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蜻蜓老师

来源 :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d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只坐不住的小浣熊在河边钓鱼。他钓了半天,连一条小鱼也没钓着。
   妈妈说他太爱动了,鱼都被他吓跑了。可是有什么用呢,小浣熊就是爱动,也许他永远也钓不到鱼了。就在小浣熊又一次把钓竿伸向河心时,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
   一只红红的小蜻蜓飞来了,她飞得那么轻盈,悄没声儿地停落在小浣熊的钓竿的尖上,一动也不动。她那透明的翅膀,她那圆鼓鼓的脑袋,她那细长的身子都一动也不动,仿佛原先就是长在竹竿顶上的。小浣熊屏住气,也一动不动,生怕把小蜻蜓惊飞了。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小蜻蜓早已经悄悄飞走了,可是小浣熊还是静静地坐着——这时,河里的鱼漂动了,动了……小浣熊把钓竿一甩,一条银白的鱼在半空中扑腾着。
   这一天,小浣熊钓到了好多的鱼,当妈妈来叫他回家的时候,望着满桶的鱼,吃了一惊。妈妈问他是怎么一回事。小浣熊笑了,他说:“我找到了一位老师。”
   这时,天已黃昏,晚霞映照在河水里,小浣熊向正在河心飞着的小蜻蜓招招手,说:“再见了,我的蜻蜓老师!”
其他文献
物理创造性思维是在思考和解决物理问题时自觉的、能动的思维,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和智能活动,需要有创见的设想和理智的判断。思维的结果应表现出新颖性,独创性和价值性。创造性思维意识产生和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一蹴而就的,这必须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就要全盘地考虑,不能仅在课堂中或者在个别课例中渗透几次与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关的活动就行,而是要在整个物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