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命令与控制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pw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命令与控制,一直被认为是管理企业必不可少的手段。然而,21世纪的企业还能够这样管理吗?毕竟,你不能命令员工达到最佳,你只能调动出他们想做到最佳的愿望。
  旧的事物总是挥之不去。尽管我们身处巨变之中,我们却仍然坚持从前的工作方式。我们仍然把组织看作是机械性的,是可以进行更换与改装的零部件的总成。我们甚至把员工也当成了机器,像设计工程图一样规划他们的工作,期望他们以机器般的服从来实现我们想要的规格尺寸。久而久之,我们关于领导力的理念也在支持这样一种谬论。我们寻求预测与控制,同时却要求领导做到机器所没有的一切特性:愿景、灵感、智慧与勇气。他们要以一己之躯提供必要的能量和方向,好让企业这辆生锈的机车走向未来。
  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样的认识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组织性失败。在近期的许多调查中,企业高层领导们反映:超过2/3的组织变革努力都失败了。领导与员工们对于无穷无尽的变革计划与风潮都充满了厌倦与怀疑,几乎所有人在组织中都在承受着不断增加的压力。
  我们是否真的明白应该如何来组织企业,使人们都愿意从事建设性和奉献性的工作?
  
  控制来自畏惧
  
  其实,半个世纪以前我们就知道:自我管理的团队要比其它任何组织形式都更有效率。事实上,在员工的参与性和企业的生产率之间有着明显的关联,在真正自我管理的工作环境下,生产率比传统管理方式的企业高出35%以上。
  既然员工的参与有这么大的作用,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并没有在自我管理的环境下工作?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因为它引出了一个事实:多少年来,领导们总是选择控制而不是生产率。我们不是去反思关于组织效率的基本理念,而是醉心于那些图表、计划和设计中。我们希望这些东西能带给我们想要的结果,可当我们一次次地失败时,我们还是没有停下来扪心自问:这些图表与计划是否是进行建设性工作的真正途径?我们只是不断调整和加强各种控制手段,期望能找到一种实现目标所需的正确计划或设计。
  各种组织中都充斥着让员工和领导们气馁的控制机制。所有这些政策、程序、规章、制度和行为方式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我们已被过分控制折磨得痛苦不堪,却还在创造新的控制手段?其实,这种机制来自于我们的畏惧——畏惧彼此,畏惧这个激烈竞争的世界,畏惧自然的成长过程,畏惧我们每天都在面临的变革……这些畏惧年复一年地累积起来,就形成了现在这种勾心斗角的组织体系。事实上我们无法依靠这样的体系有效地控制员工,但肯定可以有效地阻止许多优秀工作的完成。
  在这么多的畏惧中,我们需要记住一个基本的事实:人们组织起来是为了成就更多的事情,而不是更少。任何一个组织形成的动机,都是基于这样一种意识,就是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实现一些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这样的组织动机不仅限于人类,任何生物系统都同样如此。每一种生命体都要努力创造一个能让自己茁壮成长的世界。怎样来创造呢?就是靠建立一种系统,系统中的任何成员都从彼此的联系中受益。
  当一个生物系统自我组织的时候,它的成员会对一些事情产生共识,如:哪些事更重要,哪些行为可以接受,哪些行动是必要的,怎样去实施这些行动等。系统会发展出沟通的渠道、工作者网络和复杂的组织架构。当组织发展壮大的时候,新的能力会从组织成员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工作中产生出来。很多领导以为需要通过控制手段才能做到的事情,其实组织本身完全有能力做到。
  当我们把组织看作机器,当我们否认自我组织的巨大能量时,我们就会试图从外部改变这些组织系统。我们想用修订激励制度、改组部门机构、职责更迭和再培训员工来进行组织变革,但这些努力注定会失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改变对组织这种行为的认识。一个组织应该是从内而外的:员工们清楚需要做些什么,他们会调动自己的经验与理念,找到那些可以帮助他们的人,然后用他们的创造性来解决问题。这样的过程正在所有的组织中发生,包括:那些运用命令和控制来管理的组织。
  
  信任引发动力
  
  在一个自我组织的企业中做领导,我们需要问自己:“我对于在这里工作的员工到底有多少信任?他们是否已经表现出了一些自我组织的行为?”这个关于信任的问题会让每一位领导都进行哪怕是片刻的反思。那些鼓励员工参与和自我组织的领导们讲述了他们令人吃惊的感受:员工们的才华、能量、忠诚、创造性甚至爱戴几乎把他们淹没了。而过去他们都想当然地以为:员工们只是为了钱才来工作,他们都是自私而且狭隘的,他们并不在意企业的兴衰。
  偶尔,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也能够认识到自己身为领导的行为与认识的矛盾。一位《财富》100强企业的领导曾说过:“我心里也明白,当员工来上班时,他们没有在想 ‘我今天怎么来捣乱?我怎么来难为老板?’没有人是怀着这样的目的来上班的,但我们这些领导的所做所为却总让人以为我们是这样看待我们的员工的。我们害怕给他们任何钻空子的机会。”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明白,当员工每天来上班时,他们想的是怎样为企业去完成某项工作,尽管企业中存在的严重的政治斗争和官僚主义,以及缺乏合理性的流程都在阻碍着他们前进。而那些开放参与和自我组织的企业领导,见证了大多数员工们与生俱来的为企业奉献的欲望。通过尊敬与信任自己的员工,这些领导开发出了高得惊人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在那些学会了共同思考而又深入了解自己的企业里,人们常常未经请示或汇报,就主动地进行工作和变革。他们个体的独立与创造力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他们每个人的敏锐使企业变成了一个更加快速反应和灵活应变的整体。
  
  领导要自我转变
  
  但是,领导们需要了解如何支持这样的自我组织行为。员工们并不需要我们通常给予他们的繁复的行动指导、时间安排、工作计划和组织机构图,这些反而会阻碍他们的奉献。但是员工的确需要领导为他们提供很多东西。他们需要信息,需要互相之间的联系,需要资源,需要信任,还需要延续性。领导要培育勇于尝试的精神,帮助整个组织建立彼此密切的关系,为企业提供来自多方面的大量资讯……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让每个员工都明白我们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愿景。
  我们大多数人所成长的文化都教育我们:达到卓越的管理方法就是精确地告诉员工他们具体应该做些什么,然后确保他们遵照去做。我们学习做总设计师,以为我们可以把员工“设计”出最佳的绩效。但你不能命令员工达到最佳,你只能调动出他们想做到最佳的愿望。尤其是对于那些突发的情况——例如:一个气愤的顾客,一次有害气体渗漏,一次暴风雪,我们更要依靠员工个人的主动性来应对。归根到底,我们要依靠的是员工的头脑和做正确事的坚定决心,而不是流程手册。如果员工的行动依据的是机械性的规则或体系,他们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做到卓越的才能。
  一些企业高级领导在回顾他们所经历的变革时总结到:在一个企业中你的职位越高,你个人就要做越多的改变。那些带领自己的企业进行组织与管理方式变革的领导们常说: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如果自己没有变的话,企业什么都不会变。进行艰难的个人转变的领导们往往同时为企业中的员工开启了新的机会。他们创建真正的团队型架构,设置更多的员工参与性流程,引进新的思维方式。他们激发了大量新创意,在整个企业中引起了反响,这些创意有些可行,有些不可行,但制造了一个鼓励尝试的环境。此处的一个变革引起了彼处的响应,这种响应催生出一个新创意,而这个新创意又引起了下一个响应。这是一个复杂的交流和交互的进化过程,你几乎无法发现哪一个变革是所有其它变革的源头。我们要知道,组织变革是一种舞蹈,而不是强制的行军。
  (编译自美国杜拉克基金会《Leader To Leader》杂志)
其他文献
世通、安然的阴云还未散去,又惊爆出帕玛拉特会计丑闻。人们不禁要问:这些企业的CFO都在干什么?难道他们注定要与CEO串谋,一起欺骗投资者?正如这个初春季节,乍暖还寒。    CFO徘徊在利益与道德之间    日前,意大利帕玛拉特公司的会计丑闻再一次震惊世人,公司CFO(财务总监)索尔达托竟是这宗丑闻的创意者,和老板坦齐串通一气欺骗投资者。此前美国一系列的财务丑闻也都跟企业的CFO扯上了干系,甚至牢
期刊
有一个著名的原理: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  企业服务好自己的少数客户,就能确保大部分的利润。  关键客户管理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企业所认知,并对企业的价值导向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目前有些企业还不能正确评定关键客户,更无法通过有效的管理方法使企业始终保持一个具有相当数量的关键客户群。因此,树立关键客户管理理念、发展和留住关键客户,是各企业的战略性任务之一。    认清关键客户    众所周知,企业
期刊
大亚湾,是国有企业——国企经营不善早已是老大难;大亚湾,是合资企业——由欢颜到翻脸早已屡见不鲜;大亚湾,是垄断企业——由垄断而生的低效率更几乎是不治顽症。然而,创造20年持续成长、堪称核电业世界第一的一次点火成功等诸多优良业绩的,恰恰就是这家身处垄断产业的合资国企!大亚湾凭什么?  在人们心目中,大亚湾是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它的神秘不仅在于它与“核”这种令人生畏的物质紧密相联,更在于它在共和国的能源
期刊
为什么  硅谷像一座活火山  生生不息  但是中关村却像一座死火山  繁荣之后逐步沉寂    硅谷精神还在,中关村无所作为    谈到创新,美国人会想到硅谷,中国人会想到中关村。20世纪60年代半导体产业初露峥嵘,硅谷出现了英特尔、AMD、国家半导体等企业;70年代计算机开始扩张性增长,硅谷出现了Tandem、Amdahl、苹果、Atari等;80年代个人电脑革命启动,除了PC先驱苹果之外,硅谷又
期刊
美国卡内基培训中心是全世界享有盛誉的企业家摇篮,而它最热门,同时也是永讲不衰的两大课题,一是“如何成功实现持续成长”,二是“如何保持身心健康”。  不错,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状态是成功的基础。  但目前,我们企业经理人的“本钱”与“基础”却相当不令人乐观。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正在成为经理人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双重大敌。诚如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在最近发表的调查报告中所指出的:“心理压抑已成为21世纪人们健
期刊
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北京零点市场调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网上调查方式对415位身处北京的公司白领(男性45.8%,女性54.2%)进行了一次关于工作压力的研究,并已形成《2003年白领工作压力研究报告》。调研结果显示:41.1%的白领们正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61.4%的白领正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白领们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白领群体已呈现“精疲力竭”    工作压力大小体现着工作带给员
期刊
青岛啤酒通过产业整合联动资本运作,体现了当今产业时代一个产业领袖型企业走向成功的典型模式。但是目前青啤的盈利能力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影响了再融资的效率,收购的企业较多,战线较长,管理难度较大,尤其是管理人员的缺乏,将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因此,青啤仍处在粗放式经营时代。     产业扩张篇    从“发展战略混乱”到“外延性的粗放扩张”,再到“内涵式的做大做强”,青啤的产业扩张之路正有条不紊地铺开,扎
期刊
知识管理与IT紧密相连,究竟在操作中难在何处?哪些环节容易走偏?对此,知识管理的先行者IBM公司如何认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不再是一般劳动力,也不是资本,而是知识,拥有和运用知识成为这个时代的真正动力。怎样才能实现知识的储存、交流和共享?中国企业在引进知识管理系统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中国企业知识管理的难点在哪儿?带着这些问题,本刊采访了知识管理资深专家——IBM大客
期刊
仔细地观察一下顾客是如何使用您的产品以及竞争对手的产品的;倾听他们所有关于那些产品的说法。然后将你看到和听到的转换成顾客需求,最终转入产品设计中。  L.L.Bean公司位于美国缅因州,是美国最大的生产和销售户外运动装备的企业。L.L.Bean公司一直奉行“优质产品,合理利润,善待客户,最终赢得客户忠诚”的价值观。目前公司产品达300余种,总资产超过10亿美元,持续30多年年增长率超过20%。为顾
期刊
众所周知,越是知识型企业,就越需要知识管理,因为“知识”不仅仅是他们的产品,还是“运载智慧的血液”。那么,作为全球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如何管理自己的知识金库?  今天,无论你身在美国,还是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无论你走进哪一家麦当劳餐厅,你享受到的都将是一样的服务和口味,因为麦当劳的服务和食品制作工艺都是标准化的。  同样,无论你找到世界各地的哪一家麦肯锡分公司,你也将享受到与其它80多家分公司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