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会计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为导向,建立“三位一体”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保障,促进会计实验教学体系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实验教学体系;保障
会计实验教学是提高应用型会计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研究发现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会计实验教学包括课程的设置,实验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实验教学资源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难以跟上学科专业发展和学生规模扩张的需要。为满足当前会计人才市场需要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会计实验教学体系,以期进一步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实验教学水平。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
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教学理念落后和教学目标层次不明确,在实验教学体系设计方面,或重理论、轻实践,或重技能、但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不足,造成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存在问题。因次构建会计实验教学体系,首先要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应局限于实操技能型会计人员的培养,当然也区别于综合研究型本科院校的目标。应用本科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应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能力要求,同时考虑学校特色,结合学校的行业特色,或者专业特色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调查发现当前用人单位对一般本科院校会计人才能力要求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运用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三个方面。例如笔者所在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可结合金融院校特色,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界定为:培养既掌握会计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操作能力,能在工商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特别是金融企业从事相关财会工作的会计人才,培养具备基础知识运用能力、专业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培养具有金融特色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本文构建了以培养基础知识运用能力、专业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实验目标导向的“三位一体”的多层次会计实验教学体系。
(一)建立“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建立包括基础理论课实验、专业实训课实验和综合实验课实验为一体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体系的设计要考虑与理论课的协调,包括时间、内容等,同时要注意这三个层次实验之间的协调,统一。
1.基于基础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的需要,开设基础理论课实验。例如基础会计课实验和财务管理课实验。该类实验一般在相应内容结束后以课堂实验的形式进行,如讲完记账凭证理论内容即进行记账凭证填制和审核的单项实验。该类实验强化对基础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多采用单项实验形式,内容多为操作性实验,综合性较弱,有助于为后续的专业实训课实验和综合实验打下基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和兴趣。
2.基于专业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的需要,开设专业实训课实验。例如财务报告分析实验,成本管理会计实验,审计实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等。该类实验一般在理论课结束后单独开设,对课时量不够的院校,可在理论课的后面例如最后几周单独作为实验课时间。该类实验可采用专项实验形式,也可采用实训案例分析的形式,内容设计主要为专业实务知识整体的理解分析,帮助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处理能力。
3.基于专业创新能力的需要,开设跨专业综合实验课实验和研究创新性综合实验。例如电算化与手工结合的财务会计综合实验,跨专业的银行会计综合实验,ERP综合实验等。该类实验一般在理论内容已经全部学完的基础上单独开设,可采用仿真式综合实验的形式。实验设计时要将会计核算和企业管理融合起来,增强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内容的设计,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确立多层次化的实验教学模式
根据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构成,不同的实验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专业基础课实验即讲即练的实验教学模式,而对于专业实训课实验可采取项目式教学或案例式教学模式;对于综合实验课实验,可采用高仿真式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人机对抗式教学模式等。例如财务会计综合实验教学时,通过进行分组,除设置财务会计的出纳、制单、审核、记账等岗位外,同时设置负责报税和税务筹划的岗位,负责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的岗位,同时辅以外部税务,银行等部门,采用仿真教学模式。
(三)建立多层次的会计实验考核和评价机制
依据实验教学体系的层次和实验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实验考核方式,建立包括过程控制和实验水平考核为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机制。过程的控制,可结合实验的态度和出勤情况,实验各种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的编制进行。实验水平的考核则更侧重不同内容实验教学模式下对实务操作技能和综合分析创新能力的考核,例如课堂实验注重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书面文件的考核评价;专业实训实验可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提问和答辩等,将实验问题的建议和想法的以书面反映等方式考核实验水平;综合实验可同时结合同学互评,小组互评等方式考核实验的水平。
三、会计实验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双师型实验教师团队
学校选择理论水平高,实务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为实验课程教师。对理论水平高,实务经验欠缺的教师,学校支持其到实务单位以实习、挂职、兼职等方式进行实务的锻炼,而对于实务经验丰富理论水平欠缺的的教师则促进提高其理论水平。可选择聘请有经验的实务界人士担任实验指导的校外导师,建设包括校内专业教师,校外实践导师在内的高素质实验教师团队。
(二)加大会计实验教学资源的投入。
根据“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的课程设置和实验内容的设计,編写一套内容协调,层次递进高质量实验教材,是实验教学体系有效运行的必要保障,教材编写组成员既要有理论知识雄厚的专家教授,会计行业实务界权威人士,电算化会计专业教师等。会计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相应的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软件平台搭建来保障,建立适应会计试验教学体系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
(三)积极开展实验课程外的专业实践活动
专业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践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专业竞赛活动进行,例如开展银行会计技能比赛,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竞赛,电算化财务决策竞赛,通过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论学习的兴趣,有助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另一方面,校外实践主要通过与校外单位进行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校外企业联合协同教育,培养更有针对性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校会计模拟实验实践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视角[J].高教学刊,2015(5):77-78
[2]贺雪荣.构建应用型本科实验教学体系[J].科技创新导报,2013(22):139-140.
本文为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改类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应用”(GDJG20142416)阶段成果。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实验教学体系;保障
会计实验教学是提高应用型会计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研究发现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会计实验教学包括课程的设置,实验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实验教学资源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难以跟上学科专业发展和学生规模扩张的需要。为满足当前会计人才市场需要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会计实验教学体系,以期进一步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实验教学水平。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
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教学理念落后和教学目标层次不明确,在实验教学体系设计方面,或重理论、轻实践,或重技能、但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不足,造成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存在问题。因次构建会计实验教学体系,首先要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应局限于实操技能型会计人员的培养,当然也区别于综合研究型本科院校的目标。应用本科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应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能力要求,同时考虑学校特色,结合学校的行业特色,或者专业特色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调查发现当前用人单位对一般本科院校会计人才能力要求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运用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三个方面。例如笔者所在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可结合金融院校特色,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界定为:培养既掌握会计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操作能力,能在工商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特别是金融企业从事相关财会工作的会计人才,培养具备基础知识运用能力、专业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培养具有金融特色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本文构建了以培养基础知识运用能力、专业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实验目标导向的“三位一体”的多层次会计实验教学体系。
(一)建立“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建立包括基础理论课实验、专业实训课实验和综合实验课实验为一体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体系的设计要考虑与理论课的协调,包括时间、内容等,同时要注意这三个层次实验之间的协调,统一。
1.基于基础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的需要,开设基础理论课实验。例如基础会计课实验和财务管理课实验。该类实验一般在相应内容结束后以课堂实验的形式进行,如讲完记账凭证理论内容即进行记账凭证填制和审核的单项实验。该类实验强化对基础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多采用单项实验形式,内容多为操作性实验,综合性较弱,有助于为后续的专业实训课实验和综合实验打下基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和兴趣。
2.基于专业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的需要,开设专业实训课实验。例如财务报告分析实验,成本管理会计实验,审计实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等。该类实验一般在理论课结束后单独开设,对课时量不够的院校,可在理论课的后面例如最后几周单独作为实验课时间。该类实验可采用专项实验形式,也可采用实训案例分析的形式,内容设计主要为专业实务知识整体的理解分析,帮助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处理能力。
3.基于专业创新能力的需要,开设跨专业综合实验课实验和研究创新性综合实验。例如电算化与手工结合的财务会计综合实验,跨专业的银行会计综合实验,ERP综合实验等。该类实验一般在理论内容已经全部学完的基础上单独开设,可采用仿真式综合实验的形式。实验设计时要将会计核算和企业管理融合起来,增强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内容的设计,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确立多层次化的实验教学模式
根据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构成,不同的实验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专业基础课实验即讲即练的实验教学模式,而对于专业实训课实验可采取项目式教学或案例式教学模式;对于综合实验课实验,可采用高仿真式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人机对抗式教学模式等。例如财务会计综合实验教学时,通过进行分组,除设置财务会计的出纳、制单、审核、记账等岗位外,同时设置负责报税和税务筹划的岗位,负责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的岗位,同时辅以外部税务,银行等部门,采用仿真教学模式。
(三)建立多层次的会计实验考核和评价机制
依据实验教学体系的层次和实验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实验考核方式,建立包括过程控制和实验水平考核为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机制。过程的控制,可结合实验的态度和出勤情况,实验各种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的编制进行。实验水平的考核则更侧重不同内容实验教学模式下对实务操作技能和综合分析创新能力的考核,例如课堂实验注重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书面文件的考核评价;专业实训实验可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提问和答辩等,将实验问题的建议和想法的以书面反映等方式考核实验水平;综合实验可同时结合同学互评,小组互评等方式考核实验的水平。
三、会计实验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双师型实验教师团队
学校选择理论水平高,实务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为实验课程教师。对理论水平高,实务经验欠缺的教师,学校支持其到实务单位以实习、挂职、兼职等方式进行实务的锻炼,而对于实务经验丰富理论水平欠缺的的教师则促进提高其理论水平。可选择聘请有经验的实务界人士担任实验指导的校外导师,建设包括校内专业教师,校外实践导师在内的高素质实验教师团队。
(二)加大会计实验教学资源的投入。
根据“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的课程设置和实验内容的设计,編写一套内容协调,层次递进高质量实验教材,是实验教学体系有效运行的必要保障,教材编写组成员既要有理论知识雄厚的专家教授,会计行业实务界权威人士,电算化会计专业教师等。会计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相应的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软件平台搭建来保障,建立适应会计试验教学体系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
(三)积极开展实验课程外的专业实践活动
专业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践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专业竞赛活动进行,例如开展银行会计技能比赛,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竞赛,电算化财务决策竞赛,通过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论学习的兴趣,有助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另一方面,校外实践主要通过与校外单位进行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校外企业联合协同教育,培养更有针对性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校会计模拟实验实践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视角[J].高教学刊,2015(5):77-78
[2]贺雪荣.构建应用型本科实验教学体系[J].科技创新导报,2013(22):139-140.
本文为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改类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应用”(GDJG20142416)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