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尤其对于刚接触写作的小学生来讲,确实有些困难,他们的阅读水平有限,思维能力发展还不够完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所欠缺,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也困难重重,作为教师不可急功近利,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教学,对学生要多鼓励,多支持,对能力有限的学生不可急于求成,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讲究教学艺术,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一、培养学生观察与积累的习惯
很多学生一到写作文时,就苦于没有素材,觉得日常生活有些单调,所以通篇会出现“流水账”的情况。可是,好作文并不是教师一味枯燥的说教、不间断的习作训练造就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少讲,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多看、多想、多说,使学生爱上写作,就需要拓宽学生的思路,关注真实的生活情境,以我手写我心,这样学生的笔下才会产生跳动时代脉搏的文章。教师要让学生多挖掘身边素材,注意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通过做游戏、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放松,以更好地激发灵感;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方式,层层剥笋,引出动作描写方法和写作框架,在学生观察口述的基础上,出示优秀范文和习作框架,让学生掌握写作的要点。练习写一首好作文的关键是利用素材积累本,随时、随地、随手记录生活见闻以及点滴感受,可以是日记,也可以是只言片语。学生可以记录自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纪实、一本书的读后感、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观后感、自己的突发奇想、学习范例之后的仿写、刚刚遇到的小事、回忆经历过的事之后发现的能够触动内心的事物。
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
这里,我主要是结合教材,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以课内促课外”“以课外补课内”。如,我告诉学生拿到一本书后首先得問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什么?接着快读目录,以得到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读的内容,边看边想,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不懂之处画上符号,边读边做批注。待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最后,欣赏品味精彩片段,体悟写法。我有计划地利用阅读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运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进行阅读,每周一个单元,并结合共性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读书方法和收获。此外,还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其他书籍,或上网查阅资料解决遇到的问题,激发起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以及大量阅读的渴求,真正达到活跃思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教师要注重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阅读对于写作的基础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另一方面是语言技巧的借鉴。因此,在指导作文时,要求其扩展阅读,除了指导学生阅读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文章,还要进一步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从广播、电视、报纸、书籍等多渠道获取大量信息,使积累的例子作为材料为我所用。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写作的材料,还充实了他们的思想,提高了认识水平。在进行课内外阅读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写读书笔记的形式辅助课内的作文教学。学生在写读书笔记的同时,一方面锻炼了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开阔了他们课外阅读的视野,起到了很好的互补作用。做法是这样的:在每学期开学初我先做好计划,每周写一篇。这些读书笔记范围很广,要求也比较宽松,让他们写起来不感到困难。通过课内外大量的阅读,以及各种方式的练笔,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写作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从而促进了作文教学。
三、培养学生与生活牵手的意识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做到“用我手写我心!”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与生活牵手,我们还应该引导孩子通过多种渠道时刻关注国情时事,社会民情,把这些引进作文课堂,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使写作有了活水源头,永葆新意。例如,利用钓鱼岛事件,让孩子们动手了解祖国历史,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等。
四、注重对学生习作的评价
评价是小学生作文的第四个要素。学生作文是给别人看的,他们期望心灵得到归宿,劳动得到认可。成功的评改,对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习作的评价上,要重视其积极的鼓励作用。
习作评改。从习作的评改形式上看,以书面批改为主,提倡面批和互改相结合。书面批改是教师常用的批改方式,面批是书面批改形式的补充。当着学生的面,对其习作进行边分析边批改的面批法,虽然费时费力,但效果明显,也是十分必要的。最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形式就是“互批”,即由教师确定明确的批改标准,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小组,经过讨论后互相批改彼此的习作。学生在批改的过程中要找出别人习作的优点和缺点,写上评语并打上分数或等级。这种“互批”的方式既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每次习作的要求,又有利于学生相互间取长补短,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习作积极性。针对不同的习作,还可采取不同的方式,“群评自改”、“互批自改”、“小组交流”、“集体评议”等,可多种方式并用,互相配合,弥补缺欠。从习作的评语内容上看,提倡教师进行“赏识批改”,即批改时能站在学生角度,理解学生心理,本着尊重学生意愿的原则,多保留、少删改,多鼓励、少批评,多建议、不指责,用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指出发挥学生写作优势、弥补学生写作缺陷的方法、途径和策略。
五、结语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尤其对于刚接触写作的小学生来讲,确实有些困难,他们的阅读水平有限,思维能力发展还不够完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所欠缺,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也困难重重,作为教师不可急功近利,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教学,对学生要多鼓励,多支持,对能力有限的学生不可急于求成,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讲究教学艺术,逐步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喜欢阅读,爱上作文。
参考文献:
[1]王澳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初探[J].宿州教育学,2007.
[2]刘冰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0.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一、培养学生观察与积累的习惯
很多学生一到写作文时,就苦于没有素材,觉得日常生活有些单调,所以通篇会出现“流水账”的情况。可是,好作文并不是教师一味枯燥的说教、不间断的习作训练造就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少讲,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多看、多想、多说,使学生爱上写作,就需要拓宽学生的思路,关注真实的生活情境,以我手写我心,这样学生的笔下才会产生跳动时代脉搏的文章。教师要让学生多挖掘身边素材,注意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通过做游戏、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放松,以更好地激发灵感;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方式,层层剥笋,引出动作描写方法和写作框架,在学生观察口述的基础上,出示优秀范文和习作框架,让学生掌握写作的要点。练习写一首好作文的关键是利用素材积累本,随时、随地、随手记录生活见闻以及点滴感受,可以是日记,也可以是只言片语。学生可以记录自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纪实、一本书的读后感、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观后感、自己的突发奇想、学习范例之后的仿写、刚刚遇到的小事、回忆经历过的事之后发现的能够触动内心的事物。
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
这里,我主要是结合教材,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以课内促课外”“以课外补课内”。如,我告诉学生拿到一本书后首先得問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什么?接着快读目录,以得到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读的内容,边看边想,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不懂之处画上符号,边读边做批注。待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最后,欣赏品味精彩片段,体悟写法。我有计划地利用阅读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运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进行阅读,每周一个单元,并结合共性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读书方法和收获。此外,还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其他书籍,或上网查阅资料解决遇到的问题,激发起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以及大量阅读的渴求,真正达到活跃思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教师要注重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阅读对于写作的基础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另一方面是语言技巧的借鉴。因此,在指导作文时,要求其扩展阅读,除了指导学生阅读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文章,还要进一步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从广播、电视、报纸、书籍等多渠道获取大量信息,使积累的例子作为材料为我所用。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写作的材料,还充实了他们的思想,提高了认识水平。在进行课内外阅读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写读书笔记的形式辅助课内的作文教学。学生在写读书笔记的同时,一方面锻炼了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开阔了他们课外阅读的视野,起到了很好的互补作用。做法是这样的:在每学期开学初我先做好计划,每周写一篇。这些读书笔记范围很广,要求也比较宽松,让他们写起来不感到困难。通过课内外大量的阅读,以及各种方式的练笔,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写作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从而促进了作文教学。
三、培养学生与生活牵手的意识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做到“用我手写我心!”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与生活牵手,我们还应该引导孩子通过多种渠道时刻关注国情时事,社会民情,把这些引进作文课堂,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使写作有了活水源头,永葆新意。例如,利用钓鱼岛事件,让孩子们动手了解祖国历史,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等。
四、注重对学生习作的评价
评价是小学生作文的第四个要素。学生作文是给别人看的,他们期望心灵得到归宿,劳动得到认可。成功的评改,对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习作的评价上,要重视其积极的鼓励作用。
习作评改。从习作的评改形式上看,以书面批改为主,提倡面批和互改相结合。书面批改是教师常用的批改方式,面批是书面批改形式的补充。当着学生的面,对其习作进行边分析边批改的面批法,虽然费时费力,但效果明显,也是十分必要的。最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形式就是“互批”,即由教师确定明确的批改标准,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小组,经过讨论后互相批改彼此的习作。学生在批改的过程中要找出别人习作的优点和缺点,写上评语并打上分数或等级。这种“互批”的方式既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每次习作的要求,又有利于学生相互间取长补短,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习作积极性。针对不同的习作,还可采取不同的方式,“群评自改”、“互批自改”、“小组交流”、“集体评议”等,可多种方式并用,互相配合,弥补缺欠。从习作的评语内容上看,提倡教师进行“赏识批改”,即批改时能站在学生角度,理解学生心理,本着尊重学生意愿的原则,多保留、少删改,多鼓励、少批评,多建议、不指责,用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指出发挥学生写作优势、弥补学生写作缺陷的方法、途径和策略。
五、结语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尤其对于刚接触写作的小学生来讲,确实有些困难,他们的阅读水平有限,思维能力发展还不够完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所欠缺,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也困难重重,作为教师不可急功近利,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教学,对学生要多鼓励,多支持,对能力有限的学生不可急于求成,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讲究教学艺术,逐步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喜欢阅读,爱上作文。
参考文献:
[1]王澳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初探[J].宿州教育学,2007.
[2]刘冰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