账。
  (3)再次阅读文本相关语句,加深对“移步换景”写作方法的认识。
  3.课前游览一处景色并尝试写下来,用上“比喻”等修辞手法和“移步换景”的方法。
  (三)课前,学生把习作以照片或电子文档的形式上传至网络平台,教师浏览学生习作,了解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以预设课内的教学活动。
  (四)课内,围绕“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这一教学目标,学生交流探讨课前阅读时遇到的问题以及阅读的收获和体会。
  (五)课内,学生交流讨论习作,教师参与交流讨论。
  1.学生互相阅读习作,发现并指出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如“观察点的变换交代不清楚”“描写不够生动具体”“画面支离破碎”等问题。
  2.学生探讨并解决发现的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点拨。
  3.教师在课前了解到的习作问题,如果学生还没有发现并解决,教师要给予指导和帮助。
  4.学生分享创作收获。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不论是课前的写作还是课内的交流讨论,都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课前撰写草稿,可以自由支配时间,选择一个时间较为宽裕和心情较为放松的时段去写,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实现“创作”。在课堂上,笔者看到学生交流的兴致较高,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以一个四人学习小组来说,每个学生的习作都能得到三个以上同伴的阅读,也就意味着得到的指点更多,并且这种指点基于儿童的视角,避免了受教师思想的左右,学生的习作“童味”浓厚。如:一个学习小组在讨论“新芽”如何描写时,有的说“新芽像一个婴儿在张开双手扑向妈妈怀抱”,有的说“新芽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小小鸟”,有的说“新芽就像一个胜利的手势”……有效的“问题解决”促进了写作知识的“吸收内化”,“读写结合”得以“落地生根”。
  基于翻转课堂的“读写结合”教学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在不断获得成功的激励下,学生的写作兴趣会越来越浓厚,这种兴趣会反作用于课前的创作和课堂上的交流讨论,形成良好的教学生态,从而给学生习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与传统“读写结合”教学相比,基于翻转课堂的“读写结合”教学有着较大的优势,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指导性微视频制作任务尤为繁重,亟须发挥集体的力量去建立一个可共享的微视频资源库,以促进“读写结合”教学向更深处漫溯。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康华校区)
其他文献
案例    2010年7月的一天,学校的一位老师向我推荐了一段视频,看完我的心灵被震撼了。后来我知道这是一段在网上迅速蹿红并引发热议的视频——“衡水二中跑操”。  当时,这段视频能让我震撼,背后是有一些原因的。由于我校条件有限,每到冬季,教育部启动的“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在我校始终不能展开。2009年冬季,在校长室及各处室的共同努力下,全校师生总算可以进行冬季跑操了,学生的运动量在冬季得到了保障
名师档案  黄美华,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音乐特级教师。现任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音乐教师。曾获全国科研型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园丁奖、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通市226高层次科学技术带头人等光荣称号,是南通市名师第一梯队培养对象。1997年获南通市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第一名,1998年获江苏省优课评比第一名,2002年获全国基础教育展示课评比一等奖。受江苏省教研室的邀请,参加编
【摘要】地域文化为学校生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有机的养料,融合地域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现实之路和有效之举。接地气,让学校获得适宜的生长;铸校魂,让学校充盈鲜活的精神;显个性,让学校闪耀独特的光彩;见神韵,让学校增添化育的魅力。  【关键词】融合;地域文化;学校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9-0049-03  地域文化指在一定区
【设计理念】  本届“杏坛杯”赛课的主题为“以学定教,学教相长”。以学定教,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情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学教相长,“学”在“教”前,更强调了学对教的影响和促进。此次赛课内容为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埃及的金字塔》,这是一篇说明文,教什么才适合学生的阅读需求?学什么更符合它的文体特点?我在文本解读时着眼两处:知识趣味和言语特色。在教学设计时兼得“两味”:情趣和理趣,创设理趣
在祖国久远丰厚的传统文化中,在百姓民众口耳相传的接力晕染中,神话是其中颇能给人温暖、给人力量、叫人感动的一种,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嫦娥奔月》(苏教版第9册)就是这样一个古老却又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故事。故事叙说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免于百姓受害,吃了长生不老药而升天奔月的情景,意象优美,情节动人,引发人们各种美丽的联想。英国剑桥大学神话学教授朱尔斯·卡什福特说,嫦娥的形象是各国月神中最美丽的
[摘 要] 复习课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主要通过复习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梳理、巩固、提高,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复习课中通过题组训练,提高学生的“四基”“四能”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通过一次公开课的展示活动,阐述了复习课中渗透能力训练的重要性和价值.  [关键词] “四基”;“四能”;复习课  问题的提出  复习课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型,受到教师和学生越来越多的重视. 该课型主
当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以教促学等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前置性学习单”“课堂学习单”“学习任务单”等探索和实践也应运而生。对比分析这些材料,我们发现:虽然提法不同,但是核心的诉求都是指向学生的“学”,其行为价值的时间节点都必须发生在教师的“教”之前。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随着校园及家庭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将成为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如何让深入的自主学习发生在
【课前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教法分析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征求别人意见”及“询问价格”。要求学生围绕食品饮料类的单词,重点掌握noodles,coffee,juice,Anything else?Something to drink?等的发音,以及What would you like?How much are they?和How much is it?的运用。在教法、学法方面,根据四
【内容摘要】“苏派”教学以其独特的地域风格在全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始终走在前列。自觉地发现、提升“苏派”内涵,并将其运用于课堂,就是发现自己,课堂教学将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本文整合部分苏派代表性人物的教学主张,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将走向言语运用、文化创生、自主建构、整合与发展。  【关键词】苏派教学 课堂转型 教学策略 发展愿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围绕着“人”和“课程”,教育改革的脚步
【内容摘要】数学思维是科学认知的基本方式。科学教学离不开数学,科学探究更需要数学思维的植入和参与。因此,本文即以数学解释、数学筛选、数学测量和数学迁移等四个方面为切入点,走进数学视界,尝试数学思维在科学教学中的创生性实践,以丰富科学认知的内涵和素养。  【关键词】数学思维 科学教学 创生性实践    如何挖掘科学背后的数学,如何将数学思维创造性地应用于科学教学,这是当前科学教学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