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使学生通过思考和回答,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目标。提问不仅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手段,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精心设计提问,能够使课堂教学结构更合理,同时调动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学习活动。
  关键词: 课堂提问 教学手段 精心设计
  教师提问的技能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和运用有效提问的方法,而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使自己的提问技能不断进步和完善。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想法。
  一、提问和情境相结合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能够起到引导教学方向、揭示教学内容、推动教学发展的作用。要达到上述目标,首先需要教师读懂教材,在备课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熟悉教材内容,将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演绎。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哪些知识用提问表达,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何用提问衔接,每个环节应该配置的提问的难度如何。对教材进行梳理,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内容,能够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有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适当的情境提出问题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首先给学生讲了一个“猴王分桃子”的故事:有一天,猴王要给猴子们分桃子。猴王对两只小猴子说:“请你们把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然后就按照这个标准把桃子分给群猴。”两只小猴听了,连喊太少太少。猴王听了,接着说道:“那就这样来分吧,把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然后再按照这个标准把桃子分给群猴吧!”小猴听了,想了想接着对猴王说:“大王,能不能再多给些?”猴王略作思考,说道:“这样吧,就把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再按照这个标准把桃子分给群猴,这样总够了吧!”小猴子听了,高兴地笑了,连声说:“谢谢大王!谢谢大王!”猴王也笑了。同学们想一想,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猴王笑的秘密是什么?沉浸在故事中的学生被小猴、猴王的对话深深吸引着。是啊,猴王为什么笑?这“笑”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生动的情境引发出关键的问题。情境往往并不直接揭示所学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基于自己的实践和思考,从中提炼数学信息。因此依据情境恰当提问就好比画龙点睛,使情境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这时的情境不仅仅是几句简略的导语,更是促进学生数学思考的导引。
  二、提问和思维相结合
  教师提问要看准时机,适时提问是一种高水平的教学艺术。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活动比作一潭水,教师的提问就如同向潭中投石。“投石”的早晚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投石”过早,学生的思维尚未充分活跃起来,学生不能很好地把要解决的问题与教师的启发诱导建立起有机联系;而“投石”过晚,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就很难达到开启思维的最佳效果,知识很难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一提到在“方程”一课中应该渗透哪种数学思想方法,老师们会不约而同地说出模型思想。但如何让五年级的学生感受到模型思想,体会到每个方程式都是一个模型,又是一道难题。如在课堂中首先让学生经历操作、分类等一系列活动,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时,特意指着20 x=100的式子说:“大家已经知道了什么叫方程,谁能结合这个式子说一件事,这件事要能用这个方程来表示。”学生思考了一会儿,回答说:“妈妈带了100块钱去超市,花了一些钱后,兜里还有20块,这件事就能用这个方程来表示。”“桌上有20块巧克力,把盒子里的一些巧克力倒在桌上后,桌上就有100块巧克力了。”“原来有20张纸,又拿来一些,就是100张纸了。”这样,学生说得头头是道,听得津津有味,他们讲的一个个小故事都可以用同一个方程式表示。
  在这节课上,学生不仅能够用语言描述方程的意义,而且认识到只要数量关系相同,同一个方程式能够嵌入不同的情境中,感到了方程式既简单又强大。模型思想的种子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心田里扎下了根。
  三、提问和追问相结合
  课堂提问是设疑、激疑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往、互动的外显形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在提问之后不断追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思考现象背后的数学道理。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提问:“同学们摸过奖吗?今天老师带来个摸奖箱,猜猜看,今天的奖品会是什么呢?”“小玩具!”“学习用品!”……学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你们说的都有!”教师又接着说:“如果哪位同学能从箱子里摸出一个蓝色的球,你就能获得一个笔记本作为奖品。”第一个学生没中奖,第二个学生也没摸出蓝色的球。5个人摸完了,都没摸到!教师若有所思地问道:“都没中奖,今天同学们的运气课不太好哦!”学生有些急了:“我们的运气不会这么差吧?您的箱子里是不是没有放蓝色的球啊?”“大家也这么认为吗?”教师反问学生。很多学生表示赞同。“让我们来看个究竟。”箱子里的球被倒出来了,有红球、黄球和绿球,真的没有蓝色的球。“老师根本就不想让我们中奖!”学生吵囔起来。“噢,看来有些情绪啊,说说看,为什么我不想让大家中奖呢?”学生回答:“您的盒子里根本就没有蓝色的球,却规定了摸到蓝色的球才能中奖,我们当然不可能中奖了。”教师:“怎样才能使同学们有获奖的机会呢?”学生:“在摸奖箱里放进蓝色的球就行了。”教师:“那就听同学们的,把这3个蓝色的球放进去,还有几个其他颜色的球呢?”“有3个蓝色的球,还有3个其他颜色的球。”很多学生回应道。教师摇动摸奖箱后问:“这次谁愿意上来试一试。”一个学生应激走到摸奖箱前,教师没有让他把手伸进去,而是向学生抛出问题:“请同学们预测一下,这位同学从箱子里摸出一个球来,肯定能中奖吗?”“有可能中奖。”“不一定中奖。”“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奖。”教师转向摸奖人,问道:“你怎么认为?”“我当然希望中奖了,可是我也不确定。”教师接着问:“这次大家可是亲眼看着老师把蓝色的球放进去了,怎么还不确定?”摸奖的学生说道:“因为箱子里不仅有蓝色的球,还有其他颜色的球,所以我有可能中奖,也有可能不中奖。”“说得太好了,同学们猜猜看,他会摸到一个什么颜色的球呢?”“红的。”“黄的。”“绿球。”“蓝球。”“四种颜色的球都有可能摸到。”“我们只能用‘可能’这个词描述这次摸奖的结果了,是吗?”学生众口一词:“是!”教师板书了“可能”两个字。教师将摸奖箱送到学生面前:“来看看你的运气吧!”……
  创设学生熟悉的摸奖情境,学生随着教师的层层设问经历了“猜测—体验—推理—验证”的过程。有趣的情境,充满数学思考的追问,带领学生问问题的纵深探究。环环紧扣的追问,使学生对“不可能”、“可能”两个词有了深刻的理解。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得,教师的追问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层次。
  课堂提问貌似简单实则复杂,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疑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课堂活动的生成性和变化性,使得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真正地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1]崔绪春.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引导.
  [2]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
  [3]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
其他文献
摘 要: 阅读可以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当读书读到一定程度上,小学生便会很有表情地、流利地阅读,做到这一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坚持、坚持、再坚持。如何指导小学生达到课外阅读量呢?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课外阅读 指导方法 教学思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我国古代文人读书经验的总结,英国大作家莎士比亚深有感触地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让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主动性,注重培养语文创新能力,提高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调动、学习热情得到提高、各种能力得到培养,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技巧,发展思维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主动性 教学方法  语文教师要上好语文课,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先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
摘 要: 教学设疑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塑造学生主体人格;有利于师生间情感的融洽交流,有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淡化应试的痕迹,增强教学艺术。当然,应掌握设疑的原则和把握设疑的方法,因时因地运用,勿弄巧成拙,合时合地合情地设疑,能让设疑在教学课堂中绽放美丽和光彩。  关键词: 教学设疑 课堂气氛 课堂效果  课堂设疑,是启发学生积极思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从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可是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不少学生
“整合”是课改中的一种新思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各学科都要力求与相关学科的相互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在数学课中,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创设情境,或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这是课改中的一种新理念、新尝试。  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指在教学中,突破学科章节限制,把相关知识、相关学科与相关现象综合起来,使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而现在有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其问题主要在于:一是缺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老师和家长都不够重视,长期的应试教育在老师和家长心中投下浓重的阴影,觉得文化课重要,读课外书,纯属浪费时间。二是拥有的课外书太少,学生缺乏课外阅读资源。三是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窄,大多以优秀作文、课外辅导资料为主。要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完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但高中语文作文长久以来就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让高中语文教育者长期在工作量大,但效果不理想的困境中挣扎。高中作文的教学一直以来都存在随意性大的问题,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法和计划,导致高中生的作文多数都立意不明确,缺乏中心观点。文章就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教学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 高中作文 教学建议  1.
摘 要: 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对于高中数学教肓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对于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进行探究,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各种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推动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提高。学生通过问题解决建构性的、协商性的学习中,获得的不仅是具有情境脉络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在日常生活中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
摘 要: 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基础学科。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全面发展出发,为学生将来考虑,转变观念,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数学有新的突破。  关键词: 中职生 数学学习困难 主动学习 合作学习  我县地处沿海,经济较内地发展,条件较优越,学生两极分化严重。进入我校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不好,特别是数学,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在学习、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