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柳叶儿》应在“苦”字上做好文章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jc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学孟的《柳叶儿》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叙事散文。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关于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故事,把读者带入了那个苦涩的年代。至于“教什么”已不成问题,但是要让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字里行间里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还是有点难度。《新课标》要求七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所以,教学时先要让学生了解苦难。
  高尔基说:苦难是一所大学。
  但是要我们这些00后的孩子去体味那时的苦难,那时的年代是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很难从感情上做到认同。所以我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熟悉文本,在此基础上,问:你觉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你的依据是什么?通过朗读,学生有回答“痛苦”,有回答“苦难”,有回答“艰苦”,看来学生通过阅读,基本已从字里行间中获取信息,把握情感。这样一来,第二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文章的第4自然段: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那一年,我八岁。三个“吃光了”让人感到的是满腹的心酸和无奈,从中可以读出当时的“饥不择食”,当时的悲苦,当时的惨状,也让八岁的孩子有了永不磨灭的深刻记忆。为了加深学生对那段历史的印象,我适时介绍背景资料,为学生走进文本作了知识与感情上的铺垫,避免了学生与文本的隔膜。
  “又是柳叶儿抽芽的季节了。”独立成段,更是给人以沉重感,开启了作者感慨、挥之不去的痛苦回忆之旅。
  语文开启的是学生的心灵,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细读全文,学生不难发现,作者段段句句都没离开苦难,字字句句也写尽了苦难。比如:第10段“天蒙蒙亮,眼睛还没有睁开,早春的空气里是一片湿润润的清凉。”我和三叔为什么早上去抢柳叶儿?又为什么让“我”去?“脚丫子猛地踩到冰涼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可见抢柳叶儿之苦。其实,一个“抢”字就已先道出了那段岁月的满目疮痍,一个“抢”字就已让人们尊严扫地。在那饥荒的年代,正因为低处的柳叶儿抢光了,才要到高处去抢,因为高处大人上不去,才让“我”去抢,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谁会舍得让一个孩子大清早顶着早春的寒意,长途跋涉,去争抢可以果腹的柳叶儿。
  再如抢柳叶儿时看到的如诗如画的太阳通过比喻竟成了填饱肚子的俗物,可见“我”饥饿程度之深。奶奶用柳叶儿做菜糊糊粥时的繁琐的工作程序,可见柳叶儿味之苦涩。做柳叶儿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可见饥荒之严重。等等诸如此类的苦难无不氤氲着全文,挥之不去。所以这几段文字,让人读来心情沉重。
  然而,作者却在第6段说: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
  于是第8段作者写尽了爬树抢柳叶儿带给他的快乐。你看,从小就喜欢上树爬高的“我”,猴一样“噌噌”去爬到最高点,爬到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并让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弹过来,摆过去,最后在众人的喊叫,惊慌中才得意洋洋地溜下树来。作者生动地写出了儿时的“我”在这一过程中的顽皮、天真、狡猾、快乐,以至于在挨了一顿骂,一顿揍之后,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却美滋滋的。透过文字,我们感受到了欢乐的气氛,这是儿童乐天的天性战胜了人间的苦难,于是苦难的阴霾一扫而空。
  再看第10段,“早春的空气”是那么“湿润”“清凉”,“飘着淡淡晨雾的小河”是那么“朦胧”“宁静”, 河水缓缓地流着,平静得连一个泡沫都没有,只有远处的小石桥下,偶尔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这是一段多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啊!自然就是这样: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尽管人世间浊浪滔天。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看来作者的“乐”是真乐,尽管这样的快乐是“少年不识苦滋味”。
  “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还有一个秘密,是因为“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可能“我”的年龄尚小,可能“我”相对瘦弱,可能“我”的功劳最大,可能……于是乎“我”成了苦难家庭中受保护的对象。这里我们不仅能读到作者饱尝柳叶儿之乐,更多的是感受到家庭的关爱,浓浓的亲情,感受到这个家因苦难而更加的美好和温馨。
  所以,只有深度解读文本,才能读懂文本,才能感受那种含泪而笑的复杂情感。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曾说:“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把解读文本的能力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教师只有对文本的揣摩、分析、解读到位,才能带领学生读懂作者和作品。
  陈丽君,江苏南通市小海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一锹挖不出水井。同样,一番事理,也不是凭一口气就能讲清的,需逐段逐层、步步为营地阐述论证。可以说,要透析事理,首先关涉的是论证思路的拓展问题。所谓思路,是根据特定的表达需求,思维开拓、延展的路径,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过程。初学议论文的同学,往往思路闭塞,只好采用“戴帽 穿衣 着靴”的三段式。正像解数学题,光有结论而没有运算过程一样,写议论文缺乏推理过程,是
小学教育是认知能力培养的开始,认识能力培养离不开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注重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此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所谓趣味性教学,主要是指主张挖掘学科学习的趣味性,摆脱传统枯燥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著名的教育学家培根说过,“兴趣是学习的萌芽”,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利用这点来挖掘学生学习潜
期刊
兴趣是学生学习源源不断的动力,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让他们发自内心地产生学习的欲望,从而增强语文的学习效果,提高整体教学质量。那么,怎样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就这个问题,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以乐激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去学习  小学生喜欢游戏,尤其喜欢一些娱乐活动。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
期刊
教师在古诗词的讲解中,一方面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诗词的翻译和讲解中,鲜少的关注诗人当时抒写诗词时的意境和感受,另一方面习惯性的让学生对诗词进行硬性背诵而很少进行大声的朗读。这些不当的教学手段都将诗词的教学效果固定成死板和难于理解的状态,从而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抗拒和畏惧的心理,仅仅是在被动地应付考试。虽然这种方式能够硬性地让学生理解了古诗词的大意,但学生在鉴赏和分析方面却缺少交流和进步。  一、
期刊
我校确立的《写作》校本化研究——高一记叙文教学内容时,经历了一个初步设想、深入讨论、修订更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对高中记叙文的教学内容有了更清醒、更明确的认识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完善情感世界,提升人格魅力。可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早起晚睡,披星戴月,穿梭于家校之间,背着沉重的课业负担,忙碌于作业堆里。他们往往缺少充足的时间,不能安心读完一本书;不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缺少必要的积累,从而造成作文素材奇缺、作文语言苍白、作文立意不够高远、新颖的弊端。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很
期刊
一.高考阅卷发现的问题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忧与爱》在各位专家的叫好声中依然落寞退场,均分与去年持平,只在46分左右。这样的结果与命题人、对她赞誉有加的各位专家以及广大的语文教师的期待远远不相符合,给人一种落花流水春去也的遗憾。笔者从参加阅卷的经历梳理总结了作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记叙类文章写作素质低劣,分数上不去。今年江苏高考记叙文的数量比以往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问题也很突出和集中
回顾自己上学期间背过、至今仍记忆清晰的文章,《岳阳楼记》首推其中;凡有些个学识的人,谈及经典,莫不能张口即说《岳阳楼记》。作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散文,《岳阳楼记》传唱千年而不衰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下面浅谈一孔之见。  一、记事言志,“记”有异焉  八百里洞庭天下奇,正源于此,自古歌咏洞庭湖的佳作灿若繁星。信手百度,仅唐一代就有二十余首传世名作。但将涌现眼前的诗句一一读过,却发现众多诗文中咏叹洞庭美
期刊
我以为写作的高度就是语言的高度,而语言的高度就是思想的高度。所以一个人写作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于思想的培养。当然,我这里所指的思想绝对不是平时常言的政治思想。它指打上深深的个人烙印的思考,对人对事对万物的自己的独立思考。这种思想才是法国的伟大哲学家帕斯卡尔所称的“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里的思想。它是富于创造性的,想象性的,情感性的。它是一个人的灵魂,自然成为一篇文章的灵魂。真正的文章就是写它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