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管理泡沫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变动的时代,更要辨明哪些基本原则是不变的,就像鱼要深晓身边的水。否则,你很容易就会被最新的潮流击倒。
  
  管理也存在泡沫
  
  当中国台湾政治大学商学院教授兼院长吴思华面对《什么是管理》一书时,无限感慨地说:管理概念的大幅扩张,也为管理本身带来了危机。实际上,要让管理呈现原有的风貌,应回到基本面来思考,也就是回答“什么是管理”这个基本问题。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年代,几乎每个月都有学者、企业家和评论家宣称发现了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新管理思想,所有论调都共同构成了任何语言中最危险的结论: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标新立异的时代。然而,股票市场并非惟一经历泡沫破灭的地方,在管理思想的市场上同样也存在泡沫。曾经流行的一些热门词汇,只是给人们的经济价值观和生活带来破坏,并将对管理者进行事关大局的决策造成影响。
  其实,应对各种变化是管理最为困难的职责之一,充分有效地应对各种变化,就更需要准确把握没有发生变化的东西。掌握真正的不同之处,也必须首先明白保持恒定不变的东西及其原因,也就是那些恒定不变、经历了时间检验的基本法则和思想。
  鉴于这样一个管理创新的时代,身处这样一个管理思潮汹涌澎湃的时期,“什么是管理”成为企业界、学术界需要从沉静的视角,认真研讨的最朴素的话题。
  
  知道不变的,才能正确应变
  
  《什么是管理》作者琼·玛格丽塔曾担任《哈佛商业评论》的策划编辑,并曾荣获麦肯锡奖。
  作者并不是在推销自己的理论,书中谈的也都不是什么“新理论”,但是书中的观念绝对符合这个时代的需求。
  作者告诉我们:人类的商业活动有经济和心理层面的基本原则,这些观念就是建立在这些基本原则之上。除非你很熟悉管理的基本原则,否则你很容易就会被最新的潮流击倒。另一方面,如果你真的了解基本原理,当新的观念出现时,你就可以做出更正确的评估。而且你会知道如何利用基本原理,来适应目前商业环境中的改变与压力。
  
  战略比执行更根本
  
  管理学其实比大多数人所想的还要有趣,只不过我们从大多数管理书籍中感觉不到这一点。而玛格丽塔做到了这一点。玛格丽塔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能将观念传达给广大的一般读者,不论他们的背景是什么。当《什么是管理》一书在台湾即将出版时,台湾出版界的编辑就某些问题对玛格丽塔进行了越洋专访。
  问:我们该如何在理论与执行之间取得平衡点?
  玛格丽塔:要从一个精通理论、却没有任何表现的经理人,和一个对理论一无所知、但总是有良好表现的经理人之间作选择,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会选择有表现的人,而非懂理论的人。管理理论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执行面。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理论都来自于在执行面所观察到的成败案例。有许多世界上最好的经理人并没有受过理论训练,但是他们靠直觉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但是,天生的经理人并不多见,而全世界所需要的经理人数量却很多,这就是我们依然需要理论的原因。一旦我们发展出一套有系统的理论,管理就成为一门学科。一旦管理成为一门学科,人们就可以开始学习并广泛地传播,让平凡人也能做出不凡的成效。所以,对我来说,管理理论的真正目的是要提高一般经理人的表现。
  问:您认为西方管理理论如何才能被亚洲文化所接受?
  玛格丽塔:文化和背景的差异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我所说的背景指的是商业法及财产法、教育的品质、政府官员的腐败程度以及政府的财经政策等等这样的背景。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经理人的决定。
  具有经营成效的经理人应该知道:每一家公司都必须遵守某些游戏规则才能运作。我在书中所提到的基本原则在任何地方都适用,而且这些观念对于想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不论是西方人或是亚洲人——来说格外重要。我想要强调的是,全球化竞争的趋势与日俱增,这代表经理人必须学会将他们本身的文化背景与全球市场的需求取得调和。日本由于至今尚未认真地面对这个问题,以致于过去10年来,一直很吃力地硬撑着。
  要让西方的管理学理论适用于全世界,当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认为对竞争策略有深入的了解,在未来10年对于亚洲企业会愈来愈重要。光靠成本的优势是很难在竞争中存活下来的。靠战略来和别人竞争,才是出类拔萃的长久之道。
  问:您能否将《执行》和您这本书作个简短比较?
  玛格丽塔:当我在《哈佛商业评论》工作时,我曾访问过《执行》的作者拉里·博西迪(Larry Bossidy)。
  我会注意到《执行》这本书,是因为有许多读者写信告诉我,他们发现《什么是管理》和《执行》有互补的效果。这两本书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回归到基本原则,但是这两本书各有其重心和观点。《什么是管理》帮助你了解自己往哪里去,《执行》提供方法告诉你怎么去。
  《什么是管理》的后半部分也是告诉你怎么去你想去的地方,但采取的观点和《执行》有所不同。博西迪是根据他个人的经验来写《执行》,他提供了他本人尝试过、觉得很好用的技巧。《什么是管理》则以较宽广的观点来看执行面,着眼于不同时代、不同产业、不同国家中,许许多多成功企业觉得适用的观念。
  
  辨明身边的“水”
  
  问:您如何看待企业的拥有者?
  玛格丽塔:所有权是一项法律上的提议,而不是个人的意见。有些公司是私人所有,有些公司的股东是大众,有些组织属于政府。不同形态的所有权会带给经理人不同的挑战和限制。
  组织内的人很容易就将所有权和管理视为理所当然。有一个老笑话是这么说的:有一个人问鱼儿对水有什么看法,这鱼儿回答说:“什么水?”当我们将所有权这样根本的东西视为理所当然时,我们就不会去思考它所隐含的意义。所有权的重要性就和水对鱼儿的重要性一样。它会影响组织如何定义成功及如何决定优先顺序。它会影响一个组织是如何管理的——谁来做决定及如何作决定。这些因素最后都会影响一家公司的竞争力。所以这是很根本的问题,是管理阶层不能忽视的问题。我们都需要多花点儿精神去注意“水”这个议题。
  问:传统企业该如何面对“外包”潮流?
  玛格丽塔: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回答说:“要非常小心。”当管理观念流于简单的口号时,可能反而具有杀伤力。工作外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是否要将工作外包,取决于两重考量之间的拉锯战:一方面,组织需要适当的成本结构;而另一方面,组织也需要掌握在战略上使组织独一无二的部分。对于这两者我们都应该做审慎的考量。
  
  抓住整体,重视人性
  
  问:您或您的作品曾受过哪位大师的影响?在哪一方面?
  玛格丽塔:我很幸运能有机会与许多杰出的管理大师和企业领袖共同合作。然而,有两位大师的确显然比别人对我有更大的影响力。就某方面来说,本书受杜拉克的影响极大,他的书我已经读了好几十年了。杜拉克的作品教了我两件事:首先,我学会了将管理学视为一个有连贯性的整体,以及将部分整合起来的重要性。我们很容易就把焦点只放在某个观点上。但在执行时,你必须在每个观点之间取得平衡。其次,我学会了即使是在非常技术性的议题上,也不要忽略人性的一面。传奇人物亨利·福特要求他的员工完全照着别人教的方法来工作,他曾抱怨说:为什么每次我只要求一只手时,总是会跟来一个大脑?多年后,杜拉克给了一个完美的答案:没有人能只雇用一只手,整个人和手是连在一块儿的。
  另一个主要的影响是来自于波特,这个人几乎一手创造出“战略”这个领域。我曾直接和波特共事多年,现在我也是波特在哈佛商学院中创立的“战略和竞争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波特为战略和竞争力的研究注入了极大的活力。在波特的作品发表之前,经济学家的论点对经理人来说往往太过抽象和理论化。波特教会我如何将理论与执行结合在一起。毋庸置疑的,在战略和竞争的基础经济学上,波特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越是知识型企业,就越需要知识管理,因为“知识”不仅仅是他们的产品,还是“运载智慧的血液”。那么,作为全球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如何管理自己的知识金库?  今天,无论你身在美国,还是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无论你走进哪一家麦当劳餐厅,你享受到的都将是一样的服务和口味,因为麦当劳的服务和食品制作工艺都是标准化的。  同样,无论你找到世界各地的哪一家麦肯锡分公司,你也将享受到与其它80多家分公司同
期刊
命令与控制,一直被认为是管理企业必不可少的手段。然而,21世纪的企业还能够这样管理吗?毕竟,你不能命令员工达到最佳,你只能调动出他们想做到最佳的愿望。  旧的事物总是挥之不去。尽管我们身处巨变之中,我们却仍然坚持从前的工作方式。我们仍然把组织看作是机械性的,是可以进行更换与改装的零部件的总成。我们甚至把员工也当成了机器,像设计工程图一样规划他们的工作,期望他们以机器般的服从来实现我们想要的规格尺寸
期刊
“强者”的压抑    这几年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的是为广大中小学生“减负”,因为他们的肩膀太弱,而他们的书包太沉。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的弱小是一目了然的,他们的负担也是一目了然的。然而,与此同时我们却忽略了对于众人眼中“强者”乃至“英雄”——企业白领的关怀,因为我们只看到了他们的财富、他们的光环、他们的豪迈,认为他们理应能够照顾好自己,而且还应责无旁贷地照顾好别人。殊不知,其实他们同样脆弱,同样
期刊
生存至上    本质特点:四面八方都面临着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必须在夹缝中求生存,随时都有破产倒闭的威胁,因此,只能把公司的生存及职工的生活保障放在第一位。  外在现象:陈旧的厂房、偏僻的店面、简陋的设备、普通的产品、小心谨慎的员工等等。这类公司多数是小企业。其“生存至上”的特征是:钻市场的空子、钻政策的空子、钻消费者不成熟的空子;或者借牌、借名、借技术;能忍受条件恶劣之苦,能接受利润稀薄之苦;
期刊
很多管理者每天都被纷繁复杂的琐事困扰,怎样从繁冗中抓住扼要?怎样在困境中把握住自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兼CEO伊梅尔特将为您做一次全面示范。    抓住产品和客户    对所有企业家而言,挑战都是如何带动增长。我刚刚上任的时候,为GE规划了一个蓝图,它是由五个方面构成的:投资于科技;继续扩大我们对客户的服务;更加注重客户,并且给客户带来价值;让我们公司更加全球化,从而保持全球范围的发展;不断发
期刊
几个月前的唐骏还豪情万丈地对记者夸下海口:“在微软中国总裁的位置上,我最少会做3年”,将是微软中国公司在任时间最长的一位总裁,大有前无古人之势。然而仅几个月后,这位“总裁”已是大权旁落,不再负责微软中国的市场、销售、财务及人事诸项事务,转而负责上海的微软全球技术中心以及设在北京的中国技术中心的工作。  那么,这仅仅是微软的又一次“人事地震”?还是这个软件业巨子的一次深层次管理变革?……    风雨
期刊
企业知识是有运动规律的。开展知识管理实际就是遵循知识运动的规律并采取措施来推动知识状态的转移。    “隐形”的困局    所有知识当中,只有20%是那些把对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看法表述出来,让大家看得到、听得到的显性知识,而另外80%的知识和经验深藏于员工的内心,是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随着员工的流失而流失,不仅造成了知识的浪费,同时也加大了企业对个人的依赖。  隐性知识引发的困局还不止于此。如同
期刊
中国大批正值迅速成长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如何使原先粗放随意的人力资源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职业化的瓶颈,而考核更是其中难中之难。为此,从本期起,我们请我国人力资源诊断专家甄源泰先生为我们就如何有效考核,特别是对诸如“态度”等难以量化的内容进行有效考核,进行一次系统剖析。  作好员工绩效管理工作,最难的事莫过于教会“顶头上司”给他们的下属设计“绩效考核指标”。现在,谨就这件事里面的管理哲学与管理技术问
期刊
曾国藩自解湘军    清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十六日,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攻克太平天国首都南京,洪秀全病死,忠王李秀成被俘,幼主洪天贵福被杀。历经咸丰和同治两任皇帝、长达12年的剿灭太平天国战争,清廷终于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值此欢庆时刻,“第一功臣”曾国藩深知:他即将要面对的将不是朝廷的封赏,而是对他的猜忌。稍有不慎,自己就会遭遇兔死狗烹的厄运。很显然,曾国藩的政治判断是正确的。当时满清朝廷虽然
期刊
一方面中国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建设,另一方面多年的赤字财政又使得政府很难全部负担庞大的建设费用;一方面中国企业(特别是民企)近年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财富,另一方面却又受制于诸多产业的垄断门槛无处投资。于是,卸下包袱;于是,锯断门槛;于是,我们一起BOT。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其涵义是指:国家或者地方政府部门通过特许权协议,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