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提出关于如何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几点建议。
当今,高职教育蓬勃发展,90后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定群体,个性特点比较突出,有些叛逆;自我意识强烈,部分学生缺乏大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价值观现实,行为的功利性较强;追求独立但又难以摆脱对家庭的依赖;交往方式多样,人际关系淡漠。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学生承受着来自学业、经济、情感、人际交往、就业等多方面的就业压力,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本人就如何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1.加强高职院校心理教育专业化建设
在高职院校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配备专业、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申请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经费,建立心理咨询师、团体辅导室、音乐放松治疗室、情绪宣泄室、心理測量室等专门的工作场地和必要的工作条件。走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之路,实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和管理规范化、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咨询辅导的专业化、场地和设施设备建设的标准化。
2.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拥有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数量足够、成员稳定的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辅导工作的教师需要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咨询、辅导和团体活动训练的基本技能、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工作辅助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制度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3.建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机制,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合力
逐步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培训、咨询辅导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使有心理问题、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能够及早预防和发现,并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和快速控制。如借鉴一些院校的五级塔形工作模式、五级目标体系、五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五位一体工作方式。五级塔式工作模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分中心、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宿舍心理健康观察员;五级目标体系: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困扰疏导、心理障碍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五级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寝室—班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分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五位一体工作方式:课堂教学、宣传教育、咨询辅导、治疗控制、危机干预。
4.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如开展“525”、“520”等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举办心理专家讲座、经典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沙龙等,开展户外素质拓展训练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利用网络、邮件、QQ、微信、电话等各种平台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帮助学生释放激情、缓解压力,宣泄负面情绪,健康快乐成长。
5.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加强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表演式或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并通过各种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充分发挥心理健康课程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6.加强心理素质训练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在具备相应资源的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者们可根据教学模块设计户外团体心理素质训练方案,把心理健康教育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以外。通过充分参与活动训练让学生获得实际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内在潜能,树立自信心;在体验训练中,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发展健康人格;在体验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团体体验训练活动中,还能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消除心理困惑,认识到团体的力量和作用,增强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和参与意识。
7.建立规范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针对不同需要,充分发挥团体心理辅导训练的优势
在不同类型的团体活动训练中要把获得经验和体验作为活动的支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指导价值、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技术的应用价值作为重点,突出学生的需要、兴趣等心理特征,鼓励学生投入地参加活动。在团辅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互动性、体验性和感悟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作者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当今,高职教育蓬勃发展,90后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定群体,个性特点比较突出,有些叛逆;自我意识强烈,部分学生缺乏大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价值观现实,行为的功利性较强;追求独立但又难以摆脱对家庭的依赖;交往方式多样,人际关系淡漠。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学生承受着来自学业、经济、情感、人际交往、就业等多方面的就业压力,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本人就如何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1.加强高职院校心理教育专业化建设
在高职院校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配备专业、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申请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经费,建立心理咨询师、团体辅导室、音乐放松治疗室、情绪宣泄室、心理測量室等专门的工作场地和必要的工作条件。走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之路,实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和管理规范化、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咨询辅导的专业化、场地和设施设备建设的标准化。
2.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拥有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数量足够、成员稳定的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辅导工作的教师需要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咨询、辅导和团体活动训练的基本技能、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工作辅助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制度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3.建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机制,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合力
逐步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培训、咨询辅导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使有心理问题、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能够及早预防和发现,并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和快速控制。如借鉴一些院校的五级塔形工作模式、五级目标体系、五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五位一体工作方式。五级塔式工作模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分中心、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宿舍心理健康观察员;五级目标体系: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困扰疏导、心理障碍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五级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寝室—班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分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五位一体工作方式:课堂教学、宣传教育、咨询辅导、治疗控制、危机干预。
4.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如开展“525”、“520”等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举办心理专家讲座、经典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沙龙等,开展户外素质拓展训练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利用网络、邮件、QQ、微信、电话等各种平台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帮助学生释放激情、缓解压力,宣泄负面情绪,健康快乐成长。
5.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加强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表演式或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并通过各种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充分发挥心理健康课程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6.加强心理素质训练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在具备相应资源的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者们可根据教学模块设计户外团体心理素质训练方案,把心理健康教育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以外。通过充分参与活动训练让学生获得实际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内在潜能,树立自信心;在体验训练中,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发展健康人格;在体验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团体体验训练活动中,还能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消除心理困惑,认识到团体的力量和作用,增强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和参与意识。
7.建立规范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针对不同需要,充分发挥团体心理辅导训练的优势
在不同类型的团体活动训练中要把获得经验和体验作为活动的支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指导价值、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技术的应用价值作为重点,突出学生的需要、兴趣等心理特征,鼓励学生投入地参加活动。在团辅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互动性、体验性和感悟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作者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