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教学中,我不断实践着这一理论,渐渐的,数学课堂变得有活力了,实效提高了。我认为老师要成为学习的引路人,必须做到精心备课,全心上课,潜心反思。学生要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必须做到静心前置,专心探究,慧心反思,细心练习。下面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教学做合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在前置作业中自主唤醒相关的旧知和技能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需要学生在正确理解底和高的概念,以及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学习,这些已有的旧知,都是探究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生长点。虽然通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学生明确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并且能正确画出任意底边上的高。但由于过了一个暑假,部分同学对这些基础知识有所遗忘,作高的技能也有所生疏,因此课前让每一个学生精心完成前置作业,进而唤醒相关的旧知和技能,提前为新课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
前置作业:
(1)给学生一张格子纸,要求学生在格子图里画3个底是5厘米、高是3厘米的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
(2)过平行四边形左上角A点,画出平行四边形不同的高。
(3)长方形面积=( ),字母公式S=( );正方形面积=( ),字母公式S=( )。
(4)长方形周长=( ),字母公式S=( );正方形周长=( ),字母公式S=( )。
二、在动手探究中自主建构活动的经验和方法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探究是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探究的基础,学生一旦积累了相关的学习经验,就能自主运用到后续学习中,因此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一课有着重要的价值。
1.在交流中体会转化的价值。
(1)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如下图)
学生独立思考片刻之后,展示交流了两种不同的方法,都得出了相同的结果:不规则面积是12平方厘米。(如下图)方法一是剪去上面2个小正方形,平移到下面空缺的位置,把不规则的图形变成长方形。方法二是剪去下面2个小正方形,平移到上面空缺的角上,结果也把不规则的图形变成长方形。
(2)刚才大家都用了“转化”的方法,解决了实际问题。对于“转化”,你有什么疑问?如果学生没有,老师提问:①为什么要转化?②怎样转化?③转化的结果怎样?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集体反馈,让每个学生感悟转化思想的本质:转化的目的就是要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即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转化成能解决的问题;转化的结果,图形的形状变了,但面积大小没有变。
(3)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如下图)这一题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价值,理解转化前后图形的面积始终不变。
2.在探究中寻找转化的策略。
学生主动探究之后,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方法一:剪下一个三角形平移,转化成长方形。因为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面积是24平方厘米,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是24平方厘米。方法二:剪下一个梯形平移,转化成长方形。因为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面积是24平方厘米,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是24平方厘米。
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后,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两种不同的转化方法之间有没有共同之处?一番思考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不同转化方法的背后隐藏着相同的数学本质:只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一刀,就会出现4个直角,因此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
3.在创新中领会转化的精髓。
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我及时追问:“谁还有其他转化方法吗?”于是有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发言了,他想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剪一刀,然后再拼成学过的图形。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演示,但尝试了多次,都不能将两个三角形拼成已经学过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虽然是错误的生成资源,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转化的目的是把新问题转化成老问题,如果不能转化成老问题,那么转化也就失去了价值。
三、在反思讨论中自主经历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1.利用推理,创造面积公式。
结合刚才剪拼的经验,已经有个别学生发现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秘密了。于是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然后再进行全班反馈。最后大家都利用推理,创造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因为转化后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转化后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利用画图,凸显对应关系。
如果已知平行四边形水池的底是8米,高是6米(如下图所示),这个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有的学生脱口而出48平方米,但有的学生说不能计算,因为高6米的底没有已知,缺少条件不能计算。
为了让每孩子深刻感悟底和高的对应关系,我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前置作业第(2)小题的作图结果,过A点可以画两条高,为了方便表述,底和高分别标注了相应的字母:“a”、“h”、“a”、“h”。由此孩子直观理解了:S=a×h或S=a。
3.利用变式,学会灵活运用。
接着老师补充了平行四边形水池的另外一条底是16米,学生很快计算出水池的面积是16×6=96平方米。紧接着老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另一条高是多少米?思维活跃的孩子很快找到了问题的方法,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即96÷8=12米。
四、在开放练习中自主提升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思考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在数学活动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5]。解决实际问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数学思维能力,但题海战术、机械练习都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为此我总是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在挑战多层次、多样化的开放练习中自主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1.试一试:一块平行四边形玻璃,底50厘米,高70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这一题是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公式的认知程度。因为底和高都已知,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直接利用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2.练一练:这一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结合直观图,启发学生自主发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隐含关系:长相当于底,宽相当于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用“长×宽”即可。
3.画一画:这一题是比较综合的题目,对数学思维能力的要求较前2题明显提高。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思考结果。通过读图学生知道长方形的长6厘米,宽3厘米,面积是18平方厘米。因此很容易联想到:平行四边形的底6厘米,高3厘米即可。接着画第二个平行四边形的时候,有的学生有困难了,于是请有新答案的学生进行展示。通过小老师的讲解,刚才有困难的同学豁然开朗了。通过仔细观察,大家还发现了一个规律: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可以不同,但面积一定相等;反之,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启发学生继续思考:“还有画出其他形状的平行四边形吗?”短暂思考之后,有学生想到了底是3厘米,高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底15厘米,高1厘米的平行四边形,或者底1厘米,高1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于是请学生具体说说解题的思考过程: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是15平方厘米,所以只要思考( )×( )=15即可,15=1×15或15×1;15=5×3或3×5。一共可以画4种不同底和高的平行四边形。而每种平行四边形又可以画出等底等高的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至此,学生人人都亲身参与问题解决的发现过程、探索过程及创新过程。解题能力得到提高,数学思维得以培养,不同学生都收获了思考的乐趣,感受了数学的魅力。
虽然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至今已有九十多年,但它并没有被淘汰,相反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中,还起着积极的借鉴作用。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地理解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精髓,老师真教,学生真学,唯有这样,我们的教学就充满希望,我们的孩子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在前置作业中自主唤醒相关的旧知和技能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需要学生在正确理解底和高的概念,以及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学习,这些已有的旧知,都是探究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生长点。虽然通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学生明确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并且能正确画出任意底边上的高。但由于过了一个暑假,部分同学对这些基础知识有所遗忘,作高的技能也有所生疏,因此课前让每一个学生精心完成前置作业,进而唤醒相关的旧知和技能,提前为新课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
前置作业:
(1)给学生一张格子纸,要求学生在格子图里画3个底是5厘米、高是3厘米的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
(2)过平行四边形左上角A点,画出平行四边形不同的高。
(3)长方形面积=( ),字母公式S=( );正方形面积=( ),字母公式S=( )。
(4)长方形周长=( ),字母公式S=( );正方形周长=( ),字母公式S=( )。
二、在动手探究中自主建构活动的经验和方法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探究是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探究的基础,学生一旦积累了相关的学习经验,就能自主运用到后续学习中,因此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一课有着重要的价值。
1.在交流中体会转化的价值。
(1)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如下图)
学生独立思考片刻之后,展示交流了两种不同的方法,都得出了相同的结果:不规则面积是12平方厘米。(如下图)方法一是剪去上面2个小正方形,平移到下面空缺的位置,把不规则的图形变成长方形。方法二是剪去下面2个小正方形,平移到上面空缺的角上,结果也把不规则的图形变成长方形。
(2)刚才大家都用了“转化”的方法,解决了实际问题。对于“转化”,你有什么疑问?如果学生没有,老师提问:①为什么要转化?②怎样转化?③转化的结果怎样?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集体反馈,让每个学生感悟转化思想的本质:转化的目的就是要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即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转化成能解决的问题;转化的结果,图形的形状变了,但面积大小没有变。
(3)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如下图)这一题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价值,理解转化前后图形的面积始终不变。
2.在探究中寻找转化的策略。
学生主动探究之后,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方法一:剪下一个三角形平移,转化成长方形。因为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面积是24平方厘米,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是24平方厘米。方法二:剪下一个梯形平移,转化成长方形。因为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面积是24平方厘米,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是24平方厘米。
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后,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两种不同的转化方法之间有没有共同之处?一番思考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不同转化方法的背后隐藏着相同的数学本质:只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一刀,就会出现4个直角,因此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
3.在创新中领会转化的精髓。
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我及时追问:“谁还有其他转化方法吗?”于是有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发言了,他想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剪一刀,然后再拼成学过的图形。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演示,但尝试了多次,都不能将两个三角形拼成已经学过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虽然是错误的生成资源,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转化的目的是把新问题转化成老问题,如果不能转化成老问题,那么转化也就失去了价值。
三、在反思讨论中自主经历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1.利用推理,创造面积公式。
结合刚才剪拼的经验,已经有个别学生发现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秘密了。于是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然后再进行全班反馈。最后大家都利用推理,创造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因为转化后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转化后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利用画图,凸显对应关系。
如果已知平行四边形水池的底是8米,高是6米(如下图所示),这个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有的学生脱口而出48平方米,但有的学生说不能计算,因为高6米的底没有已知,缺少条件不能计算。
为了让每孩子深刻感悟底和高的对应关系,我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前置作业第(2)小题的作图结果,过A点可以画两条高,为了方便表述,底和高分别标注了相应的字母:“a”、“h”、“a”、“h”。由此孩子直观理解了:S=a×h或S=a。
3.利用变式,学会灵活运用。
接着老师补充了平行四边形水池的另外一条底是16米,学生很快计算出水池的面积是16×6=96平方米。紧接着老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另一条高是多少米?思维活跃的孩子很快找到了问题的方法,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即96÷8=12米。
四、在开放练习中自主提升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思考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在数学活动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5]。解决实际问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数学思维能力,但题海战术、机械练习都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为此我总是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在挑战多层次、多样化的开放练习中自主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1.试一试:一块平行四边形玻璃,底50厘米,高70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这一题是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公式的认知程度。因为底和高都已知,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直接利用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2.练一练:这一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结合直观图,启发学生自主发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隐含关系:长相当于底,宽相当于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用“长×宽”即可。
3.画一画:这一题是比较综合的题目,对数学思维能力的要求较前2题明显提高。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思考结果。通过读图学生知道长方形的长6厘米,宽3厘米,面积是18平方厘米。因此很容易联想到:平行四边形的底6厘米,高3厘米即可。接着画第二个平行四边形的时候,有的学生有困难了,于是请有新答案的学生进行展示。通过小老师的讲解,刚才有困难的同学豁然开朗了。通过仔细观察,大家还发现了一个规律: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可以不同,但面积一定相等;反之,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启发学生继续思考:“还有画出其他形状的平行四边形吗?”短暂思考之后,有学生想到了底是3厘米,高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底15厘米,高1厘米的平行四边形,或者底1厘米,高1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于是请学生具体说说解题的思考过程: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是15平方厘米,所以只要思考( )×( )=15即可,15=1×15或15×1;15=5×3或3×5。一共可以画4种不同底和高的平行四边形。而每种平行四边形又可以画出等底等高的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至此,学生人人都亲身参与问题解决的发现过程、探索过程及创新过程。解题能力得到提高,数学思维得以培养,不同学生都收获了思考的乐趣,感受了数学的魅力。
虽然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至今已有九十多年,但它并没有被淘汰,相反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中,还起着积极的借鉴作用。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地理解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精髓,老师真教,学生真学,唯有这样,我们的教学就充满希望,我们的孩子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