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网看电影, 在网上看欧美电影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些英语爱好者通过看原声电影了解国外风土人情以提高自身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除此之外,其他对英文了解甚少的人,有的甚至一个单词都不认识,他们只能通过电影的字幕来了解影片所表达的内容和文化背景。影片的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方式,它不同于口译和笔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字幕瞬间闪过,观众有可能没有理解就消失了,所以字幕翻译在整个影片的播放过程中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影片的翻译要保证原汁原味也很重要。因此欧美影视作品中的字幕翻译对于看电影的中国人非常重要。字幕翻译的好坏,决定了人们对电影的评价,有更多的翻译工作者尝试了很多的翻译方法,给人以良好的视觉效果。从目的论理论、关联理论、生态翻译学等多视角对字幕翻译进行分析对比。但是为了打开字幕翻译的缺口,必须找一个能够在翻译字幕的同时不去机械地对照,而在英语和汉语字幕之间使这两种语言达到形式上的对等的方法。那就是由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A·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此,本文主要从功能对等的视角来分析英文原声电影《恋爱假期》的字幕翻译。
一、 功能对等理论
英文原声电影字幕翻译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方法,很多国内外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了在翻译过程中减少出现差异,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功能对等”理论。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功能对等理论翻译包括词汇、语义、风格、文体等方面的对等。英文原声电影字幕的翻译不仅要注重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而且要注重译文观众对于译文的翻译字幕的理解和领悟。传统的字幕翻译只注重的是英文原声电影中英语与汉语的形式与结构上的对等。奈达的“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强调的是指观众对于语言中所包涵的信息的理解。因此,在字幕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该以功能对等的这几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能够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深层文化内涵。
二、 电影字幕翻译的语言特点
(一)瞬间性
瞬间出现的字幕,只有几秒钟,一闪而过。字幕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非常的短暂。人在欣赏影片精彩的画面瞬间的同时,任然需要听觉的配合。看电影与看书和看报不同,书籍可以反复的看一页,直到看明白为止,但是电影字幕只是瞬间的闪过,如果没有看清楚或者听清楚影片中人物的对白,会影响观众对影片的内容和文化的理解。观众根据影片画面中的人物的穿着、表情、环境,动作来配合对字幕的理解,瞬间出现的字幕,必须简短,而且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与观众相关的语言文化的要素。
(二)通俗性
由于电影字幕具有瞬间性,所以影片的字幕翻译需要通俗易懂、简单流畅,更具有魅力的气息。字幕用一些能够理解的句子,才会适合大众的口味,影片的票房才会高。如果把字幕翻译过长,没有忠实于原文,也没有用自然的语句翻译,就违反了功能对等翻译的原则。为了使观众很容易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根据需要可适时增添内容,保证观众能够理解影片的故事情节。总之,通俗易懂在字幕翻译中占重要的作用。
(三)精华性
俗话说:“浓缩的都是精华”。影片具有瞬间性,同时翻译影片字幕要通俗易懂。字幕在影片的一个画面中占有的位置有限,因此,字数和行数受到限制。字幕和影片人物的对话是同时出现的,字幕的字体太大或者行数过多,会影响观众对影片的印象。但是过少的字幕又不能保证观众能够获取足够的信息理解影片的内容。因此,字幕翻译要短小、精辟,按照要求能够最大限度表达影片所要表达的故事情节,并且要用更贴近观众理解的话语。
三、 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恋爱假期》字幕翻译的应用
《恋爱假期》已经是南希·迈耶斯自编自导的第四部影片。做为一个女导演细腻的情感表现,在这部影片中将会有更好的体现。美国爱情片《恋爱假期》讲述了生活在美国的阿曼达(卡梅隆·迪亚兹)发觉和她一起居住的男友伊森(爱德华·伯恩斯)和另外一个女人勾搭,非常生气地打了男友一拳,对于男友的背叛,她非常伤心难过;而另一位来自英国美丽善良的艾瑞斯(凯特·温斯莱特)遭遇了男友要与别的女人订婚的不幸。从没有见过面的两个女人,都遇到了同样的伤心的往事,二人决定换个环境,忘记暂时的不愉快。艾丽丝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洛杉矶的阿曼达的私人住宅,阿曼达则住进了艾瑞斯的玫瑰小屋。两位漂亮的女士在各自互换的环境里遇到了生活中的另一伴。自从这部影片播出以后,受到了观众们的好评。这部影片的字幕口语化内容较多、而且贴近人们的生活,有很多和爱情有关的词语。这足以告诉我们该影片的字幕翻译是成功的,不仅真正的反映了影片的故事情节,而且给观众带来了欢笑和感动。接下来主要从语义对等、语用对等、文化对等和审美对等四个方面来具体讨论《恋爱假期》字幕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一)语义对等
翻译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原来的语言与所要翻译的语言之间的语义对等。在字幕翻译的过程中要把英语字幕恰当好处地转译成中文,做到把一种语言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达到语义对等。由于受到文化的影响,在翻译电影字幕的同时要注意取舍。文体不同,语境不同,字幕翻译中适当的改变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中国的习语很多,在字幕翻译的时候注意中国人的习惯,英语与习语之间的翻译有两种,一种是两者意思相近,一种是两种意思完全不相近的。在该影片中译者采用的是后者。
例如:影片中艾瑞斯一直爱着嘉士伯,但是嘉士伯却不珍惜她,与别人订婚的时候,竟然没有告诉艾瑞斯,使得艾瑞斯很伤心,离开了他,来到了洛杉矶。但是嘉士伯需要她帮忙看稿子,于是嘉士伯来到洛杉矶,找到了艾瑞斯,想与她和好。艾瑞斯反复强调一句嘉士伯曾经对她说过的话:“We were very spare peg, very round hole.”按照字面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是方形钉子,圆形的洞。”这样翻译不能和上下文很好的连接。方形的钉子不能放进圆形的洞中,按照汉语的习惯,可以翻译为“门不当,户不对”。这样中国人更容易理解。 (二)语用对等
语用对等这个概念是指根据主人公的上下文的语境来解释影片中人物的话外的意思。语用对等主要探讨的是语言等效与交际等效。所谓语言等效是指用最自然的语言来表达,不仅注重语言形式,而且注重语境的理解。交际等效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注意目标语的人们的文化风俗习惯等,尽量选择使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话语。例如:亚瑟在餐厅开导艾瑞斯之后,艾瑞斯说:“Arthur, I have been going to a therapist for three years. And she’s never explained anything to me that well. That was brilliant. Brutal, but brilliant.”上面的句子中“Brutal, but brilliant.”表面的意思是“野蛮的,但是很美好的”。这样翻译不符合艾瑞斯所要表达的意思。艾瑞斯特别同意亚瑟说的话,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她接受了3年的心理治疗,都没有想通的问题,亚瑟开导了她,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一针见血,可说得在理。”这样就达到了语言等效。
(三)文化对等
影视娱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提到影视就要注意到影片中的文化因素,文化是影片的灵魂,电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形式,电影字幕翻译不仅仅涉及到语言的表达,同时涉及到文化的传输。电影字幕翻译达到文化对等,就不得不提到与文化有关的两个策略,一个是归化翻译,一个是异化翻译。美国著名的翻译家奈达是这方面的专家,尤其对归化翻译法颇有研究。从电影字幕的角度来看,归化法就是指把英文原声电影字幕翻译成汉语字幕的时候,要注意了解中国的文化,并且注意要使翻译的汉语尽量的表达流畅和自然,不能机械的翻译。并尽可能地把源语行为模式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1]
例如在音像店里,迈尔斯向艾瑞斯介绍电影《烈火战车》,并且提到里面的配乐师范吉利斯(Vangelis),说到这样一句话“He took electronic scores to a new level. It was groundbreaking”。在句子中“groundbreaking” 字面意思是“开创性的,突破性的”。在本句话中翻译比较生硬,中国人喜欢古诗,从小就背古诗,所以可以把“groundbreaking”翻译为陈子昂的诗《登幽州台歌》中的一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形容非常罕见,无法超越的意思。符合译者对文化的理解范畴。
(四)审美对等
根据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本人认为翻译中的审美对等是指译者能够真实、自然地再现原文的审美观念。在电影字幕的翻译过程中充分表现出英语字幕与汉语字幕在审美方面达到共识,即“双方观众能够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方面产生共鸣”达到审美对等的效果。
例如:影片中迈尔斯发现女友背叛了他,他感到很难过,但是艾瑞斯非常能理解他,她说到:“I understand feeling as small and as insignificant as humanly possible. How it can actually ache in places that you didn’t know you had inside you.”我能体会到人类最难体会到的渺小和无助。那就好像你的心窝被狠狠地扎了一针。该句话的汉语字幕的翻译更加符合中国人对于悲伤的理解。
结语
《恋爱假期》这部电影的字幕翻译充分的利用了很多的理论,在翻译的过程中使用了语用对等、文化对等、审美对等、语义对等。利用多种翻译的理论和技巧,从多个视角处理字幕的翻译,使译文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让观众更好理解影片中的内涵信息和异国风情。使观众在心理和感情方面能够平和的接受影片的故事情节。所以该部影片采用功能对等的字幕翻译是非常成功的。
参考文献:
[1]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归化与异化[J].外国语,1998(2).
一、 功能对等理论
英文原声电影字幕翻译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方法,很多国内外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了在翻译过程中减少出现差异,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功能对等”理论。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功能对等理论翻译包括词汇、语义、风格、文体等方面的对等。英文原声电影字幕的翻译不仅要注重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而且要注重译文观众对于译文的翻译字幕的理解和领悟。传统的字幕翻译只注重的是英文原声电影中英语与汉语的形式与结构上的对等。奈达的“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强调的是指观众对于语言中所包涵的信息的理解。因此,在字幕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该以功能对等的这几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能够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深层文化内涵。
二、 电影字幕翻译的语言特点
(一)瞬间性
瞬间出现的字幕,只有几秒钟,一闪而过。字幕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非常的短暂。人在欣赏影片精彩的画面瞬间的同时,任然需要听觉的配合。看电影与看书和看报不同,书籍可以反复的看一页,直到看明白为止,但是电影字幕只是瞬间的闪过,如果没有看清楚或者听清楚影片中人物的对白,会影响观众对影片的内容和文化的理解。观众根据影片画面中的人物的穿着、表情、环境,动作来配合对字幕的理解,瞬间出现的字幕,必须简短,而且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与观众相关的语言文化的要素。
(二)通俗性
由于电影字幕具有瞬间性,所以影片的字幕翻译需要通俗易懂、简单流畅,更具有魅力的气息。字幕用一些能够理解的句子,才会适合大众的口味,影片的票房才会高。如果把字幕翻译过长,没有忠实于原文,也没有用自然的语句翻译,就违反了功能对等翻译的原则。为了使观众很容易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根据需要可适时增添内容,保证观众能够理解影片的故事情节。总之,通俗易懂在字幕翻译中占重要的作用。
(三)精华性
俗话说:“浓缩的都是精华”。影片具有瞬间性,同时翻译影片字幕要通俗易懂。字幕在影片的一个画面中占有的位置有限,因此,字数和行数受到限制。字幕和影片人物的对话是同时出现的,字幕的字体太大或者行数过多,会影响观众对影片的印象。但是过少的字幕又不能保证观众能够获取足够的信息理解影片的内容。因此,字幕翻译要短小、精辟,按照要求能够最大限度表达影片所要表达的故事情节,并且要用更贴近观众理解的话语。
三、 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恋爱假期》字幕翻译的应用
《恋爱假期》已经是南希·迈耶斯自编自导的第四部影片。做为一个女导演细腻的情感表现,在这部影片中将会有更好的体现。美国爱情片《恋爱假期》讲述了生活在美国的阿曼达(卡梅隆·迪亚兹)发觉和她一起居住的男友伊森(爱德华·伯恩斯)和另外一个女人勾搭,非常生气地打了男友一拳,对于男友的背叛,她非常伤心难过;而另一位来自英国美丽善良的艾瑞斯(凯特·温斯莱特)遭遇了男友要与别的女人订婚的不幸。从没有见过面的两个女人,都遇到了同样的伤心的往事,二人决定换个环境,忘记暂时的不愉快。艾丽丝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洛杉矶的阿曼达的私人住宅,阿曼达则住进了艾瑞斯的玫瑰小屋。两位漂亮的女士在各自互换的环境里遇到了生活中的另一伴。自从这部影片播出以后,受到了观众们的好评。这部影片的字幕口语化内容较多、而且贴近人们的生活,有很多和爱情有关的词语。这足以告诉我们该影片的字幕翻译是成功的,不仅真正的反映了影片的故事情节,而且给观众带来了欢笑和感动。接下来主要从语义对等、语用对等、文化对等和审美对等四个方面来具体讨论《恋爱假期》字幕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一)语义对等
翻译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原来的语言与所要翻译的语言之间的语义对等。在字幕翻译的过程中要把英语字幕恰当好处地转译成中文,做到把一种语言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达到语义对等。由于受到文化的影响,在翻译电影字幕的同时要注意取舍。文体不同,语境不同,字幕翻译中适当的改变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中国的习语很多,在字幕翻译的时候注意中国人的习惯,英语与习语之间的翻译有两种,一种是两者意思相近,一种是两种意思完全不相近的。在该影片中译者采用的是后者。
例如:影片中艾瑞斯一直爱着嘉士伯,但是嘉士伯却不珍惜她,与别人订婚的时候,竟然没有告诉艾瑞斯,使得艾瑞斯很伤心,离开了他,来到了洛杉矶。但是嘉士伯需要她帮忙看稿子,于是嘉士伯来到洛杉矶,找到了艾瑞斯,想与她和好。艾瑞斯反复强调一句嘉士伯曾经对她说过的话:“We were very spare peg, very round hole.”按照字面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是方形钉子,圆形的洞。”这样翻译不能和上下文很好的连接。方形的钉子不能放进圆形的洞中,按照汉语的习惯,可以翻译为“门不当,户不对”。这样中国人更容易理解。 (二)语用对等
语用对等这个概念是指根据主人公的上下文的语境来解释影片中人物的话外的意思。语用对等主要探讨的是语言等效与交际等效。所谓语言等效是指用最自然的语言来表达,不仅注重语言形式,而且注重语境的理解。交际等效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注意目标语的人们的文化风俗习惯等,尽量选择使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话语。例如:亚瑟在餐厅开导艾瑞斯之后,艾瑞斯说:“Arthur, I have been going to a therapist for three years. And she’s never explained anything to me that well. That was brilliant. Brutal, but brilliant.”上面的句子中“Brutal, but brilliant.”表面的意思是“野蛮的,但是很美好的”。这样翻译不符合艾瑞斯所要表达的意思。艾瑞斯特别同意亚瑟说的话,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她接受了3年的心理治疗,都没有想通的问题,亚瑟开导了她,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一针见血,可说得在理。”这样就达到了语言等效。
(三)文化对等
影视娱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提到影视就要注意到影片中的文化因素,文化是影片的灵魂,电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形式,电影字幕翻译不仅仅涉及到语言的表达,同时涉及到文化的传输。电影字幕翻译达到文化对等,就不得不提到与文化有关的两个策略,一个是归化翻译,一个是异化翻译。美国著名的翻译家奈达是这方面的专家,尤其对归化翻译法颇有研究。从电影字幕的角度来看,归化法就是指把英文原声电影字幕翻译成汉语字幕的时候,要注意了解中国的文化,并且注意要使翻译的汉语尽量的表达流畅和自然,不能机械的翻译。并尽可能地把源语行为模式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1]
例如在音像店里,迈尔斯向艾瑞斯介绍电影《烈火战车》,并且提到里面的配乐师范吉利斯(Vangelis),说到这样一句话“He took electronic scores to a new level. It was groundbreaking”。在句子中“groundbreaking” 字面意思是“开创性的,突破性的”。在本句话中翻译比较生硬,中国人喜欢古诗,从小就背古诗,所以可以把“groundbreaking”翻译为陈子昂的诗《登幽州台歌》中的一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形容非常罕见,无法超越的意思。符合译者对文化的理解范畴。
(四)审美对等
根据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本人认为翻译中的审美对等是指译者能够真实、自然地再现原文的审美观念。在电影字幕的翻译过程中充分表现出英语字幕与汉语字幕在审美方面达到共识,即“双方观众能够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方面产生共鸣”达到审美对等的效果。
例如:影片中迈尔斯发现女友背叛了他,他感到很难过,但是艾瑞斯非常能理解他,她说到:“I understand feeling as small and as insignificant as humanly possible. How it can actually ache in places that you didn’t know you had inside you.”我能体会到人类最难体会到的渺小和无助。那就好像你的心窝被狠狠地扎了一针。该句话的汉语字幕的翻译更加符合中国人对于悲伤的理解。
结语
《恋爱假期》这部电影的字幕翻译充分的利用了很多的理论,在翻译的过程中使用了语用对等、文化对等、审美对等、语义对等。利用多种翻译的理论和技巧,从多个视角处理字幕的翻译,使译文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让观众更好理解影片中的内涵信息和异国风情。使观众在心理和感情方面能够平和的接受影片的故事情节。所以该部影片采用功能对等的字幕翻译是非常成功的。
参考文献:
[1]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归化与异化[J].外国语,1998(2).