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学孟的《柳叶儿》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叙事散文。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关于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故事,把读者带入了那个苦涩的年代。至于“教什么”已不成问题,但是要让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字里行间里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还是有点难度。《新课标》要求七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所以,教学时先要让学生了解苦难。
高尔基说:苦难是一所大学。
但是要我们这些00后的孩子去体味那时的苦难,那时的年代是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很难从感情上做到认同。所以我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熟悉文本,在此基础上,问:你觉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你的依据是什么?通过朗读,学生有回答“痛苦”,有回答“苦难”,有回答“艰苦”,看来学生通过阅读,基本已从字里行间中获取信息,把握情感。这样一来,第二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文章的第4自然段: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那一年,我八岁。三个“吃光了”让人感到的是满腹的心酸和无奈,从中可以读出当时的“饥不择食”,当时的悲苦,当时的惨状,也让八岁的孩子有了永不磨灭的深刻记忆。为了加深学生对那段历史的印象,我适时介绍背景资料,为学生走进文本作了知识与感情上的铺垫,避免了学生与文本的隔膜。
“又是柳叶儿抽芽的季节了。”独立成段,更是给人以沉重感,开启了作者感慨、挥之不去的痛苦回忆之旅。
语文开启的是学生的心灵,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细读全文,学生不难发现,作者段段句句都没离开苦难,字字句句也写尽了苦难。比如:第10段“天蒙蒙亮,眼睛还没有睁开,早春的空气里是一片湿润润的清凉。”我和三叔为什么早上去抢柳叶儿?又为什么让“我”去?“脚丫子猛地踩到冰涼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可见抢柳叶儿之苦。其实,一个“抢”字就已先道出了那段岁月的满目疮痍,一个“抢”字就已让人们尊严扫地。在那饥荒的年代,正因为低处的柳叶儿抢光了,才要到高处去抢,因为高处大人上不去,才让“我”去抢,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谁会舍得让一个孩子大清早顶着早春的寒意,长途跋涉,去争抢可以果腹的柳叶儿。
再如抢柳叶儿时看到的如诗如画的太阳通过比喻竟成了填饱肚子的俗物,可见“我”饥饿程度之深。奶奶用柳叶儿做菜糊糊粥时的繁琐的工作程序,可见柳叶儿味之苦涩。做柳叶儿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可见饥荒之严重。等等诸如此类的苦难无不氤氲着全文,挥之不去。所以这几段文字,让人读来心情沉重。
然而,作者却在第6段说: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
于是第8段作者写尽了爬树抢柳叶儿带给他的快乐。你看,从小就喜欢上树爬高的“我”,猴一样“噌噌”去爬到最高点,爬到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并让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弹过来,摆过去,最后在众人的喊叫,惊慌中才得意洋洋地溜下树来。作者生动地写出了儿时的“我”在这一过程中的顽皮、天真、狡猾、快乐,以至于在挨了一顿骂,一顿揍之后,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却美滋滋的。透过文字,我们感受到了欢乐的气氛,这是儿童乐天的天性战胜了人间的苦难,于是苦难的阴霾一扫而空。
再看第10段,“早春的空气”是那么“湿润”“清凉”,“飘着淡淡晨雾的小河”是那么“朦胧”“宁静”, 河水缓缓地流着,平静得连一个泡沫都没有,只有远处的小石桥下,偶尔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这是一段多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啊!自然就是这样: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尽管人世间浊浪滔天。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看来作者的“乐”是真乐,尽管这样的快乐是“少年不识苦滋味”。
“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还有一个秘密,是因为“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可能“我”的年龄尚小,可能“我”相对瘦弱,可能“我”的功劳最大,可能……于是乎“我”成了苦难家庭中受保护的对象。这里我们不仅能读到作者饱尝柳叶儿之乐,更多的是感受到家庭的关爱,浓浓的亲情,感受到这个家因苦难而更加的美好和温馨。
所以,只有深度解读文本,才能读懂文本,才能感受那种含泪而笑的复杂情感。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曾说:“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把解读文本的能力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教师只有对文本的揣摩、分析、解读到位,才能带领学生读懂作者和作品。
陈丽君,江苏南通市小海中学教师。
高尔基说:苦难是一所大学。
但是要我们这些00后的孩子去体味那时的苦难,那时的年代是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很难从感情上做到认同。所以我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熟悉文本,在此基础上,问:你觉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你的依据是什么?通过朗读,学生有回答“痛苦”,有回答“苦难”,有回答“艰苦”,看来学生通过阅读,基本已从字里行间中获取信息,把握情感。这样一来,第二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文章的第4自然段: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那一年,我八岁。三个“吃光了”让人感到的是满腹的心酸和无奈,从中可以读出当时的“饥不择食”,当时的悲苦,当时的惨状,也让八岁的孩子有了永不磨灭的深刻记忆。为了加深学生对那段历史的印象,我适时介绍背景资料,为学生走进文本作了知识与感情上的铺垫,避免了学生与文本的隔膜。
“又是柳叶儿抽芽的季节了。”独立成段,更是给人以沉重感,开启了作者感慨、挥之不去的痛苦回忆之旅。
语文开启的是学生的心灵,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细读全文,学生不难发现,作者段段句句都没离开苦难,字字句句也写尽了苦难。比如:第10段“天蒙蒙亮,眼睛还没有睁开,早春的空气里是一片湿润润的清凉。”我和三叔为什么早上去抢柳叶儿?又为什么让“我”去?“脚丫子猛地踩到冰涼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可见抢柳叶儿之苦。其实,一个“抢”字就已先道出了那段岁月的满目疮痍,一个“抢”字就已让人们尊严扫地。在那饥荒的年代,正因为低处的柳叶儿抢光了,才要到高处去抢,因为高处大人上不去,才让“我”去抢,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谁会舍得让一个孩子大清早顶着早春的寒意,长途跋涉,去争抢可以果腹的柳叶儿。
再如抢柳叶儿时看到的如诗如画的太阳通过比喻竟成了填饱肚子的俗物,可见“我”饥饿程度之深。奶奶用柳叶儿做菜糊糊粥时的繁琐的工作程序,可见柳叶儿味之苦涩。做柳叶儿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可见饥荒之严重。等等诸如此类的苦难无不氤氲着全文,挥之不去。所以这几段文字,让人读来心情沉重。
然而,作者却在第6段说: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
于是第8段作者写尽了爬树抢柳叶儿带给他的快乐。你看,从小就喜欢上树爬高的“我”,猴一样“噌噌”去爬到最高点,爬到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并让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弹过来,摆过去,最后在众人的喊叫,惊慌中才得意洋洋地溜下树来。作者生动地写出了儿时的“我”在这一过程中的顽皮、天真、狡猾、快乐,以至于在挨了一顿骂,一顿揍之后,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却美滋滋的。透过文字,我们感受到了欢乐的气氛,这是儿童乐天的天性战胜了人间的苦难,于是苦难的阴霾一扫而空。
再看第10段,“早春的空气”是那么“湿润”“清凉”,“飘着淡淡晨雾的小河”是那么“朦胧”“宁静”, 河水缓缓地流着,平静得连一个泡沫都没有,只有远处的小石桥下,偶尔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这是一段多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啊!自然就是这样: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尽管人世间浊浪滔天。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看来作者的“乐”是真乐,尽管这样的快乐是“少年不识苦滋味”。
“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还有一个秘密,是因为“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可能“我”的年龄尚小,可能“我”相对瘦弱,可能“我”的功劳最大,可能……于是乎“我”成了苦难家庭中受保护的对象。这里我们不仅能读到作者饱尝柳叶儿之乐,更多的是感受到家庭的关爱,浓浓的亲情,感受到这个家因苦难而更加的美好和温馨。
所以,只有深度解读文本,才能读懂文本,才能感受那种含泪而笑的复杂情感。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曾说:“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把解读文本的能力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教师只有对文本的揣摩、分析、解读到位,才能带领学生读懂作者和作品。
陈丽君,江苏南通市小海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